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孱头(can) 攻讦(jie)督过(责备) 宏兹九德(弘扬) B.缱绻(qudn)埋怨(mon)谦冲(谦虚)忽其不淹(淹没) C.桎梏(k) 凝噎(ye) 纾祸(解除) 按诛五人(追究) D.脸颊(ja) 瓜蔓(man)斧斤(斧子) 犬豕鸡豚(小猪)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圆明园遗址残存的东西固然不多,但这是历史,是她被劫后的真实状况 ②遭受西方殖民主义欺凌的国家,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 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 ③恩格斯在演讲中列举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时,陈力就列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贡献。 ④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认清自己,自骄自满,胸无城府,不听亚父之言,落得无颜见江 东父老的下场 ⑤我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污染了,犹疑不敢进门,是孱头。 A.③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3.下列四组诗句分别反映了我国四种传统节日习俗,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③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④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D.①③②④ 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B.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 是最尊位,范增南向坐,是次尊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坐,张良则西向侍。 B.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在家乡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秋水(节选)》寓意
宿迁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21 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孱.头(càn) 攻讦.(jié) 督过.(责备) 宏.兹九德(弘扬) B.缱绻.(quǎn) 埋.怨(mán) 谦冲.(谦虚) 忽其不淹.(淹没) C.桎梏.(kù) 凝噎.(yē) 纾.祸(解除) 按.诛五人(追究) D.脸颊.(jiá) 瓜蔓.(màn) 斧斤.(斧子) 犬豕鸡豚.(小猪)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 ①圆明园遗址残存的东西固然..不多,但这是历史,是她被劫后的真实状况。 ②遭受西方殖民主义欺凌的国家,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 ....,盲 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 ③恩格斯在演讲中列举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时,陈力就列 ....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贡献。 ④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认清自己,自骄自满,胸无城府 ....,不听亚父之言,落得无颜见江 东父老的下场。 ⑤我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污染了,犹疑..不敢进门,是孱头。 A. ③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 ①②⑤ 3.下列四组诗句分别反映了我国四种传统节日习俗,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③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④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 分) A.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B.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 是最尊位,范增南向坐,是次尊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坐,张良则西向侍。 B.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在家乡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秋水(节选)》寓意
