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杉 ■樟 ■杜仲 ■杉木 ■枫香 ■柳杉 玉兰属 ■其他 图2不同藤本植物所占总藤本植物数的比例 ■络石 ■薜荔 常春藤 ■珍珠莲 ■其他 22藤本植物攀援类型划分 我们对藤本植物的攀援类型做了基本的分类[10],发现根攀型的数目最多,而缠绕型的 种类最多(如表4,图3,详见补充材料1)。体现了在天目山的生态环境下根攀型植物占有 最大的优势 表4藤本植物不同类型的种数及个体数 缠绕类 29 根攀类 吸盘类 混合类 爬山虎属被分为一类,所以吸盘类种类只有1 图3.藤本植物不同类型数量及种类所占比例 数量 种类 ■缠绕类 吸盘类 ■混合类
-26- 图 2 不同藤本植物所占总藤本植物数的比例 2.2 藤本植物攀援类型划分 我们对藤本植物的攀援类型做了基本的分类[10],发现根攀型的数目最多,而缠绕型的 种类最多(如表 4,图 3,详见补充材料 1)。体现了在天目山的生态环境下根攀型植物占有 最大的优势。 表 4 藤本植物不同类型的种数及个体数 类型 数量 种类 缠绕类 29 8 卷曲类 25 5 搭靠类 1 1 根攀类 182 4 吸盘类* 8 1 混合类 2 1 * 爬山虎属被分为一类,所以吸盘类种类只有 1 图 3. 藤本植物不同类型数量及种类所占比例
2.3藤本植物与支柱乔木相互之间的选择性 乔木对藤本植物的选择性统计检验p值小于0,1的结果只有:水杉上比较容易着生薜荔 但是我们发现着生薜荔的水杉几乎都出现于同一地点(F,禅源寺后石阶边)。为此我们对在 我们所取的样本中水杉是否在禅源寺后石阶边显著数量多,薜荔是否在禅源寺后石阶边显著 数量多两个假设做了统计检验,p值分别是4.39e-6和278e-2,结果十分显著。因此我们认 为数据中水杉上薜荔附生较多,原因仅仅是因为我们的一个采样生境中这两种植物同时大量 生长而联系在了一起,他们的关系是间接的 藤本植物对乔木的选择性p值小于0,1的结果只有薜荔倾向于在水杉上着生(p=0.028), 栝楼倾向于在柳杉上着生(p=0.053)和珍珠莲倾向于在柳杉上着生(p=0.087)。第一个结 果解释同上,而后两个结果我们认为,由于显著性不是很高,可能是由于样本不够大造成的 24乔木藤本植物覆盖比例与柳杉衰退的分析 杉科裸子植物的藤本植物覆盖比例较为相近,说明藤本植物对该类植物的材质的适应性 比较相似。同时我们发现樟和枫香的藤本植物覆盖比例较大,原因可能与乔木材质和分泌的 化学物质有关。 如表5及图4所示,54.0%的柳杉覆盖藤本植物,而对于所有的乔木来说,藤本植物的 覆盖比例与柳杉藤本植物的覆盖比例十分接近(54.1%)。虽然这一部分原因是柳杉占了所调 查植物的一半以上,但是仍然说明柳杉的藤本植物覆盖比例并不会显著地大或小。因此藤本 植物对柳杉的影响在数量上与其他乔木没有很大区别,藤本植物的附生不是柳杉衰退的主要 原因 表5:7种主要乔木藤本植物覆盖率 所有乔木 56.3% 72.7% 40.0% 50.0% 74.2% 54.0% 3.3% 54.1% 图4:7种主要乔木藤本植物覆盖率图 000% 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脊、,米移 2.5藤本植物的阴阳朝向分析 可以看到绝大多数藤本植物是向阳生长的。尽管有的藤本植物可以适应阴湿环境,但其 倾向仍然是阳面(如图6)。地点C,即天目书院附近一条上山的土质小路附近的样本突出说 明了这一问题。该地受人为影响少于其他地方,但由于树林较密,环境阴暗,藤本植物的数 量很少,乔木上藤本植物覆盖比例仅有35.7%,远低于平均水平。以上进一步证明藤本植物 本身是喜阳的
-27- 2.3 藤本植物与支柱乔木相互之间的选择性 乔木对藤本植物的选择性统计检验 p 值小于 0.1 的结果只有:水杉上比较容易着生薜荔。 但是我们发现着生薜荔的水杉几乎都出现于同一地点(F, 禅源寺后石阶边)。为此我们对在 我们所取的样本中水杉是否在禅源寺后石阶边显著数量多,薜荔是否在禅源寺后石阶边显著 数量多两个假设做了统计检验,p 值分别是 4.39e-6 和 2.78e-2,结果十分显著。因此我们认 为数据中水杉上薜荔附生较多,原因仅仅是因为我们的一个采样生境中这两种植物同时大量 生长而联系在了一起,他们的关系是间接的。 藤本植物对乔木的选择性 p 值小于 0.1 的结果只有薜荔倾向于在水杉上着生(p=0.028), 栝楼倾向于在柳杉上着生(p=0.053)和珍珠莲倾向于在柳杉上着生(p=0.087)。第一个结 果解释同上,而后两个结果我们认为,由于显著性不是很高,可能是由于样本不够大造成的。 2.4 乔木藤本植物覆盖比例与柳杉衰退的分析 杉科裸子植物的藤本植物覆盖比例较为相近,说明藤本植物对该类植物的材质的适应性 比较相似。同时我们发现樟和枫香的藤本植物覆盖比例较大,原因可能与乔木材质和分泌的 化学物质有关。 如表 5 及图 4 所示,54.0%的柳杉覆盖藤本植物,而对于所有的乔木来说,藤本植物的 覆盖比例与柳杉藤本植物的覆盖比例十分接近(54.1%)。虽然这一部分原因是柳杉占了所调 查植物的一半以上,但是仍然说明柳杉的藤本植物覆盖比例并不会显著地大或小。因此藤本 植物对柳杉的影响在数量上与其他乔木没有很大区别,藤本植物的附生不是柳杉衰退的主要 原因。 表 5:7 种主要乔木藤本植物覆盖率 水杉 樟 杜仲 杉木 枫香 柳杉 玉兰属 所有乔木 56.3% 72.7% 40.0% 50.0% 74.2% 54.0% 33.3% 54.1% 图 4:7 种主要乔木藤本植物覆盖率图 2.5 藤本植物的阴阳朝向分析 可以看到绝大多数藤本植物是向阳生长的。尽管有的藤本植物可以适应阴湿环境,但其 倾向仍然是阳面(如图 6)。地点 C,即天目书院附近一条上山的土质小路附近的样本突出说 明了这一问题。该地受人为影响少于其他地方,但由于树林较密,环境阴暗,藤本植物的数 量很少,乔木上藤本植物覆盖比例仅有 35.7%,远低于平均水平。以上进一步证明藤本植物 本身是喜阳的
