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运用(共17分) 1.读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依次填写)。(3分) 盛夏的洪泽湖湿地,景色宜人。千荷园内,一朵朵荷花像是一个个文静jn(▲)持 的少女。芦苇荡里,一只只濒(▲)危的震旦鸦雀在顽皮地嬉戏。绿树枝头,一群群白鹭 有的极目远眺,有的在悠闲地栖息……此情此景,怎不让人zh(▲)立流连! 2.默写。(8分)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②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④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⑦孔子的名言“▲ ”,告诚我们要把学习 和思考结合起来 3.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①5月1日至3日,“2016中国·宿迁骆马湖首届旅游音乐节”隆重在美丽的骆马湖畔举 行。②本次活动引入音乐娱乐手段,融进了即兴表演、创意集市、舞蹈等时尚元素。③活动 期间,当地市民络绎不绝,外地游客纷至沓来。④本届旅游音乐节对增强我市品位起到了很 好的作用。 第▲句,修改方法: 第▲句,修改方法 4.综合性学习。(4分) 【材料一】昨晩,宿迁市多个县区被雾霾笼罩。12月4日晚上七点左右,部分县区能见度 降到不足五米,道路上所能看见的车辆都打开了黄闪,车辆喇叭声更是前呼后应,一些市民 走在车前为车辆引路:同时,在浓雾影响下,不少市民迷失了方向,有的骑电动三轮车的市 民因辨不清方向竞冲上了机动车道。 【材料二】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12月初的雾霾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 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雾霾天数均创下历史纪录。权威数据显示,今年以 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29.9天,较常年同期多10.3天,达到52年来的峰值 【材料三】霾天气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
一、积累运用(共 17 分) 1.读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依次填写)。(3 分) 盛夏的洪泽湖湿地,景色宜人。千荷园内,一朵朵荷花像是一个个文静 jīn( ▲ )持 的少女。芦苇荡里,一只只濒.( ▲ )危的震旦鸦雀在顽皮地嬉戏。绿树枝头,一群群白鹭 有的极目远眺,有的在悠闲地栖息……此情此景,怎不让人 zhù( ▲ )立流连! 2.默写。(8 分)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李白《行路难》) ②大漠孤烟直, ▲ 。 (王维《使至塞上》)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④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 ▲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 ▲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⑦孔子的名言“ ▲ , ▲ ”,告诫我们要把学习 和思考结合起来。 3.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 分) ①5 月 1 日至 3 日,“2016 中国•宿迁骆马湖首届旅游音乐节”隆重在美丽的骆马湖畔举 行。②本次活动引入音乐娱乐手段,融进了即兴表演、创意集市、舞蹈等时尚元素。③活动 期间,当地市民络绎不绝,外地游客纷至沓来。④本届旅游音乐节对增强我市品位起到了很 好的作用。 第 ▲ 句,修改方法: ▲ 。 第 ▲ 句,修改方法: ▲ 。 4.综合性学习。(4 分) 【材料一】昨晚,宿迁市多个县区被雾霾笼罩。12 月 4 日晚上七点左右,部分县区能见度 降到不足五米,道路上所能看见的车辆都打开了黄闪,车辆喇叭声更是前呼后应,一些市民 走在车前为车辆引路;同时,在浓雾影响下,不少市民迷失了方向,有的骑电动三轮车的市 民因辨不清方向竟冲上了机动车道。 【材料二】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12 月初的雾霾波及 25 个省份,100 多个大中型城市, 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 13 地雾霾天数均创下历史纪录。权威数据显示,今年以 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 29.9 天,较常年同期多 10.3 天,达到 52 年来的峰值。 【材料三】霾天气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
