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杜甫(712一770),字子美,盛唐伟大诗人。生于河南巩县,晋代名 将杜预之后,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20岁开始了10年的“壮游”,曾 游吴越、齐鲁、梁宋等地,33岁与李白、高适同游梁宋,与李白结下了 “兄弟”般的友谊。35至44岁,困守长安十年的生活,使他成为一位忧国 忧民的诗人。45到48岁,是其陷贼与为官时期。安史之乱后,逃难陕北, 后被叛军俘获押至长安。46岁逃出长安,投奔凤翔,被任命为左拾遗,后 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49岁弃官后携家入蜀,开始晚年漂泊西南的生活。 在成都度过了一段安静生活后,蜀中大乱,又奔走于梓州、汉州、成都间。 54岁,携家东下,经嘉州、戎州、渝州、忠州至云安。58岁,离夔州,漂 泊江陵、公安、岳阳、潭州,59岁,死于潭州赴岳州的船上。 杜甫诗歌内容兼收并蓄,包罗万象,主要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 活,反映个人经历和人生忧患等。其诗因真实、客观地反映所处时代的 社会生活,具有历史的深刻性和预见性,被称为“诗史”。杜甫众体兼 长,五言、七言古体,律诗、绝句,无不运用自如,在七律方面的贡献 特别卓著。杜甫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在精严的格律之中,表达政论、 怀抱、风俗、古迹,把律诗的价值提到了足与古风、绝句并立的高度。 今存诗1400余首,有《杜少陵集》。 登楼 [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四。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们,日暮聊为梁甫吟[6。 (选自《杜甫诗选注》,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 【注释】 [1]锦江:岷江的支流,在今四川成都市南。 ·10·
!! !"#$ !!*! ($#!)$$"*& É0& ] Q# ¹oø)& 'F =& IXF Q# !"yEý#"r* $%& Ü ì' {' n& &&KÇ' M& KÇçý $6% *# &%((& Þr*¹& jû3æW % ¡* Q# (%i()& #5Y¢K3ã£# ¤=& ¥¦§¨& =H©ª«¬Þ# ('¥2Þ& ®¯°±& Hݲ3³´`& = Hµ3¶·¸tJª# (*¹ã=ºL»& yE¼r½¾K*¹# å¿*ºýæÀÁ¹=& »$]¤& ¯ÃoÄ·' -·' ¿h# %(& ºLpç& 4Å·' Æ·' Ç·' È·É# %)& ÊË·& ½ ¾ÌÍ' Î' Ï]' з& %*& GoзÑÏ·*ÒÍ# ÓÔÕ{Ö& רÙÚ& ")ÛܤP=¤¥¹ & ÛÜÝQ4YQ¹ Þ# 5 ßàá' ßânÛÜRã'* ¤¥¹& äT*xqåYðå& H23 $ %# æçÔ Þ& è' é&ç& ê ' ëì& íbÂk¿î& åéê*34 ïðëX# cyñýê *òó& åô;*õê$& ö÷W' øù' ' &ú& .ê *ûüýiýiK&' ëì{þ*M*# dÿ #(""!"& T !#Í1"# - . &U(V W $52ÝÞÛ%d¹6ÖÜ71 QG#Ð;£-#."F89:áY-!.$ ï!>Rè;-&."]ì<=-(.1 H>w´y?@-%."KAB&FCD-'.$ !&- $VWX&/%'YZÌ&/'kûD^89:'#*$'#" !EF" -#.QG%EG+Ô¦"0YNì¸Ïò$
第一单元国运民生<< [2]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 [3]北极:指北极星。这里指唐朝地位稳固如北极星。 [4]西山寇盗:指吐蕃。广德元年(763)十二月,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及云山新 筑二城。 [5]后主:指刘备的儿子刘禅。还祠庙:还有祠庙,后主祠在成都锦官城门外先主庙 之东,其西侧为武侯祠。 [6]梁甫吟:乐府篇名。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甫吟》。 【阅读提示】 自建安文人王粲流寓荆州,作《登楼赋》以寄慨以来,“登楼”遂成 为历代文人抒发身世之慨和客中之愁的一个特有的人文意象。杜甫《登 楼》一诗中继承了《登楼赋》表达身世之慨和故园之思的抒情传统,而 且运用“时空并驭”的手法,将伤时忧国的伟大情怀和深邃的“宇宙意 识”寄寓其中,拓展了这一题材的艺术表现范围。