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一中初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同学,你好。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静,只要细心认真 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 题号 总分 (-)(二)(三) 得分 积累运用(20分)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我已歼( )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 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 ),封锁长江。 ②孩子们对未来的 chong( )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 人的呼唤,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一 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xiao( ),响遍山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1)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混花。() (2)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佛晓攻占那座桥。 (3)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前的惨酷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 3.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用诗文原句填空。(6分) ①《桃花源记》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 ②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抒写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 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的诗句是 ③《石壕吏》中,既暗示老妇已被抓走,又和开头“暮投石壕村”遥相呼应 的句子是 ④《核舟记》中“核舟”的主题是 ⑤古代诗文中告诫人们珍惜时间,奋发有为的句子很多,《汉乐府?长歌行》 中表达此意的一句是 ⑥《爱莲说》中写莲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1 泗水一中初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 同学,你好。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静,只要细心认真 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一、 积累运用(20 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①我已歼( )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 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 ),封锁长江。 ②孩子们对未来的 chong( )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 人的呼唤,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 —世世代代人的 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 xiao( ),响遍山 谷。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 分) (1)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混花。 ( ) (2)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佛晓攻占那座桥。 ( ) (3)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前的惨酷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 ( ) 3.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用诗文原句填空。(6 分) ①《桃花源记》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 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抒写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 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③《石壕吏》中,既暗示老妇已被抓走,又和开头“暮投石壕村”遥相呼应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核舟记》中“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古代诗文中告诫人们珍惜时间,奋发有为的句子很多,《汉乐府?长歌行》 中表达此意的一句是: 。 ⑥《爱莲说》中写莲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4.阅读下列一则新闻,完成题目。(2分) 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神州六号飞船发射升空之前,美国提出向中国 提供有关太空碎片和美国航天器活动的信息,中国专家表示,美国这一旨在保障 神六安全的举动,是一种善意、友好的表示,说明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场和行 动已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对新华社记者说,10月6日,美国国务 院中蒙处负责人向中国使馆提出,愿意为中方提供神州六号发射时的预警信息, 以避免飞船和美国掌握的13000个空间碎片以及美国的航天器发生碰撞。 5、仿照例句再续写三句,构成前后连贯,内容和谐的排比句。(3分) 其实人生也如四季: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 ,逝者如斯,青春不再,躯体的老化是自然规律,但只要保持心灵 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 6、《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一本 (体裁)集,共10篇 最初在《莽原》杂记发表时,总题目中为《 》,1927年编集成书,改 为现名 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7——13题。 (一)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诗中“草木深”表面上是写 实际上是写 。(2分) 8.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遍读全诗,请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怎样的情感。(3分) (二)桃花源记(9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 4. 阅读下列一则新闻,完成题目。(2 分) 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 15 字) 据新华社北京 10 月 14 日电 神州六号飞船发射升空之前,美国提出向中国 提供有关太空碎片和美国航天器活动的信息,中国专家表示,美国这一旨在保障 神六安全的举动,是一种善意、友好的表示,说明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场和行 动已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对新华社记者说,10 月 6 日,美国国务 院中蒙处负责人向中国使馆提出,愿意为中方提供神州六号发射时的预警信息, 以避免飞船和美国掌握的 13000 个空间碎片以及美国的航天器发生碰撞。 ———————————————————————————— 5、仿照例句再续写三句,构成前后连贯,内容和谐的排比句。(3 分) 其实人生也如四季: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逝者如斯,青春不再,躯体的老化是自然规律,但只要保持心灵 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 6、《朝花夕拾》是鲁迅 1926 年所作的一本_________(体裁)集,共 10 篇。 最初在《莽原》杂记发表时,总题目中为《_________》,1927 年编集成书,改 为现名。 二.古诗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 7——13 题。 (一)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诗中“草木深”表面上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上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8.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遍读全诗,请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怎样的情感。(3 分) (二)桃花源记(9 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俨然: ②要 ③语: ④不足: 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作答。(2分) 12桃花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什么?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2分) 13.你觉得文末“后遂无问津者”有什么言外之意?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0分)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 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 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 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 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 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 抓下。 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 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 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 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 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 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14.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2分) 5.“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2分) 16.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2分)
3 9、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俨然:__________ ②要:_____________ ③语:___________ ④不足: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作答。(2 分) 12.桃花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什么?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2 分) 13.你觉得文末“后遂无问津者”有什么言外之意?请说出你的理由。(3 分) 三 、 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10 分)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 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 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 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 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 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 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 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 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 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 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 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14.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2 分) 15.“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2 分) 16.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2 分)