是人要谦虚,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这也是道家的核心思想。 C.《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被列入“二十四史”。相传是春秋末鲁 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雨果,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巴黎圣母院》以 15世纪的法国为背景,叙述了美丽的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被陷害致死的故事。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越是精神强大的人,越是需要拥有最丰厚的精神 在这样的意义上,任何一个伟大的人都是 着他的族群并代表他的族群成为伟人的。 ①如果没有这些条件 ②不但需要通过研究人性和社会来把握人性的需要和历史的走向 ③他需要从这样的心灵交流中得到勇气和力量 ④再伟大的人也会枯竭夭亡而无从成其伟大 ⑤一个巨人不但需要通过研读典籍占有历代前贤的精神财富 ⑥他还同时需要周围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的理解、支持、温暖、尊敬、鼓励 A.⑤②⑥③①④ B.①④⑤⑥②③ C.⑤②①④⑥③ D.①④③②⑤⑥ 7.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悬孤海外的台湾人民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 每逢佳节,他们常常望月怀远,借酒抒怀。 B.李教授从案头直起身,望着我,坚定地说“‘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完成我这部著作。” C.相处三年,终有一别,毕业典礼上,班主任与我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只说一句“你要常回母校来看看”。 D.期中考试没考好,数学不及格,英语没到平均分,作文跑题,马上又要开家长会,“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小明哀叹道。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江宁两校官传 袁枚
是人要谦虚,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这也是道家的核心思想。 C.《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被列入“二十四史”。相传是春秋末鲁 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雨果,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巴黎圣母院》以 15 世纪的法国为背景,叙述了美丽的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被陷害致死的故事。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越是精神强大的人,越是需要拥有最丰厚的精神资 源。 , , , 。 , 。在这样的意义上,任何一个伟大的人都是凭 着他的族群并代表他的族群成为伟人的。 ①如果没有这些条件 ②不但需要通过研究人性和社会来把握人性的需要和历史的走向 ③他需要从这样的心灵交流中得到勇气和力量 ④再伟大的人也会枯竭夭亡而无从成其伟大 ⑤一个巨人不但需要通过研读典籍占有历代前贤的精神财富 ⑥他还同时需要周围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的理解、支持、温暖、尊敬、鼓励 A.⑤②⑥③①④ B. ①④⑤⑥②③ C. ⑤②①④⑥③ D. ①④③②⑤⑥ 7.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 ...语境的一项是(3 分) A.“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悬孤海外的台湾人民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 每逢佳节,他们常常望月怀远,借酒抒怀。 B.李教授从案头直起身,望着我,坚定地说“‘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完成我这部著作。” C.相处三年,终有一别,毕业典礼上,班主任与我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只说一句“你要常回母校来看看”。 D.期中考试没考好,数学不及格,英语没到平均分,作文跑题,马上又要开家长会,“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小明哀叹道。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江宁两校官传 袁 枚
