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弟侄书堂 (唐)杜苟鹤 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 何事居穷道不穷, 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 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 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 荀还戈乐砚情惰棣 莫向光阴惰寸功。 选自《全唐诗》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 何事居穷道不穷, • 乱时还与静时同。 • 家山虽在干戈地, • 弟侄常修礼乐风。 • 窗竹影摇书案上, • 野泉声入砚池中。 • 少年辛苦终身事, • 莫向光阴惰寸功。 • ——选自《全唐诗》 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 • 荀 • 还 • 戈 • 乐 • 砚 • 惰 • 棣
诗词常识: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而 得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七字的 称()律诗,简称()。 律诗每首有()联,共()句,律诗的 第一、二句称为“()联”,三、四句称 为“()联”,五、六句为“()联” ,七、八句为“()联” “()联”和“()联”必须对偶;第 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
诗词常识: •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而 得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七字的 称( )律诗,简称( )。 • 律诗每首有( )联,共( )句,律诗的 第一、二句称为“( )联”,三、四句称 为“( )联”,五、六句为“( )联” ,七、八句为“( )联”。 • “( )联”和“( )联”必须对偶;第 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
诗词常识: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而 得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七字的 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每首有(四)联,共(八)句,律诗的 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 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 ,七、八句为“(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 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
诗词常识: •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而 得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七字的 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 律诗每首有(四)联,共(八)句,律诗的 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 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 ,七、八句为“(尾)联”。 •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 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首联{·何事居穷道不穷, 乱时还与静时同 颔联 家山虽在干戈地, 对偶 弟侄常修礼乐风 同韵 颈联 窗竹影摇书案上, 野泉声入砚池中 尾联{·力年辛苦终身事 莫向光阴惰寸功 选自《全唐诗》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 何事居穷道不穷, • 乱时还与静时同。 • 家山虽在干戈地, • 弟侄常修礼乐风。 • 窗竹影摇书案上, • 野泉声入砚池中。 • 少年辛苦终身事, • 莫向光阴惰寸功。 • ——选自《全唐诗》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对偶 同韵
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晚唐现实主义诗 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 石台)人。他才华横溢,仕途坎柯,终未酬志 。然而,他在诗坛却享有盛名,自成一家,长 于宫词。他有不少诗作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疾苦 ,揭露了封建统治的严酷。 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 其诗作平易自然,朴实质明畅,清新秀逸, 著有《唐风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 全唐诗》
作 者 简 介 • 杜荀鹤(846~904),晚唐现实主义诗 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 石台)人。他才华横溢,仕途坎柯,终未酬志 。然而,他在诗坛却享有盛名,自成一家,长 于宫词。他有不少诗作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疾苦 ,揭露了封建统治的严酷。 • 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 ,其诗作平易自然,朴实质明畅,清新秀逸。 著有《唐风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 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