17.“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2分) 18.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 正在迎风飘撒?(2分) (二)(8分) 斯文尼的证词 退役美国空军将领斯文尼于2004年7月15日在美国东部去世,终年84岁。 1945年8月9日,斯文尼驾驶B一29轰炸机向日本长崎投下原子弹,共造 成大约7万人死亡。斯文尼曾于1995年5月11日在美国国会发表证词,揭露日 本在二战中的侵略本质及其暴行。 ①在战败50年后,日本领导人轻率地声称他们是受害者,广岛、长崎与南 京大屠杀在实质上是一回事!整整几代日本人不知道他们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中都干了些什么。这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不理解日本需要道歉。 ②经常有人问我,用原子弹轰炸日本是不是出于报复,是不是蓄意毁灭一个 古老而令人尊敬的文明。在此让我澄清一个事实,纠正一个长期以来的偏见,那 就是我们故意选择人口密集的城市轰炸。我们要轰炸的每一个目标城市都有重要 的军事价值。广岛是日军南方司令部所在地,并集结了实力可观的防御部队。长 崎是工业中心,有两个重要的兵工厂。在这两个城市,日本都把兵工厂和部队配 置于市区中心。像在任何一场战争中一样,我们的目标 理所当然的目标 是胜利。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目标。 ③我不想否认双方死了许多人,不仅两国,而且是世界。我不为战争的残酷 性而骄傲而欢乐,我不希望我国或敌国的人民受难。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但 我的确认为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去问日本战犯,是他们以日本人民为代价,追求自 身的辉煌。他们发动了战争,并拒绝停止战争。难道他们不应为所有的苦难、为 日本的灾难负最终的责任吗? ④如果日本不追询并接受真相,日本怎能安心地与自己相处,与亚洲邻国 与美国相处 ⑤我和我的部属在执行原子弹轰炸任务时坚信,我们将结束战争。我们并没 有感到高兴。而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⑥今天,我站在这里作证,并不是庆祝原子弹的使用,而是相反。我希望我 的使命是最后一次 19.在②段中作者说要澄清一个事实,纠正一个偏见,这个“事实 见”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偏见” “事实”: 20.第③段中,“但我的确认为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去问日本战犯”,“这样 一个问题”指什么?(2分) 21.第④段首句“如果日本不追询并接受真相”,“真相”是什么?(2分) 22、人类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得出“以史为鉴”的理性结论,维护
4 17.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2 分) 18. 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 正在迎风飘撒”?(2 分) (二) (8 分) 斯文尼的证词 退役美国空军将领斯文尼于 2004 年 7 月 15 日在美国东部去世,终年 84 岁。 1945 年 8 月 9 日,斯文尼驾驶B-29 轰炸机向日本长崎投下原子弹,共造 成大约 7 万人死亡。斯文尼曾于 1995 年 5 月 11 日在美国国会发表证词,揭露日 本在二战中的侵略本质及其暴行。 ①在战败 50 年后,日本领导人轻率地声称他们是受害者,广岛、长崎与南 京大屠杀在实质上是一回事!整整几代日本人不知道他们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中都干了些什么。这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不理解日本需要道歉。 ②经常有人问我,用原子弹轰炸日本是不是出于报复,是不是蓄意毁灭一个 古老而令人尊敬的文明。在此让我澄清一个事实,纠正一个长期以来的偏见,那 就是我们故意选择人口密集的城市轰炸。我们要轰炸的每一个目标城市都有重要 的军事价值。广岛是日军南方司令部所在地,并集结了实力可观的防御部队。长 崎是工业中心,有两个重要的兵工厂。在这两个城市,日本都把兵工厂和部队配 置于市区中心。像在任何一场战争中一样,我们的目标———理所当然的目标 ———是胜利。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目标。 ③我不想否认双方死了许多人,不仅两国,而且是世界。我不为战争的残酷 性而骄傲而欢乐,我不希望我国或敌国的人民受难。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但 我的确认为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去问日本战犯,是他们以日本人民为代价,追求自 身的辉煌。他们发动了战争,并拒绝停止战争。难道他们不应为所有的苦难、为 日本的灾难负最终的责任吗? ④如果日本不追询并接受真相,日本怎能安心地与自己相处,与亚洲邻国、 与美国相处? ⑤我和我的部属在执行原子弹轰炸任务时坚信,我们将结束战争。我们并没 有感到高兴。而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⑥今天,我站在这里作证,并不是庆祝原子弹的使用,而是相反。我希望我 的使命是最后一次。 19.在②段中作者说要澄清一个事实,纠正一个偏见,这个“事实”、“偏 见”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 分) “偏见”: “事实”: 20.第③段中,“但我的确认为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去问日本战犯”,“这样 一个问题”指什么?(2 分) 21.第④段首句“如果日本不追询并接受真相”,“真相”是什么?(2 分) 22、人类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得出“以史为鉴” 的理性结论,维护