我国家百有三十余载,而江宁以校官祠于学者,只二人焉。 其一曰教谕汤先生,讳伟,字鹏乎,宣城人。康煕庚午举人,居官时年已七旬。天倪甚 和,碌碌然不可见涯涘。夏月短葛衣摇扇,与群儿嬉。或上树扑枣,童子环啖之,先生俯而 笑曰:“盍留苦败者偿老子劳耶?”其风趣如此。 兵部左侍郎法海督学江南,威棱言言,所至不敢仰视。初按江宁,命报程生某劣。先生 摇首,意若有所疑。法呵之。先生正色曰:“程生不特不劣,且贤。公命取优耶,今晚牒且 上矣。若以为劣,则公知之,伟不知也。”法大怒,叱先生出,将劾先生。江宁先辈蔡铉升 者,与法有旧,往见法,争曰:“公知程生所以劣乎?生狷者也,嫉恶严。过上新庵,见僧 奉富商木主与天子龙牌峙,生诋其妄,摔而投之,以故僧与商造蜚语陷生。公得毋为若辈所 昡乎?汤先生正人,九学所推,公不知敬,何也?”法大惭愧,三肃先生而谢。 时学舍穿漏,每大雨,汤辄持伞坐承溜下,白发淋漓。客骇问之,则顰蹙然曰:“大成 殿未修,先圣露居,某敢即安乎?”上官及诸绅士闻之肃然,未几,争相营构,终先生之世, 宫墙焕然。俸满,迁国子监典籍,以笃老辞。卒年九十余。 其一曰训导唐先生,讳时琳,字宸枚,上海人。康煕甲午贡生。饬躬训士,一衷于礼。 在官捐俸修前明周贞毅公祠。去后,诸生即以先生与汤先生附焉。 乾隆三十九年,邑有修学之举,将迁祠周公,并迁两先生。训导曹君惧两先生之泽将湮 也,属予作传以永之。予览所持来汤状甚具,而唐事寂然无可记述,以故笔涩不下者屡矣 然窃以为,官不在大小,惟其人;人不在显晦,在其真。《中庸》曰:“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后之人闻两先生之风,可以观,可以兴矣。 选自《袁枚散文选》 8.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碌碌然不可见涯涘 涘:边际 B.与法有旧,往见法 旧:交情 C.未几,争相营构 构:建造 D.饬躬训士,一衷于礼 饬:谨慎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训导曹君惧两先生之泽将湮也 既来之,则安之 B.以故僧与商造蜚语陷生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C.公得毋为若辈所眩乎 吾属今为之虏矣 D.官不在大小,惟其人 吾其还也
我国家百有三十余载,而江宁以校官祠于学者,只二人焉。 其一曰教谕汤先生,讳伟,字鹏乎,宣城人。康熙庚午举人,居官时年已七旬。天倪甚 和,碌碌然不可见涯涘.。夏月短葛衣摇扇,与群儿嬉。或上树扑枣,童子环啖之,先生俯而 笑曰:“盍留苦败者偿老子劳耶?”其风趣如此。 兵部左侍郎法海督学江南,威棱言言,所至不敢仰视。初按江宁,命报程生某劣。先生 摇首,意若有所疑。法呵之。先生正色曰:“程生不特不劣,且贤。公命取优耶,今晚牒且 上矣。若以为劣,则公知之,伟不知也。”法大怒,叱先生出,将劾先生。江宁先辈蔡铉升 者,与法有旧.,往见法,争曰:“公知程生所以劣乎?生狷者也,嫉恶严。过上新庵,见僧 奉富商木主与天子龙牌峙,生诋其妄,捽而投之,以.故僧与商造蜚语陷生。公得毋为.若辈所 眩乎?汤先生正人,九学所推,公不知敬,何也?”法大惭愧,三肃先生而谢。 时学舍穿漏,每大雨,汤辄持伞坐承溜下,白发淋漓。客骇问之,则颦蹙然曰:“大成 殿未修,先圣露居,某敢即安乎?”上官及诸绅士闻之肃然,未几,争相营构.,终先生之世, 宫墙焕然。俸满,迁国子监典籍,以笃老辞。卒年九十余。 其一曰训导唐先生,讳时琳,字宸枚,上海人。康熙甲午贡生。饬.躬训士,一衷于礼。 在官捐俸修前明周贞毅公祠。去后,诸生即以先生与汤先生附焉。 乾隆三十九年,邑有修学之举,将迁祠周公,并迁两先生。训导曹君惧两先生之.泽将湮 也,属予作传以永之。予览所持来汤状甚具,而唐事寂然无可记述,以故笔涩不下者屡矣。 然窃以为,官不在大小,惟其.人;人不在显晦,在其真。《中庸》曰:“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后之人闻两先生之风,可以观,可以兴矣。 选自《袁枚散文选》 8.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 碌碌然不可见涯涘. 涘:边际 B. 与法有旧.,往见法 旧:交情 C. 未几,争相营构. 构:建造 D. 饬.躬训士,一衷于礼 饬:谨慎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训导曹君惧两先生之.泽将湮也 既来之.,则安之 B. 以.故僧与商造蜚语陷生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C. 公得毋为.若辈所眩乎 吾属今为.之虏矣 D. 官不在大小,惟其.人 吾其.还也
10.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分) (1)盍留苦败者偿老子劳耶?(3分) (2)公知程生所以劣乎?生狷者也,嫉恶严。(3分)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3分)(《烛之武退秦师》) 11.作者认为“人不在显晦,在其真”,试概括汤先生的“真”表现在哪几件事上。(3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 春日杂题 野水如棋枰,所至各成村。 烟出茅屋,碓声隔柴 树阴同戏儿,多已长子孙。 安居无暴敛,何以报国恩? 注:①碓dui,木石做成的春米器具。 12.请简要赏析首联和颔联写景的艺术手法。(4分) 13.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总角之宴, (《卫风·氓》) 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 (5)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6)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8)岁寒 (《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一个不重要的军人
