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课程总结
《测量学》课程总结
第一章氵 测量学概述 一、掌握测量学的任务:测绘和测设(定义) 掌握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 掌握测量工作的基准线:铅垂线 二、掌握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1、3、6度带带号、各带中央子午线精度的计算 2、测量坐标系和数学坐标系的区别 三、掌握高程、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及对应的 基准面和相互关系 四、几个概念: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大地经度、大 地维度、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
第一章 测量学概述 一、掌握测量学的任务:测绘和测设(定义) 掌握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 掌握测量工作的基准线:铅垂线 二、掌握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1、 3、6度带带号、各带中央子午线精度的计算 2、测量坐标系和数学坐标系的区别 三、掌握高程、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及对应的 基准面和相互关系 四、几个概念: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大地经度、大 地维度、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
四、掌握确定地面点位的概念。 1.地面点平面位置的确定和表示方法; 坐标系(测量坐标系和笛卡尔坐标系的不同) 2.测量工作的实质(即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五、掌握测量的基本工作 即测量角度、距离和高差。 六、测量工作的程序和原则(即“从整体到局部”、“先 控制后碎部”、“由高精度到低精度”和“步步检 核”)
四、掌握确定地面点位的概念。 1.地面点平面位置的确定和表示方法; 坐标系(测量坐标系和笛卡尔坐标系的不同) 2.测量工作的实质(即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五、掌握测量的基本工作 即测量角度、距离和高差。 六、测量工作的程序和原则(即“从整体到局部” 、 “先 控制后碎部” 、 “由高精度到低精度”和“步步检 核”)
第二章水准测量 一、掌握水准测量原理,高差法和仪高法测定高程的基本公 式。 二、了解DS3级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和使用。 1.微倾式水准仪有哪些部件组成; 2.各主要部件的作用及其构造; 3.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视差(产生原因)及消除 4.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有何特点; 5.掌握水准仪的操作步骤及其方法; 6.连续水准测量过程中转点的作用、尺垫的使用问题。 7.几个概念:视准轴水准管轴视差圆水准器轴水准管 分划值、水准仪角
第二章 水准测量 一、掌握水准测量原理,高差法和仪高法测定高程的基本公 式。 二、了解DS3级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和使用。 1.微倾式水准仪有哪些部件组成; 2.各主要部件的作用及其构造; 3.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视差(产生原因)及消除 4.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有何特点; 5.掌握水准仪的操作步骤及其方法; 6. 连续水准测量过程中转点的作用、尺垫的使用问题。 7.几个概念:视准轴 水准管轴 视差 圆水准器轴 水准管 分划值、水准仪i角
水准测量原理 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 由己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a-后视读数 b-前视读数 前进方向 水 则haB=a-b 水 b 尺 HB=HA+hAB 准尺 水平视线 =H+(a-b) B hAB 高差法 HB HA +a-b H HB=HA+hAB Hi-b 夫大地永准面 仪高法
水准测量原理 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 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a-后视读数 b-前视读数 则hAB= a-b 大地水准面 hAB A B HA HB=HA+hAB 水平视线 水 准 尺 水 准 a b 尺 前进方向 HB = HA + hAB = HA + (a - b) 高差法 HB = HA +a-b = Hi – b 仪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