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用蓝色或黑色笔答题 2.沉着冷静认真作答 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展示(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捌气(do)腌臢( yanza)窥(kui)视 契诃(ke)夫名讳(hui)期(j)年 C.寤寐( wumei)沉湎(mian)荫(yin)庇 倒坍(tan) 吹毛求疵(ci)窈窕淑女( yaotiao)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嫦娥一号”于10月唑4日晚成功发射,举国人民弹冠相庆,共同感受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 B.3月10日,俄罗斯部分华人华侨代表在莫斯科举行座谈会,大家义愤填膺,严厉声讨陈水 扁近期的“台独”言行 C.国庆促销活动中,家用电器一马当先、频繁降价,强力提升了市民的消费积极性,原本濒 临滞销的数字彩电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 D.参加了今年中考作文阅卷的张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很多文 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盛夏时节的海西是个收获的季节 B.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C.通过学习学校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一致家长的一封信》,使我们的家长都受到 了一次教育。 D.今年“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垃圾乱丢。对此,我 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4.请你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0各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采菊东篱下, 蜡炬成灰泪始干。 (3)感时花溅泪, 分外妖娆
青海省 2012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考生注意:1.用蓝色或黑色笔答题 2.沉着冷静认真作答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展示(24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捯气(dáo) 腌臜(yānzā) 窥( kuì)视 B.契诃.(kē )夫 名讳(huì) 期(jī )年 C.寤寐( wùmèi )沉湎(miǎn) 荫(yīn )庇 D. 倒坍 (tān ) 吹毛求疵(cī) 窈窕淑女(yǎotiǎo)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嫦娥一号”于 10 月 24 日晚成功发射,举国人民弹冠相庆 ....,共同感受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 B.3 月 10 日,俄罗斯部分华人华侨代表在莫斯科举行座谈会,大家义愤填膺 ....,严厉声讨陈水 扁近期的“台独”言行。 C.国庆促销活动中,家用电器一马当先、频繁降价,强力提升了市民的消费积极性,原本濒 临滞销的数字彩电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 ....的商品。 D.参加了今年中考作文阅卷的张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很多文 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 ....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A.盛夏时节的海西是个收获的季节。 B.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C.通过学习学校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的一封信》,使我们的家长都受到 了一次教育。 D.今年“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垃圾乱丢。对此,我 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4.请你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10 各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⑴采菊东篱下, 。 ⑵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⑶感时花溅泪, 。 ⑷ ,分外妖娆
(5)了却君王天下事, 西北望,射天狼 (7) 切景语皆情语 。温庭筠用 ”写尽了妇人望 穿秋水的失望惆怅之情;而范仲淹《渔家傲》中 则在壮阔、荒凉的边塞风光 里浸染着几多征夫泪:《钱塘湖春行》中透露出诗人白居易对莺歌燕舞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 的 5.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传出的信息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 一条一句话新闻。(22字以内)(2分) 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1 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0.16元的, 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 为500到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至1500元,住宅用户同 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与电信的收费标准进行结构 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卬刷品今后按本埠和外埠区别收费, 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 高到0.80元。 6.用一句话表达下表反映的年龄与记忆效果的关系。(2分) 记忆内容% 机 械 ∴记 以忆 7.根据所给词语创设情境,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4分) 油然而生夜色苍茫月明风清斑斑驳驳
