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收入l=XPx+YP,可以得出 270=X*2+50*5 第四章 1-5. ACBDA 6-10. CBDAB 11B 多项1BD2ABC3BD4BE5BD6ABC7AC8.BD9BE 填空题 1.生产者在出售产品后得到的收入的总和产量价格2.平均收益3.总 收益增量产量增量4.明显成本隐含成本正常利润5.总成本总不 变成本总变动成本6.平均成本7.总成本总成本增量产量增量8 总不变总变动9.总收益等于总变动成本10.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名词解释 答:生产理论认为,对一个厂商来说,他的原则就是利润最大化原则。利润最大 化的条件就是厂商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即MR=MC。这是因为,如果 MR>MC,表明还有潜在利润没有得到,厂商增加生产是有利的。在边际收益即定 (至少不增加)的条件下,厂商增加生产的结果是边际成本增加。但是,只要边 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厂商就会增加生产,直到两者相等。反之,如果MR<MC, 厂商减少生产有利于利润增加。只有在MR=MC时,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才 会即不增加生产也不减少生产 2.答:机会成本和经济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某种产品耗费的资源所能生产的其他商品的价值。它是对 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度量。资源配置的效率高,则生产的机会成本低
16 根据收入I=XPX+YPY,可以得出 270=X*2+50*5 第四章 1-5。ACBDA 6-10.CBDAB 11.B 多项.1.BD 2.ABC 3.BD 4.BE 5.BD 6.ABC 7.AC 8.BD 9. BE 填空题 1.生产者在出售产品后得到的收入的总和 产量 价格 2. 平均收益 3. 总 收益增量 产量增量 4. 明显成本 隐含成本 正常利润 5. 总成本 总不 变成本 总变动成本 6. 平均成本 7. 总成本 总成本增量 产量增量 8. 总不变 总变动 9. 总收益等于总变动成本 10.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名词解释 答:生产理论认为,对一个厂商来说,他的原则就是利润最大化原则。利润最大 化的条件就是厂商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即 MR=MC。这是因为,如果 MR>MC,表明还有潜在利润没有得到,厂商增加生产是有利的。在边际收益即定 (至少不增加)的条件下,厂商增加生产的结果是边际成本增加。但是,只要边 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厂商就会增加生产,直到两者相等。反之,如果 MR<MC, 厂商减少生产有利于利润增加。只有在 MR=MC 时,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才 会即不增加生产也不减少生产。 2.答 :机会成本和经济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某种产品耗费的资源所能生产的其他商品的价值。它是对 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度量。资源配置的效率高,则生产的机会成本低
经济成本是指按照机会成本计算的成本,包括显性成本(或会计成本)和隐 性成本。隐性成本是指会计成本中并不计入,但属于机会成本的那部分成本。 3.答: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短期成本是指在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某些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生产一定的 产出数量所花费的成本。短期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 长期成本是指生产者在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所 花费的成本。长期成本只包括可变成本。它是短期成本中从长期角度看有最低值 的那些成本所组成。 4.答:成本函数是厂商生产一定量的产出与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 简答题 、答:长期是指厂商根据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在这 时期,厂商对短期的生产要素投入进行调整。相应地,长期成本曲线也相应于 短期成本曲线而得到。 (1)长期总成本。长期总成本是长期中生产某一产量所花费的最低短期总成 本。对应与某一产量,厂商在该产量所对应的所有短期成本中选择最低 数量时的生产要素组合 (2)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中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成本。 根据总成本与短期总成本之间的关系,相应于某一产量,长期平均成本 是所有短期成本中最低的成本相对应的平均成本,也即长期平均成本曲 线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中最低的成本相对应的平均成本 一般说来,与短期成本曲线相比,由于长期中所有生产要素均可以作出 调整,从规模收益递増到递减有一个较长的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因而长
