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实验教材之人骨的性别和年龄鉴定宋艳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2007年9月
自编实验教材之—— 人骨的性别和年 龄鉴定 宋艳波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2007 年 9 月
目录:第一部分人骨鉴定知识对于古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人骨鉴定知识对于考古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人骨的性别鉴定一、骨盆二、颅骨三、下颌骨四、长骨五、胸骨第四部分人骨年龄的鉴定一、牙齿的萌出二、牙齿的磨耗三、颅骨卤及颅缝的愈合四、骨骼骨化点的出现和骨骺的愈合五、耻骨联合面形态的变化1
1 目录: 第一部分 人骨鉴定知识对于古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 人骨鉴定知识对于考古工作的开展有重要 意义 第三部分 人骨的性别鉴定 一、骨盆 二、颅骨 三、下颌骨 四、长骨 五、胸骨 第四部分 人骨年龄的鉴定 一、牙齿的萌出 二、牙齿的磨耗 三、颅骨囟及颅缝的愈合 四、骨骼骨化点的出现和骨骺的愈合 五、耻骨联合面形态的变化
第一部分:人骨鉴定知识对于古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发展不同的阶段,尤其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以后阶段,埋葬制度表现了极大的差异。在母亲氏族公氏繁荣阶段,由于族外群婚和对偶婚的原因,理葬是同性合葬:到母亲氏族公社后期,一夫一妻制开始出现,这时一些地区的墓葬中,出现男女合葬的萌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婚姻形式有了变化,父亲氏族公社中男女合葬就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了。在奴隶制社会中,奴隶主的一次葬礼需要杀殉大量的奴隶作为陪葬。通常不同的理葬制度表现了不同的社会性质,而要确切地知道其埋葬制度,没有人体骨骼鉴定与人体骨骼测量方法的知识是不行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石器和陶器及其他遗迹和遗物,其中墓葬发现颇多,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性别及死亡年龄和文化性质的研究是十分密切的。我国新石器文化十分丰富且分布面积遍及全国,除由主要文化内容来研究各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外,应当说关于墓葬主人本身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在一些地区发现二次从葬坑,从葬坑中的骨架往往是一堆是属于一个人的,有的却是堆和堆相互混杂,需要通过鉴定将个体分开。埋在一个从葬坑中的人骨和创造这种文化的主人是否是同一个族,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怎样?有没有骨骼上存在着差异而有不同的族源?是否有战争的俘虏等许多问题,都需通过对骨骼的研究才能解决或提出质疑。商周基至于战国早期的墓地除大的奴隶主贵族以外,前后及其周围常发现有大量杀殉坑,有的是身首葬坑不同埋葬,有的则是整个埋葬,这些死者的族源关系怎样?是一般的奴隶还是战争的俘携?其中的性别和年龄比例怎样?通过对墓葬、奠墓坑、祭祀坑被杀殉人骨的研究,会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具体内容。汉代以后的基葬多为研究结构,一位墓室以埋葬一个人为主。但也有个别例外的情况。如果人骨架保存后完整,问题比较简单,有的地区因为酸性土壤或墓葬保存情况不好,则人骨架往往腐蚀保存的不全,在这种情况下,鉴定人骨就要十分谨慎,不要认为一个墓穴只有一个墓主人,情况有时例外。2
