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说明: 1、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本卷共8页,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是你学习态度端正的表现。 匚题号 四总分 得分 、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确凿(zωo)脑髓(sui)倜傥(tang)祈(qi)祷 B.殷红(yin)骊歌(11)讪笑(shin)炽痛(zhi) C.亘(gen)古深邃(sui)磐石(pan)谰(lan)语 D.嫉(j)妒菜畦(q1)重荷(he)惩( cheng)罚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可歌可泣潜心贯注义愤填膺锋芒必露 B.马革裏尸家喻户晓锲而不舍群蚁排衙 C.人声鼎沸来势汹汹荒草凄凄浩浩荡荡 D.当之无愧妇孺皆知兀兀穷年拍既合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诗集《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他是法国著名作家 C.《邓稼先》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获得1957年诺贝尔 物理学奖 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 乐府民歌。 4、指出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大家喜欢的智能手机均内置新版软件移动视窗操作系统,并拥有通话、上 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 B.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C.从“豆你玩(绿豆)”、“蒜你狠(大蒜)”到“姜你军(生姜)”,这些词汇
1 司马光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说明: 1、本试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 2、本卷共 8 页,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是你学习态度端正的表现。 一、积累与运用(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A.确凿.(záo) 脑髓.(suí) 倜傥.(tǎnɡ) 祈.(qǐ )祷 B.殷.红(yīn) 骊.歌(lí ) 讪.笑(shàn) 炽.痛( zhì ) C. 亘.(gèn)古 深邃.(suì ) 磐.石( pán ) 谰.( lán )语 D.嫉.(jì)妒 菜畦.(qí ) 重荷.( hè ) 惩.(chéng)罚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 (2 分) A.可歌可泣 潜心贯注 义愤填膺 锋芒必露 B.马革裹尸 家喻户晓 锲而不舍 群蚁排衙 C.人声鼎沸 来势汹汹 荒草凄凄 浩浩荡荡 D.当之无愧 妇孺皆知 兀兀穷年 一拍既合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诗集《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他是法国著名作家。 C.《邓稼先》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获得 1957 年诺贝尔 物理学奖。 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 乐府民歌。 4、指出下面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 (2 分) A.大家喜欢的智能手机均内置新版软件移动视窗操作系统,并拥有通话、上 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 B.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C.从“豆你玩(绿豆)”、“蒜你狠(大蒜)”到“姜你军(生姜)”,这些词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无一不显示了市民对于不断上涨的农产品感到担心。 D.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患措施 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 震,平日里鲜为人知的地方立即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 吴下阿蒙了。 6、背诵默写(8分,每空1分。) (1)、 ,弹琴复长啸。 (2)、马上相逢无纸笔, (3)、《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因闻听《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家乡与亲 人的诗句: (4)、《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句子:“ (5)、现在正是春天,请默写一句古人有关春天的诗句: 7、名著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4分) (1)、根据高尔基《童年》的内容,在下面空白处填出相关人物。(2分) 每逢周六, 都要惩罚一下本周以来犯过错误的孩子,然后他就去 做晚祷,这时,厨房成了孩子们的天地。外祖母收养的弃儿 弄来黑色 蟑螂,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2)、“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 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 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上文中的“她”是个怎样的女性?阿廖沙为什么最喜欢她?(2分) 8、综合性学习(6分) 通过“黄河,母亲河”的综合实践活动,你对黄河是否有更多的了解呢? (1)、请写出与黄河有关的俗语(或谚语)和古诗各一句。(2分) ①、俗语(或谚语): 古诗
2 无一不显示了市民对于不断上涨的农产品感到担心。 D.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患措施。 5、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 分) 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 B.北京时间 2013 年 4 月 20 日 8 时 2 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 震,平日里鲜为人知 ....的地方立即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 吴下阿蒙 ....了。 6、背诵默写(8 分,每空 1 分。) (1)、 ,弹琴复长啸。 (2)、马上相逢无纸笔 , 。 (3)、《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因闻听《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家乡与亲 人的诗句: , 。 (4)、《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句子:“ , 。” ( 5 )、 现 在 正 是 春 天 , 请 默 写 一 句 古 人 有 关 春 天 的 诗 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4 分) (1)、根据高尔基《童年》的内容,在下面空白处填出相关人物。(2 分) 每逢周六, 都要惩罚一下本周以来犯过错误的孩子,然后他就去 做晚祷,这时,厨房成了孩子们的天地。外祖母收养的弃儿 弄来黑色 蟑螂,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2)、“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 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 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上文中的“她”是个怎样的女性?阿廖沙为什么最喜欢她?(2 分) 8、综合性学习(6 分) 通过“黄河,母亲河”的综合实践活动,你对黄河是否有更多的了解呢? (1)、请写出与黄河有关的俗语(或谚语)和古诗各一句。(2 分) ①、俗语(或谚语): ②、古诗:
(2)、请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 人们保护母亲河。(2分) 公益广告语: (3)、黄河面临严峻的水污染问题,北京雾霾天气是我们面临的空气污染问题, 作为中学生的你们,怎样身体力行的保护身边的环境呢?至少说出两方面你的具 体做法。(2分) 、现代文阅读(25分) (一)父亲的自行车(16分)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 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父亲没有 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 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 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 上焦急地等待父亲。A:我们呖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胞一般穿过那打賽场,跨过 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 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 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 们回家 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 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味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 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象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 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 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 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好像有。” 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⑤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 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 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闪失 ⑥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 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