图5:藤本植物朝向分布 仅阳面 ■仅阴面 ■阴阳面都有 3分析与讨论 3.1选样 本课题的选样做到了尽可能的多样化,选取的12个样地涉及不同走向,不同土质(水 泥马路,石阶,土质小路),不同人为因素影响(山庄附近,施工地带附近,书院内,景区 内),不同周边环境(河边,建筑附近,天然林附近,院墙边)等等多种类型,做到了尽量 有代表性,因此数据比较可靠,选样不具倾向性。而在三里亭至一里亭山道上取样较多事 实上没有对结果造成很大影响,除去该地的数据后上述所有结果均无变化。因此本课题 的选样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 3.2数据处理 本文的数据不涉及具体的测量数据,因此采用的统计方法为传统富集分析所用的Fshe 精确t检验。由于我们仅对显著有关联性的乔木和藤本植物的关系感兴趣,因此使用的是单 尾检验。 3.3乔木与藤本植物的相互关系 通过单尾 Fisher精确t检验可以发现藤本植物与乔木的附生关系中,乔木对藤本植物基 本没有选择性。而藤本植物对乔木有着一定的选择性,但附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生境的联 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 3.4柳杉的保护 由于柳杉无论藤本植物的覆盖比例和藤本植物的种类都与其他乔木类似,因此并不认为 柳杉的衰退与藤本植物的附生有关,而更可能和瘤瘿病有关。而相关研究亦表明瘿瘤病已不 同程度地降低了天目山柳杉的各项生命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目山柳杉的健康 同样的硏究也发现,综合比较不同海拔高度上对照柳杉的各项生理生态指标,随着海拔的升 髙,柳杉植株的活力下降,表现岀逐渐衰老的迹象。这说明柳杉自身的老龄化也是影响其健 康进而导致柳杉种群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9] 3.5天目山藤本植物的园林应用 通过这次调査,我们了解了天目山藤本植物的生存现状。天目山藤本植物种类繁多,生 长茂盛。我们认为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加深对藤本植物生理生态环境的研究,并且通过引种 观赏性强的野生藤本植物,人工培养开发为园艺植物
-28- 图 5:藤本植物朝向分布 3 分析与讨论 3.1 选样 本课题的选样做到了尽可能的多样化,选取的 12 个样地涉及不同走向,不同土质(水 泥马路,石阶,土质小路),不同人为因素影响(山庄附近,施工地带附近,书院内,景区 内),不同周边环境(河边,建筑附近,天然林附近,院墙边)等等多种类型,做到了尽量 有代表性,因此数据比较可靠,选样不具倾向性。而在三里亭至一里亭山道上取样较多事 实上没有对结果造成很大影响,除去该地的数据后上述所有结果均无变化。因此本课题 的选样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 3.2 数据处理 本文的数据不涉及具体的测量数据,因此采用的统计方法为传统富集分析所用的 Fisher 精确 t 检验。由于我们仅对显著有关联性的乔木和藤本植物的关系感兴趣,因此使用的是单 尾检验。 3.3 乔木与藤本植物的相互关系 通过单尾 Fisher 精确 t 检验可以发现藤本植物与乔木的附生关系中,乔木对藤本植物基 本没有选择性。而藤本植物对乔木有着一定的选择性,但附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生境的联 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 3.4 柳杉的保护 由于柳杉无论藤本植物的覆盖比例和藤本植物的种类都与其他乔木类似,因此并不认为 柳杉的衰退与藤本植物的附生有关,而更可能和瘤瘿病有关。而相关研究亦表明瘿瘤病已不 同程度地降低了天目山柳杉的各项生命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目山柳杉的健康。 同样的研究也发现,综合比较不同海拔高度上对照柳杉的各项生理生态指标,随着海拔的升 高,柳杉植株的活力下降,表现出逐渐衰老的迹象。这说明柳杉自身的老龄化也是影响其健 康进而导致柳杉种群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9] 3.5 天目山藤本植物的园林应用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了天目山藤本植物的生存现状。天目山藤本植物种类繁多,生 长茂盛。我们认为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加深对藤本植物生理生态环境的研究,并且通过引种 观赏性强的野生藤本植物,人工培养开发为园艺植物
致谢:感谢陆红老师,张文驹老师,王玉国老师在辨认植物方面的指导。感谢董慧琴老师 吴纪华老师、马志军老师、徐德强老师和肖义平老师在订立调查题目时给予我们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张方钢,天目山植物志(第二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Ogawa, H, et al., Comparative ecological studies on th ree main types of vegetation in Thailand, Il. Plant Biomass. Nature and Life in Southeast Asia, 1965. 4: p 3. Putz, 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lianas on Barro Colorado island, Panama. Ecology 1984:p.1713-1724. Putz, F and H. Mooney, The biology of vines. 1991: Cambridge Univ Pr. Holttum, R, A revised Flora of Malaya: an illustrated systematic account of the talayan flora, including commonly cultivated plants. 1957: Govt Print Off. 6. Sanford, R Braker, HE Hartshorn, GS, The Tropical Rain Forest. Cambridge 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82. 7.蔡永立and郭佳,廖本植物适应生态学研究迸展及存在问题.生态学杂志, 2000.19(006)}:p.28-33 8.曲仲湘,我国南方森林中缠绕藤本植物的初步观察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 丛刊,1964.2(1):p.19 国会,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柳杉瘿瘤病对柳杉健康的影响.浙江林学院学报, 010.27(4):p.483-488 10.马进,王小德,and林夏珍,天目山野生观赏木本藤本植物开发与应用.河南 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2004.24(003):p.26-28