2 第一部分 人骨鉴定知识对于古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在社会发展不同的阶段,尤其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以后阶 段,埋葬制度表现了极大的差异。在母亲氏族公氏繁荣阶段,由 于族外群婚和对偶婚的原因,埋葬是同性合葬;到母亲氏族公社 后期,一夫一妻制开始出现,这时一些地区的墓葬中,出现男女 合葬的萌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婚姻形式有了变化,父亲 氏族公社中男女合葬就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了。在奴隶制社会中, 奴隶主的一次葬礼需要杀殉大量的奴隶作为陪葬。通常不同的埋 葬制度表现了不同的社会性质,而要确切地知道其埋葬制度,没 有人体骨骼鉴定与人体骨骼测量方法的知识是不行的。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石器和陶器及其他遗迹 和遗物,其中墓葬发现颇多,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性别及死亡年 龄和文化性质的研究是十分密切的。我国新石器文化十分丰富且 分布面积遍及全国,除由主要文化内容来研究各文化之间的关系 以外,应当说关于墓葬主人本身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缺 的。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在一些地区发现二次丛葬坑,丛葬坑中的 骨架往往是一堆是属于一个人的,有的却是堆和堆相互混杂,需 要通过鉴定将个体分开。埋在一个丛葬坑中的人骨和创造这种文 化的主人是否是同一个族,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怎样?有没有骨骼 上存在着差异而有不同的族源?是否有战争的俘虏等许多问题, 都需通过对骨骼的研究才能解决或提出质疑。 商周甚至于战国早期的墓地除大的奴隶主贵族以外,前后及 其周围常发现有大量杀殉坑,有的是身首葬坑不同埋葬,有的则 是整个埋葬,这些死者的族源关系怎样?是一般的奴隶还是战争 的俘掳?其中的性别和年龄比例怎样?通过对墓葬、奠墓坑、祭 祀坑被杀殉人骨的研究,会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具体 内容。 汉代以后的基葬多为研究结构,一位墓室以埋葬一个人为主。 但也有个别例外的情况。如果人骨架保存后完整,问题比较简单, 有的地区因为酸性土壤或墓葬保存情况不好,则人骨架往往腐蚀 保存的不全,在这种情况下,鉴定人骨就要十分谨慎,不要认为 一个墓穴只有一个墓主人,情况有时例外
第二部分人骨鉴定知识对于考古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在野发掘中经常遇到墓葬或墓地。如果具备人体骨骼的知识,清理骨架就较顺手,工作也较容易。如剔拨上肢骨的肱骨,就知道和它相莲接的应是尺骨和烧骨左右排列各一块,接该二骨的则应是8块小的腕骨,和腕骨相连的是5块掌骨和每块掌骨相连的指骨(除第一掌骨为两块外其余四根掌骨每根皆有三节,且越来越细小。所以腕骨8块,掌骨5块,指骨14块,共27块。有了人体骨骼结构的知识,不仅清理方便且不会将骨骼弄坏,清理的人骨架是完整的,照像和发表报告的用图和制版也是很美观的。如果因为清理骨架的人不懂人体骨骼的结构,排列和各部位的数目,将一些细小的骨骼给清理丢了,对考古工作来说,这是不允许的。按照考古发掘规定,人骨架清理完毕则需给制平面图。如果骨架完整则绘图后加以图的说明即可,如果骨架不完整或完整而是二次葬或经过扰乱,则绘图后在图上应标出每根骨的编号并在图旁每个顺序下标出骨骼名称。