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 概念 国际贸易额国际贸易量顺差逆差贸易平衡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地区结构对外贸易依存度 简谷 1.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哪些问题? 2.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3.什么是国际贸易制度? 4.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5.简述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 6.简述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发展 三、分析与思考 1.分析说明中国2001年以来国际贸易差额的变化特征 2.请收集中国2001年以来历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数据,分析其变化趋势和特点 3.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近三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概念 因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价值资本输出不等价交换 、简答 1.为什么说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国际分工? 2.列宁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做出了哪些贡献? 3.不等价交换的原因有哪些? 三、分析与思考 1.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观点对经济全球化趋势进行评论 2.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没有完整的国际贸易理论,请对此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三章比较成本说与古典国际贸易棋型 概念 绝对成本说比较成本说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机会成本无差异曲线交换比率贸易均衡 二、判断改
第一章 导论 一、概念 国际贸易额 国际贸易量 顺差 逆差 贸易平衡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地区结构 对外贸易依存度 二、简答 1.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哪些问题? 2.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3.什么是国际贸易制度? 4.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5.简述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 6.简述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发展。 三、分析与思考 1.分析说明中国 2001 年以来国际贸易差额的变化特征。 2.请收集中国 2001 年以来历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数据,分析其变化趋势和特点。 3.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近三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一、概念 国际分工 世界市场 国际价值 资本输出 不等价交换 二、简答 1.为什么说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国际分工? 2.列宁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做出了哪些贡献? 3.不等价交换的原因有哪些? 三、分析与思考 1.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观点对经济全球化趋势进行评论。 2.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没有完整的国际贸易理论,请对此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三章 比较成本说与古典国际贸易模型 一、概念 绝对成本说 比较成本说 生产可能性曲线 边际机会成本 无差异曲线 交换比率 贸易均衡 二、判断改错
1.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是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绝对成本差异()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机会成本() 3.在单要素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递增,从而边际机会成本递增(): 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就是相对价格线的斜率() 5.当实现国内均衡的时候,一国生产产品的边际机会成本等于产品的交换比率() 6.开展国际贸易后,一过出口产品的价格将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将提高() 7.在单要素情况下,开展贸易后,一国出口产品将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 8.开展贸易后,一国消费者能够消费的产品数量将增加,从而福利得到改善() 9.当实现贸易均衡的情况下,两国相互的进出口产品数量会相等() 三、简答 1.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与斯密的绝对成本说有什么关系? 2.比较成本说留下了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3.在边际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为什么一国在开展贸易后会形成生产的完全专业化? 4.根据李嘉图模型说明自由贸易的利益。 四、分析与思考 1.下表给出了中美两国生产一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请分析说明两国各在哪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具 有比较优势? 美国 中国 大米 小麦 2.在古典国际贸易模型中,假定有A、B两个国家。