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传统道德规范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建构起了十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 成了丰富多样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乃至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 体系,从内在的情感信念,到外在的行为方式,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德目。 传统美德就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內核或合理内核
二、传统道德规范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建构起了十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 成了丰富多样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乃至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 体系,从内在的情感信念,到外在的行为方式,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德目。 传统美德就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内核或合理内核
道德规范是道德体系的核心,也是维系社会伦理秩序和评价个人行为道 德价值的准绳。中国传统道德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规模宏大、经 世致用、体系比较严整的道德规范群,不仅突岀地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特 色,而且蕴藏着使道德理想要求由虚变实的道德建设经验。 “规范”是较晩的用语。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规”可作权、正解; “范”可作模、常解。规范也称规模、规矩、准绳。近似的用语还有道法、 规度、德礼、纪律等。概括地说,道德规范就是调解伦理关系和个人道德行 为的规度和范式。这种规度和范式表现为若干特殊的品德和行为方式规定, 即所谓礼仪。 相对于规范的总体而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范也称为“德目
道德规范是道德体系的核心,也是维系社会伦理秩序和评价个人行为道 德价值的准绳。中国传统道德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规模宏大、经 世致用、体系比较严整的道德规范群,不仅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特 色,而且蕴藏着使道德理想要求由虚变实的道德建设经验。 “规范”是较晚的用语。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规”可作权、正解; “范”可作模、常解。规范也称规模、规矩、准绳。近似的用语还有道法、 规度、德礼、纪律等。概括地说,道德规范就是调解伦理关系和个人道德行 为的规度和范式。这种规度和范式表现为若干特殊的品德和行为方式规定, 即所谓礼仪。 相对于规范的总体而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范也称为“德目”
《尚书》:九德 孔子:三达德及一糸列德目<传统道德规范> 孟子:五伦十教 董仲舒:三纲五常 國 管仲:四维七体 乃維之我 孙中山:四维八德 题 復 信仁忠 德 平3,爱孝烟 1圆初
《尚书》:九德 孔子:三达德及一系列德目<传统道德规范> 孟子:五伦十教 董仲舒:三纲五常 管仲:四维七体 孙中山:四维八德
中山装以孙文的名字命名。蒋中正、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常穿 中山装。西方人称为“毛装”;日本人称“人民服”。1980年代以前中 国民众的主要服装样式。 形制: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前身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 片不破缝。 四个囗袋: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 文治国。 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 法、考试、监察)。 袖口的三个纽扣:三民主义(民主、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 等、自由、博爱)。 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中山装以孙文的名字命名。蒋中正、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常穿 中山装。西方人称为“毛装”;日本人称 “人民服”。1980年代以前中 国民众的主要服装样式。 形制: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前身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 片不破缝。 四个口袋: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 文治国。 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 法、考试、监察)。 袖口的三个纽扣:三民主义(民主、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 等、自由、博爱)。 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尚书·皋陶谟》把人的美德概括为九项: 宽而栗<宽宏而又坚栗〉 柔而立<柔顺而又卓立〉 段何甲冒根 愿而恭<谨厚而又严恭〉 乱而敬<多才而又敬慎 扰而毅<驯服而又刚毅> 直而温<正直而又温和 ,袭 简而廉<简易而又方正〉 刚而塞<刚正而又笃实〉 强而义<坚强而又合宜〉 亲弟 周森
《尚书•皋陶谟》把人的美德概括为九项: 宽而栗<宽宏而又坚栗> 柔而立<柔顺而又卓立> 愿而恭<谨厚而又严恭> 乱而敬<多才而又敬慎> 扰而毅<驯服而又刚毅> 直而温<正直而又温和> 简而廉<简易而又方正> 刚而塞<刚正而又笃实> 强而义<坚强而又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