这样可使读者根据图就可得知扰乱的程度和缺少什么骨骼。如果不具备人体骨骼的基本知识,就没办法将骨骼名称标出,也不可能检查人骨架是否完整在墓葬中常用将动物随葬的情况,年代久远肌肉被细菌破环而腐烂掉,因震动或动物、自然的扰乱,而将动物骨骼和人骨混在一起(有的随葬动物在人的旁边),没有人体骨骼的知识就会把动物骨骼当人骨骼处理。对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人体骨进行年龄和性别的鉴定,对了解当时文化和确定社会性质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骨骼长期埋在土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刚清理出的骨架看去尚完整,但经过剔取、包装和运输,待开包鉴定时,可能当时完整或较完整的和对鉴定起重要作用部位的骨骼已经破碎,使本来可以取得的数据和资料化为乌有。根据残破不全的标本很难达到鉴定准确的目的。一些鉴定表上往往会出现全部资料1/2的“?”,人体骨骼某一部位虽有50一60%的重选情况,但若考虑其他部位则重选范围绝对不会如此之大,造成鉴定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鉴定标本不完整。如果在骨架清理完毕后进行现场鉴定,然后再做室内的核查就可以避免这种损失。所以考古工作者必需具备人体骨骼学的知识,以取得准确的数据和正确的鉴定结果。3
3 第二部分 人骨鉴定知识对于考古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 义 在田野发掘中经常遇到墓葬或墓地。如果具备人体骨骼的知 识,清理骨架就较顺手,工作也较容易。如剔拨上肢骨的肱骨, 就知道和它相连接的应是尺骨和桡骨左右排列各一块,接该二骨 的则应是 8 块小的腕骨,和腕骨相连的是 5 块掌骨和每块掌骨相 连的指骨(除第一掌骨为两块外其余四根掌骨每根皆有三节,且 越来越细小)。所以腕骨 8 块,掌骨 5 块,指骨 14 块,共 27 块。 有了人体骨骼结构的知识,不仅清理方便且不会将骨骼弄坏,清 理的人骨架是完整的,照像和发表报告的用图和制版也是很美观 的。如果因为清理骨架的人不懂人体骨骼的结构,排列和各部位 的数目,将一些细小的骨骼给清理丢了,对考古工作来说,这是 不允许的。 按照考古发掘规定,人骨架清理完毕则需给制平面图。如果 骨架完整则绘图后加以图的说明即可,如果骨架不完整或完整而 是二次葬或经过扰乱,则绘图后在图上应标出每根骨骼的编号并 在图旁每个顺序下标出骨骼名称。这样可使读者根据图就可得知 扰乱的程度和缺少什么骨骼。如果不具备人体骨骼的基本知识, 就没办法将骨骼名称标出,也不可能检查人骨架是否完整。 在墓葬中常用将动物随葬的情况,年代久远肌肉被细菌破坏 而腐烂掉,因震动或动物、自然的扰乱,而将动物骨骼和人骨混 在一起(有的随葬动物在人的旁边),没有人体骨骼的知识就会把 动物骨骼当人骨骼处理。 对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人体骨骼进行年龄和性别的鉴定,对 了解当时文化和确定社会性质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骨骼长期埋在 土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刚清理出的骨架看去尚完整,但经过 剔取、包装和运输,待开包鉴定时,可能当时完整或较完整的和 对鉴定起重要作用部位的骨骼已经破碎,使本来可以取得的数据 和资料化为乌有。根据残破不全的标本很难达到鉴定准确的目的。 一些鉴定表上往往会出现全部资料 1/2 的“?”,人体骨骼某一部 位虽有 50—60%的重迭情况,但若考虑其他部位则重迭范围绝对 不会如此之大,造成鉴定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鉴定标本不完 整。如果在骨架清理完毕后进行现场鉴定,然后再做室内的核查 就可以避免这种损失。所以考古工作者必需具备人体骨骼学的知 识,以取得准确的数据和正确的鉴定结果
