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球温度t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见P362) t=1-k(H、-H) 式中: a-空气与湿纱布的对流传热系数,W/(m2·); kH-以湿度差为推动力的传质系数,kg/(m2s△H): r'-水在湿球温度tw时的汽化潜热,kJ/kg水: Hs'·湿空气在温度为tw下的饱和湿度,kg水/kg干 气
: ( H H ) k r' t t ' S H w = − − 湿球温度tw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见P362) 式中: α-空气与湿纱布的对流传热系数,W/(m2 •℃); kH-以湿度差为推动力的传质系数,kg/(m2 •s•H); r’-水在湿球温度tw时的汽化潜热,kJ/kg水; HS ’-湿空气在温度为tw下的饱和湿度,kg水/kg干 气;
〖说明〗 √影响湿球温度t的三方面因素: 冬物系性质:与a、k有关的物性; 冬空气状态:tH; 必流动条件:a以kH。 √实验表明,与k都与空气速度的0.8次幂成正比, 故α与k之比值与流速无关,只与物性有关。当物系 已确定,则物系性质就不再改变,此时,湿球温度只 与气相状态有关,即: t=f(t,H
t f (t H) w = , 〖说明〗 ✓影响湿球温度tw的三方面因素: ❖物系性质:与α 、 kH有关的物性; ❖空气状态:t、H; ❖流动条件: α/kH 。 ✓实验表明,α与 kH都与空气速度的0.8次幂成正比, 故α 与kH之比值与流速无关,只与物性有关。当物系 已确定,则物系性质就不再改变,此时,湿球温度只 与气相状态有关,即:
对于空气一水系统:当空气流速w>5/s时,传 热以对流方式为主,有: ≈1.09kJ/kgC) ku √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利用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空 气的湿度
✓对于空气—水系统:当空气流速 u 5m/s时,传 热以对流方式为主,有: ✓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利用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空 气的湿度。 1.09kJ/(kg. ) kH ℃
八、绝热饱和温度tas 定义:空气绝热增湿至饱和时的温度。 一补充水 设有温度为t,湿度为H的不饱和空气 饱和空气 在绝热饱和器内与大量水接触,水用泵循 tas,Has 环,热量只在汽液两相之间传递,而对周 传质 H个 围环境是绝热的。这时可认为水温完全均 绝热 匀,故水向空气中汽化时所需的潜热,只 能取自空气中的显热,这样,空气的温度 传热 湿空气 下降,而湿度增加,即空气失去显热,而 水汽将此部分热量以潜热的形式带回空气 t ,H 中,故空气的焓值可视为不变。 绝热增湿过程进行到空气被水汽所饱 ttas 和,则空气的温度不再下降,而等于循环 水的温度,称此温度为该空气的绝热饱和 绝热饱和塔示意图 温度,用tas表示,其对应的饱和湿度为 Has,此刻水的温度亦为tas
八、绝热饱和温度tas 定义:空气绝热增湿至饱和时的温度。 设有温度为t,湿度为H的不饱和空气 在绝热饱和器内与大量水接触,水用泵循 环,热量只在汽液两相之间传递,而对周 围环境是绝热的。这时可认为水温完全均 匀,故水向空气中汽化时所需的潜热,只 能取自空气中的显热,这样,空气的温度 下降,而湿度增加,即空气失去显热,而 水汽将此部分热量以潜热的形式带回空气 中,故空气的焓值可视为不变。 绝热增湿过程进行到空气被水汽所饱 和,则空气的温度不再下降,而等于循环 水的温度,称此温度为该空气的绝热饱和 温度,用tas 表示,其对应的饱和湿度为 Has ,此刻水的温度亦为tas。 t as 补充水 饱和空气 t as ,Has 绝热 湿空气 t ,H tas 绝热饱和塔示意图 传热 传质 H t as t t
绝热饱和温度ts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见P364) tas=t-@-(Ha-H) CH ∴.tas=f(t,H) as·tas温度下水的汽化潜热,kJ/kg水; Has-空气的绝热饱和湿度,kg水/kg干气: c4-湿空气的比热,k/kg干气·℃
(H H) c r t t as H as as = − − t f (t H) as = , 绝热饱和温度tas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见P364) ras -tas温度下水的汽化潜热,kJ/kg水; Has-空气的绝热饱和湿度,kg水/kg干气; cH -湿空气的比热, kJ/kg干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