10.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 分) (1)盍留苦败者偿老子劳耶?(3 分) (2)公知程生所以劣乎?生狷者也,嫉恶严。(3 分)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3分)(《烛之武退秦师》) 11.作者认为“人不在显晦,在其真”,试概括汤先生的“真”表现在哪几件事上。(3 分) 三、古诗词鉴赏(8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13 题。 春日杂题 陆 游 野水如棋枰,所至各成村。 炊烟出茅屋,碓①声隔柴门。 树阴同戏儿,多已长子孙。 安居无暴敛,何以报国恩? 注:①碓 duì,木石做成的舂米器具。 12.请简要赏析首联和颔联写景的艺术手法。(4 分) 13.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 。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总角之宴, ▲ 。 (《卫风·氓》) (4) ▲ ,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 (5) 此情可待成追忆, ▲ 。 (李商隐《锦瑟》) (6)飞湍瀑流争喧豗, ▲ 。 (李白《蜀道难》) (7) ▲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8)岁寒, ▲ 。 (《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5-18 题。 一个不重要的军人 冰心
他父亲死了,剩下的几亩地,他大哥和二哥分着种了,并没有提到他的名字。他舅舅背 地里和他说,“福和,你父亲的地,怎么没有你的份儿?你应当和你哥哥们理论理论!”他只 恭默着,仿佛没有听见一般。 他帮着大嫂做些家务事,送一送饭,挑一挑水,放一放驴,还抱一抱侄子;整天里总是 不闲着,他总是那般喜欢。 这天他拉着驴儿,从地里回来,大哥和大嫂,正吃着饭。二哥也坐在一边,抱着腿 抽着旱烟。大哥向他说,“你来的正好,我和你二哥正说呢,你年纪也不小了,在家里坐食 山空,也不是事。昨天舅舅从城里来,说营里正招兵呢,明儿你就去一趟。”他恭默的听着, 心里并不觉得怎么样,只舍不得他黑胖的小侄儿;便从地下抱起他来,走出门口,朝着他父 亲的坟儿,呆呆的站着 他的体格很健壮,选上兵丁了。在营里早晨操演,白日习工,下午上讲堂,勤勤恳恳的 和别人一样。然而练军歌的时候,只因他一字不识,五六天的工夫,还背不准一节,天天受 长官的责罚。又常常抽着空儿,去看望生病的同伴,误了学习注音字母的时间,也屡次的受 鞭打。同伴们都笑他,他依旧是那般喜欢。 领下饷来,得假就回家去,还带着穿剩的军衣和靴子,都交给哥哥和嫂子。这一天依旧 挑一挑水,抱一抱侄儿。时候到了,才恋恋不舍的,看着哥哥嫂子冷淡的脸,告辞了一声, 围绕着父亲的坟儿,又回到营里去。 一年之中,营里关于他的笑话,越发的多了:别人白吃果摊上的东西,白坐车子,他看 着摆摊的和车夫的为难,他替人家还了。他舅舅来和他要钱,他手里没有,凭实一说,他舅 舅气的打他一顿。礼拜天,同伴拉他听戏去,半道里他却要站住听“救世军”的演讲。像这 类的事情还多,人人都拿他当作笑话的材料,他依旧是这样做,依旧是这般喜欢。 这天他正闲着,站在操场的角上,拿着一张军歌的篇子,默默的背诵。忽然听得那边一 片声,笑嚷起来,回头看时,一个同营的兵丁,正打着一个卖花生的孩子。他连忙上前, 把拉住,一面叫那孩子快走;他自己身上,却早着了几脚,孩子走远了,他才放手。旁边的 人,看他面色惨白,依旧笑着,一声儿不言语,左手扶着腰,慢慢的踱回营去。 他伤风,又咳嗽起来,只觉的得腰背痛得很,支持不住了,告了三天的假。别的同伴, 背地里说,“你怎么不赌一赌气?难道为着公道,白挨几脚?”他倒劝着说,“罢了!人当生 气的时候,哪能管得住自己?他也不是成心,那天的事,不必再说了。” 他依旧病着,二哥进城来,顺道来看他;走的时候,他席底下放着的,一块买膏药的钱, 也不见了,他心里明白。同伴要替他买药时,他只说,“好的多了,不买也可以。”他有时出
他父亲死了,剩下的几亩地,他大哥和二哥分着种了,并没有提到他的名字。他舅舅背 地里和他说,“福和,你父亲的地,怎么没有你的份儿?你应当和你哥哥们理论理论!”他只 恭默着,仿佛没有听见一般。 他帮着大嫂做些家务事,送一送饭,挑一挑水,放一放驴,还抱一抱侄子;整天里总是 不闲着,他总是那般喜欢 ....。 这天他拉着驴儿,从地里回来,大哥和大嫂,正吃着饭。二哥也坐在一边,抱着腿儿, 抽着旱烟。大哥向他说,“你来的正好,我和你二哥正说呢,你年纪也不小了,在家里坐食 山空,也不是事。昨天舅舅从城里来,说营里正招兵呢,明儿你就去一趟。”他恭默的听着, 心里并不觉得怎么样,只舍不得他黑胖的小侄儿;便从地下抱起他来,走出门口,朝着他父 亲的坟儿,呆呆的站着。 他的体格很健壮,选上兵丁了。在营里早晨操演,白日习工,下午上讲堂,勤勤恳恳的, 和别人一样。然而练军歌的时候,只因他一字不识,五六天的工夫,还背不准一节,天天受 长官的责罚。又常常抽着空儿,去看望生病的同伴,误了学习注音字母的时间,也屡次的受 鞭打。同伴们都笑他,他依旧是那般喜欢 ....。 领下饷来,得假就回家去,还带着穿剩的军衣和靴子,都交给哥哥和嫂子。这一天依旧 挑一挑水,抱一抱侄儿。时候到了,才恋恋不舍的,看着哥哥嫂子冷淡的脸,告辞了一声, 围绕着父亲的坟儿,又回到营里去。 一年之中,营里关于他的笑话,越发的多了:别人白吃果摊上的东西,白坐车子,他看 着摆摊的和车夫的为难,他替人家还了。他舅舅来和他要钱,他手里没有,凭实一说,他舅 舅气的打他一顿。礼拜天,同伴拉他听戏去,半道里他却要站住听“救世军”的演讲。像这 类的事情还多,人人都拿他当作笑话的材料,他依旧是这样做,依旧是这般喜欢 ....。 这天他正闲着,站在操场的角上,拿着一张军歌的篇子,默默的背诵。忽然听得那边一 片声,笑嚷起来,回头看时,一个同营的兵丁,正打着一个卖花生的孩子。他连忙上前,一 把拉住,一面叫那孩子快走;他自己身上,却早着了几脚,孩子走远了,他才放手。旁边的 人,看他面色惨白,依旧笑着,一声儿不言语,左手扶着腰,慢慢的踱回营去。 他伤风,又咳嗽起来,只觉的得腰背痛得很,支持不住了,告了三天的假。别的同伴, 背地里说,“你怎么不赌一赌气?难道为着公道,白挨几脚?”他倒劝着说,“罢了!人当生 气的时候,哪能管得住自己?他也不是成心,那天的事,不必再说了。” 他依旧病着,二哥进城来,顺道来看他;走的时候,他席底下放着的,一块买膏药的钱, 也不见了,他心里明白。同伴要替他买药时,他只说,“好的多了,不买也可以。”他有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