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作文导学案 【训练目标】 ■了解描写人物应抓住的主要方面,掌握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技法点拔】 方法 ■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 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要以“形”传 “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如: △他穿一身旧制服衣裳,高大的身板有些单薄。一张瘦条脸上,栽着一些不很稠 密的胡须,由于脸色显出一种病容似的苍白,那胡须看起来倒黑森森的。他实际 上除过气管有些毛病外,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病。只是因为多年来体力劳动少此, 身板才显得单薄了一些。(《平凡的世界》) △那鼻子之大,衬得全身都小了。据说实在是大得出奇,鼻梁是拱起的,鼻上全 是疙瘩,颜色青紫,像茄子那样,鼻尖盖过嘴巴两三指宽。这样一个颜色青紫、 疙疙瘩瘩的拱梁大鼻,使他那张脸奇丑不堪。(《堂吉诃德》) △我们家的“吃东西大王”外婆体重一百七十斤,怎么样?够重的吧!她有个 “超级大肚子”,那个大肚子让她往公交车上一站时,就得占三个人的位置。她 吃东西也多,就像几天不吃饭永远也吃不饱一般。外婆长着一张圆圆的脸,眉毛 淡淡的,眼睛小小的,一笑起来只有一条缝儿,就像一个弯弯的小月牙。 △八成新的上衣上,五个纽扣掉了四个,唯一幸存的一个也只靠一根线系着挂在 胸前:大敞着怀,里边穿一件红色绒衣;裤腿挽到膝盖上,湿漉漉的直往下滴水 大冷的天,却光着脚,脚腿水痕还未千;站在门口呼哧呼哧喘着气,挂在头发根 上的一片枯树叶随着一晃一晃的。小辫上扎着一对大红绸蝴蝶结,就像美丽的玫 瑰花在调皮地跳动。 ■神态描写:人物的神态就是人物的神情姿态,主要通过人物面部的表情变化显 露出来。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呆若木鸡、目瞪口呆、神采奕 奕、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眉飞色舞、张口结舌、挤眉弄眼、眉开眼笑、目不转 晴等。 描写人物的神态,常常与人物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语言等结合在一起。如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皱起眉头,说:“怎么了,吃不下?……”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金色的鱼 钩》)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 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草船借箭》 △少校上了年纪,身材高大威壮,五官粗犷强悍,一副磐石模样。但尽管如此, 他的仇人还是找到了动摇他的手段。此刻他脸色煞白如死尸,比死尸更骇人。宽 大的额头痛苦地紧抽,两条眉毛拧成一条灰白的直线,眼睛充血,目光狂乱,颤 抖的唇边挂着白色的口水,浑身激动得抖个不停,就连处于压倒一切的羞辱之中, 也竭尽自尊想镇定下来。(《我亲戚莫利纽克斯少校》) ■行动描写:这里所说的行动,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动,而是最有意义、最能显示 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动情节发展的那些行动,包括人物的习惯性动作和下意识举 止在内。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在“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价 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使读者透过人物的“所作所为”作
“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作文导学案 【训练目标】 ■了解描写人物应抓住的主要方面,掌握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技法点拔】 方法一: ■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 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要以“形”传 “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如: △他穿一身旧制服衣裳,高大的身板有些单薄。一张瘦条脸上,栽着一些不很稠 密的胡须,由于脸色显出一种病容似的苍白,那胡须看起来倒黑森森的。他实际 上除过气管有些毛病外,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病。只是因为多年来体力劳动少此, 身板才显得单薄了一些。(《平凡的世界》) △那鼻子之大,衬得全身都小了。据说实在是大得出奇,鼻梁是拱起的,鼻上全 是疙瘩,颜色青紫,像茄子那样,鼻尖盖过嘴巴两三指宽。这样一个颜色青紫、 疙疙瘩瘩的拱梁大鼻,使他那张脸奇丑不堪。(《堂吉诃德》) △我们家的“吃东西大王”外婆体重一百七十斤,怎么样?够重的吧!她有个 “超级大肚子”,那个大肚子让她往公交车上一站时,就得占三个人的位置。她 吃东西也多,就像几天不吃饭永远也吃不饱一般。外婆长着一张圆圆的脸,眉毛 淡淡的,眼睛小小的,一笑起来只有一条缝儿,就像一个弯弯的小月牙。 △八成新的上衣上,五个纽扣掉了四个,唯一幸存的一个也只靠一根线系着挂在 胸前;大敞着怀,里边穿一件红色绒衣;裤腿挽到膝盖上,湿漉漉的直往下滴水; 大冷的天,却光着脚,脚腿水痕还未干;站在门口呼哧呼哧喘着气,挂在头发根 上的一片枯树叶随着一晃一晃的。小辫上扎着一对大红绸蝴蝶结,就像美丽的玫 瑰花在调皮地跳动。 ■神态描写:人物的神态就是人物的神情姿态,主要通过人物面部的表情变化显 露出来。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呆若木鸡、目瞪口呆、神采奕 奕、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眉飞色舞、张口结舌、挤眉弄眼、眉开眼笑、目不转 晴等。 描写人物的神态,常常与人物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语言等结合在一起。如: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皱起眉头,说:“怎么了,吃不下?……”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金色的鱼 钩》)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 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草船借箭》) △少校上了年纪,身材高大威壮,五官粗犷强悍,一副磐石模样。但尽管如此, 他的仇人还是找到了动摇他的手段。此刻他脸色煞白如死尸,比死尸更骇人。宽 大的额头痛苦地紧抽,两条眉毛拧成一条灰白的直线,眼睛充血,目光狂乱,颤 抖的唇边挂着白色的口水,浑身激动得抖个不停,就连处于压倒一切的羞辱之中, 也竭尽自尊想镇定下来。(《我亲戚莫利纽克斯少校》) ■行动描写:这里所说的行动,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动,而是最有意义、最能显示 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动情节发展的那些行动,包括人物的习惯性动作和下意识举 止在内。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在“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价 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使读者透过人物的“所作所为”作
