青海省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用蓝色或黑色笔答题 2.沉着冷静认真作答 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展示(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淹没(m)惬意(qie)揠苗助长(y拔)锲而不舍(qi用刀子刻) 折本(zhe)对峙(zhi)唾手可得(tuo口水)毛骨悚然(s6ng恐惧、害怕) C.涸辙(he)讣告(b)怒不可遏(e阻止)拈轻怕重(nian挑选) D.阴霾(mai)肄业(yi)坦荡如砥(di磨刀石)岿然不动(ku高大) 2.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才招聘会现场人潮涌动,知名企业展位前挤满了人,但他们十分苛刻的要求,致使 许多求职者叹为观止。 B.酒驾撞人,冷湖路上这掩人耳目的悲剧促使人们深思“汽车文明”的意义。 C.西宁北禅寺之美,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无与伦比 D.便民箱、窨井盖、金属垃圾桶、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 气愤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话动了,只有我没有去 B.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涵 C.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D.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4.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3)黑云压城城欲摧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导致“国恒亡”原因的语句是: 5)在《陋室铭》中,写出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青海省 2012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1 (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考生注意:1.用蓝色或黑色笔答题 2.沉着冷静认真作答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展示(24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淹没.(mò) 惬.意(qiè) 揠.苗助长(yà拔) 锲.而不舍(qì用刀子刻) B.折.本(zhé) 对峙.(zhì) 唾.手可得(tuò口水) 毛骨悚.然(sǒng 恐惧、害怕) C.涸.辙(hé) 讣.告(bǔ) 怒不可遏.(è阻止) 拈.轻怕重(niān 挑选) D.阴霾.(mái) 肄.业(yì) 坦荡如砥.(dǐ磨刀石) 岿.然不动(kuī高大) 2.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人才招聘会现场人潮涌动,知名企业展位前挤满了人,但他们十分苛刻的要求,致使 许多求职者叹为观止。 B.酒驾撞人,冷湖路上这掩人耳目的悲剧促使人们深思“汽车文明”的意义。 C.西宁北禅寺之美,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无与伦比。 D.便民箱、窨井盖、金属垃圾桶、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 气愤。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A.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话动了,只有我没有去。 B.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涵。 C.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D.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4. 按要求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3)黑云压城城欲摧, 。 (4)《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分析导致“国恒亡”原因的语句是: , 。 (5)在《陋室铭》中,写出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
(6)《使至塞上》中,用比喻修辞写出作者出使塞外的孤独凄凉语 是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理解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和契诃夫、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 短篇小说大师”。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 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呐喊》、《朝花夕拾》。 D.《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他 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6.“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善待环境,人类的家园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漠视环境,人类将会受到无情的报复。下 图是某同学本次活动中搜集来的绿色食品标志(图一)与中国环境标请任选一幅图并根据画 面内容指出这幅标志图的构图创意。(3分) 构图创意 构图创意: 7.根据所给词语创设情境,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3分) 月明风清斑斑驳驳悠游自在 、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7分)
(6)《使至塞上》中,用比喻修辞写出作者出使塞外的孤独凄凉语 是 , 。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理解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和契诃夫、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 短篇小说大师”。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 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呐喊》、《朝花夕拾》。 D.《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儒勒 凡尔纳,他 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6. “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善待环境,人类的家园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漠视环境,人类将会受到无情的报复。下 图是某同学本次活动中搜集来的绿色食品标志(图一)与中国环境标请任选一幅图并根据画 面内容指出这幅标志图的构图创意。(3 分) 构图创意: 构图创意: 7. 根据所给词语创设情境,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不少于 50 字)(3 分) 月明风清 斑斑驳驳 悠游自在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7 分)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 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 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 精神的洗礼 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某中学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调 查探究活动。假定你是被调査对象之一,请协助完成以下问卷 8从下列节日中找出我国传统节日,并注明其具体时间。(2分) 重阳节元旦元宵节母亲节清明节国庆节中秋节愚人节感恩节端午 节 9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一副对联,或一条俗语。(2分) 【示例】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0面对部分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对传统节日愈来愈淡漠的情况,一些学者提出了“保卫传 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张。对保护传统节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出一条。(3分) 、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3分)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诗歌尾联抒写了诗人 的情感。(1分) 12.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 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9分)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 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 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 精神的洗礼。 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某中学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调 查探究活动。假定你是被调查对象之一,请协助完成以下问卷。 8.从下列节日中找出我国传统节日,并注明其具体时间。 (2 分) 重阳节 元旦 元宵节 母亲节 清明节 国庆节 中秋节 愚人节 感恩节 端午 节 9.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一副对联,或一条俗语。(2 分) 【示例】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0.面对部分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对传统节日愈来愈淡漠的情况,一些学者提出了“保卫传 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张。对保护传统节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出一条。(3 分)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2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3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诗歌尾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1 分) 12.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 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9分)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
我所欲也》)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加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然则: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微: 1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15.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 是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3分) 16.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促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 可歌可泣的事迹。请简析一例。(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海啸》,完成13-16题。(15分) 海啸 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 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 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 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 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 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 米髙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 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 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 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
我所欲也》)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 然则: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 1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 分)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15.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 是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3 分) 16.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促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 可歌可泣的事迹。请简析一例。(2 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 27 分) (一)阅读《海啸》,完成 13—16 题。(15 分) 海啸 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 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 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 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 20 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 6.5 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 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 20 多年的 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 60 多米,之后 15 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 高仍在 5 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 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 2-200 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 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
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 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 度为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 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 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 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 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今年3月11日在日本近海发生的9.0级强烈地震就 引发了约10米高的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造成重大地质灾害。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 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根据有关资料改编) 17.从第③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4分) 18.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19.指出下列加点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4分) ①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基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 20.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述理由。(4分) ①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一时难以察觉到。只 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其震源深度在20 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 (二)阅读《雨》,完成17-21题。(12分)
40 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 4000 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 40 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 713 公里/小时,波长为 475 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 度为 1-2 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 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 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 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 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 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今年 3 月 11 日在日本近海发生的 9.0 级强烈地震就 引发了约 10 米高的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造成重大地质灾害。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 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根据有关资料改编) 17.从第③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4 分) 18.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 分) 19.指出下列加点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4 分) ①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 4000 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 40 分钟。 20.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述理由。(4 分) ①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一时难以察觉到。只 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其震源深度在 20 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 6.5 级以上。 (二)阅读《雨》,完成 17—21 题。(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