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物的采收的时间要适当,主要根据其密度大小决定。采 收的方法有: 1.物理浓缩: ⑴离心法:国外使用最普遍。它利用离心力来把藻体与水液 分离,是藻体下沉达到浓缩目的。主要工具是离心机。 ⑵重力沉降法:利用重力使培养物下沉而得到浓缩物。使用 的工具是沉淀器。 ⑶遮光法和降温法:对趋光性强的藻类,如衣藻等进行遮蔽 光线,使培养物下沉而得到浓缩物。低温使藻类也有下沉现象 2.化学浓缩法: 用沉淀剂如明矾、石灰等,使培养物下沉,而得到浓缩物。 明矾0.3~0.4‰,将之研碎,加入培养物中搅拌,半小时培养 物大部分下沉,在6~12小时后,全部下沉。石灰一般是将其1 斤溶在100~200斤水中,制得饱和石灰水,其用量是6%。但 该两法沉淀的藻浓缩物的灰分较多。 此外,较大体积的种类,如丝状体、非浮游性的藻类等可用 过滤法采收。采收后的藻浓缩物即可经干燥加工成饲料或其他 原料
培养物的采收的时间要适当,主要根据其密度大小决定。采 收的方法有: 1.物理浓缩: ⑴离心法:国外使用最普遍。它利用离心力来把藻体与水液 分离,是藻体下沉达到浓缩目的。主要工具是离心机。 ⑵重力沉降法:利用重力使培养物下沉而得到浓缩物。使用 的工具是沉淀器。 ⑶遮光法和降温法:对趋光性强的藻类,如衣藻等进行遮蔽 光线,使培养物下沉而得到浓缩物。低温使藻类也有下沉现象 2.化学浓缩法: 用沉淀剂如明矾、石灰等,使培养物下沉,而得到浓缩物。 明矾0.3~0.4‰,将之研碎,加入培养物中搅拌,半小时培养 物大部分下沉,在6~12小时后,全部下沉。石灰一般是将其1 斤溶在100~200斤水中,制得饱和石灰水,其用量是6%。但 该两法沉淀的藻浓缩物的灰分较多。 此外,较大体积的种类,如丝状体、非浮游性的藻类等可用 过滤法采收。采收后的藻浓缩物即可经干燥加工成饲料或其他 原料
七、分析技术 1.细胞计数—显微镜法 培养物中的个体数测定,是按照个体计数方法,测定和估计培养物单位容 积中的个体数。计数方法同浮游植物定量的方法(见前章)。此外,也可以 采用血球计数法。 2.分光光度计法: 培养物的藻类密度也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当藻类密度较低时,光径中的 细胞数与测量到的光密度有一简单的几何关系。在藻类密度不大时,光密度 大,细胞数目就多,即可用测得的光密度值表示细胞数目。 3.干重测定 测定干重的增加量是生产估测方法中的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⑴ 取样—从藻体培养液中取出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体积的藻液。取样时 在以下三点上要特别注意:a.将培养物搅拌均匀b.快速吸取样品以免沉积c .足够多的样品 ⑵ 分离—取出样品后,用过滤膜过滤或用离心法把藻体与介质分开。细 胞必须洗过以除去盐分和其它污物,通常是用稀释的培养液或缓冲液。海洋 藻类不能用蒸馏水洗,以免质壁分离和细胞胀破。 ⑶ 干燥—选择对特定有机体最适的烘干温度。a.避免过热b.有好的重 复性c.对同一样品增烘1小时后,称得统一重量。 ⑷ 测定结果的表示法所得干重测定值要以单位培养液体积的干重表示。 室外的培养池则用单位照光面积的干重来表示
七、分析技术 1.细胞计数—显微镜法 培养物中的个体数测定,是按照个体计数方法,测定和估计培养物单位容 积中的个体数。计数方法同浮游植物定量的方法(见前章)。此外,也可以 采用血球计数法。 2.分光光度计法: 培养物的藻类密度也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当藻类密度较低时,光径中的 细胞数与测量到的光密度有一简单的几何关系。在藻类密度不大时,光密度 大,细胞数目就多,即可用测得的光密度值表示细胞数目。 3.干重测定 测定干重的增加量是生产估测方法中的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⑴ 取样—从藻体培养液中取出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体积的藻液。取样时 在以下三点上要特别注意:a.将培养物搅拌均匀b.快速吸取样品以免沉积c .足够多的样品 ⑵ 分离—取出样品后,用过滤膜过滤或用离心法把藻体与介质分开。细 胞必须洗过以除去盐分和其它污物,通常是用稀释的培养液或缓冲液。海洋 藻类不能用蒸馏水洗,以免质壁分离和细胞胀破。 ⑶ 干燥—选择对特定有机体最适的烘干温度。a.避免过热b.有好的重 复性c.对同一样品增烘1小时后,称得统一重量。 ⑷ 测定结果的表示法所得干重测定值要以单位培养液体积的干重表示。 室外的培养池则用单位照光面积的干重来表示
