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 题孔子像于芝拂院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李贽
李贽(1527~1602),号卓 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 等,明代思想家、文学评论 家。嘉靖十一年举人,不 应会试。共城知县、国子监 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 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城 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 地,被诬,下狱,自刎死。李贽著有《焚书》、《续焚 书》、《藏书》等
李贽(1527~1602),号卓 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 等,明代思想家、文学评论 家。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 应会试。历共城知县、国子监 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 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城 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 地,被诬,下狱,自刎死。李贽著有《焚书》、《续焚 书》、《藏书》等
A工 李贽故居
李贽故居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李 主丸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 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 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 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 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则吾不能”,是居谦也 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 儒先臆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蒙聋而听 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 “徒诵其言”,而曰“己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 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 矣。 余何人也,敢谓有目?亦从众耳。既从而圣之,亦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李贽 •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 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 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 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 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则吾不能”,是居谦也。 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 • 儒先臆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蒙聋而听 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 “徒诵其言”,而曰“己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 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 矣。 • 余何人也,敢谓有目?亦从众耳。既从而圣之,亦 从众而事之,是故吾从众事孔子于芝佛之院
译文:1、整体感知 人们都认为孔子是大圣人,我也认为 孔子是大圣人;人们都认为老子、佛教是 异端邪说,我也认为老子、佛教是异端邪 说。人们不是真正知道大圣人与异端邪说 的区别,是从父亲和老师的教导中熟知的 父亲和老师不是真正知道大圣人与异端区 别,是从儒学先辈的教导中熟知的;儒学 先辈也不是真正知道大圣人与异端区别, 是孔子说过这样的话语。孔子说“要成为 圣人我是不能够的”,这是孔子自我谦虚 的话;他说“政击错误邪说”,一定是指 老子与佛教的观点
• 译文:1、整体感知﹕ • 人们都认为孔子是大圣人,我也认为 孔子是大圣人;人们都认为老子、佛教是 异端邪说,我也认为老子、佛教是异端邪 说。人们不是真正知道大圣人与异端邪说 的区别,是从父亲和老师的教导中熟知的; 父亲和老师不是真正知道大圣人与异端区 别,是从儒学先辈的教导中熟知的;儒学 先辈也不是真正知道大圣人与异端区别, 是孔子说过这样的话语。孔子说“要成为 圣人我是不能够的”,这是孔子自我谦虚 的话;他说“攻击错误邪说”,一定是指 老子与佛教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