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2)地面灰尘大, 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 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1)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我们得到哪些信息?(2分) (2)针对这种现象,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 阅读理解(共39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5~7题。(10分)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 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央百千求救声, 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 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乙】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①,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媼② 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媼曰:“第几道③下子矣。 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媼曰:“尔败矣。”妇曰:“伏局。”积薪暗记,明 日复其势④,意思皆所不及也。 (《王积薪闻棋》选自《国史补》) 注:①京城。②媼(ao):老妇。下文“妇”指老妇儿媳。③指围棋布子的位置。④棋势。 5.解释下面句中加字的词语。(3分) (1)不能名其一处也 (2)既灭烛 (3)宿于逆旅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 7.甲乙两文划线句子在描写方法上有着怎样的共同特点?各有什么作用?(3分)
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2)地面灰尘大, 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 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1)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我们得到哪些信息?(2 分) ▲ (2)针对这种现象,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2 分) ▲ 二、阅读理解(共 39 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5~7 题。(10 分) 【甲】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 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 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 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乙】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①,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② 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③下子矣。” 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积薪暗记,明 日复其势④,意思皆所不及也。 (《王积薪闻棋》选自《国史补》) 注:①京城。②媪(ǎo):老妇。下文“妇”指老妇儿媳。③指围棋布子的位置。④棋势。 5.解释下面句中加字的词语。(3 分) (1)不能名.其一处也 ▲ (2)既.灭烛 ▲ (3) 宿于逆旅.. ▲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 (2)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 ▲ 7.甲乙两文划线句子在描写方法上有着怎样的共同特点?各有什么作用?(3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8分) 要学会道歉和原谅 ①廉颇和蔺相如都是战国七雄的赵国大臣。廉颇是战功彪炳的大将,官拜上卿;而蔺相 如是个外交奇才,他有完璧归赵等外交功绩,也拜上卿,而且比廉颇还大了一级。廉颇心里 当然不是滋味,认为自己的功名是在战场上提着脑袋打来的,而蔺相如只不过养着一张嘴 因此他放话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就百般回避廉颇。他的手下对他的示弱很不满意。 蔺相如说,赵国之所以还站得住,就是有一文一武他们两人,如果他和廉颇闹翻,受害的会 是国家,因此,他的闪避廉颇不是示弱,而是为了国家。蔺相如的这种态度打动了廉颇,于 是遂有了一个老将军负荆请罪这一幕。 ②书里都在强调蔺相如的大度和谦虚,他好像比廉颇伟大。但我觉得廉颇比蔺相如伟大 了一级。因为要一个人道歉实在太难了。堂堂一国的上卿,而能承认自己犯错,负荆请罪, 这是何等的胸襟气魄,在人类史上也不多见 ③近代道歉学的研究相当盛行。学者己经发现,虽然礼貌式的道歉已极普遍,但真正的 道歉,特别是政治的承认错误和道歉,仍极少见 ④二战期间,美国将12万日本侨民送进了集中营,直到1988年,已完全事过境迁,才 由里根政府道歉赔偿:1946年国民党在台湾屠杀人民,闹出了“二二八”事件,也要等到 半个世纪后才道歉赔偿。 ⑤因此,道歉这种行为太值得研究了。无论个人、组织甚至政府,都很容易做错事,使 别人受到伤害,照理讲,都应该道歉,才符合正义的标准。但要一个人或组织及政府认错却 极困难。认错等于承认自己愚蠢及犯错,认了错可能就会被人瞧不起,等于宣判了自己的 人格死刑。犯错而不认错,却在法庭上东扯西扯,这已成了道歉学研究的一个有趣问题。 ⑥但犯错而道歉真的一定等于自我宣判人格死刑吗?这点我并不同意。1990年,意大 利大肃贪,起诉了政客、民代、公司负责人1000多人,有一打以上的人自觉得奇耻大辱, 以自杀方式谢罪。他们的行为,事实上反而受到人们的尊敬。犯错以后,能够自责,在某些 情况下,它反而更有道德张力,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廉颇之所以伟大,乃是他犯了错而负荆 请罪,要踢要打随你便,这种最谦卑的自我惩罚,因而产生最大的张力,成了千古美谈。没 有谁会看不起他,反而人人尊敬他。 ⑦因此,犯了错,做出适当的认错道歉,虽然很难,但最好还是勉力为之。当一个社会
▲ ▲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8~11 题。(8 分) 要学会道歉和原谅 ①廉颇和蔺相如都是战国七雄的赵国大臣。廉颇是战功彪炳的大将,官拜上卿;而蔺相 如是个外交奇才,他有完璧归赵等外交功绩,也拜上卿,而且比廉颇还大了一级。廉颇心里 当然不是滋味,认为自己的功名是在战场上提着脑袋打来的,而蔺相如只不过养着一张嘴。 因此他放话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就百般回避廉颇。他的手下对他的示弱很不满意。 蔺相如说,赵国之所以还站得住,就是有一文一武他们两人,如果他和廉颇闹翻,受害的会 是国家,因此,他的闪避廉颇不是示弱,而是为了国家。蔺相如的这种态度打动了廉颇,于 是遂有了一个老将军负荆请罪这一幕。 ②书里都在强调蔺相如的大度和谦虚,他好像比廉颇伟大。但我觉得廉颇比蔺相如伟大 了一级。因为要一个人道歉实在太难了。堂堂一国的上卿,而能承认自己犯错,负荆请罪, 这是何等的胸襟气魄,在人类史上也不多见。 ③近代道歉学的研究相当盛行。学者已经发现,虽然礼貌式的道歉已极普遍,但真正的 道歉,特别是政治的承认错误和道歉,仍极少见。 ④二战期间,美国将 12 万日本侨民送进了集中营,直到 1988 年,已完全事过境迁,才 由里根政府道歉赔偿;1946 年国民党在台湾屠杀人民,闹出了“二二八”事件,也要等到 半个世纪后才道歉赔偿。 ⑤因此,道歉这种行为太值得研究了。无论个人、组织甚至政府,都很容易做错事,使 别人受到伤害,照理讲,都应该道歉,才符合正义的标准。但要一个人或组织及政府认错却 极困难。认错等于承认自己愚蠢及犯错,认了错可能就会被人瞧不起,等于宣判了自己的 人格死刑。