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实验教材之..文化人类学陈淑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2008年7月
1 自编实验教材之—— 文化人类学 陈淑卿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2008 年 7 月
目录第一章文化人类学调查方法第二章聚落生态调查第三章农耕情况调查第四章聚落传统手工业情况调查第五章聚落传统贸易情况调查第六章聚落交通情况调查第七章聚落居民服饰状况调查第八章聚落居民饮食状况调查第九章聚落居民居住状况调查第十章聚落居民家族组织调查第十一章聚落居民村社组织调查第十二章聚落居民岁时节令调查第十三章聚落居民人生礼仪调查第十四章聚落居民宗教信仰调查第十五章聚落居民娱乐游戏调查第一章文化人类学调查方法2
2 目 录 第一章 文化人类学调查方法 第二章 聚落生态调查 第三章 农耕情况调查 第四章 聚落传统手工业情况调查 第五章 聚落传统贸易情况调查 第六章 聚落交通情况调查 第七章 聚落居民服饰状况调查 第八章 聚落居民饮食状况调查 第九章 聚落居民居住状况调查 第十章 聚落居民家族组织调查 第十一章 聚落居民村社组织调查 第十二章 聚落居民岁时节令调查 第十三章 聚落居民人生礼仪调查 第十四章 聚落居民宗教信仰调查 第十五章 聚落居民娱乐游戏调查 第一章文化人类学调查方法
人类学以自已的独特研究方法一由野调查对科学做出了贡献。由野工作就是对所研究的社会作实地调查,这是人类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结合历史文献、文字记录及考古等有关资料进行研究,解决要研究的问题。早期西方人类学研究非西方社会,着重研究遗留至近现代的原始文化。西方人类学者研究非西方社会的文化,这些文化对人类学者来说是异文化。异文化,英文作othercultures或作foreigncultures等。“异”是与自己已相对的,不同于自己的,即theother译作“他者”。异文化不是研究者本身所源自和熟悉的文化,而是其它族群的文化。与异文化相对,本文化指研究者所源自的、长期生活于斯的本土的文化。20世纪30年代,吴文藻先生就主张人类学应从研究原始民族扩大到现代民族,我国人类学应研究包括汉族在内的中华民族,认为“要充分了解中国,必须研究中国全部,地理上的中国包括许多非汉民族在内,如能从非汉民族的社会生活上,先下手研究,再回到汉族本部时,必可有较客观的观点,同时这种国内不同的社区类型的比较,于了解民族文化上有极大的用处。”(2)吴文藻在燕京大学执教时,邀请拉德克利夫-布朗来校讲学,并倡导社区研究,安排学生做田野调查。30年代费孝通先生与王同惠女士在广西大瑶山调查写出了《花篮瑶社会组织》(3),后又在江苏吴江县汉族开弦弓村调查写出了《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4)。林耀华先生于1935年调查福建义序的宗族社会,写成《义序的宗族研究》(5);1943年调查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地区,出版《凉山彝家》(6);40年代初写成《金翼一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7)。1934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一位学生陈礼颂领在吴文藻的指导下,在他的家乡广东潮州做田野调查,写成《一九四九前潮州宗族村落社区的研究》(8)。对福建义序和潮州斗门乡的研究,真实地描述了华南典型的村落社区,再现了闽粤的宗族社会,尽管晚了半个多世纪才出版,仍然是十分珍贵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成果。此外,还有杨庆堃的《华北一个集市的经济》、杨懋春的《中国的一个乡村:山东台头》等。上述研究是老一辈学者早期所做的包括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人类学研究的范例,其后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1989年费孝通发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文章,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9),1991年的《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一文还指出民族学的研究对象限于少数民族、不包含对汉族的研究,理论上说不过去。(10)本提纲设定的细目基本上适用于中原、华北、东北及西北汉族地区农耕村落普查;对东3