和平、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后几段中,作者也多次说“不为战争的残 酷性而骄傲而欢乐”、“没有感到高兴”、“不是庆祝原子弹的使用”等话,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 (三)(12分)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当我在沉闷的钟声里醒来,漫不经心地推开那扇因经年的岁月而变得滞重喑哑 的房门,看见天井里那株矮小的迎春,在寒冷的淡雾中绽出一星淡黄的花朵时 心里仿佛被什么细小的东西猛叮了一下。在一种莫名的激动和颤栗中,我深深地 吸了一口冷洌透骨的空气 我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真正地来了。这来到我天井中的第一朵鲜花,以其淡 雅的磬香和宁静的妩媚,默默地告诉了我这一消息。①春天来了,天空将又一次 飘满缤纷的风筝和鸟鸣;春天来了。大地因此又一次盛满绿草和歌声 而我知道,每一年的春天,是必得要穿过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世界,抵达 生命的内心,就像我们的青春,是必得要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 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那么,这朵尚未完全绽放的拘谨的小花,这 束在清晨的寒风中闪烁摇曳的微光,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泥泞和坎坷,怎样的风霜 雨雪,才抵达我这简朴的天井里的呢? 记得前些天,在火炉边计算着春来的日子时,窗上还涌动着阴森的寒流。记得 昨夜的梦中,还有不断的风雪将我一次次喊醒。而更远的一些时候,当我看到这 些在漫天风雪中瑟瑟颤抖的纤细枝条时,还曾情不自禁地为它们那美好而脆弱的 生命担心不已。然而现在,春天却如此结实地来到了。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 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了。 这是怎样一种令人感动的变更啊! 面对着那带露浅笑的小巧面孔,我不禁想起不算太长的生命旅程中,经历一次 次艰辛和喜悦——那声在雪地深处响起的微弱而真切的轻声呼唤,那双在我快要 绝望地放弃时伸来的援助之手,那盏在我只想躺在地上,不愿起来行走时的耀眼 的明灯。…②这样简单而真实的关爱,这样微弱而深刻的光芒,曾像这首先来 到春天的鲜花一样,激励着我再一次奋然前进。对于我们平凡而卑微的生命来说, 该是多么令人欣悦、感恩的幸福啊 又想起去年夏天,在涪江边散步的情形。流经我身边的这条著名河流,其实还 算不上什么壮阔,也许,只有在它历尽千辛万苦,抵达遥远的嘉陵江,并汇入长 江后,才会让人想起诸如伟大、雄浑之类的赞美言辞。但我知道,我清楚地知道, 在更为遥远的另一个地方,在它的源头,那叫雪宝顶的冰峰间,它又是怎样一点 滴地聚敛着微弱的生命。就像我知道,这来到春天的第一朵鲜花,在开放出令 人注目的绚丽光彩前,它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血泪艰辛。 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 也许正因为这苦痛和艰辛,那博大,那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就像 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涉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顶。③ 而那峰顶,也只有经历期待和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 23.文中哪两个词表达了作者看见春天第一朵鲜花是的心情?(2分)
5 和平、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后几段中,作者也多次说“不为战争的残 酷性而骄傲而欢乐”、“没有感到高兴”、“不是庆祝原子弹的使用”等话,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2 分) (三)(12 分)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当我在沉闷的钟声里醒来,漫不经心地推开那扇因经年的岁月而变得滞重喑哑 的房门,看见天井里那株矮小的迎春,在寒冷的淡雾中绽出一星淡黄的花朵时, 心里仿佛被什么细小的东西猛叮了一下。在一种莫名的激动和颤栗中,我深深地 吸了一口冷洌透骨的空气。 我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真正地来了。这来到我天井中的第一朵鲜花,以其淡 雅的磬香和宁静的妩媚,默默地告诉了我这一消息。①春天来了,天空将又一次 飘满缤纷的风筝和鸟鸣;春天来了。大地因此又一次盛满绿草和歌声。 而我知道,每一年的春天,是必得要穿过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世界,抵达 生命的内心,就像我们的青春,是必得要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 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那么,这朵尚未完全绽放的拘谨的小花,这 束在清晨的寒风中闪烁摇曳的微光,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泥泞和坎坷,怎样的风霜 雨雪,才抵达我这简朴的天井里的呢? 记得前些天,在火炉边计算着春来的日子时,窗上还涌动着阴森的寒流。记得 昨夜的梦中,还有不断的风雪将我一次次喊醒。而更远的一些时候,当我看到这 些在漫天风雪中瑟瑟颤抖的纤细枝条时,还曾情不自禁地为它们那美好而脆弱的 生命担心不已。然而现在,春天却如此结实地来到了。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 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了。 这是怎样一种令人感动的变更啊! 面对着那带露浅笑的小巧面孔,我不禁想起不算太长的生命旅程中,经历一次 次艰辛和喜悦——那声在雪地深处响起的微弱而真切的轻声呼唤,那双在我快要 绝望地放弃时伸来的援助之手,那盏在我只想躺在地上,不愿起来行走时的耀眼 的明灯。……②这样简单而真实的关爱,这样微弱而深刻的光芒,曾像这首先来 到春天的鲜花一样,激励着我再一次奋然前进。对于我们平凡而卑微的生命来说, 该是多么令人欣悦、感恩的幸福啊! 又想起去年夏天,在涪江边散步的情形。流经我身边的这条著名河流,其实还 算不上什么壮阔,也许,只有在它历尽千辛万苦,抵达遥远的嘉陵江,并汇入长 江后,才会让人想起诸如伟大、雄浑之类的赞美言辞。但我知道,我清楚地知道, 在更为遥远的另一个地方,在它的源头,那叫雪宝顶的冰峰间,它又是怎样一点 一滴地聚敛着微弱的生命。就像我知道,这来到春天的第一朵鲜花,在开放出令 人注目的绚丽光彩前,它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血泪艰辛。 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 也许正因为这苦痛和艰辛,那博大,那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就像 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涉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顶。③ 而那峰顶,也只有经历期待和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 23. 文中哪两个词表达了作者看见春天第一朵鲜花是的心情?(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