出相应、相似、相关而不相悖的判断。 Δ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 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药》) 华老栓开的是小茶馆,积攒一包洋钱不容易,因此收藏也就特别小心,以至于华 大妈要“掏”上半天!老栓“接”、“抖抖”地“装”、不放心地“按”,生动 表现了在社会最底层的市民生活的艰辛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唉哟:宝玉早 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 出话来;薜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菜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却合在迎春 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红楼梦》) 湘云、探春的豪爽,黛玉、惜春的娇柔,宝玉的娇纵,贾母的欢快,王夫人、薛 姨妈的失态,无不表现得活灵活现,在对照中展示出了鲜明的个性。 ■语言描写:由于时代、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 方式各有不同,语言描写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 其容。语言描写宜简洁得体,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物身份。语言描写不是孤立 的,常常与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等结合起来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作一句诗。秀才 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县官接了一句:“满天下皇家瑞气。”财主笑 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这时,刚好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 句:“放你娘的狗屁。 这段话表明了不同身份的的人有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也不同 秀才读书人,语言讲文采,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 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 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一一表明自己 不是想拖丈夫的后腿,但是有去探望丈夫的“充足理由”。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一一没有理由的理由,很“要紧的话”,当然 必须当面嘱咐 水生的女人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一一知道前 两位的话不能“自圆其说”,只好另想办法,搬出“婆婆”做理由,最后还不忘 加一句“有什么看头啊!”表白自己,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荷花淀》)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 体地呈现给读者。其方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描写,它包括内心独白 梦境幻觉描写等;另一类是间接描写,它可借助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 作、环境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如: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 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 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非常恰当的将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描写了出来
出相应、相似、相关而不相悖的判断。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 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药》) 华老栓开的是小茶馆,积攒一包洋钱不容易,因此收藏也就特别小心,以至于华 大妈要“掏”上半天!老栓“接”、“抖抖”地“装”、不放心地“按”,生动 表现了在社会最底层的市民生活的艰辛。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唉哟;宝玉早 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 出话来;薜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菜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却合在迎春 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红楼梦》) 湘云、探春的豪爽,黛玉、惜春的娇柔,宝玉的娇纵,贾母的欢快,王夫人、薛 姨妈的失态,无不表现得活灵活现,在对照中展示出了鲜明的个性。 ■语言描写:由于时代、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 方式各有不同,语言描写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 其容。语言描写宜简洁得体,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物身份。语言描写不是孤立 的,常常与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等结合起来。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作一句诗。秀才 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县官接了一句:“满天下皇家瑞气。”财主笑 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这时,刚好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 句:“放你娘的狗屁。” 这段话表明了不同身份的的人有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也不同。 秀才读书人,语言讲文采,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 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 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表明自己 不是想拖丈夫的后腿,但是有去探望丈夫的“充足理由”。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没有理由的理由,很“要紧的话”,当然 必须当面嘱咐。 水生的女人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知道前 两位的话不能“自圆其说”,只好另想办法,搬出“婆婆”做理由,最后还不忘 加一句“有什么看头啊!”表白自己,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荷花淀》)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 体地呈现给读者。其方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描写,它包括内心独白、 梦境幻觉描写等;另一类是间接描写,它可借助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 作、环境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如: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 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 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非常恰当的将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描写了出来
