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要经过火烧,那些与火有关的遗迹如火塘和灶坑等似乎是炭化植物遗的最佳出土地点,但在很多情况下却不尽然。炭实际上是一种燃烧不完全的物质,经过反复燃烧就会化为灰爆,所以,火塘或灶坑给我们留下的往往仅是一些难以燃烧尽的大块的炭化木材,而那些更为重要的遗存如植物籽粒可能早已无存。再如,从炭化植物遗存的成因上分析,墓葬应该不是一种很理想的炭化植物遗埋藏点,但也有例外。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七星河流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址进行发掘时,除了对其他遗迹进行了系统的浮选土样的采集外,对城址内一座墓葬的底部堆积土也进行浮选,结果从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大豆,由此为研究当时的理藏习俗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事实上,在遗址中只要是文化堆积一般都有理藏炭化植物遗存的可能。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理藏背景或不同采样点出十的植物遗存的内容和数量,是我们判断各种植物种类与人类生活相互关系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多地选择不同的理藏背景作为采样点,而且采样的范围要尽可能地照顾到整个遗址的分布区域。(4)网格式采样法网格式采样法是指在人为划定一个堆积范围内打出网格系统地采取十样进行浮选。所划定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遗址,小到一个房址甚至一个灰坑。网格的尺寸应该根据采样范围的大小和研究目的而定,一般在0.5~2米见方之间,每一个网格内取一份土样。如果设计的网格尺寸大而且文化堆积又较厚,可以根据随机取样的原则在网格内选择几个取样点采集土样,然后将这些土混合在一起构成一份浮选土样。网格式采样法一般用于发掘经费和时间都比较宽裕的重点考古发掘项目,以便精确地了解一个遗址内植物遗存的完整情况,或该遗址中一个特定的堆积范围内植物遗存的埋藏和分布规律。例如,在对凤林古城址进行发掘时,考古人员对其中的一座房址进行了网格式采样,其结果不仅从中发现了丰富的植物遗存,包括几种不同的谷物,而且还了解到了这几种谷物在房址内不同位置的埋藏情况,为研究当时人类在室内活动的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在很多情况下,网格式采样法可与针对性采样法结合起来使用,即对遗址中某些重要的或面积较大的遗迹采用网格式采样法,而对遗址中其他堆积则采用针对性采样法。2.浮选法提取炭化植物遗存采集的土样,只有通过浮选法才能获得其中的植物遗存。炭化植物遗存之所以能够在考古遗址中长时期的保存是因为植物在埋藏前经过了火烧变成了不易腐朽的炭化物质。炭化植物遗存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土壤中的化学侵蚀作用对炭化物质一般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不论遗址的埋藏环境如何恶劣,总会有一部分炭化植物遗存被保存在文化堆积中。但是炭化植物遗骸的物理性质却十分脆弱,尤其是在潮湿的情况下,炭化植物遗骸很容易破碎,因此在发掘过程中即便发现了炭化植物遗骸,仅依靠常规的发掘工具很难将其完整地提取出来。再者,炭化植物遗骸的体积非常小,如大多数植物种籽的尺寸都是以毫米计算因此主壤中的炭化植物遗骸是很难用肉眼发现的。所以相对其他考古遗物而言,炭化植物遗的发现和获取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植物考古学家们设计了浮选法,专门用于发现和获取埋藏在考古遗址中的炭化植物遗存。浮选法的原理其实很简单。炭化物质在干燥的情况下比一般的土壤颗粒轻,比重略小于水,因此将浮选土样放入水中便可以便可使炭化植物遗存脱离土壤浮出水面并进而提取(图二)。6
6 前要经过火烧,那些与火有关的遗迹如火塘和灶坑等似乎是炭化植物遗骸的最佳出土地点,但在很 多情况下却不尽然。炭实际上是一种燃烧不完全的物质,经过反复燃烧就会化为灰烬,所以,火塘 或灶坑给我们留下的往往仅是一些难以燃烧尽的大块的炭化木材,而那些更为重要的遗存如植物籽 粒可能早已无存。再如,从炭化植物遗存的成因上分析,墓葬应该不是一种很理想的炭化植物遗骸 埋藏点,但也有例外。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七星河流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址进行发掘时, 除了对其他遗迹进行了系统的浮选土样的采集外,对城址内一座墓葬的底部堆积土也进行浮选,结 果从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大豆,由此为研究当时的埋藏习俗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事实上,在遗址中 只要是文化堆积一般都有埋藏炭化植物遗存的可能。