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为了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的势头,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颁布并制定了一系列的 措施 D.看了《汉武大帝》这部电视连续剧,我对祖国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5.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少)及为相(等到)普少习吏事(训练) B、碎裂奏牍(使……碎裂)卒用其人(终于)亭亭浄植(栽种) C、太祖乃悟(才)太祖常劝以读书(用)以天下为己任(把) D、水陆草木之花(的)香远益清(更)出淤泥而不染(连词,表顺承) 6.下面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是()(2分) 蜿蜒曲折的沙底小河,顺着山脚涓涓地流着 着微风和涟漪的荡漾,宛如天真的孩子在微笑。 ①那澄清的河水,泛起花纹般的微波。②花纹般的微波,在那澄清的河水上泛 起。③水面可见来往穿梭般游逛的一群群小鱼儿。④一群群小鱼儿,来来往往 穿梭般地游逛。⑤嫩绿的杨柳,被夕阳倒映在水里。⑥被夕阳倒映在水里的嫩 绿的杨柳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 按要求答题(26分) 7.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依次订正在方格里。(2分) 蜇伏成群结队轻妆淡抹黄金搭档曲指可数中西合璧 云霄问顶苍穹憨态可掬扶摇直上金碧辉煌虎门硝烟 8.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或补写名句。(8分) (1)秦川历历汉阳树 (2)曲径通幽处, 乾坤日夜浮。(4)亡羊补牢, 患不知人也 (6)《木兰诗》中最能表现战地生活艰苦的两句诗 (7)古代的很多名句都启迪人们做事要持之以恒,请写出其中的一句: (8)古代的很多名句都启迪人们要珍惜时间,请写出其中的一句 9.阅读杜甫《登岳阳楼》完成下列各题。(6分)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6 C.为了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的势头,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颁布并制定了一系列的 措施。 D.看了《汉武大帝》这部电视连续剧,我对祖国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5.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陶后鲜.有闻(少) 及.为相(等到) 普少习.吏事(训练) B、碎裂..奏牍(使……碎裂) 卒.用其人(终于) 亭亭净植.(栽种) C、太祖乃.悟(才) 太祖常劝以.读书(用) 以.天下为己任(把) D、水陆草木之.花(的) 香远益.清(更)出淤泥而.不染(连词,表顺承) 6.下面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是( )(2 分) 蜿蜒曲折的沙底小河,顺着山脚涓涓地流着, , , ,随 着微风和涟漪的荡漾,宛如天真的孩子在微笑。 ①那澄清的河水,泛起花纹般的微波。②花纹般的微波,在那澄清的河水上泛 起。 ③水面可见来往穿梭般游逛的一群群小鱼儿。④一群群小鱼儿,来来往往 穿梭般地游逛。⑤嫩绿的杨柳,被夕阳倒映在水里。⑥被夕阳倒映在水里的嫩 绿的杨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二.按要求答题(26 分) 7.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依次订正在方格里。(2 分) 蜇伏 成群结队 轻妆淡抹 黄金搭档 曲指可数 中西合璧 云霄 问顶苍穹 憨态可掬 扶摇直上 金碧辉煌 虎门硝烟 改 正 8.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或补写名句。(8 分) (1)秦川历历汉阳树, 。(2)曲径通幽处, 。 (3) ,乾坤日夜浮。(4)亡羊补牢, 。 (5) ,患不知人也。 (6)《木兰诗》中最能表现战地生活艰苦的两句诗: , 。 (7)古代的很多名句都启迪人们做事要持之以恒,请写出其中的一句: (8)古代的很多名句都启迪人们要珍惜时间,请写出其中的一句: 9.阅读杜甫《登岳阳楼》完成下列各题。(6 分)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 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 想分别有什么作用?(3分) 10.语文课开展“走进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西游记》 中你熟悉的故事。(要求:说出人名和有关的情节,在叙述中至少用一个成语或 名言、警句、格言)(4分) 同学甲:《水浒传》中疾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妇女的哭诉,毅然出手 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妇女,他真不愧是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西游记 1.语文实践活动(6分) (1)请你为班级准备开展的“保护野生动物”主题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 过20字)。(3分) (2)如果你妈妈买回来一只刺猬,要杀了给你“增加营养”,你会怎样劝说她? (3分) 三.阅读理解(22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2-15题。(9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 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 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有五谷之食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李渔《芙蕖》) 1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1分) 晋陶渊明独爱菊。 13.解释加点的字词。(2分) (1)可爱者甚蕃( )(2)是芙蕖也者() 14.把“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一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15.两篇文章同样写莲,但侧重点各不相同,请加以简述。(4分) (二)阅读《金色花》,回答文后问题(13分) 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 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