3 人类学以自己的独特研究方法-田野调查对科学做出了贡献。田野工作就是对所研究的 社会作实地调查,这是人类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结合历 史文献、文字记录及考古等有关资料进行研究,解决要研究的问题。 早期西方人类学研究非西方社会,着重研究遗留至近现代的原始文化。西方人类学者研 究非西方社会的文化,这些文化对人类学者来说是异文化。异文化,英文作 other cultures 或作 foreign cultures 等。“异”是与自己相对的,不同于自己的,即 the other 译作“他 者”。异文化不是研究者本身所源自和熟悉的文化,而是其它族群的文化。与异文化相对, 本文化指研究者所源自的、长期生活于斯的本土的文化。 20 世纪 30 年代,吴文藻先生就主张人类学应从研究原始民族扩大到现代民族,我国人 类学应研究包括汉族在内的中华民族,认为“要充分了解中国,必须研究中国全部,地理上 的中国包括许多非汉民族在内,如能从非汉民族的社会生活上,先下手研究,再回到汉族本 部时,必可有较客观的观点,同时这种国内不同的社区类型的比较,于了解民族文化上有极 大的用处。”(2)吴文藻在燕京大学执教时,邀请拉德克利夫-布朗来校讲学,并倡导社区 研究,安排学生做田野调查。30 年代费孝通先生与王同惠女士在广西大瑶山调查写出了《花 篮瑶社会组织》(3),后又在江苏吴江县汉族开弦弓村调查写出了《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 生活》(4)。林耀华先生于 1935 年调查福建义序的宗族社会,写成《义序的宗族研究》(5); 1943 年调查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地区,出版《凉山彝家》(6);40 年代初写成《金翼-中国家 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7)。1934 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一位学生陈礼颂在吴文藻的指导下, 在他的家乡广东潮州做田野调查,写成《一九四九前潮州宗族村落社区的研究》(8)。对福 建义序和潮州斗门乡的研究,真实地描述了华南典型的村落社区,再现了闽粤的宗族社会, 尽管晚了半个多世纪才出版,仍然是十分珍贵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成果。此外,还有杨庆 堃的《华北一个集市的经济》、杨懋春的《中国的一个乡村:山东台头》等。 上述研究是老一辈学者早期所做的包括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人类学研究的范例,其后的 研究成果不胜枚举。1989 年费孝通发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文章,论述了 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9),1991 年的《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一文还指出民族学的研究对象 限于少数民族、不包含对汉族的研究,理论上说不过去。(10) 本提纲设定的细目基本上适用于中原、华北、东北及西北汉族地区农耕村落普查;对东
南、中南、西南各地区汉族稻作农耕村落,以及渔村、畜牧村、狩猎村等其他类型的村落普查和少数民族村聚落的普查也有一定的参照价值。第二章聚落生态调查本村是什么山村?是黄土高原山村吗?/是黄土丘陵村吗?/是土石山村吗?本村在县、乡的什么位置?村外有什么河流?村境内有什么河流过?村落占地有多少?耕地有什么?/村民聚落占地多少?/林果木占地多少?村民聚落点的海拔高度分别是多少?/聚落点内有多少沟壑峡谷?怎样分布?全年二十四节气气候如何?雨雪旱涝的正常年景和遭灾年景怎样?野生动物情况怎样?/森林植被情况如何?/有价值的古树、大树、树种、花草种有哪些?有什么矿藏吗?这一切对本村有什么影响?古村境内有哪些自然风水说法和遗迹?/第三章农耕情况调查主要种些什么庄稼?本村古老传统是以种植五谷杂粮(特别是谷子、黍子、糜子、荞麦、杂豆之类)为主吗?种植薯类、油料和经济作物吗?春耕开始有哪些农活?/打春备耕都准备哪些农具?试犁、施肥、平田整地、扶楼点种、压土保所有工序都是怎样进行的?本村耕地土质适合种什么?/以种麦为主吗?为什么很少种小麦?夏天锄地间苗、保苗都有哪些农活?使用哪些农具?护青驱害都有哪些做法?秋收都有哪些农活?割庄稼、取谷穗都用什么工具?打场、摊场、扬场、扇谷、国粮等所有工序细节都用什么传统技术方法?收粮入仓都用过什么仪式和方式?男人和女人参加农活有什么不同的分工?男孩和女孩参加哪些农活?4
4 南、中南、西南各地区汉族稻作农耕村落,以及渔村、畜牧村、狩猎村等其他类型的村落普 查和少数民族村寨聚落的普查也有一定的参照价值。 第二章 聚落生态调查 本村是什么山村?是黄土高原山村吗?/是黄土丘陵村吗?/是土石山村吗? 本村在县、乡的什么位置? 村外有什么河流?村境内有什么河流过? 村落占地有多少?耕地有什么?/村民聚落占地多少?/林果木占地多少? 村民聚落点的海拔高度分别是多少?/聚落点内有多少沟壑峡谷?怎样分布? 全年二十四节气气候如何? 雨雪旱涝的正常年景和遭灾年景怎样? 野生动物情况怎样?/森林植被情况如何?/有价值的古树、大树、树种、花草种有哪些? 有什么矿藏吗? 这一切对本村有什么影响? 古村境内有哪些自然风水说法和遗迹?/ 第三章 农耕情况调查 主要种些什么庄稼? 本村古老传统是以种植五谷杂粮(特别是谷子、黍子、糜子、荞麦、杂豆之类)为主吗? 种植薯类、油料和经济作物吗? 春耕开始有哪些农活?/打春备耕都准备哪些农具? 试犁、施肥、平田整地、扶耧点种、压土保墒所有工序都是怎样进行的? 本村耕地土质适合种什么?/以种麦为主吗?为什么很少种小麦? 夏天锄地间苗、保苗都有哪些农活?使用哪些农具? 护青驱害都有哪些做法? 秋收都有哪些农活?割庄稼、取谷穗都用什么工具? 打场、摊场、扬场、扇谷、囤粮等所有工序细节都用什么传统技术方法? 收粮入仓都用过什么仪式和方式? 男人和女人参加农活有什么不同的分工? 男孩和女孩参加哪些农活?