⑸了却君王天下事, ⑹ ,西北望,射天狼。 ⑺ “ 一 切 景 语 皆 情 语 ” 。 温 庭 筠 用 “ , ”写尽了妇人望 穿秋水的失望惆怅之情;而范仲淹《渔家傲》中 “ , ”则在壮阔、荒凉的边塞风光 里浸染着几多征夫泪;《钱塘湖春行》中透露出诗人白居易对莺歌燕舞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 的句子是 “ , ”。 5.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传出的信息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 一条一句话新闻。(22 字以内) (2 分) 今年 2 月 28 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 3 月 1 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 0.16 元的, 调整到 0.16 元,高于 0.22 元的,降到 0.22 元。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 为 500 到 1000 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 500 至 1500 元,住宅用户同 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与电信的收费标准进行结构 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和外埠区别收费, 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 20 克 0.50 元提高到 0.60 元,外埠由每 20 克 0.50 元提 高到 0.80 元。 6.用一句话表达下表反映的年龄与记忆效果的关系。(2 分) 记忆内容% 100 机 80 械 忆 60 记 记 40 义 忆 20 意 年龄 7 12 17 7. 根据所给词语创设情境,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不少于 50 字)(4 分) 油然而生 夜色苍茫 月明风清 斑斑驳驳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7分)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文艺舞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请同学们完成以“戏曲大 舞台”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相信你能很好地完成下列习题 8.你的家乡有什么地方戏曲?试写出来。(2分) 9.在你看过的戏剧中,你最喜欢哪出戏或哪个人物?(1分) 10.、中国传统戏曲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但随之时代的演变,世界越来越多元化了,而 作为我们引以为豪的那些戏剧,却逐渐走向了时代边缘了。中国传统戏曲到底该去还是该留 呢?说说你的见解。(4分) 、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1-12题(4分)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1.诗人用 两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用 两字写出了 江流回旋激荡之态。(2分) 12.请借助诗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加以想象,用简明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图景。(2分) (二)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13~16题。(11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 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 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7 分)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文艺舞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请同学们完成以“戏曲大 舞台”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相信你能很好地完成下列习题。 8.你的家乡有什么地方戏曲?试写出来。(2 分) 9.在你看过的戏剧中,你最喜欢哪出戏或哪个人物?(1 分) 10.、中国传统戏曲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但随之时代的演变,世界越来越多元化了,而 作为我们引以为豪的那些戏剧,却逐渐走向了时代边缘了。中国传统戏曲到底该去还是该留 呢?说说你的见解。(4 分)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5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1-12题(4分)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1.诗人用 、 两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用 、 两字写出了 江流回旋激荡之态。(2 分) 12.请借助诗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加以想象,用简明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图景。(2 分) (二)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 13~16 题。(11 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 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 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
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 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 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 1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男附书至 B.度已失 关山度若飞 C.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宾客大宴 D.今亡亦 亡羊补牢 14.下列与“扶苏以数谏故”句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策之不以其道 C.祭以尉首 徒 以有先生也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失期,法皆斩 ②此教我先威众耳。 16.对这段文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胜、吴广举行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B.陈胜借扶苏、项燕的名义,目的是利用他们的声望来号召天下百姓起义。 C.“等死,死国可乎?”表现了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文段主要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和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带着伤痕飞翔》,完成17-21题。(12分) 带着伤痕飞翔(朱毅帆) (1)它出壳了。一身灰色的毛,还带着水,它顶破了蛋壳,从里面钻了出来。它抖抖毛 似乎想站起来,但是没有成功 (2)它的父亲忧心忡忡地望着它,因为它的翅膀和脚根本不能维持平衡,这个样子,它也 许就不能飞翔,也许……是注定无法活下去的 (3)因为它们是鹰,高飞于天空的鹰,没有飞翔的能力就意味着死亡的命运。 (4)它整天守在窝中,抬头望着天空。似乎有什么东西从天空中一掠而过。那是它的同 类。是它的兄弟姐妹。但是它不能飞,也就没有了捕获猎物的能力,也就没有了生存的保障
