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地基承载力 基本要求 1.掌握临塑荷载和塑性荷载的概念及计算 方法 2.了解普朗德尔、赖斯纳理论;掌握太沙 基公式;掌握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及其确定方法
第八章 地基承载力 基本要求 1.掌握临塑荷载和塑性荷载的概念及计算 方法 2.了解普朗德尔、赖斯纳理论;掌握太沙 基公式;掌握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及其确定方法
第一节概述 某点τ>τ极限平衡状态 某区域内:pτ,则处于极限平衡区,地基失稳 地基承载力分为两种 1.极限承载力 与土性、基础埋深、宽度、形状等有关 2.容许承载力:与建筑的结构特性等有关 本章对土性的假设:理想弹塑性体
第一节 概述 某点 > f : 极限平衡状态 某区域内: > f , 则处于极限平衡区, 地基失稳 地基承载力分为两种: 1. 极限承载力 与土性、基础埋深、宽度、形状等有关 2. 容许承载力 :与建筑的结构特性等有关 本章对土性的假设: 理想弹塑性体
第二节地基的变形和失稳 临塑荷载P和极限承载力pu Per pu p=p/A 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1.压密阶段(oa) 2.局部剪损阶段(ab) 3.整体剪切破坏阶段 三阶段之间的界限荷载p和pu
第二节 地基的变形和失稳 一、临塑荷载pcr和极限承载力pu 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1. 压密阶段 (oa) 2. 局部剪损阶段(ab) 3. 整体剪切破坏阶段 三阶段之间的界限荷载pcr和pu o s p P=P/A cr pu
竖直荷载下地基的破坏形式(动画) 1.图8-3 整体剪切破坏(b):土质坚硬、密实、埋深 局部剪切破坏():地基土质疏松 冲剪破坏(d):地基土质疏松 随着基础埋深增加,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更为常见
二、竖直荷载下地基的破坏形式(动画) 1. 图8-3 整体剪切破坏(b) : 土质坚硬、密实、埋深 局部剪切破坏(c) : 地基土质疏松 冲剪破坏(d):地基土质疏松 随着基础埋深增加,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更为常见
魏西克( Vesic, a.B)提出了用土的相对压缩性判别地 基究竟要发生哪种破坏模式。 土的刚度指数I和临界刚度指数Ic)为 E 2(1+v)(c+at8s ) l/2e30438)cot(45-9/2) q_基础的側面荷载q=yD 耳>I(a),土相对不可压缩,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耳<I(e土相对可压缩发生局部剪切破坏或冲剪破坏 对于整体剪切破坏,已有较多的理论对其进行研究,而对局部剪 切破坏或冲剪破坏模式,目前尚无理论公式可循.有学者建议将 整体剪切破坏模式的公式加以适当修正,可用于局部剪切破坏; 冲剪破坏模式很少见,可不予研究
魏西克(Vesic, A. B)提出了用土的相对压缩性判别地 基 究竟要发生哪种破坏模式。 土的刚度指数Ir和临界刚度指数Ir(cr)为 q__ 基础的側面荷载 q=D Ir > Ir(cr) , 土相对不可压缩,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Ir < Ir(cr) , 土相对可压缩,发生局部剪切破坏或冲剪破坏 对于整体剪切破坏, 已有较多的理论对其进行研究, 而对局部剪 切破坏或冲剪破坏模式,目前尚无理论公式可循. 有学者建议将 整体剪切破坏模式的公式加以适当修正, 可用于局部剪切破坏; 冲剪破坏模式很少见, 可不予研究. 2(1 )(c qtg) E I r + + = 1/ 2 cot(45 / 2) (3.3 0.45 / ) 0 ( ) = − − B L r cr I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