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当时杜甫初返成都。诗人登 楼远跳,锦江的春色和玉垒山上的浮云,引发了其对“万方多难”的深 忧。本诗把大自然景象、国家的危难和个人的情思融为一体,表现出作 者对唐王朝安危的关切心情,悲中含壮,表现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意境壮阔。全诗情景交融,山川中蕴含着古今世势的风云变 幻。诗人远跳万里河山,纵谈千秋历史,感慨万千,营造出一种雄浑悠 远的艺术境界。 这首七律格律严谨,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如“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是流水对的格式,自然流走,达到气势壮阔、言近意 远的效果。语言上,千锤百炼,含义深邃。每句诗中有一个字特别警醒, 使全句皆活。“伤”,为全诗点染出一种悲怆气氛;“此”,兼有此时、此 地、此人、此行、只能如此等多种含义;“来”,烘托锦江春色宜人、气 势浩大;“变”,世事如沧海变桑田,引人无穷遐想;“终”,有庆幸,也 有祝愿;“莫”,充满警示意味;“还”,不当如此还如此,表示对古今误 国昏君的极大轻蔑;“聊”,抒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伤感。 本诗以“赋”的手法为主,兼有抒情和议论。首联是全篇的纲领, 全诗写景、抒情、议论的出发点皆来自“万方多难”。颌联描写山河春 ·11·
!"#$ !"#$ !! !!!! -!.F8%ì"0YNìÆFGÑ\©Ì$ -&.ï%¯ï?$lY¯H!£nI½2ï?$ -(.]ì%¯JK$rz0 +$'&,8Üü"JKLM#§#N*OÅ:ì. PÜH$ -%.w´%¯Q³+RÉQS$y?@%y±?@"w´?0¸QTH<6´@ ë"3]p&²ä?$ -'.FCD%?U$ÁãVWX¡V»& )FCD*$ !GHIJ" -#Dk [/\]^' $_`a%ÌbcÌì' *_`+dx y~Dke©f{Kcp~=Kg>|¶Ê>kDäd)VW $_ `%|X=»hQ $_`a%Zjf{KcpijK5>ei¹' k;, *¯lVm+>n]'op¯·Ù>=R:pq> *3rä ¾+b\'='stQâ|u>o%Z[vw) â*XaUÇ<í)# !$'("x'å¯VWyzxÞ)Xk_ `{|'}~>x×pú0>'©©Q'm *ÂÛ+> ·)CXéR-0Yd,Ù]>?p¶k>5y|É'Z[8 "mU #?>`Ýå'='Z[8>o%) â*Xä-)ßXY'=6Â{l>¡ )Xk{|'~r' c'K8|} {>o%) â* ¡¢'=õ¦£'m[¤K) *}~x×ì2³' ú¡6Â+</¥m>Ë'-0/¦'j(^l-,±§ä {>:;)Q±0'¨E©'ªq)«\X=|¶¬Ê®¯' Xß\ÿs)*p+'yßX°8|}±^²/ *¿+'￯,¿ ³,¿k,¿®,8ê¿Û}ª/ *ì+'³H}~x×´k,^ lµR/*¡+'{¶5¡·¸'©kí¹ºc/ *.+'»¼'° ½L/*¾+'_¿®ÀäÁ/ *Â+'å¿Â¿'ZÀm6 Ùî>NRÎÄ/*Å+'eÅXkí¤Æ´>p ) CXÌ *a+>n]y'ïep{)*£<ßA>ÑÒ' ßXÅY,e,{>8©ÿì- *ÂÛ+)Ç£OÅx
>大学语文 色,生发出对风云变幻历史的无限遐想。在对大好山河的赞美和对悠久 历史的追怀中,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溢于言表。颈联把天下大势、民族 矛盾作为议论的中心。尾联借古鉴今,寄托忧国伤乱、报国无门的感慨。 全诗字里行间里渗透着诗人的所见、所感与所思。 【相关链接】 王粲:《登楼赋》;李商隐《赠刘司户背》。 二思考与练习 1.试举例分析诗中对句对表达效果的影响。 2.古人评价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你认为本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 种风格? 3.试写一首对仗工整的七言律诗。 (戴永新 撰) ·12·
!! !"#$ !!"! ×'r©8m¡~r>íȺc)¯mRo>Énpm ~r>Ã:='Xk·Ù·û>:Êa±Z)Ë£é2URl,ûÌ ÍÎy{>=å)!£Ï6ÐÂ'bH·ÙpÑ,ÒÙí> c) ßX¬®õÓÔXk>EÕ,E éE5) !KLMN" ³Y%)ÜÝU*0-X )ZQ¼[*$ OPQRS !3ó1XY(E\E¨]^_+X`$ #" 8aÓ"C+ &bcde'"ç·&F(fg£¹ l +A/ $3óp;EhëÊ+inj$ !Öt×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