A国有100个单位的劳动,B国有90个单位的劳动 如果A国生产1单位X产品需要1个劳动,生产1单位Y产品也需要1个劳动;B国生产1单位X产品需 要3个劳动,生产1单位Y产品需要2个劳动。根据以上条件画出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哪 个国家生产X产品具有比较成本优势,哪个国家生产Y产品具有比较成本优势? 3.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 使用劳动一种生产要素,加拿大的总劳动量为600小时,中国的总劳动量为800小时。 计算机 小麦 100小时 4小时 加拿大 60小时 3小时 (1)计算贸易前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市场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 省对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在自由贸易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各国的福利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试用 图形说明。 五、论述
1.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是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绝对成本差异( );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机会成本( ); 3.在单要素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递增,从而边际机会成本递增( ); 4.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就是相对价格线的斜率( ); 5.当实现国内均衡的时候,一国生产产品的边际机会成本等于产品的交换比率( ); 6.开展国际贸易后,一过出口产品的价格将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将提高( ); 7.在单要素情况下,开展贸易后,一国出口产品将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 ); 8.开展贸易后,一国消费者能够消费的产品数量将增加,从而福利得到改善( ); 9.当实现贸易均衡的情况下,两国相互的进出口产品数量会相等( )。 三、简答 1.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与斯密的绝对成本说有什么关系? 2.比较成本说留下了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3.在边际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为什么一国在开展贸易后会形成生产的完全专业化? 4.根据李嘉图模型说明自由贸易的利益。 四、分析与思考 1.下表给出了中美两国生产一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请分析说明两国各在哪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具 有比较优势? 美国 中国 大米 2 5 小麦 1 2 2.在古典国际贸易模型中,假定有 A、B 两个国家。A 国有 100 个单位的劳动,B 国有 90 个单位的劳动。 如果 A 国生产 1 单位 X 产品需要 1 个劳动,生产 1 单位 Y 产品也需要 1 个劳动;B 国生产 1 单位 X 产品需 要 3 个劳动,生产 1 单位 Y 产品需要 2 个劳动。根据以上条件画出 A、B 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哪 个国家生产 X 产品具有比较成本优势,哪个国家生产 Y 产品具有比较成本优势? 3.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 1 单位计算机和 1 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 使用劳动一种生产要素,加拿大的总劳动量为 600 小时,中国的总劳动量为 800 小时。 计算机 小麦 中? 国 100 小时 4 小时 加拿大 60 小时 3 小时 (1)计算贸易前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市场价格是 1 单位计算机交换 22 单位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 省对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在自由贸易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各国的福利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试用 图形说明。 五、论述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组织,与其他国家更自由地开展贸易能够实现“双赢”,请用里模 型评论这种观点 第四章相互需求原理 、概念 贸易条件提供曲线相互需求恩格尔法则代表性需求假设 判断改错 1.如果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提高,在进口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的贸易条件就恶化了() 2.提供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一个贸易均衡点() 3.随着一国面临的贸易条件线的斜率(绝对值)不断变大,一国一定量的出口商品就能换回更多的进口商 品() 4.通过两国提供曲线交点的贸易条件线的斜率表示的是均衡的国际交换比率(): 代表性需求假设的前提是,两国的收入水平相近并存在重叠需求() 三、简答 1.为什么说提供曲线可以作为国际贸易一般均衡分析的工具? 2.因为偏好不同而产生的国际贸易其结果与因为比较成本差异而产生的贸易是否相同? 3.代表性需求假设阐述的理论对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有哪些启示? 四、分析与思考 1.在同样的投入下,如果甲国能生产45单位A产品,32单位B产品,而乙国能生产62单位A产品 单位B产品。在不考虑运输成本的情况下,请确定两国开展国际贸易交换A、B产品时的相对价格区间。 2.如果一国面对的国际交换比率发生如下变化:1X=0.5Y,1X=1Y,1X=2Y,1X=3Y,请作图推导该国的提供 曲线 第五章要素禀赋论及其拓展 、概念 要素密集度要素丰裕度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递增的边际机会成本里昂惕夫之谜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特定要素 判断改错 1.