Δ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 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 界真不象样……”于是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鲁迅《阿Q正传》) 简洁,很好的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活化了出来。 △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用粮食 舍不得丢,—一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 粮两空。怎么办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我听着他 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 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 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 我呀!……(王愿坚《粮食的故事》) 内心独白式:作者用抒情的笔法,写“我”与儿子洪七给山上的红军送粮,在途 中遇到了敌人。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是牺牲儿子保护粮食,还是保护儿子? “我”的内心斗争非常激烈,心情极度矛盾、复杂。最后,“我”毅然牺牲了儿 子,使“我”的崇高品质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就变得像 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 盘碗,填满了苹果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冒着热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 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走来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面前没有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安徒生 《卖火柴的女孩》) 梦境幻觉式:刻画出小女孩天真、单纯和对温饱渴求的心理。同时,又深刻的揭 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和黑暗。 方法二: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 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 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人物的细节描写涵盖了人物的语言、行 动、外貌和心理描写等。如: △有下象棋者,久而无声响,排闼视之阒不见人,原来他们是在门后角里扭做 团,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在他的口里挖车呢。被挖者不敢出声,出声则 口张,口张则车被挖回,挖回则必悔棋,悔棋则不得胜,这种认真的态度憨得可 爱。我曾见过二人手谈,起先是坐着,神情潇洒,望之如神仙中人。俄而棋势吃 紧,两人都站起来了,剑拔弩张,如斗鹌鹑,最后到了生死关头,两个人跳到棹 上去了!(梁实秋《下棋》) △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 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 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鲁 迅《阿Q正传》) 这个行为细节,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点一一直到死还恪守着 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 Δ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 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 △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 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
△阿 Q 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 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 Q 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 界真不象样……”于是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鲁迅《阿 Q 正传》) 简洁,很好的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将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活化了出来。 △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用粮食, 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 粮两空。怎么办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我听着他 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 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 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 我呀!……(王愿坚《粮食的故事》) 内心独白式:作者用抒情的笔法,写“我”与儿子洪七给山上的红军送粮,在途 中遇到了敌人。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是牺牲儿子保护粮食,还是保护儿子? “我”的内心斗争非常激烈,心情极度矛盾、复杂。最后,“我”毅然牺牲了儿 子,使“我”的崇高品质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就变得像 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 盘碗,填满了苹果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冒着热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 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走来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面前没有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安徒生 《卖火柴的女孩》) 梦境幻觉式:刻画出小女孩天真、单纯和对温饱渴求的心理。同时,又深刻的揭 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和黑暗。 方法二: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 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 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人物的细节描写涵盖了人物的语言、行 动、外貌和心理描写等。如: △有下象棋者,久而无声响,排闼视之阒不见人,原来他们是在门后角里扭做一 团,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在他的口里挖车呢。被挖者不敢出声,出声则 口张,口张则车被挖回,挖回则必悔棋,悔棋则不得胜,这种认真的态度憨得可 爱。我曾见过二人手谈,起先是坐着,神情潇洒,望之如神仙中人。俄而棋势吃 紧,两人都站起来了,剑拔弩张,如斗鹌鹑,最后到了生死关头,两个人跳到棹 上去了!(梁实秋《下棋》) △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 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 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鲁 迅《阿 Q 正传》) 这个行为细节,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点——直到死还恪守着 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 △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 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 △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 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
