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实验教材之打制石器制作宋艳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2005年4月
自编实验教材之—— 打制石器制作 宋艳波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2005 年 4 月
目录:第一部分:石器的原料石料的种类石料的开发利用二、第二部分:石器生产的基本概念与相关问题剥片的原理及特征定位二、三、石器技法与技术第三部分:石器的生产过程选料与整形剥片二、三、修整第四部分:中国旧石器的生产与分类石片石器二、砾石石器三、石叶四、细石器
目录: 第一部分:石器的原料 一、 石料的种类 二、 石料的开发利用 第二部分:石器生产的基本概念与相关问题 一、 剥片的原理及特征 二、 定位 三、 石器技法与技术 第三部分:石器的生产过程 一、 选料与整形 二、 剥片 三、 修整 第四部分:中国旧石器的生产与分类 一、 石片石器 二、 砾石石器 三、 石叶 四、 细石器
第一部分:石器的原料岩石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物质之一,经过敲打破裂的石块可以产生锋利的刃口。由于岩石的这种特性,它成为早期人类制作工具的首选原料。石料的种类、1.岩浆岩,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在岩浆岩中,黑曜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等常见被用作加工石器的原料。2,沉积岩,各种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都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约占地表的3/4。砂岩与石是比较常见的加工石器的原料。3.变质岩,是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也就是原来已经存在的各种岩石,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增加,矿物成分和组构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岩石。石英岩就是一种典型的变质岩石料。石料的开发利用二、(一)产地、距离与运输方式1.对于不同岩性原料来源的调查,首先需要了解遗址周围各类岩性的基岩分布的情况。一个遗址大宗使用原料,往往多是就地取材或是距离原料产地不是很远。2.石料的运输,法国学者总结为以下几点:(1)直接搬回,即原料在原生状况下被运到营地。(2)初步整形,即在预制石核阶段被运到营地.(3)仅带回石片坏材,即只有初级的剥片产品被带入营地。(4)仅带回工具,即修理完成的工具被带入营地。(二)石料的利用与石料经济远古人类对石器原料种类、坏材的选择,以及对原料的利用与消耗程度,都可以再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所面临的资源条件及对资源的开发能力。远古人类对石料种类的选择,更多的是受资源条件的影响,古人类对石料的利用能力可以在一个石器组合中得以很清楚的表现。1
1 第一部分:石器的原料 岩石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物质之一,经过敲打破裂的石块可以 产生锋利的刃口。由于岩石的这种特性,它成为早期人类制作工 具的首选原料。 一、 石料的种类 1.岩浆岩,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主要由硅酸盐 矿物组成。在 岩浆岩中,黑曜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等常见被用作加工 石器的原料。 2.沉积岩,各种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都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约 占地表的 3/4。 砂岩与燧石是比较常见的加工石器的原料。 3.变质岩,是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也就是原来已经存在的 各种岩石,由 于温度和压力的增加,矿物成分和组构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岩石。 石英岩就是一种典型的变质岩石料。 二、 石料的开发利用 (一)产地、距离与运输方式 1. 对于不同岩性原料来源的调查,首先需要了解遗址周 围各类岩性的 基岩分布的情况。一个遗址大宗使用原料,往往多是就地取材或 是距离原料产地不是很远。 2. 石料的运输,法国学者总结为以下几点: (1) 直接搬回,即原料在原生状况下被运到营地。 (2) 初步整形,即在预制石核阶段被运到营地。 (3) 仅带回石片坯材,即只有初级的剥片产品被带入营地。 (4) 仅带回工具,即修理完成的工具被带入营地。 (二)石料的利用与石料经济 远古人类对石器原料种类、坯材的选择,以及对原料的利用 与消耗程度,都可以再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所面临的资源条件及对 资源的开发能力。 远古人类对石料种类的选择,更多的是受资源条件的影响, 古人类对石料的利用能力可以在一个石器组合中得以很清楚的表 现