犯错而不认错,却在法庭上东扯西扯,这已成了道歉学研究的一个有趣问题。 ⑥但犯错而道歉真的一定等于自我宣判人格死刑吗?这点我并不同意。1990 年,意大 利大肃贪,起诉了政客、民代、公司负责人 1000 多人,有一打以上的人自觉得奇耻大辱, 以自杀方式谢罪。他们的行为,事实上反而受到人们的尊敬。犯错以后,能够自责,在某些 情况下,它反而更有道德张力,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廉颇之所以伟大,乃是他犯了错而负荆 请罪,要踢要打随你便,这种最谦卑的自我惩罚,因而产生最大的张力,成了千古美谈。没 有谁会看不起他,反而人人尊敬他。 ⑦因此,犯了错,做出适当的认错道歉,虽然很难,但最好还是勉力为之。当一个社会
犯了错的人肯道歉自责,受伤害的人才可能学习到原谅的艺术,敢道歉,能原谅,这个社会 的错才会越来越少。 (《南风窗》) 8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分) 9.文章开头从廉颇蔺相如故事谈起,有何好处?(3分) 10.文中画线处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11.请你补充出一个能证明本文观点的事实论据。(2分) ▲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6题。(共13分) 半碟冷菠菜 ①我注意到那个刚刚走进餐厅的一脸病容的老妇人。她好像刚从另外一个世界走进来, 一脸的彷徨无助 ②原本就因为人手不足忙得有些心浮气躁的女孩,走过来问她要点些什么,她茫然地望 着女孩说:“简单就好。我吃点青菜。”女孩耐着性子杋械般地说了几种菜,她点了菠菜 然后两人又讨论了许久,老妇人又点了一碗四神汤,女孩松了口气,转身向厨房念了两声, 快速奔向别的桌子 ③这个城市越来越容不下节奏太慢的老人了,尤其是在那些有年轻人当服务生的地方, 比如快餐店或是超市。年轻的消费者通常都很清楚地点了东西,付了钱就迅速离开柜台,动 作干净利落。老人总是问东问西、举棋不定,掏钱的动作又很慢,对方找了零钱还会抓不稳 掉一地,如果再给一张小小的贴纸,恐怕会要了老人半条命。老人走进超市或快餐店,听到 服务生嘴里咕咕哝哝地说着一些像机器人说的话时,会以为自己踏上了火星。 ④四神汤和菠菜端上来了,老妇人还是一脸茫然,她嫌菠菜太多了吃不完,感到相当困 扰。于是她向邻桌的中年男子求助:“我把菠菜分你一半好吗?你看我都还没动筷子。”老 妇人还举起筷子证明“清白”,中年男子笑着摇头说他也点了青菜:“谢谢你。你自己吃吧。 被拒绝后的老妇人还是想寻找相助的“贵人”,她转而拜托另一桌的年轻人,四个刚下课的 中学生也笑笑说不要,好像怕被老人传染到什么似的。 ⑤我想到吴念真写的那个已经被改编成儿童剧的故事《八岁,一个人去旅行》。故事中 八岁的阿钦被爸爸要求从九份搭火车去宜兰,在车上他遇到一个卖完菜要回家的陌生老婆
犯了错的人肯道歉自责,受伤害的人才可能学习到原谅的艺术,敢道歉,能原谅,这个社会 的错才会越来越少。 (《南风窗》) 8.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 分) ▲ 9.文章开头从廉颇蔺相如故事谈起,有何好处?(3 分) ▲ 10.文中画线处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 分) ▲ 11.请你补充出一个能证明本文观点的事实论据。(2 分) ▲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2~16 题。(共 13 分) 半碟冷菠菜 ①我注意到那个刚刚走进餐厅的一脸病容的老妇人。她好像刚从另外一个世界走进来, 一脸的彷徨无助。 ②原本就因为人手不足忙得有些心浮气躁的女孩,走过来问她要点些什么,她茫然地望 着女孩说:“简单就好。我吃点青菜。”女孩耐着性子机械般地说了几种菜,她点了菠菜。 然后两人又讨论了许久,老妇人又点了一碗四神汤,女孩松了口气,转身向厨房念了两声, 快速奔向别的桌子。 ③这个城市越来越容不下节奏太慢的老人了,尤其是在那些有年轻人当服务生的地方, 比如快餐店或是超市。年轻的消费者通常都很清楚地点了东西,付了钱就迅速离开柜台,动 作干净利落。老人总是问东问西、举棋不定,掏钱的动作又很慢,对方找了零钱还会抓不稳 掉一地,如果再给一张小小的贴纸,恐怕会要了老人半条命。老人走进超市或快餐店,听到 服务生嘴里咕咕哝哝地说着一些像机器人说的话时,会以为自己踏上了火星。 ④四神汤和菠菜端上来了,老妇人还是一脸茫然,她嫌菠菜太多了吃不完,感到相当困 扰。于是她向邻桌的中年男子求助:“我把菠菜分你一半好吗?你看我都还没动筷子。”老 妇人还举起筷子证明“清白”,中年男子笑着摇头说他也点了青菜:“谢谢你。你自己吃吧。” 被拒绝后的老妇人还是想寻找相助的“贵人”,她转而拜托另一桌的年轻人,四个刚下课的 中学生也笑笑说不要,好像怕被老人传染到什么似的。 ⑤我想到吴念真写的那个已经被改编成儿童剧的故事《八岁,一个人去旅行》。故事中, 八岁的阿钦被爸爸要求从九份搭火车去宜兰,在车上他遇到一个卖完菜要回家的陌生老婆
