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地貌识读 掌握等高线的特性和种类,熟悉典型地貌符号, 达到看懂整个地区地貌,例如,山头、洼地、山脊、 山谷、鞍部、峭壁等,以便能看懂整个地区地貌大 致形态。从主要山头、山梁入手,依据等高线识读 地势高低起伏状况,各种地貌的分布。 3.野外使用地形图 (1)地形图的野外定向 (2)在地形图上确定站立点位置 (3)野外填图 6
6 2.地貌识读 掌握等高线的特性和种类,熟悉典型地貌符号, 达到看懂整个地区地貌,例如,山头、洼地、山脊、 山谷、鞍部、峭壁等,以便能看懂整个地区地貌大 致形态。从主要山头、山梁入手,依据等高线识读 地势高低起伏状况,各种地貌的分布。 3. 野外使用地形图 (1)地形图的野外定向 (2)在地形图上确定站立点位置 (3) 野外填图
8.2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 确定图上点位的坐标 xp=xa+ae=21100+27=21127m yp=y。+ag=32100+29=32129m 32000 32500 为了防止图纸伸缩变形带来的 215001 121500 误差,可以采用下列计算公式 消除: .1=21100+ 27 ×100=21127.03m ab 99.9 y=y,+%:1=32100+ 29 ×100=32129.03m ad 99.9 21000 21000 32000 32300 7
7 8.2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一、确定图上点位的坐标 y y ag m x x ae m p a p a 32100 29 32129 21100 27 21127 = + = + = = + = + = l m ad ag y y l m ab ae x x p a p a 100 32129.03 99.9 29 32100 100 21127.03 99.9 27 21100 = + = + = = + = + = 为了防止图纸伸缩变形带来的 误差,可以采用下列计算公式 消除:
二、确定图上直线段的距离 如图若求PQ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最简单的办法是用比例 尺或直尺直接从地形图上量取。 为了消除图纸的伸缩变形给 32000 32500 215001 」21500 量取距离带来的误差,可以用两 脚规量取PQ间的长度,然后与图 a QP 上的直线比例尺进行比较,得出 两点间的距离。更精确的方法是 f 利用前述方法求得P、Q两点的直 角坐标,再用坐标反算出两 21000 21000 32000 32500 点间距离。 8
8 二、 确定图上直线段的距离 如图若求PQ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最简单的办法是用比例 尺或直尺直接从地形图上量取。 为了消除图纸的伸缩变形给 量取距离带来的误差,可以用两 脚规量取PQ间的长度,然后与图 上的直线比例尺进行比较,得出 两点间的距离。更精确的方法是 利用前述方法求得P、Q两点的直 角坐标,再用坐标反算出两 点间距离
三、确定图上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如图若求直线PQ的坐标方 32000 32500 215001 121500 位角o,可以先过P点作一条平 行于坐标纵线的直线,然后,用 量角器直接量取坐标方位角pQ。 要求精度较高时,可以利用前述 方法先求得P、Q两点的直角坐标, 21000 21000 再利用坐标反算公式计算出pQ 32000 32500 9
9 如图若求直线PQ的坐标方 位角αPQ,可以先过P点作一条平 行于坐标纵线的直线,然后,用 量角器直接量取坐标方位角αPQ。 要求精度较高时,可以利用前述 方法先求得P、Q两点的直角坐标, 再利用坐标反算公式计算出αPQ。 三、确定图上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四、确定图上点的高程 在地形图上的任一点,可以根据等高线及高程 注记确定其高程。如果点正好位于等高线上,则点 的高程就等于该等高线的高程;如果所求点不在等 高线上,则可用内插法求出,如下页图中的k点。 过k点作一条大致垂直于相邻等高线的线段mn, 量取mn的长度d,再量取mk的长度d',k点的高程 Hk可按下式求得: 10
10 在地形图上的任一点,可以根据等高线及高程 注记确定其高程。如果点正好位于等高线上,则点 的高程就等于该等高线的高程;如果所求点不在等 高线上,则可用内插法求出,如下页图中的k点 。 过k点作一条大致垂直于相邻等高线的线段mn, 量取mn的长度d,再量取mk的长度d′,k点的高程 Hk可按下式求得: 四、确定图上点的高程 h d d Hk H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