7 (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 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 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3 分) 10.语文课开展“走进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西游记》 中你熟悉的故事。(要求:说出人名和有关的情节,在叙述中至少用一个成语或 名言、警句、格言 )(4 分) 同学甲:《水浒传》中疾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妇女的哭诉,毅然出手, 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妇女,他真不愧是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西游记》 。 11.语文实践活动(6 分) (1)请你为班级准备开展的“保护野生动物”主题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 过 20 字)。(3 分) (2)如果你妈妈买回来一只刺猬,要杀了给你“增加营养”,你会怎样劝说她? (3 分) 三.阅读理解(22 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12—15 题。(9 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 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 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有五谷之食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李渔《芙蕖》) 1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1 分) 晋 陶 渊 明 独 爱 菊。 13.解释加点的字词。(2 分) (1)可爱者甚蕃.( )(2)是.芙蕖也者( ) 14.把“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一句译成现代汉语。(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两篇文章同样写莲,但侧重点各不相同,请加以简述。(4 分) (二)阅读《金色花》,回答文后问题(13 分) 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 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
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 事情。 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 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 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 是这样易于生活该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午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 许多新芽,刀戟般凛凛叉开,待遇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不是吗,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 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 这可怕的东西! 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以后 竟发生了奇迹 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 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 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 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 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 泪。我想起去年秋天曾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 到惭愧 可以想像,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 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 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 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6.请说出文章是怎样详细地描述仙人掌开出的金黄色的花的?(3分) 仙人掌居然开了花,“我”本该高兴,可为什么会“酸楚地流下了眼泪”呢 (3分) 18.为什么说金色花具有不甘泯灭的美?(3分)
8 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 事情。 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 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 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 是这样易于生活该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 许多新芽,刀戟般凛凛叉开,待遇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不是吗,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 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 这可怕的东西! 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以后, 竟发生了奇迹。 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 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 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 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 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 泪。我想起去年秋天曾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 到惭愧。 可以想像,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 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 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 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6.请说出文章是怎样详细地描述仙人掌开出的金黄色的花的?(3 分) 17.仙人掌居然开了花,“我”本该高兴,可为什么会“酸楚地流下了眼泪”呢? (3 分) 18.为什么说金色花具有不甘泯灭的美?(3 分)
19.请说说你对最后一段画线句的理解。(4分) 四、作文(40分) (一)当我想 如家、笑、哭、唱歌…)的时候 )发现 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命题人:朱栋明 泰州市2007年初中语文达标检测题(三) 检测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选择题(10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蜷曲(quan)哽咽(geng) 深谙(an) 斟酌(zhou) B.澎湃(bai) 蹊跷(qi) 繁衍(yan) 倏然(shu) C.风靡(mi) 龟裂(jun) 嶙峋(ling) 女红(gong) D.虬干(qi潋滟(lian) 歉疚(ji) 镂空(1ou 2.下列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常常指着嬉戏的鸟儿们说:“这是我们的一景!” B《小石潭记》选自《全唐文》五八一卷。(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C.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 D.味道呢?还记得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今天表现反常,与往常完全截然不同。 B.你们王老师知识可渊博了,讲起课来海阔天空,令我们大开眼界。 C.“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从事机密工作而 孤陋寡闻 D.