要素密集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生产要素的禀赋状况,要素丰裕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时投入的要 素比例() 2.根据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一国应装业化地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差异,部分原因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 4.边际机会成本递增时,一国开展贸易后的生产将实现完全的专业化()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组织,与其他国家更自由地开展贸易能够实现“双赢”,请用里模 型评论这种观点。 第四章 相互需求原理 一、概念 贸易条件 提供曲线 相互需求 恩格尔法则 代表性需求假设 二、判断改错 1.如果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提高,在进口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的贸易条件就恶化了( ); 2.提供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一个贸易均衡点( ); 3.随着一国面临的贸易条件线的斜率(绝对值)不断变大,一国一定量的出口商品就能换回更多的进口商 品( ); 4.通过两国提供曲线交点的贸易条件线的斜率表示的是均衡的国际交换比率( ); 5.代表性需求假设的前提是,两国的收入水平相近并存在重叠需求( )。 三、简答 1.为什么说提供曲线可以作为国际贸易一般均衡分析的工具? 2.因为偏好不同而产生的国际贸易其结果与因为比较成本差异而产生的贸易是否相同? 3.代表性需求假设阐述的理论对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有哪些启示? 四、分析与思考 1.在同样的投入下,如果甲国能生产 45 单位 A 产品,32 单位 B 产品,而乙国能生产 62 单位 A 产品,34 单位 B 产品。在不考虑运输成本的情况下,请确定两国开展国际贸易交换 A、B 产品时的相对价格区间。 2.如果一国面对的国际交换比率发生如下变化:1X=0.5Y,1X=1Y,1X=2Y,1X=3Y,请作图推导该国的提供 曲线。 第五章 要素禀赋论及其拓展 一、概念 要素密集度 要素丰裕度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递增的边际机会成本 里昂惕夫之谜 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特定要素 二、判断改错 1.要素密集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生产要素的禀赋状况,要素丰裕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时投入的要 素比例( ); 2.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一国应装业化地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3.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差异,部分原因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 ); 4.边际机会成本递增时,一国开展贸易后的生产将实现完全的专业化( );
5.开展贸易后,一国出口产品的生产者其生产者剩余将增加,进口产品生产者的生产者剩余将减少() 6.在长期内,一国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将会减少,进口产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 素的报酬将增加() 7.开展贸易后,由于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的流动,两国同种生产要素的报酬将趋于相等() 三、筒谷 1.要素禀赋论与比较成本学说有什么联系? 2.要素禀赋论有什么缺陷? 3.简述里昂惕夫之谜以及对它的解释 4.简述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 四、分析与思考 1.假设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没有贸易发生时,英国的大米/钢铁相对价格为 4,中国的大米/钢铁相对价格为0.5。假设两国自由贸易的结果是使大米/钢铁相对价格变成2,请用无差 异曲线说明贸易发生后两国福利的改变,并标出两国的贸易三角 2.2000年,美国国会就是否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一案进行表决。美国国内涉及此提案的各方反应 不一,各工会组织反对该提案,而大公司则支持该提案。为什么? 3.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在特定要素模型中是否还能成立? 五、论述 有人认为中国加入WI0会造成工人工资下降,失业增加。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第六章新国际贸易理论 概念 产业内贸易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坎姆模型克鲁格曼模型产品生命周期 判l 1.当代国际贸易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产业间贸易的增加和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的增加() 2.不完全竟争市场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同质产品() 3.内部规模经济是由于行业规模扩大而给单个厂商带来的报酬递增() 4.坎姆模型的分析是建立在规模报酬递减、边际机会成本递增基础上的() 5.在克鲁格曼模型中,市场上企业的数量与产品价格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 三、简谷 1.新贸易理论有哪些共同特征 2.内部规模经济引发的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什么? 3.简述克鲁格曼模型。 四、分析与思考