第三部分人骨的性别鉴定不是所有的人体骨骼其两性的差异都很明显,如化石人类骨骼的两性差异比现代人的要明显,而在现代人骨中,有不少的骨骼特征处于男女两性变异范围的重迭部分而难于分辨。因此,除一般鉴定以外,还需籍助人体骨骼测量的方法来确定其性别。另外未成年的性别鉴定比成年的较为困难。在过去的人类学研究中,一直将骨作为性别鉴定的主要材料和依据。许多学者认为,根据颅骨(不包括下颌骨)决定性别一般有80%的标本可以确定,若有下颌骨,可确定性别的标本达90%,如再有其他骨骼,特别是骨盆,则可以研究性别的标本可达95%以上。但是人体骨骼性别鉴定的实际经验表明,颅骨(包括下颌骨)性别鉴定的准确率往往低于90%。有些人类学家通过大量材料的统计和仔细研究,认为顿骨(包括下颌骨)其性别鉴定的准确率只有70%。近十余年来,对人体骨骼性别鉴定的研究进展较快,许多学者认为骨盆,尤以其组成髓骨中的坐骨和耻骨的性别差异最为显著。因此人体骨骼性别的鉴定应以骨盆为主要依据,其次是颅骨(包括下颌骨)。再次去长骨和其它骨骼。一、骨盆性别的鉴定:由于生殖的关系,两性差异的特征在骨盆上表现很突出。一般而言,男性的骨盆粗壮,高而窄,坐骨大切迹窄而深(即角度较小),耻骨联合高,耻骨弓的角度小,髓白较大,窝较深,翼板透明,骶骨窄长而弯;女性的骨盆骨面较纤细,浅而宽,坐骨大切迹宽而浅(即角度较大),耻骨联合较低,耻骨弓的角度较大赣白较小,髋窝浅,翼板厚,骨宽短较直。以上的这些差异是指成年的和特征明显的,而对于一些特征属于两性之间的标本其性别的确定,这些特征之外,更重要的是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和性别特征才能确定。现将骨盆的各项性别差异列表如下:表1骨盆的性别差异项目性别标志男性女性骨盆整体粗壮,较重,肌明显细致较轻,肌嘴不发达骨盆入口呈心形,给径大于横径呈椭圆形,横径大于纵径骨盆出口狭窄,坐骨棘发达宽阔,坐骨棘不发达骨盆腔高而窄,呈漏斗形短而宽,呈矮盆形4
4 第三部分 人骨的性别鉴定 不是所有的人体骨骼其两性的差异都很明显,如化石人类骨 骼的两性差异比现代人的要明显,而在现代人骨中,有不少的骨 骼特征处于男女两性变异范围的重迭部分而难于分辨。因此,除 一般鉴定以外,还需藉助人体骨骼测量的方法来确定其性别。另 外未成年的性别鉴定比成年的较为困难。 在过去的人类学研究中,一直将颅骨作为性别鉴定的主要材 料和依据。许多学者认为,根据颅骨(不包括下颌骨)决定性别, 一般有 80%的标本可以确定,若有下颌骨,可确定性别的标本达 90%,如再有其他骨骼,特别是骨盆,则可以研究性别的标本可 达 95%以上。但是人体骨骼性别鉴定的实际经验表明,颅骨(包 括下颌骨)性别鉴定的准确率往往低于 90%。有些人类学家通过 大量材料的统计和仔细研究,认为颅骨(包括下颌骨)其性别鉴 定的准确率只有 70%。 近十余年来,对人体骨骼性别鉴定的研究进展较快,许多学 者认为骨盆,尤以其组成髋骨中的坐骨和耻骨的性别差异最为显 著。因此人体骨骼性别的鉴定应以骨盆为主要依据,其次是颅骨 (包括下颌骨)。再次去长骨和其它骨骼。 一、骨盆性别的鉴定: 由于生殖的关系,两性差异的特征在骨盆上表现很突出。一 般而言,男性的骨盆粗壮,高而窄,坐骨大切迹窄而深(即角度 较小),耻骨联合高,耻骨弓的角度小,髋臼较大,髂窝较深,翼 板透明,骶骨窄长而弯;女性的骨盆骨面较纤细,浅而宽,坐骨 大切迹宽而浅(即角度较大),耻骨联合较低,耻骨弓的角度较大, 髋臼较小,髋窝浅,翼板厚,骶骨宽短较直。 以上的这些差异是指成年的和特征明显的,而对于一些特征 属于两性之间的标本其性别的确定,这些特征之外,更重要的是 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和性别特征才能确定。现将骨盆的各项 性别差异列表如下: 表 1 骨盆的性别差异 项目 性别标志 男性 女性 骨盆整体 粗壮,较重,肌嵴明显 细致较轻,肌嵴不发达 骨盆入口 呈心形,给径大于横径 呈椭圆形,横径大于纵径 骨盆出口 狭窄,坐骨棘发达 宽阔,坐骨棘不发达 骨盆腔 高而窄,呈漏斗形 短而宽,呈矮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