-29- 致谢:感谢陆红老师,张文驹老师,王玉国老师在辨认植物方面的指导。感谢董慧琴老师、 吴纪华老师、马志军老师、徐德强老师和肖义平老师在订立调查题目时给予我们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张方钢, 天目山植物志(第二卷).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2. Ogawa, H., et al., Comparative ecological studies on three main types of forest vegetation in Thailand, II. Plant Biomass. Nature and Life in Southeast Asia, 1965. 4: p. 49-80. 3. Putz, 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lianas on Barro Colorado Island, Panama. Ecology, 1984: p. 1713-1724. 4. Putz, F. and H. Mooney, The biology of vines. 1991: Cambridge Univ Pr. 5. Holttum, R., A revised Flora of Malaya: an illustrated systematic account of the Malayan flora, including commonly cultivated plants. 1957: Govt. Print. Off. 6. Sanford, R., Braker, HE & Hartshorn, GS, The Tropical Rain Fores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82. 7. 蔡永立 and 郭佳, 藤本植物适应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生态学杂志, 2000. 19(006): p. 28-33. 8. 曲仲湘, 我国南方森林中缠绕藤本植物的初步观察.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 丛刊, 1964. 2(1): p. 1-9. 9. 李国会, 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柳杉瘿瘤病对柳杉健康的影响.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10. 27(4): p. 483 - 488. 10. 马进, 王小德, and 林夏珍, 天目山野生观赏木本藤本植物开发与应用. 河南 科技大学学报: 农学版, 2004. 24(003): p. 26-28
西天目山光照情况及离地高度对苎麻叶被 虫食情况的影响 李擎瑜!石欣”张捷3冯然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苎麻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经济用的苎麻常受各种虫害,造成一定损失。本课题希望通 过研究不同生境下的苎麻叶被虫啃食的情况的差异,寻找苎麻叶虫害的空间和数量特征和害虫 的主要种类,探讨虫害防治的可能方法。针对叶片离地高度和光照情况两个参数,对西天目山 不同光照的20个采样点处不同高度的共52个苎麻叶样本使用 photoshop程序进行虫食面积比例的 测量,统计分析得,95%置信水平上,光照对虫食情况无显著影响,而近地处的虫食情况显著多 于高处。且观察到苎麻夜蛾幼虫啃食叶片的情况。由此认为近地处是苎麻叶虫害发生的主要区 域,可能应当成为经济种植中防虫的重点 关键词:苎麻叶,虫食比例,苎麻夜蛾,近地处 The effects of light conditions and heights above ground on the ramie leaf pest damage in west Tianmu Mountain Qingyu Li, Xin Shi, Jie Zhang", Ran Feng+ School oflife Science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Abs tract: Abstract**** Ramie( Boehmeria nivea( L) Gaud) is an important econom ic crop in China, from which cloth fibers are extracted. Pest damage has always been a considerable problem in ramie cultivation. This research used Photoshop to measure the leaf area eaten by insects from 52 leaf samples taken from 20 locations on different heights above the ground, expecting to invest on how different light conditions and heights above ground might affect the ramie leaves'areas eaten by insects, which might give us a glance at how to