提高人口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光靠呼吁呼吁就得到 改观,教育教育就奏效的。 4.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何为者(做) 反取病焉(辱)下见小潭(下面) B.念无与乐者(考虑)悄怆幽邃(深)不可知其源(石岸) C.卷石底以出(表修饰)步于中庭(在)楚之水土(的) D.百许头(左右) 人琴俱亡(都 了不悲(完全) 5.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9 19.请说说你对最后一段画线句的理解。(4 分) 四、作文(40 分) (一)当我想 (如家、笑、哭、唱歌……)的时候 (二)发现 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命题人:朱栋明 泰州市 2007 年初中语文达标检测题(三) 检测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10 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蜷.曲(quán) 哽.咽(gěng) 深谙.(àn) 斟酌.(zhóu) B.澎湃.(bài) 蹊.跷(qī) 繁衍.(yǎn) 倏.然(shū) C.风靡.(mǐ) 龟.裂(jūn) 嶙.峋(líng) 女红.(gōng) D.虬.干(qiú) 潋.滟(liàn) 歉疚.(jiù) 镂.空(lòu) 2.下列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我常常指着嬉戏的鸟儿们说:“这是我们的一景!” B 《小石潭记》选自《全唐文》五八一卷。(中华书局 1983 年影印本) C.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 D. 味道呢?还记得吗?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他今天表现反常,与往常完全截然不同 ....。 B.你们王老师知识可渊博了,讲起课来海阔天空 ....,令我们大开眼界。 C.“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从事机密工作而 孤陋寡闻 ....。 D.提高人口素质,不是一蹴而就 ....的事情,更不是光靠呼吁呼吁就得到 改观,教育教育就奏效的。 4.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何为.者(做) 反取病.焉(辱) 下.见小潭(下面) B.念.无与乐者(考虑) 悄怆幽邃.(深) 不可知其.源(石岸) C.卷石底以.出(表修饰) 步于.中庭(在) 楚之.水土(的) D.百许.头(左右) 人琴俱.亡(都) 了.不悲(完全) 5.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橙色皮毛的猩猩过去在亚洲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②雨林的消 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物种。③很多物种现在就遭到危险。④ 由于其栖息地遭到极大破坏,这种在树上生活的唯一的一种大猩猩越来越 少,只能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婆罗洲找到。⑤物种将濒临灭绝。 A②⑤③①④B①④②⑤③C③①④②⑤D⑤③②①④ 二、按要求回答问题(25分) 6.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依次加以订正(2分) 蹒跚故弄玄虚触目伤怀万籁具寂 憧憬情郁于衷接风洗尘可见一班 斑斓心弛神往自出心裁辗转反侧 改正 7.按要求默写课文(7分) (1) ,乌蒙磅礴走泥丸 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3)僵卧孤村不自哀, ,往来翕忽。 (5)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览众山小。(7)几处早莺争暖树, 8.下列两个句子各有一处毛病,请找出并在原句上加以修改。(4分) (1)深蓝的天空中,一轮满月宛如一把金色的弯弓悬在天幕上。 (2)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决定 着一个人的成就 9.根据例句仿写(4分) 例句:世界上没有完全的伟岸,也没有完全的渺小;没有百分之百的强 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弱。 仿写 10.阅读杜甫《望岳》,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颔联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 字的妙处。(2分)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气概?(2分) 11.2004年,以陈水扁为首的台湾当局变本加厉地进行“台独”活动:今 年春夏之交,应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 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台湾民众对此高度关注。请阅读下表,回答
10 ①橙色皮毛的猩猩过去在亚洲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 ②雨林的消 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物种。 ③很多物种现在就遭到危险。 ④ 由于其栖息地遭到极大破坏,这种在树上生活的唯一的一种大猩猩越来越 少,只能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婆罗洲找到。 ⑤物种将濒临灭绝。 A ②⑤③①④ B ①④②⑤③ C ③①④②⑤ D ⑤③②①④ 二、按要求回答问题(25 分) 6.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依次加以订正(2 分) 蹒跚 故弄玄虚 触目伤怀 万籁具寂 憧憬 情郁于衷 接风洗尘 可见一班 斑斓 心弛神往 自出心裁 辗转反侧 改 正 7.按要求默写课文(7 分) (1)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3)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 (4)__________,往来翕忽。 (5)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6)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7)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 8.下列两个句子各有一处毛病,请找出并在原句上加以修改。(4 分) (1)深蓝的天空中,一轮满月宛如一把金色的弯弓悬在天幕上。 (2)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决定 着一个人的成就。 9.根据例句仿写(4 分) 例句:世界上没有完全的伟岸,也没有完全的渺小;没有百分之百的强, 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弱。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杜甫《望岳》,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颔联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 字的妙处。(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气概?(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04 年,以陈水扁为首的台湾当局变本加厉地进行“台独”活动;今 年春夏之交,应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 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台湾民众对此高度关注。请阅读下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