■侧面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先前对贾宝玉的介绍, 就是借王夫人之口和林黛玉之“想”侧面进行的 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志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这回时写道:“文有正衬, 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 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 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 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编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 玉《登徒子好色赋》) △这天晚上她真是惊人的美……当她出现的时候,一个个脑袋此起彼伏,连舞台 上的演员也对着她望,她仅仅一露面就使观众这样骚动。(《茶花女》) △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 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 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辨,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 了腿。 这里作者通过酒客的谈论,从侧面表现孔乙己因偷丁举人家的书而被打的悲惨遭 遇,为下文孔乙己爬来喝酒的悲惨命运作了铺垫,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 的毒害。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孔乙己被打的惨剧,但通过酒客的话,给读者提 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这种想象可能远远超出了直接正面对被打场面的描写 ■白描勾勒:指不用或少用色彩浓烈的修饰性词语,不加渲染烘托,只是用简洁 质朴的文字,勾勒人物形象的一种写法。它的特点是语言平实,线条清晰。例: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髙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常 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 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 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祝福》)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藤野先生》) 寥寥数语,就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工笔细描:指用细腻的笔触对人或事物作详尽而细致入微的描墓,它常用对比、 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讲究铺陈渲染,语言精巧细腻,富于色彩。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 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Δ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 髻,绾着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 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 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红楼梦》) △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 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 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
■侧面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先前对贾宝玉的介绍, 就是借王夫人之口和林黛玉之“想”侧面进行的。 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志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这回时写道:“文有正衬, 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 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 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 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编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 玉《登徒子好色赋》) △这天晚上她真是惊人的美……当她出现的时候,一个个脑袋此起彼伏,连舞台 上的演员也对着她望,她仅仅一露面就使观众这样骚动。(《茶花女》) △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 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 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辨,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 了腿。 这里作者通过酒客的谈论,从侧面表现孔乙己因偷丁举人家的书而被打的悲惨遭 遇,为下文孔乙己爬来喝酒的悲惨命运作了铺垫,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 的毒害。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孔乙己被打的惨剧,但通过酒客的话,给读者提 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这种想象可能远远超出了直接正面对被打场面的描写。 ■白描勾勒:指不用或少用色彩浓烈的修饰性词语,不加渲染烘托,只是用简洁 质朴的文字,勾勒人物形象的一种写法。它的特点是语言平实,线条清晰。