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解剖史话 解剖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公元前3一2千年就有了解剖的记载,而成为一门学科在中 国只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 在西方研究解剂的时间较早一些,古埃及时就有了对解剖的研究,木乃伊就是见证。因为制作 木乃伊需要解剖知识,同时也积累了解剖知识。 (出示《古埃及二十二格比例图》) 在罗马皇帝奥古士都的御医摩撒故里,人们发现了解剖石雕的遗迹,细观胸为人的骨酪,而 位于其内的是猿心,可见古代西方把人的遗体也看得很神圣。 艺用人体解剖学的正式确立者,首推文艺复兴三杰,尤其是达·芬奇,他亲手解剖尸体并写下了 大量的笔记,画下很多解剖图,而且对人体解剖结构和比例形态做了很深入的研究。他说:“美感完 全建立在各部位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人体可以成为对称的几何图形,如脸可以构成正方形, 叉开的腿成为等边三角形,而伸展的四肢形成的图(案)形是希腊人认为最完美无缺的几何形 圆。”“躯干各部分的比例:矮胖的其各部分也肥短,瘦长的其各部分也瘦长,大小适中的其各部分 都适中。” (出示达•芬奇比例图人体面部比例)
6 第三节 解 剖 史 话 解剖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公元前 3──2 千年就有了解剖的记载,而成为一门学科在中 国只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 在西方研究解剖的时间较早一些,古埃及时就有了对解剖的研究,木乃伊就是见证。因为制作 木乃伊需要解剖知识,同时也积累了解剖知识。 (出示《古埃及二十二格比例图》) 在罗马皇帝奥古士都的御医摩撒故里,人们发现了解剖石雕的遗迹,细观胸廓为人的骨骼,而 位于其内的是猿心,可见古代西方把人的遗体也看得很神圣。 艺用人体解剖学的正式确立者,首推文艺复兴三杰,尤其是达•芬奇,他亲手解剖尸体并写下了 大量的笔记,画下很多解剖图,而且对人体解剖结构和比例形态做了很深入的研究。他说:“美感完 全建立在各部位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人体可以成为对称的几何图形,如脸可以构成正方形, 叉开的腿成为等边三角形,而伸展的四肢形成的图(案)形是希腊人认为最完美无缺的几何形── 圆。”“躯干各部分的比例:矮胖的其各部分也肥短,瘦长的其各部分也瘦长,大小适中的其各部分 都适中。” (出示达•芬奇比例图\人体面部比例)
在我国,“解剖”二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上。《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 十三)里有这样一节:“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循切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 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在该书《灵枢·骨度第十四》 中还有关于比例的论述“黄帝日: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伯 高日: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发所复者颅至顶尺二寸,发以下至顾长一尺,君子终 我国宋代画家李嵩也曾绘过一幅《骷髅幻戏图》,这说明我国古代画家对人体结构也曾有过思考, 但由于时代的局限,画家对人体解剖没有深入直观的研究,所绘骷髅只是画家对人体骨骼的一种推 测而己
7 在我国,“解剖”二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上。《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 十三)里有这样一节:“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循切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 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在该书《灵枢•骨度第十四》 中还有关于比例的论述“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伯 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发所复者颅至顶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终 折.” 我国宋代画家李嵩也曾绘过一幅《骷髅幻戏图》,这说明我国古代画家对人体结构也曾有过思考, 但由于时代的局限,画家对人体解剖没有深入直观的研究,所绘骷髅只是画家对人体骨骼的一种推 测而已
(出示李嵩《骷髅幻戏图》) 我国古代还有“立七、坐五、盘三”的人体比例口诀、“三停五部”的五官比例法则和人物面部 形态的“面像八格”等人物画诀。这些画诀对于我们现在研究人体结构和形态仍然很有用,谌称“祖 传密方”。 人物头部
8 (出示李嵩《骷髅幻戏图》) 我国古代还有“立七、坐五、盘三”的人体比例口诀、“三停五部”的五官比例法则和人物面部 形态的“面像八格”等人物画诀。这些画诀对于我们现在研究人体结构和形态仍然很有用,谌称“祖 传密方
作业: 1、解释解剖与结构、形态与动态。 2、谈谈学习人体结构的意义。 3、解剖二字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书上,那段文字是怎么说的? 参考书目: 《艺用人体解剖学》 文金扬编著朝花美术出版社56年10月第1版 《人体与绘画》 [美]佐治·伯里曼著润業译人民美术出版社74年4月第1版 《画手百图》 [美]佐治·伯里曼著张健生译人民美术出版社79年4月第1版 《艺用人体结构》 [美]佐治·伯里曼著润棠译人民美术出版社78年9月第1版 《动态人体解剖》 [德]约·谢培德著广西美术出版社90年4月第1版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郭光文王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96年12月第1版 课堂评析:
