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式:n2Ox1+n1Red2=n1Ox2+n2Red "gd,q"ox,n△E K=I g 2 0-OX1 0 Red 059 2 若用E则lgK=lg n△E 0.059 结论: 1)△E愈大,K越大,反应愈完全 2)△E=0.2--0.4V反应定量进行但氧化还 原反应缓慢,△E只提供可能性 2021/223 上页[下一页匚返回」 5-26
2021/2/2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6 结论: 1)△ 愈大,K'越大,反应愈完全 2)△ =0.2----0.4V 反应定量进行但氧化还 原反应缓慢,△ 只提供可能性 0 E 0 E 0 E α n2 Red1 ·α n1 OX2 n△ lgK=lg ——————— = ——— α n2 OX1 ·α n1 Red2 0.059 0 E n△ 若用 则 lgK'= lg ———— 0.059 0 E 0 E 通式: n OX n Red n OX n Red 2 1 1 2 1 2 2 1 + +
7.2: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某些氧化还原反应现象 1.E++Ce +=1.44V>EH H3ASO4/H3AsO3 =0.56V △E>0.4VK′=10298 反应十分完全,但因反应速度缓慢,不加 催化剂,反应很难进行 2.E 0 2+ =1.51V>E -0.49V MnO4/Mn CO2/C204 可发生:MnO4+C2O2+H+→Mn2+CO2+H2O 实际反应极慢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一.某些氧化还原反应现象: 反应十分完全,但因反应速度缓慢,不加 催化剂,反应很难进行. 可发生:MnO4 -+C2O4 2-+H+→Mn2++CO2+H2O 实际反应极慢 0 2 9.8 0 C e / C e H AsO / H AsO 0 E 0.4V K 10 1.E 1.44V E 0.56V 3 4 3 3 4 3 = = = + + 2.E 1.51V E 0.49V 0 C O / C O 0 MnO / Mn 2 2 2 4 2 4 − + = − = −
3水溶液中的溶解氧 O,+4H++4e=2HOE0=1.23V CO4-+8H+7e=l/2Cl2+4H2OE=1.34V 应该氧化H2O产生O2,但这些强氧化剂在 水中相当稳定,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4氧化还原机理比酸碱、配位、沉淀复杂 (1)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遇到的阻 力:溶剂分子-各种配位体;物质间的静电排斥 力 2021/223 上页[下一页匚返回538
2021/2/2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8 3.水溶液中的溶解氧 4.氧化-还原机理比酸碱、配位、沉淀复杂 (1)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遇到的阻 力:溶剂分子---各种配位体;物质间的静电排斥 力 O2 + 4H+ +4e- =2H2O =1.23V ClO4 - +8H+ +7e- =1/2Cl2 +4H2O =1.34V 应该氧化H2O产生O2,但这些强氧化剂在 水中相当稳定,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0 E 0 E
(2)价态变化时,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层发生 变化,引起化学键性质和物质组成的变化 Cr2O2→Cr3;负电荷→正电荷; 含氧酸阴离子→水合正离子 (3反应经历一系列中间步骤 H2O2+2I+2H+=I2+2H2O只能表示初态和 始态,不能表示进行的真实情况 2021/223 上页[下一页匚返回53
2021/2/2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9 (2)价态变化时,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层发生 变化,引起化学键性质和物质组成的变化. Cr2O7 2- →Cr3+;负电荷→正电荷; 含氧酸阴离子→水合正离子 (3)反应经历一系列中间步骤: H2O2 +2I- +2H+ =I2 +2H2O 只能表示初态和 始态,不能表示进行的真实情况.
经历的反应历程: a)不稳定的中间价态离子生成; b)游离基反应; )活泼中间络合物 2021/223 上页[下一页匚返回530
2021/2/2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0 经历的反应历程: a)不稳定的中间价态离子生成; b)游离基反应; c)活泼中间络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