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的研究方法: 1宏观法 最基本的实验规律→逻辑推理(运用数学) 称为热力学 优点:可靠、普遍。缺点:未揭示微观本质。 2微观法 物质的微观结构+统计方法--称为统计力学 其初级理论称为气体分子运动论(气体动理论) 优点:揭示了热现象的微观本质。 缺点:可靠性、普遍性差。 宏观法与微观法相辅相成
宏观法与微观法相辅相成。 热学的研究方法: 1.宏观法. 最基本的实验规律→逻辑推理(运用数学) ------称为热力学。 优点:可靠、普遍。 缺点:未揭示微观本质。 2.微观法. 物质的微观结构 + 统计方法 ------称为统计力学 其初级理论称为气体分子运动论(气体动理论) 优点:揭示了热现象的微观本质。 缺点:可靠性、普遍性差
1.热力学系统及平衡态 根据系统和外界有无能量和物质交换,可把热力学系统可以分为孤立系统(无 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封闭系统(无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开放系统 (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 平衡态是指没有外界影响(和外界没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条件下,系统的宏 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注意:平衡态和稳定态区分开,稳定态是在外界维持下 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为了描述热力学系统的平衡状态,引出了力学参量(如压强,力等)、几何参 量(如体积,面积,长度等)、化学参量(质量,物质的量等)、电磁参量 (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等)等四类状态参量。对于固定质量的气体、液体、各 向同性固体的均匀系统,在没有外力场作用的情况下,只需要2个独立参量即 可 稳定平衡随遇平衡亚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
系统状态的描述 微观量:分子的质量、速度、动量、能量等。 在宏观上不能直接进行测量和观察。 宏观量:温度、压强、体积等。 在宏观上能够直接进行测量和观察 宏观量与微观量的关系: 宏观量与微观量的内在联系表现在大量分子杂乱无章 的热运动遵从一定的统计规律性上。在实验中,所测 量到的宏观量只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统计平均值
系统状态的描述 微观量:分子的质量、速度、动量、能量等。 宏观量: 温度、压强、体积等。 在宏观上不能直接进行测量和观察。 在宏观上能够直接进行测量和观察。 宏观量与微观量的关系: 宏观量与微观量的内在联系表现在大量分子杂乱无章 的热运动遵从一定的统计规律性上。在实验中,所测 量到的宏观量只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统计平均值
气体的状态参量平衡态 、体积V 气体分子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单位:m 、压强P 气体作用于容器壁单位面积的垂直作用力 [单位Pa]1Pa=N/m2 1 mmhG=133.3Pa 2标准大气压atm) latm=760mmHg=1.013x10 Pa
气体的状态参量平衡态 一、体积V 气体分子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 [单位: m3 ] 二、压强P 气体作用于容器壁单位面积的垂直作用力. [单位:Pa] 1Pa=1N/ m2 1.1mmHg=133.3Pa 2.标准大气压(atm) 1 tm 760mmHg 1.013 10 Pa 5 a = =
温度t,T 反映系统内部大量分子作无规则剧烈运动程度 1摄氏温标(t) 单位:℃C] 2热力学温标(T) 单位K 两者换算关系:T=273.15+t 状态参量:表征气体有关特性的物理量 如P、V、T等
温度 t , T 反映系统内部大量分子作无规则剧烈运动程度 1.摄氏温标( t ) [单位:℃] 2.热力学温标( T ) [单位:K] 两者换算关系: T=273.15+t 状态参量:表征气体有关特性的物理量 如P、V、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