婆。其实阿钦不太敢看脸上抹了白粉的老婆婆,但是当老婆婆昏睡过去后,阿钦以为她死了 吓得大喊“救人啊”。救醒后,全车的人都以为阿钦是老婆婆的乖孙,阿钦也就扮演起老婆 婆的孙子了 ⑥我望着自己满桌的菜想着,如果老婆婆来求我,我就欣然接受。果然,她站起来走向 了我,我说:“好的,正好我没点青菜。谢谢你。”她如释重负般给了我半碟菠菜,还向我 鞠躬说:“谢谢你啊。”老妇人终于安心地回到座位上慢慢地喝着大概已经凉了的四神汤。 我的桌上摆着猪肉、鲭鱼、嫩豆腐、萝卜汤,还有一碗大份卤肉饭。因为中午来不及吃饭就 去工作,此刻只能午餐和晚餐一起解决 ⑦我吃着老妇人送给我的半碟菠菜,想着她的借物和善意,对现代人而言反而是无法理 解的事了。老妇人喝了汤吃了青菜,似乎有了点食欲,于是又加点了一碗卤肉饭。她去柜台 结账时,女孩要她摸个彩,她摸出一张食品兑换券,是一个卤蛋。为了这个卤蛋她们又讨论 了很久,老妇人望着我思考着。 ⑧“她是不是又想问我,可不可以和她分半个蛋?”我摸着已经胀起来的肚子有点担心 地想着。 选自《中外文摘》 12.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半碟冷菠菜”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13.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她如释重负般给了我半碟菠菜,还向我鞠躬说:“谢谢你啊。” 14.文章第③段写年轻的消费者“通常都很清楚地点了东西,付了钱就迅速离开柜台,动作 干净利落。”为什么写年轻的消费者的这种行为?(3分) 15.第⑤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分) 16.第⑥段写道:“我望着自己满桌的菜想着,如果老婆婆来求我,我就欣然接受。”作者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2分) (四)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7-20题。(8分) 植物不失眠 ①植物也要睡觉。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
婆。其实阿钦不太敢看脸上抹了白粉的老婆婆,但是当老婆婆昏睡过去后,阿钦以为她死了, 吓得大喊“救人啊”。救醒后,全车的人都以为阿钦是老婆婆的乖孙,阿钦也就扮演起老婆 婆的孙子了。 ⑥我望着自己满桌的菜想着,如果老婆婆来求我,我就欣然接受。果然,她站起来走向 了我,我说:“好的,正好我没点青菜。谢谢你。”她如释重负般给了我半碟菠菜,还向我 鞠躬说:“谢谢你啊。”老妇人终于安心地回到座位上慢慢地喝着大概已经凉了的四神汤。 我的桌上摆着猪肉、鲭鱼、嫩豆腐、萝卜汤,还有一碗大份卤肉饭。因为中午来不及吃饭就 去工作,此刻只能午餐和晚餐一起解决。 ⑦我吃着老妇人送给我的半碟菠菜,想着她的惜物和善意,对现代人而言反而是无法理 解的事了。老妇人喝了汤吃了青菜,似乎有了点食欲,于是又加点了一碗卤肉饭。她去柜台 结账时,女孩要她摸个彩,她摸出一张食品兑换券,是一个卤蛋。为了这个卤蛋她们又讨论 了很久,老妇人望着我思考着。 ⑧“她是不是又想问我,可不可以和她分半个蛋?”我摸着已经胀起来的肚子有点担心 地想着。 选自《中外文摘》 12.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半碟冷菠菜”为题有什么好处?(3 分) ▲ 13.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2 分) 她如释重负 ....般给了我半碟菠菜,还向我鞠躬..说:“谢谢你啊。” ▲ 14.文章第③段写年轻的消费者“通常都很清楚地点了东西,付了钱就迅速离开柜台,动作 干净利落。”为什么写年轻的消费者的这种行为?(3 分) ▲ 15.第⑤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 分) ▲ 16.第⑥段写道:“我望着自己满桌的菜想着,如果老婆婆来求我,我就欣然接受。”作者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2 分) ▲ (四)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 17-20 题。(8 分) 植物不失眠 ①植物也要睡觉。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