例: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常 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 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 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祝福》)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藤野先生》) 寥寥数语,就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工笔细描:指用细腻的笔触对人或事物作详尽而细致入微的描摹,它常用对比、 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讲究铺陈渲染,语言精巧细腻,富于色彩。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 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 髻,绾着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 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 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红楼梦》) △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 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 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
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 体 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的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阿 累《一面》) ■漫画夸张:指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对人物外貌中最具特色的部位进行描绘的 一种写法。它的特点在于从“点”上用力。通常用在作者需要加以鞭挞、批评的 喜剧性人物身上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 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 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 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着黑眼镜,穿着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装 在套子里的人》) △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脚尖的,中间隆起的那个部位,会把视线 挡住。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整齐地朝后梳拢着,蘸了水,没有一根错乱的。白 皙晳的脸上,看不见一条皱纹,像刚出锅的馒头。由于胖,鼻子、眼睛就显得特 别小;由于小,就显得格外精采有神。(《卖蟹》) 通过描写,塑造出“过滤嘴”的形象:老而胖,整洁考究,富态优裕,高人一等。 在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嘲笑。 【片断赏析】 指出下列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人物性格特点。 1.“怎么办呢,该不该上去呢?”唐明贼似的看看四周,比先前更紧张了,两 腿在桌底下直发抖。“去,一定得上去,这是最后一个竞选项目了,为了以后同 学们能对我另眼相看,我一定要竞选到这劳动委员。……可是……”唐明深深地 咽下一口口水,头低得快贴到桌上了,呼吸更急促了。“李华一下来,我就上 去……”他这么想。 2.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 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 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 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 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3.蒙蒙细雨。公园内,一个穿着洁白小天鹅裙的女孩挣脱爸爸的手向前跑去。 她停在一摊污水前,从水里捡出两角钱 污水湿了她的小手,污水脏了她的白裙 “阿姨,阿姨,您的钱!”她叫着,几步跑到一位妇女身旁,仰起秀丽的小脸, 甜甜地笑着 那妇女看了看那被污水浸湿了的两角票子,皱皱眉头说:“不是我的!”扭头走 开 女孩愣在那儿,心中犯疑:明明看见钱是从那阿姨钱包里掉下来的嘛!小女孩抬 起头又望了望那位妇女,可巧那位妇女回身瞥了她一眼。 爸爸赶上来,打落女孩手中的钱,钱又飘进那摊污水 小小女孩茫然站着,睁大了眼睛…
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 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的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阿 累《一面》) ■漫画夸张:指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对人物外貌中最具特色的部位进行描绘的 一种写法。它的特点在于从“点”上用力。通常用在作者需要加以鞭挞、批评的 喜剧性人物身上。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 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 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 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着黑眼镜,穿着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装 在套子里的人》) △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脚尖的,中间隆起的那个部位,会把视线 挡住。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整齐地朝后梳拢着,蘸了水,没有一根错乱的。白 皙皙的脸上,看不见一条皱纹,像刚出锅的馒头。由于胖,鼻子、眼睛就显得特 别小;由于小,就显得格外精采有神。(《卖蟹》) 通过描写,塑造出“过滤嘴”的形象:老而胖,整洁考究,富态优裕,高人一等。 在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嘲笑。 【片断赏析】 指出下列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人物性格特点。 1.“怎么办呢,该不该上去呢?”唐明贼似的看看四周,比先前更紧张了,两 腿在桌底下直发抖。“去,一定得上去,这是最后一个竞选项目了,为了以后同 学们能对我另眼相看,我一定要竞选到这劳动委员。……可是……”唐明深深地 咽下一口口水,头低得快贴到桌上了,呼吸更急促了。“李华一下来,我就上 去……”他这么想。 2.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 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 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 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 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3.蒙蒙细雨。公园内,一个穿着洁白小天鹅裙的女孩挣脱爸爸的手向前跑去。 她停在一摊污水前,从水里捡出两角钱。 污水湿了她的小手,污水脏了她的白裙。 “阿姨,阿姨,您的钱!”她叫着,几步跑到一位妇女身旁,仰起秀丽的小脸, 甜甜地笑着。 那妇女看了看那被污水浸湿了的两角票子,皱皱眉头说:“不是我的!”扭头走 开。 女孩愣在那儿,心中犯疑:明明看见钱是从那阿姨钱包里掉下来的嘛!小女孩抬 起头又望了望那位妇女,可巧那位妇女回身瞥了她一眼。 爸爸赶上来,打落女孩手中的钱,钱又飘进那摊污水。 小小女孩茫然站着,睁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