17 经济成本是指按照机会成本计算的成本,包括显性成本(或会计成本)和隐 性成本。隐性成本是指会计成本中并不计入,但属于机会成本的那部分成本。 3.答: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短期成本是指在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某些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生产一定的 产出数量所花费的成本。短期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 长期成本是指生产者在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所 花费的成本。长期成本只包括可变成本。它是短期成本中从长期角度看有最低值 的那些成本所组成。 4.答:成本函数是厂商生产一定量的产出与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 简答题 1、 答:长期是指厂商根据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在这 一时期,厂商对短期的生产要素投入进行调整。相应地,长期成本曲线也相应于 短期成本曲线而得到。 (1)长期总成本。长期总成本是长期中生产某一产量所花费的最低短期总成 本。对应与某一产量,厂商在该产量所对应的所有短期成本中选择最低 数量时的生产要素组合。 (2)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中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成本。 根据总成本与短期总成本之间的关系,相应于某一产量,长期平均成本 是所有短期成本中最低的成本相对应的平均成本,也即长期平均成本曲 线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中最低的成本相对应的平均成本。 一般说来,与短期成本曲线相比,由于长期中所有生产要素均可以作出 调整,从规模收益递增到递减有一个较长的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因而长
期平均成本曲线更平缓。 (3)长期边际成本。长期边际成本是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长期成本曲线由长期总成本曲线而得到,它是那曲线的斜率。 基于短期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之间关系的同样道理,长期边际成本与长 期平均成本也交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2、答:(1)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可以由成本、产量以及要素投入量之间的关系 推导得出,因为一定的要素投入量,带来一定的成本,同时也必然相应于一事实 上的产量。而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为成本函数 即:若给定生产函数Q=f(L,K) 以及成本方程C气·PL十K·PKCo根据最优要素投入量的选择原则 MPL/PL=MPK/RK,就可以获得短期成本函数C=C(Q) (2)其中,平均可变成本AVC与给定要素价值下的可变要素数量及产量相关, 因而也就与其平均产量相关;边际成本MC与给定要素价值下的边际产量相关。即: AVC=TVC/Q=L*PL/Q=PL/QPL/(A*PL) MC=dTVC/dQ=d(L*PL/dQ=PL*dL/Q所以,APL与AC的变化趋势相反,APL曲线呈∩ 型,AVCF曲线呈U型;ML与MC的变化趋势也相反,ML曲线呈∩型,MC曲线则呈 ∪型 论述题 答:从不同的考察角度出发,厂商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既可以表述MC=MR,也可 以表述为MFC=MRP,这两者都可以保证厂商利润极大化目标的实现。我们知道, 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需要对投入要素量、产出量做出某种抉择。如果 厂商把产量作为选择变量,将总收益、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产量的函数,那么
18 期平均成本曲线更平缓。 (3)长期边际成本。长期边际成本是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长期成本曲线由长期总成本曲线而得到,它是那曲线的斜率。 基于短期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之间关系的同样道理,长期边际成本与长 期平均成本也交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2、答:(1)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可以由成本、产量以及要素投入量之间的关系 推导得出,因为一定的要素投入量,带来一定的成本,同时也必然相应于一事实 上的产量。而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为成本函数。 即:若给定生产函数 Q = f (L,K) 以及成本方程 C=L·PL+K·PK+Co 根据最优要素投入量的选择原则 MPL/PL=MPK/PK,就可以获得短期成本函数C=C(Q) (2)其中,平均可变成本AVC与给定要素价值下的可变要素数量及产量相关, 因而也就与其平均产量相关;边际成本MC与给定要素价值下的边际产量相关。即: AVC=TVC/Q=L*PL/Q=PL/Q=PL/(A*PL) MC=dTVC/dQ=d(L*PL)/dQ=PL*dL/dQ所以,APL与AVC的变化趋势相反,APL曲线呈∩ 型,AVCF曲线呈∪型;MPL与MC的变化趋势也相反,MPL曲线呈∩型,MC曲线则呈 ∪型。 论述题 答:从不同的考察角度出发,厂商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既可以表述 MC=MR,也可 以表述为 MFC=MRP,这两者都可以保证厂商利润极大化目标的实现。我们知道, 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需要对投入要素量、产出量做出某种抉择。如果 厂商把产量作为选择变量,将总收益、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产量的函数,那么
实现最大利润的条件是,厂商把产出量调整到一定数量,使得这一产出量下的最 后一个单位的产品所提供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MR),恰好等于增加这最 后一个单位的产品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边际收入MC),即使得这一产出量下 的MC=MR。