更为重要的是,不同埋藏背景或不同采样点出 土的植物遗存的内容和数量,是我们判断各种植物种类与人类生活相互关系的重要依据。因此,在 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多地选择不同的埋藏背景作为采样点,而且采样的范围要尽可能地照顾到整 个遗址的分布区域。 (4)网格式采样法 网格式采样法是指在人为划定一个堆积范围内打出网格系统地采取土样进行浮选。所划定的范 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遗址,小到一个房址甚至一个灰坑。网格的尺寸应该根据采样范围的大小和 研究目的而定,一般在 0.5~2 米见方之间,每一个网格内取一份土样。如果设计的网格尺寸大而 且文化堆积又较厚,可以根据随机取样的原则在网格内选择几个取样点采集土样,然后将这些土混 合在一起构成一份浮选土样。网格式采样法一般用于发掘经费和时间都比较宽裕的重点考古发掘项 目,以便精确地了解一个遗址内植物遗存的完整情况,或该遗址中一个特定的堆积范围内植物遗存 的埋藏和分布规律。例如,在对凤林古城址进行发掘时,考古人员对其中的一座房址进行了网格式 采样,其结果不仅从中发现了丰富的植物遗存,包括几种不同的谷物,而且还了解到了这几种谷物 在房址内不同位置的埋藏情况,为研究当时人类在室内活动的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在很多情况 下,网格式采样法可与针对性采样法结合起来使用,即对遗址中某些重要的或面积较大的遗迹采用 网格式采样法,而对遗址中其他堆积则采用针对性采样法。 2. 浮选法提取炭化植物遗存 采集的土样,只有通过浮选法才能获得其中的植物遗存。炭化植物遗存之所以能够在考古遗址 中长时期的保存是因为植物在埋藏前经过了火烧变成了不易腐朽的炭化物质。炭化植物遗存的化学 性质相对稳定,土壤中的化学侵蚀作用对炭化物质一般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不论遗址的埋 藏环境如何恶劣,总会有一部分炭化植物遗存被保存在文化堆积中。但是炭化植物遗骸的物理性质 却十分脆弱,尤其是在潮湿的情况下,炭化植物遗骸很容易破碎,因此在发掘过程中即便发现了炭 化植物遗骸,仅依靠常规的发掘工具很难将其完整地提取出来。再者,炭化植物遗骸的体积非常小,如 大多数植物种籽的尺寸都是以毫米计算,因此土壤中的炭化植物遗骸是很难用肉眼发现的。所以,相对 其他考古遗物而言,炭化植物遗骸的发现和获取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植物考古学家们设计了浮 选法,专门用于发现和获取埋藏在考古遗址中的炭化植物遗存。 浮选法的原理其实很简单。炭化物质在干燥的情况下比一般的土壤颗粒轻,比重略小于水,因 此将浮选土样放入水中便可以便可使炭化植物遗存脱离土壤浮出水面并进而提取(图二)
专古研究所出土文物标签19/:1089106:2蒙样数1tolTot Hee艺2X0V5车8月41图二浮选出的炭化植物遗存浮选操作的基本步骤如下:(1)初步准备:阴干士样。有经验的考古工作者都知道,从遗址中采集到的土样经常是潮湿的,而炭化物质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含水的炭化植物遗存其重量必然增加,因此如果用潮湿的土样进行浮选就违背了浮选法的基本原理,其结果不仅会影响植物遗存的提取率,严重的还会导致浮选结果出现误差。所以,土样在浮选前必须经过干燥处理。炭化植物遗存的质地十分脆弱,如果将土样直接放在阳光下暴晒,炭化植物遗存就会因脱水迅速而爆裂破碎。正确的于燥处理方法是:选择一处阴凉通风的地点,将士存放或摊开阴干。(图三)如果土样的黏土成分较高,干燥后会出现板结,这时应该用木槌或木棒适度敲打使之散开。还有浮选土样采集后,如果当时不急于浮选,最好将土样盛在透气性较好的布袋或编织袋内,然后存放于室内以便使其自然阴干。ZE14OS之下5图三阴干土样7
7 图二 浮选出的炭化植物遗存 浮选操作的基本步骤如下: (1)初步准备:阴干土样。 有经验的考古工作者都知道,从遗址中采集到的土样经常是潮湿的,而炭化物质具有很强的吸 水性,含水的炭化植物遗存其重量必然增加,因此如果用潮湿的土样进行浮选就违背了浮选法的基 本原理,其结果不仅会影响植物遗存的提取率,严重的还会导致浮选结果出现误差。所以,土样在 浮选前必须经过干燥处理。炭化植物遗存的质地十分脆弱,如果将土样直接放在阳光下暴晒,炭化 植物遗存就会因脱水迅速而爆裂破碎。正确的干燥处理方法是:选择一处阴凉通风的地点,将土存 放或摊开阴干。(图三)如果土样的黏土成分较高,干燥后会出现板结,这时应该用木槌或木棒适度 敲打使之散开。还有浮选土样采集后,如果当时不急于浮选,最好将土样盛在透气性较好的布袋或 编织袋内,然后存放于室内以便使其自然阴干。 图三 阴干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