表5-1 一些已大量培养利 用藻类的生态适应性
表5-1 一些已大量培养利 用藻类的生态适应性
浮游动物集约化培养简介 浮游动物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轮虫、鳃足类、桡足类、糠虾和浮游幼虫 等。是鱼类的天然饵料,尤其是水产重要经济动物的重要饵料。浮游动物的 培养与藻类培养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简述现在水产养殖生产上常用 的浮游动物集约化培养的方法。 一、浮游动物培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 对培养浮游动物影响较大的因素有饲养用水的水质、水温、盐度、pH、 含氧量、光照条件、饵料的种类和数量、容器的大小等,现分述如下: ㈠ 培养用水:培养用水可用海水、湖泊或池沼里的水,或者保存2~3周 的住家井水或自来水。在用自来水时,每升水中要加入5~8毫克的硫代硫酸 钠以除去水中的氯。饲养时,为防止由于细菌繁殖而造成的水质恶变,最好 是添加青霉素或链霉素之类的抗生素。但抗生素的效果只在36小时之内。因 此,如果在10~12℃以下培养,并且注意水的交换,可不添加抗生素。 ㈡ 水温和盐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其摄食速度、生长速度也越高 。饲养水温应与该种动物栖息场所的水温相适应。为了提高生长速度或繁殖 速度,应考虑栖息现场的水温变动幅度,应接近其上限。对饲养用水的盐度 问题研究较少,怎样影响浮游动物尚无充分了解。 ㈢ pH和含氧量:培养用水的pH值一般都保持7.0~8.5。含氧量都希望达 到接近饱和的条件。如桡足类克氏纺锤镖水蚤Acartia clausi在高密度(380个 /L)下饲养时,如果含氧量低于3.2 mg/L,就将全部死亡
浮游动物集约化培养简介 浮游动物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轮虫、鳃足类、桡足类、糠虾和浮游幼虫 等。是鱼类的天然饵料,尤其是水产重要经济动物的重要饵料。浮游动物的 培养与藻类培养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简述现在水产养殖生产上常用 的浮游动物集约化培养的方法。 一、浮游动物培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 对培养浮游动物影响较大的因素有饲养用水的水质、水温、盐度、pH、 含氧量、光照条件、饵料的种类和数量、容器的大小等,现分述如下: ㈠ 培养用水:培养用水可用海水、湖泊或池沼里的水,或者保存2~3周 的住家井水或自来水。在用自来水时,每升水中要加入5~8毫克的硫代硫酸 钠以除去水中的氯。饲养时,为防止由于细菌繁殖而造成的水质恶变,最好 是添加青霉素或链霉素之类的抗生素。但抗生素的效果只在36小时之内。因 此,如果在10~12℃以下培养,并且注意水的交换,可不添加抗生素。 ㈡ 水温和盐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其摄食速度、生长速度也越高 。饲养水温应与该种动物栖息场所的水温相适应。为了提高生长速度或繁殖 速度,应考虑栖息现场的水温变动幅度,应接近其上限。对饲养用水的盐度 问题研究较少,怎样影响浮游动物尚无充分了解。 ㈢ pH和含氧量:培养用水的pH值一般都保持7.0~8.5。含氧量都希望达 到接近饱和的条件。如桡足类克氏纺锤镖水蚤Acartia clausi在高密度(380个 /L)下饲养时,如果含氧量低于3.2 mg/L,就将全部死亡
㈣ 光照:饲养浮游动物的光照条将俄中各样,其效 果无明显差异,但必须避免直射日光。 ㈤ 饵料:现在常用的饵料有五大类: ①培养的硅藻类和植物性鞭毛虫类。 ②培养的轮虫类、枝角类和桡足类等。 ③卤虫无节幼体。 ④酵母、小麦粉、大豆粉、酱油粕、海藻粉末以及相 应配方的配合饵料等人工饵料。 ⑤用网采集的天然浮游动物。 ㈥ 饲养容器:一般以水槽、指管或土池培养浮游动 物主要采用静水方式培养
㈣ 光照:饲养浮游动物的光照条将俄中各样,其效 果无明显差异,但必须避免直射日光。 ㈤ 饵料:现在常用的饵料有五大类: ①培养的硅藻类和植物性鞭毛虫类。 ②培养的轮虫类、枝角类和桡足类等。 ③卤虫无节幼体。 ④酵母、小麦粉、大豆粉、酱油粕、海藻粉末以及相 应配方的配合饵料等人工饵料。 ⑤用网采集的天然浮游动物。 ㈥ 饲养容器:一般以水槽、指管或土池培养浮游动 物主要采用静水方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