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市场体系 第二,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农村商品市场流通体系。 第三,在数量上趋于平稳增长。据统计,自1997年到2001年,我国农副 市场数量分别比上年增长48%、4.3%、2.2%、0.7%和39%;农副产 批发市场数量分别比上年增长93%、5%、5%、0.1%和67%。截止 2001年底,全国各类农副产品市场为27445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4532 第四,逐步扩大建设规模。据统计,农业部在浙江确定的15个定点市场 2001年底总占地面积达到1906亩,平均每个市场127亩;资产总额10.1亿 元,平均每个市场6700万元;年成交额979亿元,平均每个市场65亿元。 父乌、茲溪、长兴等中小城市的农产晶批发市场,规模均在200亩以 隻金鬧涫围:产南场的契整在鋈步的扩 场的地位和作用 约有50%70%是通过托爱市场提 的 第五,就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而言,其发展状况应呈现为多渠道、多元化
二、农产品市场体系 ◼ 第二,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农村商品市场流通体系。 ◼ 第三,在数量上趋于平稳增长。据统计,自1997年到2001年,我国农副产 品市场数量分别比上年增长4.8%、4.3%、2.2%、0.7%和 3.9%;农副产 品批发市场数量分别比上年增长9.3%、5%、5%、0.1%和6.7%。截止 2001年底,全国各类农副产品市场为27445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4532 个。 ◼ 第四,逐步扩大建设规模。据统计,农业部在浙江确定的15个定点市场, 2001年底总占地面积达到1906亩,平均每个市场127亩;资产总额10.1亿 元,平均每个市场6700万元;年成交额97.9亿元,平均每个市场6.5亿元。 义乌、兹溪、长兴等中小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均在200亩以上。 在全国范围内,农产品市场的规模正在逐步的扩大,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越 来越明显,目前大中城市鲜活农产品约有50%—7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 的。 ◼ 第五,就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而言,其发展状况应呈现为多渠道、多元化
农产品市场体系 4.我国农产品市场宏观组织体系 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组织结构要比工业产品市场体系的 组织结构更具有反应的灵敏性与行动的灵活性,农产 品交易需要更为灵活和灵敏的经济组织,确保市场信 息有效传递和获取,降低市场信息的失真程度。 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组织结构建设可知, 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组织结构反应的灵敏性与行动的灵 活性,即意味着市场体系中各参与组织具有较高的联 合性,也意味着需要建立一个相对集中的市场组织结 构,形成有效集中的信息载体。目前,我国农产品市 场体系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而言。如下图:
二、农产品市场体系 ◼ 4.我国农产品市场宏观组织体系 ◼ 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组织结构要比工业产品市场体系的 组织结构更具有反应的灵敏性与行动的灵活性,农产 品交易需要更为灵活和灵敏的经济组织,确保市场信 息有效传递和获取,降低市场信息的失真程度。 ◼ 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组织结构建设可知, 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组织结构反应的灵敏性与行动的灵 活性,即意味着市场体系中各参与组织具有较高的联 合性,也意味着需要建立一个相对集中的市场组织结 构,形成有效集中的信息载体。目前,我国农产品市 场体系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而言。如下图:
、农产品市场培育 (一)我国农产品市场状况 ■2003年我国农产品市场面临四个最主要的发展环境和 背景 (1)加入WT0,对2003年农产品市场形势产生进一步 影响。 (2)2003年粮食供大于求压力大大缓解。 (3)2002年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速度明显加快 (2002年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速度明显加 快) (4)2003年国际粮食市场将有新变化
三、农产品市场培育 ◼ (一)我国农产品市场状况 ◼ 2003年我国农产品市场面临四个最主要的发展环境和 背景。 ◼ (1)加入WTO,对2003年农产品市场形势产生进一步 影响。 ◼ (2)2003年粮食供大于求压力大大缓解。 ◼ (3)2002年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速度明显加快 (2002年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速度明显加 快)。 ◼ (4)2003年国际粮食市场将有新变化
、农产品市场培育 (二)深化农业市场化改革 从国际范围看,发达国家的农业一般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和发展的, 场机制发挥了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其农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得益ˉ 送、完善和规范菂市玢体素。我国20余年的实践也茺分说 市场机制 在资源配置中的有效性,市场化改革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因。近几年,政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主要思路是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 体素质和效益。然而,在事实上:体制因素比结构因素对农良收入影响 更大。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一系列的体制创新,也可以说结构的深处是体制 农村市场化改革本身牵涉到诸多方面,但最为关键的是要发育土地市场, 在尊重农民薏愿的基础上,加快上地流转制度改革,促进士地的流动,实 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就在于它能够使稀缺资源 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显然不能把最稀缺的土地资源排 下在市场之外
三、农产品市场培育 ◼ (二)深化农业市场化改革 ◼ 从国际范围看,发达国家的农业一般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和发展的, 市场机制发挥了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其农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 发达、完善和规范的市场体系。我国20余年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了市场机制 在资源配置中的有效性,市场化改革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因。近几年,政 府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主要思路是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 整体素质和效益。然而,在事实上,体制因素比结构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 更大。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一系列的体制创新,也可以说结构的深处是体制。 ◼ 农村市场化改革本身牵涉到诸多方面,但最为关键的是要发育土地市场, 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促进土地的流动,实 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就在于它能够使稀缺资源 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显然不能把最稀缺的土地资源排 斥在市场之外
、农产品市场培育 (三)我国农产品市场制度建设 方面农产品市场制度建设日趋完善,例如:部分大型农产 品批发市场建立了鼓励农户自己组织货源上市、农产品市场 准入、《农民经纪人信息员管理办法》等制度,降低了市场 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准确度;另一方面,市场制 度建设仍滞后于市场本身的建设。农产品市场相对于工业品 市场而言,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这是由农产品本 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缺乏相应的制度降低市 场的不确定性,从客观上影响了交易者对部分信息的提供和 搜寻
三、农产品市场培育 ◼ (三)我国农产品市场制度建设 ◼ 一方面农产品市场制度建设日趋完善,例如:部分大型农产 品批发市场建立了鼓励农户自己组织货源上市、农产品市场 准入、《农民经纪人信息员管理办法》等制度,降低了市场 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准确度;另一方面,市场制 度建设仍滞后于市场本身的建设。农产品市场相对于工业品 市场而言,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这是由农产品本 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缺乏相应的制度降低市 场的不确定性,从客观上影响了交易者对部分信息的提供和 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