5.开展贸易后,一国出口产品的生产者其生产者剩余将增加,进口产品生产者的生产者剩余将减少( ); 6.在长期内,一国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将会减少,进口产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 素的报酬将增加( ); 7.开展贸易后,由于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的流动,两国同种生产要素的报酬将趋于相等( ); 三、简答 1.要素禀赋论与比较成本学说有什么联系? 2.要素禀赋论有什么缺陷? 3.简述里昂惕夫之谜以及对它的解释。 4.简述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四、分析与思考 1.假设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没有贸易发生时,英国的大米/钢铁相对价格为 4,中国的大米/钢铁相对价格为 0.5。假设两国自由贸易的结果是使大米/钢铁相对价格变成 2,请用无差 异曲线说明贸易发生后两国福利的改变,并标出两国的贸易三角。 2.2000 年,美国国会就是否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一案进行表决。美国国内涉及此提案的各方反应 不一,各工会组织反对该提案,而大公司则支持该提案。为什么? 3.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在特定要素模型中是否还能成立? 五、论述 有人认为中国加入 WTO 会造成工人工资下降,失业增加。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第六章 新国际贸易理论 一、概念 产业内贸易 内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 坎姆模型 克鲁格曼模型 产品生命周期 二、判断改错 1.当代国际贸易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产业间贸易的增加和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的增加(); 2.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同质产品( ); 3.内部规模经济是由于行业规模扩大而给单个厂商带来的报酬递增( ); 4.坎姆模型的分析是建立在规模报酬递减、边际机会成本递增基础上的( ); 5.在克鲁格曼模型中,市场上企业的数量与产品价格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 ); 三、简答 1.新贸易理论有哪些共同特征? 2.内部规模经济引发的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什么? 3.简述克鲁格曼模型。 四、分析与思考
1.下列例子中,主要显示出的是外部规模经济还是内部规模经济? (1)云南呈贡斗南的鲜花市场: 2)云南大学旁圆西路的餐馆 (3)云南红塔集团公司 (4)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 (5)中国移动通信公司 2.下列情况更适合用哪些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 (1)加拿大是主要的新闻纸出口国 (2)法国和意大利相互出口汽车 (3)中东国家的石油占据了世界石油市场的巨大份额 (4)中国己经成为电视机和其他家电的主要出口国 (5)东南亚国家大量出口运动服装 3.海尔集团公司一直致力于国际化,家电产品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特征。如果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取得成功 向国外大量出口家电产品,那么海尔集团公司的短期利益将有何变化?长期利益又将如何?海尔的行为对 中国国内的家电消费者有什么影响?试作图说明。 五、论述 美国为什么在大型客机制造方面还保留有比较优势,而在钢铁制造和汽车生产方面都正在失去比较优势 第七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概念 经济增长的源泉进口替代型增长出口扩张型增长雷布钦斯基定理贸易大国贸易小国中性技术进步 贸易的消费效应贸易的生产效应贫困化增长内生增长 判断改错 1.经济增长可以表示为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2.发生增长后,一种产品生产增长更快,而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或多或少肯定都会增加() 3.国际贸易中的所谓大国,是指其在政治和经济上有强大的影响力,比如美国() 4.大国发生进口替代型增长后,它原来进口的产品国际市场价格会上涨() 4.大国发生出口扩张型增长后,其贸易条件会改善() 5.大国发生出口扩张型增长后,其福利的改善要大于小国() 三、筒答 1.进口替代型增长对大国的贸易条件和福利有何影响? 2.出口扩张型增长对大国的贸易条件和福利有何影响? 3.贫困化增长至少应具备哪些条件? 四、分析与思考
1.下列例子中,主要显示出的是外部规模经济还是内部规模经济? (1)云南呈贡斗南的鲜花市场; (2)云南大学旁圆西路的餐馆; (3)云南红塔集团公司; (4)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 (5)中国移动通信公司。 2.下列情况更适合用哪些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 (1)加拿大是主要的新闻纸出口国; (2)法国和意大利相互出口汽车; (3)中东国家的石油占据了世界石油市场的巨大份额; (4)中国已经成为电视机和其他家电的主要出口国; (5)东南亚国家大量出口运动服装。 3.海尔集团公司一直致力于国际化,家电产品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特征。如果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取得成功, 向国外大量出口家电产品,那么海尔集团公司的短期利益将有何变化?长期利益又将如何?海尔的行为对 中国国内的家电消费者有什么影响?试作图说明。 五、论述 美国为什么在大型客机制造方面还保留有比较优势,而在钢铁制造和汽车生产方面都正在失去比较优势? 第七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一、概念 经济增长的源泉 进口替代型增长 出口扩张型增长 雷布钦斯基定理 贸易大国 贸易小国 中性技术进步 贸易的消费效应 贸易的生产效应 贫困化增长 内生增长 二、判断改错 1.经济增长可以表示为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2.发生增长后,一种产品生产增长更快,而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或多或少肯定都会增加( ); 3.国际贸易中的所谓大国,是指其在政治和经济上有强大的影响力,比如美国( ); 4.大国发生进口替代型增长后,它原来进口的产品国际市场价格会上涨( ); 4.大国发生出口扩张型增长后,其贸易条件会改善( ); 5.大国发生出口扩张型增长后,其福利的改善要大于小国(); 三、简答 1.进口替代型增长对大国的贸易条件和福利有何影响? 2.出口扩张型增长对大国的贸易条件和福利有何影响? 3.贫困化增长至少应具备哪些条件? 四、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