第二部分:石器生产的基本概念与相关问题一、剥片的原理及特征1.剥片是打至石器的最基本的活动。适合剥取石片制作石器的石料应该是硬度适中,均质,具有一定的脆性,断口呈贝壳状的岩石或矿物。典型的石料如燧石或黑曜石等,其物理性质很近似玻璃。2:人工打击产生的石片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痕迹,留在打下的石片的破裂面以及剩下的石料的剥离面上。从石料上打下的片状产品称石片,剩下的石料部分称石核。石片、石核上的各种因剥片活动产生的人工痕迹如下图所示:说明:1打击点2.台面3.半锥体4.打击泡5.锥疤6.放射线7.同心纹(1)台面,指在剥片时受打击的平面。分为自然台面、打击台面和修理台面。(2)打击点,石锤在台面上着力的点,或说是石锤打在台面的点。(3)劈裂面,或称破裂面、石片阳面,即石片从石料上剥离的面。(4)石片阴面,或称石片疤、剥离面,石核上剥片以后留下的面。(5)半锥体,在石片劈裂面打击点下往往有一个半锥状的凸起(6)半锥体阴面或阴痕,指在石核上遗留下来的半锥体凹面。2
2 第二部分:石器生产的基本概念与相关问题 一、剥片的原理及特征 1.剥片是打至石器的最基本的活动。适合剥取石片制作石器的石 料应该是硬度 适中,均质,具有一定的脆性,断口呈贝壳状的岩石或矿物。典 型的石料如燧石或黑曜石等,其物理性质很近似玻璃。 2.人工打击产生的石片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痕迹,留在打下的石 片的破裂面以 及剩下的石料的剥离面上。从石料上打下的片状产品称石片,剩 下的石料部分称石核。石片、石核上的各种因剥片活动产生的人 工痕迹如下图所示: (1) 台面,指在剥片时受打击的平面。分为自然台面、打击台 面和修理台面。 (2) 打击点,石锤在台面上着力的点,或说是石锤打在台面的 点。 (3) 劈裂面,或称破裂面、石片阳面,即石片从石料上剥离的 面。 (4) 石片阴面,或称石片疤、剥离面,石核上剥片以后留下的 面。 (5) 半锥体,在石片劈裂面打击点下往往有一个半锥状的凸起 (6) 半锥体阴面或阴痕,指在石核上遗留下来的半锥体凹面
(7)锥疤,在石片半锥体下外侧常常有一个小的凹面,也称为疤痕。(8)打击泡,在破裂面半锥体之下呈贝壳状的凸起。(9)同心纹,又称波纹,在石片的劈裂面上以打击点为圆心,形成的多圈的弧形线痕。(10)放射线,又称辐射线或裂痕,是指从打击点放射出来的线状痕迹。二、定位石制品的测量和描述,都要有一定的规范。石制品的定位与其坏材的性质有关,也与其形状、修理状况及时代等有关。以下介绍几个相关名词:1.石片轴,指在完整石片上,由打击点出发,与台面垂直而延伸,并将打击泡一分为二的一条直线。2.背面,在石片上与劈裂面相对的面。3.从石片的劈裂面观察,石片的左侧边缘为石片左缘,右侧成为右缘。石片台面的一端称为顶端或近端,与台面相对的一面称为远端或尾端。4.石片角,石片台面与劈裂面之间的夹角5.台面角,石片台面与背面之间的夹角6.形态轴,对于由非石片或石片特征已完全被加工消失的坏材加工的工具,要按照石制品两个最远点之间的距离,即形态轴来定位。三、石器技法与技术技法与技术有所不同。1.技法指的是在石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一整套经过细致设计的方案,往往由一系列动作构成,这些动作的目的是要制作出预定的产品,主要的技法包括勒瓦娄哇技法、双阳面石片技法和楔形石核技法等。2.技术是指具体的动作即挥手打击的活动。硬锤、软锤或间接打击时的中介物的使用等等,都属于具体的技术。剥片技术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打击技术,一类是压制技术。(1)打击技术。分为直接打击和间接打击。直接打击是指打击的力量直接作用手被打击的石核上,以剥下石片。打间接打击是指剥片时,打击力量由另一个中介物传递到石核上来进行剥片。打3
3 (7) 锥疤,在石片半锥体下外侧常常有一个小的凹面,也称为 疤痕。 (8) 打击泡,在破裂面半锥体之下呈贝壳状的凸起。 (9) 同心纹,又称波纹,在石片的劈裂面上以打击点为圆心, 形成的多圈的弧 形线痕。 (10)放射线,又称辐射线或裂痕,是指从打击点放射出来的线 状痕迹。 二、定位 石制品的测量和描述,都要有一定的规范。石制品的定位与 其坯材的性质有关,也与其形状、修理状况及时代等有关。以下 介绍几个相关名词: 1.石片轴,指在完整石片上,由打击点出发,与台面垂直而延伸, 并将打击泡一分为二的一条直线。 2. 背面,在石片上与劈裂面相对的面。 3.从石片的劈裂面观察,石片的左侧边缘为石片左缘,右侧成为 右缘。石片台面的一端称为顶端或近端,与台面相对的一面称为 远端或尾端。 4.石片角,石片台面与劈裂面之间的夹角 5.台面角,石片台面与背面之间的夹角 6.形态轴,对于由非石片或石片特征已完全被加工消失的坯材加 工的工具,要按照石制品两个最远点之间的距离,即形态轴来定 位。 三、石器技法与技术 技法与技术有所不同。 1.技法指的是在石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一整套经过细致设计的 方案,往往由一系列动作构成,这些动作的目的是要制作出预定 的产品,主要的技法包括勒瓦娄哇技法、双阳面石片技法和楔形 石核技法等。 2.技术是指具体的动作即挥手打击的活动。硬锤、软锤或间接打 击时的中介物的使用等等,都属于具体的技术。剥片技术主要分 成两大类,一类是打击技术,一类是压制技术。 (1)打击技术。分为直接打击和间接打击。直接打击是指打击的 力量直接作用于被打击的石核上,以剥下石片。打间接打击是指 剥片时,打击力量由另一个中介物传递到石核上来进行剥片。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