bettercontrol the pest damage in ramie cultiv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 a95% confidence level, light condition showe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eaten area, while on 10 cm above ground it showed a sign ificant increase in the eaten area. We also observed the Cocytodes coerulea guenee caterpillar eating the ramie leaf. We conclude that the area close a bove ground is more likely to be under the threat of pest damage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of greater importance in pest control Key words: ramie leaf, area eaten by insects, Cocytodes coerulea guenee, close above 苎麻在我国主要产地分布在北纬19度至39度之间,其中长江流域麻区是我国的主要产麻 区。其韧皮纤维为纺织原料中的天然纤维之上品,国际上称为“中国草( China grass”1:《本 草纲目》记载苎麻“甘,寒,无毒”,具有凉血,止血散瘀的功效主治跌扑瘀血创伤出血等。文
-30- 西天目山光照情况及离地高度对苎麻叶被 虫食情况的影响 李擎瑜1 石欣2* 张捷3* 冯然4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苎麻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经济用的苎麻常受各种虫害,造成一定损失。本课题希望通 过研究不同生境下的苎麻叶被虫啃食的情况的差异,寻找苎麻叶虫害的空间和数量特征和害虫 的主要种类,探讨虫害防治的可能方法。针对叶片离地高度和光照情况两个参数,对西天目山 不同光照的20个采样点处不同高度的共52个苎麻叶样本使用photoshop程序进行虫食面积比例的 测量,统计分析得,95%置信水平上,光照对虫食情况无显著影响,而近地处的虫食情况显著多 于高处。且观察到苎麻夜蛾幼虫啃食叶片的情况。由此认为近地处是苎麻叶虫害发生的主要区 域,可能应当成为经济种植中防虫的重点。 关键词:苎麻叶,虫食比例,苎麻夜蛾,近地处 The effects of light conditions and heights above ground on the ramie leaf pest damage in west Tianmu Mountain Qingyu Li1, Xin Shi2*, Jie Zhang3*, Ran Feng4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Abstract****Ramie(Boehmeria nivea(L.) Gaud)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crop in China, from which cloth fibers are extracted. Pest damage has always been a considerable problem in ramie cultivation. This research used Photoshop to measure the leaf area eaten by insects from 52 leaf samples taken from 20 locations on different heights above the ground, expecting to invest on how different light conditions and heights above ground might affect the ramie leaves’ areas eaten by insects, which might give us a glance at how to better control the pest damage in ramie cultiv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 a 95% confidence level, light condition showe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eaten area, while on 10 cm above ground it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eaten area. We also observed the Cocytodes coerulea Guenee caterpillar eating the ramie leaf. We conclude that the area close above ground is more likely to be under the threat of pest damage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of greater importance in pest control. Key words:ramie leaf, area eaten by insects, Cocytodes coerulea Guenee, close above ground 苎麻在我国主要产地分布在北纬19度至39度之间,其中长江流域麻区是我国的主要产麻 区。其韧皮纤维为纺织原料中的天然纤维之上品,国际上称为“中国草(China Grass)”1;《本 草纲目》记载苎麻“甘,寒,无毒”,具有凉血,止血,散瘀的功效,主治跌扑瘀血,创伤出血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