一年四季中每道细小的农事工序还有哪些种农具和用具?哪些农具还在用?/哪些已经不再用了?各种用具原物都在哪里存放?大型未器具、石器具都放置或丢弃在哪里?/客种农具都是哪儿制造的?二十四节气各节气、数伏、数九在农事上都有什么说道?有外出做农活打短工的吗?村里都饲养哪种家畜、家禽?大牲畜(骤、马、驴、牛)都做哪些畜力使用?养羊为什么成了全村畜牧的主业?有采山菜野果的吗?到哪些地方去采?采什么?用什么工具?各家都种植果木吗?/有什么特产水果和名产水果?/培植果树和采摘水果都使什么用具?有植树造林的吗?有专门种菜的菜农吗?/各家种植什么蔬菜?是自家食用还是外卖?还是从外买进?有花农吗?/各家院内外还种花草吗?/第四章聚落传统手工业情况调查有什么工匠行当?(木匠、泥瓦匠、铁匠、石匠、皮匠、匠、锁匠、钉锅匠、锯缸匠、磨刀匠、井匠、绳匠、编匠、鞋匠、毡匠、画匠、裱糊匠、泥塑匠、窑工等)村里各家存有各种工匠使用的工具吗?有哪些工具?本村的庙宇和住房是本村工匠建造的吗?本村房屋的砖瓦都是当地砖瓦窑烧的吗?/如果不是,是从哪里运来的?村里各家的农具和用具都是村里的工匠制作的吗?有什么特别工匠?(包括猪的骗马的、配种的手艺人)使用什么工具和器械?村里过去和现在有哪些手工业作坊?(油坊、酒坊、醋坊、染坊、纸坊、粉坊、豆腐坊等)/各种缸坊的酿酒师傅、榨油师傅、淋醋师傅、豆腐匠、粉匠、染匠、都是本村的还是外地雇来的?现在有哪些工匠传人?/各种缸坊的遗址以及使用的传统设备、工具、机械现在还有吗?外村镇的游动工匠经常进村做活计吗?本村有农民兼会多种工匠手艺吗?/工匠手艺的师徒怎样传承?工匠手艺有什么制造成物?都能找到吗?5
5 一年四季中每道细小的农事工序还有哪些种农具和用具? 哪些农具还在用?/哪些已经不再用了? 各种用具原物都在哪里存放?/大型木器具、石器具都放置或丢弃在哪里?/各种农具都 是哪儿制造的? 二十四节气各节气、数伏、数九在农事上都有什么说道? 有外出做农活打短工的吗? 村里都饲养哪种家畜、家禽?/大牲畜(骡、马、驴、牛)都做哪些畜力使用? 养羊为什么成了全村畜牧的主业? 有采山菜野果的吗?到哪些地方去采?采什么?用什么工具? 各家都种植果木吗?/有什么特产水果和名产水果?/培植果树和采摘水果都使什么用 具? 有植树造林的吗? 有专门种菜的菜农吗?/各家种植什么蔬菜?是自家食用还是外卖?还是从外买进? 有花农吗?/各家院内外还种花草吗?/ 第四章 聚落传统手工业情况调查 有什么工匠行当?(木匠、泥瓦匠、铁匠、石匠、皮匠、镟匠、锁匠、钉锅匠、锯缸匠、 磨刀匠、井匠、绳匠、编匠、鞋匠、毡匠、画匠、裱糊匠、泥塑匠、窑工等) 村里各家存有各种工匠使用的工具吗?有哪些工具? 本村的庙宇和住房是本村工匠建造的吗? 本村房屋的砖瓦都是当地砖瓦窑烧的吗?/如果不是,是从哪里运来的? 村里各家的农具和用具都是村里的工匠制作的吗?/有什么特别工匠?(包括劁猪的、 骟马的、配种的手艺人)使用什么工具和器械? 村里过去和现在有哪些手工业作坊?(油坊、酒坊、醋坊、染坊、纸坊、粉坊、豆腐坊 等)/各种缸坊的酿酒师傅、榨油师傅、淋醋师傅、豆腐匠、粉匠、染匠、都是本村的还是 外地雇来的? 现在有哪些工匠传人?/各种缸坊的遗址以及使用的传统设备、工具、机械现在还有吗? 外村镇的游动工匠经常进村做活计吗? 本村有农民兼会多种工匠手艺吗?/工匠手艺的师徒怎样传承? 工匠手艺有什么制造成物?都能找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