9 作业: 1、解释解剖与结构、形态与动态。 2、谈谈学习人体结构的意义。 3、解剖二字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书上,那段文字是怎么说的? 参考书目: 《艺用人体解剖学》 文金扬 编著 朝花美术出版社 56 年 10 月第 1 版 《人体与绘画》 [美]佐治•伯里曼 著 润棠 译 人民美术出版社 74 年 4 月第 1 版 《画手百图》 [美]佐治•伯里曼 著 张健生 译 人民美术出版社 79 年 4 月第 1 版 《艺用人体结构》 [美]佐治•伯里曼 著 润棠 译 人民美术出版社 78 年 9 月第 1 版 《动态人体解剖》 [德]约•谢培德 著 广西美术出版社 90 年 4 月第 1 版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郭光文 王序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96 年 12 月第 1 版 课堂评析:
课 题第二章人体概论 时 旧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理论课 目的及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对人体结构有一个整体概念。要求学生掌握 解剖术语。 重点与难点构成人体的基本形、解剖术语】 教 具多媒体课件、人体骨骼 教程及内容: 第一节形 态 人为万物之灵,造化之颠。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岁月中,通过同大自然搏斗和优胜劣汰规律的反 复考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自身,使自己达到了健与美的最高峰。 人类的直立行走使人体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腰前凸是人类的重要形态特征,一般脊椎动物脊椎 是“C”形,而人是“S”形,人体脊椎有四道弯曲,即颈前凸、胸后凸、腰前凸、骶后凸。这是 由于人体直立行走,要保持重心的稳定而形成的优美曲线。人脑的容积增大。胸席变得扁平,肩胛 骨后移,以适应人体各种活动。手足分化为上肢从事精巧细致的劳动,下肢则支撑人体重量,从事 行走跑跳。上肢变得短小而灵活,下肢变得粗壮而稳健。而被认为是人类近亲的猴,其手足的形态 差别较小,分工也没有人类明确。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人体形态) 第二节构成 用几何的观点将人体结构抽象化,将各个部位归纳成基本形,可以把头部看成是一个球体:胸 廓可以看成是一个楔形:髋部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楔形:四肢可以看成是圆柱体和截维体。 人体的头、胸廓和驱干是靠脊椎连接起来的,脊椎是人体运动的重要枢纽,四肢靠关节直接连 在躯干上。如果将构成人体的基本形归纳成一句话就是:一竖、二横、三块、四肢。 匚图是指脊椎。一般人体直立时,从正面和背面看上去,脊椎是笔直的,像正楷字的一竖:而当人 体处在其它角度,或者运动时,它就可能是草书或行书中的一竖。更形象地说脊椎像一根弹簧,它 可以前后左右弯曲,特别是颈部和腰部运动范围很大,体现出人体的大曲线,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 它是曲线而不是直线 10
10 课 题 第二章人体概论 时 间 课 程 类型 专业基础理论课 目的及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对人体结构有一个整体概念。要求学生掌握 解剖术语。 重点与难点 构成人体的基本形、解剖术语。 教 具 多媒体课件、人体骨骼 教程及内容: 第一节 形 态 人为万物之灵,造化之颠。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岁月中,通过同大自然搏斗和优胜劣汰规律的反 复考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自身,使自己达到了健与美的最高峰。 人类的直立行走使人体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腰前凸是人类的重要形态特征,一般脊椎动物脊椎 是“C”形,而人是“S”形,人体脊椎有四道弯曲,即颈前凸、胸后凸、腰前凸、骶后凸。这是 由于人体直立行走,要保持重心的稳定而形成的优美曲线。人脑的容积增大。胸廓变得扁平,肩胛 骨后移,以适应人体各种活动。手足分化为上肢从事精巧细致的劳动,下肢则支撑人体重量,从事 行走跑跳。上肢变得短小而灵活,下肢变得粗壮而稳健。而被认为是人类近亲的猴,其手足的形态 差别较小,分工也没有人类明确。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人体形态) 第二节 构 成 用几何的观点将人体结构抽象化,将各个部位归纳成基本形,可以把头部看成是一个球体;胸 廓可以看成是一个楔形;髋部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楔形;四肢可以看成是圆柱体和截锥体。 人体的头、胸廓和躯干是靠脊椎连接起来的,脊椎是人体运动的重要枢纽,四肢靠关节直接连 在躯干上。如果将构成人体的基本形归纳成一句话就是:一竖、二横、三块、四肢。 一竖是指脊椎。一般人体直立时,从正面和背面看上去,脊椎是笔直的,像正楷字的一竖;而当人 体处在其它角度,或者运动时,它就可能是草书或行书中的一竖。更形象地说脊椎像一根弹簧,它 可以前后左右弯曲,特别是颈部和腰部运动范围很大,体现出人体的大曲线,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 它是曲线而不是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