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标准反应谱 把水平地震作用的基本公式(331)变换为式(332) F=|F()m=m()+x() (式3.31) max mg o( g GBk---(式332 (333 k:地震糸数,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B (33 β:动力糸数,是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之比。 即表示由于动力效应,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比地面最大加速度 放大了多少倍
2、标准反应谱 把水平地震作用的基本公式(3.31)变换为式(3.32) 放大了多少倍。 即表示由于动力效应,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比地面最大加速度 :动力系数,是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之比。 地震系数,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β x t S k g x (t) k a (3.34) ( ) : (3.33) 0 0 = − − − = − − − (式 ) (式 ) 3.32 ( ) ( ) ( ) ( ) ( ) 3.31 0 0 max 0 max = = − − − = = + = − − − G k g x t x t S m g F F t m x t x t m S a a
将Sa的表达式(3.30)代入式(3.34)得: B a 2x1 -(t-r).2丌 Ko(t)e SIn (t-ndr maX T|6 mmax max β与T的关糸曲线称为β谱曲线: (1)β谱曲线的实质也是一条加速度反应谱曲线。 (2)曲线峰值对应的结构自振周期T=Tg,Tg为场地的 特征周期(过去也称作卓越周期
将Sa的表达式(3.30)代入式(3.34)得: β与T的关系曲线称为β谱曲线: (1) β谱曲线的实质也是一条加速度反应谱曲线。 (2)曲线峰值对应的结构自振周期T=Tg,Tg为场地的 特征周期(过去也称作卓越周期)
标准反应谱曲线:根据大量的强震记录算出对应于每 一条强震记录的反应谱曲线,然后统计求出的最有代 表性的干均曲线。 下图为β谱曲线及加速度谱曲线 S, (m/s M一里氏震级 R一震中距 B 软土 R=80km 硬土 k Ok 岩石 (a 图3.8各种因素对反应谱的影响 (a)场地条件对B谱曲线的影响;(b)同等烈度下震中距对加速度谱曲线的影响
标准反应谱曲线:根据大量的强震记录算出对应于每 一条强震记录的反应谱曲线,然后统计求出的最有代 表性的平均曲线。 下图为β谱曲线及加速度谱曲线
2、设计反应话 《规范》把α与T的关糸作为设计反应谱。 a:地震影响糸数O= 按图39确定 T:体糸旬振周期 因F=mSn=mg GBk 6(O)g 则水千地震力F=aG
2、设计反应谱 《规范》把α与T的关系作为设计反应谱。 体系自振周期 地震影响系数 按图3.9确定 : , T g = Sa : F αG kβ g S α G k g x t x t S F m S m g a a a = = = = = = 则水平地震力 因 ( ) ( ) 0 0
12 a=()72@er 0.45aaK a=1.2-71(-5)mx T(s) 00.1 518 图39地震影响系数a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