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沉井基础 5.1.3沉井基础的构造 ■井壁:沉井主要部分,下沉过程起挡土、挡水及压重 作用,为深基础的护壁和建筑物的基础。 a b) c d 图5.4沉井立面形状 a)柱形;b)阶梯形;c)阶梯形;d)锥形 √一般:厚0.8~1.5m,每节高≤5m,砼强度等级≥C15。 。例:湘江大桥(一桥)8#墩,上节厚2.6m,下节3.0m, 22×12×5m,下沉12.6m
7 5.沉井基础 n 井壁:沉井主要部分,下沉过程起挡土、挡水及压重 作用,为深基础的护壁和建筑物的基础。 a) b) c) d) a) 柱形; b) 阶梯形; c) 阶梯形; d) 锥形 ü一般:厚0.8~1.5m,每节高≤5m,砼强度等级≥C15。 • 例:湘江大桥(一桥)8 #墩,上节厚2.6m,下节3.0m, 22×12×5m,下沉12.6m 图5.4 沉井立面形状
5.沉井基础 5.1.3沉井基础的构造 ■刃脚:井壁下端 0.8~1.5m 楔状部分,利于切 入土中加速下沉 一般底面(踏面)厚 100~200mm,以型钢 加强,高1m以上,砼强 度等级>C20 角钢 >45 ≤0.15m >0.5m 图5.5刃脚构造示意
8 5.沉井基础 n 刃脚:井壁下端 楔状部分,利于切 入土中加速下沉 <0.15 m 角钢 0.8~1.5 m > 0.5 m >0.5 m >45 ü 一般底面(踏面)厚 100~200 mm,以型钢 加强,高1m以上,砼强 度等级≥C20 图5.5 刃脚构造示意
5.沉井基础 5.1.3 沉井基础的构造 ■隔墙:加强沉井整体刚度 √内隔墙的间距一般 不大于56m,厚 顶盖 井壁 度一般为0.5~1.0m 隔墙 √一般要求隔墙底高 凹槽 出刃脚底面 刃脚 0.5~1.0m 封底 图5.6隔墙构造示意
9 5.沉井基础 顶 盖 井 壁 隔 墙 凹 槽 刃 脚 封 底 井 孔 n 隔墙:加强沉井整体刚度 ü 内隔墙的间距一般 不大于5~6m,厚 度一般为0.5~1.0m ü 一般要求隔墙底高 出刃脚底面 0.5~1.0m 图5.6 隔墙构造示意
5.沉井基础 5.1.3 沉井基础的构造 ■井孔:挖土排土的工作场所和通道 √位置:取土井的平面布 置应与中轴线对称,以利 于沉井均匀下沉 √大小:由取土方法而定, 采用挖土斗取土时,应能 使挖土斗自由升降,一般 宽度≥3m,对称布置 √处理:以素混凝土、片 石混凝土或砌片填充。 图5.7井孔构造示意 10
10 5.沉井基础 n 井孔:挖土排土的工作场所和通道 ü 位置:取土井的平面布 置应与中轴线对称,以利 于沉井均匀下沉 ü 大小:由取土方法而定, 采用挖土斗取土时,应能 使挖土斗自由升降,一般 宽度≥3m,对称布置 ü 处理:以素混凝土、片 石混凝土或砌片填充。 图5.7 井孔构造示意 6 4 5 3 2 1 6 7 8
5.沉井基础 5.1.3沉井基础的构造 ■凹槽:使封底砼和井壁结合良好 √深约0.15-0.25m,高约1.0m,距刃脚底面一般在 1.5m以上 顶板 取土孔 凹槽 刃脚 图5.8凹槽构造示意 11
11 5.沉井基础 n 凹槽:使封底砼和井壁结合良好 ü 深约0.15-0.25m,高约1.0m,距刃脚底面一般在 1.5m以上 图5.8 凹槽构造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