3 (2)、请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 人们保护母亲河。(2 分) 公益广告语: (3)、黄河面临严峻的水污染问题,北京雾霾天气是我们面临的空气污染问题, 作为中学生的你们,怎样身体力行的保护身边的环境呢?至少说出两方面你的具 体做法。(2 分) 二、现代文阅读(25 分) (一)父亲的自行车 (16 分)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 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父亲没有 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 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 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 上焦急地等待父亲。A: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 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 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 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 们回家。 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 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味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 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象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 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 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 “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 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好像有。” 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⑤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 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 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闪失。 ⑥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 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
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 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羡的背上和 自行车的单杠上,最得那么存:有时,满天果辰,每一个亮最贔的星星都在向 我们眨眼,似平是责条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东在黑 暗中一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东上睡着了a ⑦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 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 弟则坐前面。B:亲骑得七分费劲数力寒条都会累得满头太汗。若逢雨天,他 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忠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 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 ⑧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 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9、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哪四个场景?根据提示简要概括。(2分 (1)平日里:“我”和弟弟赛跑争位的欢快情景; (2)节日里 (3)生病时:父亲夜晚送儿治病的温馨情境 (4)上学时 10、批注是精读文章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语言、结构等 方面给文章加上批语。请从文中第③、⑦自然段的A、B两处任选一处, 选角度作批注。 (3分) 11、第⑥段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2、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4 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 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和 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存;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 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 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⑦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 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 弟则坐前面。B:父亲骑得十分费劲,数九寒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逢雨天,他 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 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 ⑧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 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9、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哪四个场景?根据提示简要概括。(2 分) (1)平日里:“我”和弟弟赛跑争位的欢快情景; (2)节日里: (3)生病时: 父亲夜晚送儿治病的温馨情境; (4)上学时: 10、批注是精读文章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语言、结构等 方面给文章加上批语。请从文中第③、⑦自然段的 A、B 两处任选一处,自 选角度作批注。 (3 分) 11、第⑥段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 12、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3 分)
13、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14、你的童年有什么人什么事让你难以忘怀,让你感动不已?请写下来,并说说 感受,不少于80字。(3分) (二)没钓到的大鱼(9分) (1)这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我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小有成就的建筑师了。 (2)七岁那年,我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傍 晚,我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我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落日的余 辉下,水中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斓的涟猗。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湖水中的波纹又 变成了银白色,景象十分美丽动人。 (3)忽然,钓杆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我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钓,急忙 收到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熟练的操作,十分惬意欣慰。 (4)终于,我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 在此之前我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5)我们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看呆了。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的 翕动着。母亲揿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一一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 还差两个小时。 (6)“ 母亲说 (7)“不!妈妈!”我哭了 敦 (8)“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着我。 (9)“再没有这样大的鱼了。”我仍然伤感不已 (10)我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也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人。又看看母 亲,虽然没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我从母亲那平时温和慈祥而现在 却十分坚决的脸色中知道:决定是不可更改的。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钓, 把它放了生。 (11)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12)回想刚才钓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我就像做了一场梦 (13)如今,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小岛上,我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5 13、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 分) 14、你的童年有什么人什么事让你难以忘怀,让你感动不已?请写下来,并说说 感受,不少于 80 字。(3 分) (二)没钓到的大鱼 ( 9 分) (1)这是 34 年前的事了。今天我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小有成就的建筑师了。 (2) 七岁那年,我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傍 晚,我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我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落日的余 辉下,水中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斓的涟猗。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湖水中的波纹又 变成了银白色,景象十分美丽动人。 (3) 忽然,钓杆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我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钓,急忙 收到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熟练的操作,十分惬意欣慰。 (4) 终于,我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 在此之前我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5) 我们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看呆了。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的 翕动着。母亲揿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 10 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 还差两个小时。 (6)“ ”母亲说。 (7)“不!妈妈!”我哭了。 (8)“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着我。 (9)“再没有这样大的鱼了。”我仍然伤感不已。 (10) 我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也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人。又看看母 亲,虽然没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我从母亲那平时温和慈祥而现在 却十分坚决的脸色中知道:决定是不可更改的。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钓, 把它放了生。 (11) 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12)回想刚才钓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我就像做了一场梦。 (13) 如今,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小岛上,我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