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 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 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 胜。 1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 乃丹书帛曰 “ 陈胜王 ” 一男附书至 B. 度已失 期 关山度若飞 C. 会天大雨,道不 通 会宾客大 宴 D. 今亡亦 死 亡羊补牢 14. 下列与 “ 扶 苏 以 数 谏 故 ” 句中的 “ 以 ” 字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2 分) ………………… ( )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策之不以其道 C. 祭以尉首 D. 徒 以有先生也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 失期,法皆斩。 ②此教我先威众耳。 16.对这段文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陈胜、吴广举行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B.陈胜借扶苏、项燕的名义,目的是利用他们的声望来号召天下百姓起义。 C.“等死,死国可乎?”表现了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文段主要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和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 四.现代文阅读(共 24 分) (一)阅读《带着伤痕飞翔》,完成 17—21 题。(12 分) 带着伤痕飞翔(朱毅帆 ) ⑴它出壳了。一身灰色的毛,还带着水,它顶破了蛋壳,从里面钻了出来。 它抖抖毛, 似乎想站起来,但是没有成功。 ⑵它的父亲忧心忡忡地望着它,因为它的翅膀和脚根本不能维持平衡,这个样子,它也 许就不能飞翔,也许……是注定无法活下去的。 ⑶因为它们是鹰,高飞于天空的鹰,没有飞翔的能力就意味着死亡的命运。 ⑷它整天守在窝中,抬头望着天空。似乎有什么东西从天空中一掠而过。那是它的同 类。是它的兄弟姐妹。但是它不能飞,也就没有了捕获猎物的能力,也就没有了生存的保障
就这样一直靠父母捕获来的食物为生?它不愿意,它努力地站起来。艰难地展开双翼,走到 窝边。天是蓝色的。它一振翅,跳出了窝 (5)没有用,它就如一块石头一样坠落下去,掉在下面十米外的树丛中,溅起了几片树 叶和羽毛 (6)父母把它带回了窝。它的身上有好几处都被树枝挂破,也许这些伤永远也好不了 它用喙梳理着羽毛,忍住了疼痛。它一遍又一遍地回忆自己在空中的那一瞬间,虽然是短暂 的一瞬,但是它感到自己有了一种强烈的飞上天空的渴望。它再次抬头望着天空。 (7)它向往飞翔,向往着靠自己的能力骄傲地活下去。它不断尝试着,一次次从窝边跳 下去,体会着飞翔的感觉,一次次摔在树丛中被父母带回来。 8)这是第几道伤痕了?它自己也不记得了。这天和以前一样,它又一次掉在了树丛中 但父亲对它说:你身上的每一道伤痕,都是一枚勋章,它见证了鹰的勇敢和坚强,见证了鹰 的拼搏与努力。 (9)伤痕不仅留在它的肉体上,也留在它的精神上。除了身上的伤口,还有同伴的嘲笑 声和蔑视的目光。它把伤口上的羽毛梳理好,不让树枝把它们弄乱。因为它要带着这些伤痕 这些勋章,学会在天空里飞翔 0有一天,它发现自己能滑翔了。它顺着风,从高高的窝里跃下,在天空中扑打了几下 翅膀,在天空中画出了一条弧线,然后缓缓地降落在了地面上,它第一次不是重重地摔在树 丛间。它的泪水第一次流淌了下来。它又想起自己身上那些累累伤痕,那些见证了它所有梦 想和一次次努力中失败的伤痕,此刻都化为了它飞翔的希望。它更理解了父亲所说的“勋章” 的含义。它把这一天永远地珍藏在心里,连同那些肉体和精神上的伤痕。 ①D从此,它每天都要跃出窝去,逆风展开那双带着无数伤痕的翅膀。终于有一天,它发 现自己能飞翔了。它能熟练地煽动翅膀,能控制自己飞行的姿势和速度,虽然它知道自己的 飞翔还有一些缺陷,双翼和双脚还不能很好地配合,但是它的确开始用自己的方式飞起来 那一次一次的努力换来的伤痕,成了它振翅蓝天的动力,真正成了父亲所说的勋章 02它把每一次练习当做自己飞翔的新开始,把每次成功的降落看成是自己飞翔的一次小 结。它带着伤痕越飞越好,越飞越高。 03它成了一只虽不完美但却勇敢的真正的雄鹰… 转摘《微型小说选刊》2010·8) 17.本文记叙了小鹰学习飞翔的艰难历程。请结合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小鹰学习飞翔的其余 两个阶段 处用8个字加以概括)(3分)
就这样一直靠父母捕获来的食物为生?它不愿意,它努力地站起来。艰难地展开双翼,走到 窝边。天是蓝色的。它一振翅,跳出了窝。 ⑸没有用,它就如一块石头一样坠落下去,掉在下面十米外的树丛中,溅起了几片树 叶和羽毛。 ⑹父母把它带回了窝。它的身上有好几处都被树枝挂破,也许这些伤永远也好不了。 它用喙梳理着羽毛,忍住了疼痛。它一遍又一遍地回忆自己在空中的那一瞬间,虽然是短暂 的一瞬,但是它感到自己有了一种强烈的飞上天空的渴望。它再次抬头望着天空。 ⑺它向往飞翔,向往着靠自己的能力骄傲地活下去。它不断尝试着,一次次从窝边跳 下去,体会着飞翔的感觉,一次次摔在树丛中被父母带回来。 ⑻这是第几道伤痕了?它自己也不记得了。这天和以前一样,它又一次掉在了树丛中。 但父亲对它说:你身上的每一道伤痕,都是一枚勋章,它见证了鹰的勇敢和坚强,见证了鹰 的拼搏与努力。 ⑼伤痕不仅留在它的肉体上,也留在它的精神上。除了身上的伤口,还有同伴的嘲笑 声和蔑视的目光。它把伤口上的羽毛梳理好,不让树枝把它们弄乱。因为它要带着这些伤痕 ——这些勋章,学会在天空里飞翔。 ⑽有一天,它发现自己能滑翔了。它顺着风,从高高的窝里跃下,在天空中扑打了几下 翅膀,在天空中画出了一条弧线,然后缓缓地降落在了地面上,它第一次不是重重地摔在树 丛间。它的泪水第一次流淌了下来。它又想起自己身上那些累累伤痕,那些见证了它所有梦 想和一次次努力中失败的伤痕,此刻都化为了它飞翔的希望。它更理解了父亲所说的“勋章” 的含义。它把这一天永远地珍藏在心里,连同那些肉体和精神上的伤痕。 ⑾从此,它每天都要跃出窝去,逆风展开那双带着无数伤痕的翅膀。终于有一天,它发 现自己能飞翔了。它能熟练地煽动翅膀,能控制自己飞行的姿势和速度,虽然它知道自己的 飞翔还有一些缺陷,双翼和双脚还不能很好地配合,但是它的确开始用自己的方式飞起来。 那一次一次的努力换来的伤痕,成了它振翅蓝天的动力,真正成了父亲所说的勋章。 ⑿它把每一次练习当做自己飞翔的新开始,把每次成功的降落看成是自己飞翔的一次小 结。它带着伤痕越飞越好,越飞越高。 ⒀它成了一只虽不完美但却勇敢的真正的雄鹰…… (转摘《微型小说选刊》2010·8 ) 17.本文记叙了小鹰学习飞翔的艰难历程。请结合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小鹰学习飞翔的其余 两个阶段( 处用 8 个字加以概括)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