如果厂商把投入的生产要素(如劳动)作为选择变量,将总收益, 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投入要素的函数,那么实现最大限度利润的条件就可以表 述为MFC=MRP,也就是厂商把雇佣的劳动抽入量调整到一定数量,使得这一雇 佣劳动总量下的最后一个单位劳动得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产品MRP), 恰好等于增加这最后一个雇佣量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边际要素成本MFC) 理由是:假如MRP>MFC这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都可获得些许利润, 从而增加劳动投入量增加的每单位劳动投入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超过雇佣这 个单位劳动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也就意味着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增加的每单 位劳动投入量都可获得些许利润,从而增加劳动投入可使总利润有所增加;反之,假 如MRP<MFC,这意味着最后增加雇佣的那个单位劳动反而造成损失,从而导致总 利润较前减少。所以如果厂商把投入要素如雇佣的劳动量作为选择变量,实现利润 极大化的条件便是他雇佣的劳动量的 MRP=MFO 事实上MC=MR和MRP=MFC这两个式子可以相互转换。由于MRP=MPMR, 因此, MRP/MR,同样, MFC/MP=MC。这是因为,MFC表示多使用1单位要素 所多支出的成本,MP表示多使用1单位要素所多生产的产量,因而 MFC/MP就 表示多生产1单位产品所多使用的成本,即MC,于是从 MRP/MP= MFC/MP就 得到MR=MC 假如产品商场是完全竞争,那么利润极大化的条件MC=MR=P就可以表达为 MFC=VMP,因为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P=MR。这样,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
19 实现最大利润的条件是,厂商把产出量调整到一定数量,使得这一产出量下的最 后一个单位的产品所提供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 MR),恰好等于增加这最 后一个单位的产品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边际收入 MC),即使得这一产出量下 的 MC=MR。如果厂商把投入的生产要素(如劳动)作为选择变量,将总收益, 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投入要素的函数,那么实现最大限度利润的条件就可以表 述为 MFC=MRP,也就是厂商把雇佣的劳动抽入量调整到一定数量,使得这一雇 佣劳动总量下的最后一个单位劳动得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产品 MRP), 恰好等于增加这最后一个雇佣量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边际要素成本 MFC)。 理由是:假如MRP>MFC这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都可获得些许利润, 从而增加劳动投入量,增加的每单位劳动投入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超过雇佣这 个单位劳动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也就意味着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增加的每单 位劳动投入量都可获得些许利润,从而增加劳动投入可使总利润有所增加;反之,假 如,MRP<MFC,这意味着最后增加雇佣的那个单位劳动反而造成损失,从而导致总 利润较前减少。所以,如果厂商把投入要素如雇佣的劳动量作为选择变量,实现利润 极大化的条件便是他雇佣的劳动量的 MRP=MFC. 事实上,MC=MR和MRP=MFC这两个式子可以相互转换。由于MRP=MP·MR, 因此,MRP/MR,同样,MFC/MP=MC。这是因为,MFC 表示多使用 1 单位要素 所多支出的成本,MP 表示多使用 1 单位要素所多生产的产量,因而 MFC/MP 就 表示多生产 1 单位 产品所多使用的成本,即 MC,于是从 MRP/MP=MFC/MP 就 得到 MR=MC。 假如产品商场是完全竞争,那么利润极大化的条件 MC=MR=P 就可以表达为 MFC=VMP,因为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P=MR。这样,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
入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的MRP(≡ MRXMPP)就可以表示为(等同 于yVMP(= PXMPP),相应地,利润极大化的条件就可以表达为MFC=VMP。 计算题 由于dTC/dQ=MC,所以 TC=∫MC*Q=∫(3Q2+5Q+80)dQ=Q+52/2*Q2+80Q+a 又,当Q=3时,TC=292 ∴33+5/2*32+80*3+a=292 2 ∴总成本函数为 C=Q+5/2*Q+80Q+5/2 由此可得 AC=TC/Q=Q25/2*Q+80+5/2*1/Q AVC=Q+5/2*Q2+80Q 第五章 1-5DDBCE 6-10BBBBB 11-15 EBABB 16-20 BBDDA 21-25 ACBDD 26-27 DB 多项.1BD2AD3.BD4AD5DE6BD7AD8.AC9BD10BC 填空题 没有没有2.垄断能够3.很少协议4.垄断竞争5.重合并且是 水平6非完全竞争7.MR=MC(P=MC)8.完全竞争9.MR=MC10 MREMC 名词解释
20 入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的 MRP ( =MR×MPP )就可以表示为 ( 等 同 于)VMP(=P×MPP),相应地,利润极大化的条件就可以表达为 MFC=VMP。 计算题 由于dTC/dQ=MC,所以 TC=∫MC*dQ=∫(3Q2 +5Q+80)dQ=Q3 +5 2 /2*Q2 +80Q+α 又,当Q=3时,TC=292 ∴ 3 3 +5/2*32 +80*3+α=292 ∴α=5/2 ∴总成本函数为 TC=Q3 +5/2*Q2 +80Q+5/2 由此可得 AC=TC/Q= Q2 5/2*Q+80+5/2*1/Q AVC= Q 3 +5/2* Q2 +80Q 第五章 1-5DDBCE 6-10 BBBBB 11-15 EBABB 16-20 BBDDA 21-25 ACBDD 26-27 DB 多项.1.BD 2.AD 3.BD 4.AD 5.DE 6.BD 7.AD 8.AC 9.BD 10 BC 填空题 .没有 没有 2. 垄断 能够 3. 很少 协议 4. 垄断竞争 5. 重合并且是 水平 6.非完全竞争 7. MR=MC(P=MC) 8. 完全竞争 9. MR=MC 10. MR=MC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