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成人教育特色课程”项目配套教材■ 大学语文 DAXUE AXUE YUWEN 戴永新◎主编 长春出农 社 国家一级出版社 ∈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编写说明<< 编写说明 大学语文是为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旨在提高其语文能力、培养 其人文精神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基本 文学常识,提高对经典作品的阅读、鉴赏、理解和分析能力,进而提高自 身的审美水平和对汉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本教材就是按照这一定位编写的。 在知识结构上本书以高中后为起点向纵深拓展。选文部分共分六个 单元,体现了古代和现代、中国和外国的比较,并注重文体的多样性, 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所选篇目既突出其文学地位和在思 潮流派中的代表性,又注重文本内在的丰富内涵。由于篇幅有限,本书 选编的文本以中短篇为主,部分篇幅较长的采取了节选的方式。 第一单元:国运民生。关注“国运民生”、表现“国运民生”是中国 文学的优良传统,在中国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作家作为知 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对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塑造起到了 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培养学生关爱众生、关爱国家的高尚情怀。 第二单元:世态人情。社会是复杂多变的,充满了家庭的温暖与不 幸,故土的眷恋与忧思,理想的追求与破灭,正义的伸张与扭曲。阅读 这一单元的文章,我们可以从中品味世态人情的酸甜苦辣,并从中获得 启迪与感悟。 第三单元:风骨神韵。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很多风流人物 将绽放的生命化作了人类文明天空中璀璨的明星,一座座人格的丰碑构 建起华夏民族的脊梁。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寻正确 的人生目标与方向。 第四单元:修身养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身修养的提升始终 。1
书 !"#$ !! !!! !"#$ !"#$%&'($)*+",-.+"/0123#$45#67 38$9:+;<=>?@AB$CDEFAB+"G"",HIJ?F $"KL"12EMNOP+QR#ST#UVWXY45"Z[12\ ]+^_`aWEb#+cdef45$Fghi%jkl;mnop+$ 0qLrstFuv2(w&xyz{|}~$$X>X " W#(W+"$ +" #$#$ $ ¡¢3$"£nW0¤ ¥¦§(+¨"©$Fª0+«¬ª$®¯°±²"Fu o+$Fv(³&´"X°µ+¶·¸+¹º$ »;%¼½,$¾ &¼½,'#¨ &¼½,'%( $"+¿ÀÁÂ"0($"(ÃÄÅÆ+£n$lÇ%OÈO&q LXÉEÊË+ÌÍWÎÏ"E(Ð½Ñ &9:>Ò '+ÓÔxÕ 'KÆ+Of"®ÖHv67",¾×Ø,#¾×È+2ÙÚÛ$ »Ü%ÝÞ8Ú$ÊË%ßàá+"âãÈä+åæçè é"êë+ìíçî¤"Uï+ðñçòó"ôõ+ö÷çøù$QR l;+$ú"ûüHvý(PþÝÞ8Ú+ÿ!"#"ý($% &'ç()$ »*%+,:-$0./0+(Ð$12t"±3+¦84 567+,89O8:$1;<(=>+1?";@@8A+«Bs CxÐD½Ñ+EF$CDEF+"G"gGHHI",JKôL +8,Mç¹z$ »N%O]7$0(ÁÂ$9("E\]O7+1PQR
>大学语文 是为人行事的根本所在。本单元选文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文人对修身养性 的多重理解,为我们呈现了从古至今的重要修身范本,以供品读学习。 第五单元:爱情婚姻。爱情和婚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永恒主题。从 古至今,演绎了千千万万永不休止的爱情故事。本单元所选的八篇诗文 皆为文学史上关于爱情和婚姻的佳作。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可领 略爱情的别样风采。 第六单元:感悟自然。人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人除了要满足 衣、食、住、行等最低层次的生活需要外,还要寻找生存的意义和精神 的家园。当今时代,快餐文化、功利需要已然成为生活底色,但精神生 活极其苍白。本单元选文可引领学生走进自然,让他们用心灵去感悟诗 意生存的空间。 本教材除选文之外,还设置了“单元导语”“作者简介”“注释”“阅读 提示”“相关链接”“思考和练习”栏目。“阅读提示”力图体现选文的旨 意,突出作品的主要特色,但并不局限于对文本本身的解读,而是发掘文 本与现实的契合点,与读者进行精神的交流,共同获得感悟和启迪。这种 感悟或为读者提供一种欣赏维度,或为读者展示一种阅读视角,并非标准 答案。“相关链接”为学生推荐了很多阅读篇目,以帮助学生储备更多的文 学知识,使学生在比较中开阔视野。“思考和练习”都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 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多为启发式, 不设置固定答案。 附录中有关中国诗歌、散文和小说发展概况的部分,主要梳理此类文学 的源头及发展脉络,简要介绍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及其风格 特色,让学生整体感知中国诗歌、散文、小说的发展风貌。 本书适合作为大学非中文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大学语文”教材,也 可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自学、进修的参考书,对于希望提高语文素养的人士 也有一定的学习价值。 希望读者在阅读使用本书的同时,多提建设性的宝贵意见。 编者 2017年1月 ·2
!! !"#$ !"! %&8ST+UF0$F$ èÒV+$8EO]7 +UV"&ûüWýXY+ÆO]ZF"v[PR"G$ ».%×Ú\]$×ÚW\]%8:ÊË,^+_`´a$ý XY"bc//dd_èef+×ÚêT$F+g$ h&$"2t¾¯×ÚW\]+iO$",CDEF+"G"Hj k×Ú+l+¶$ »%()\m$8 %4n+"Ç%9:+$8oÆãp q#r#s#Stuvw+,^xÆ"yÆKJ,z+{õW9: +È|$ÏYV"}~$9#xÆm&,^" 9:, ^3$F$HHj",Z\m"üf() {,z+<$ Fgho$"y. &I#'&O'&'&QR 1'&¾' &¤WG'$ &QR1'5 $+/ {"¡¢OP+´Æ" 貯E$FF]+VR"[% ¡$ Fçc+¢£y"çRZS9:+¤¦">Ò$%()W&'$l ()¥&R1[;¦T§¨"¥&R~;QR©ª"'M« ¬$&¾'&",®¯3QR"v°±",²³´+$ "qL"µ",0(-¶©·$&¤WG'¸%ý#$"G+ª¨ 1¢¹a"",ºÅ¹a"GA$"67",À»+G¼"&& º" è.½m¬$ ¾¿(±¾(#$W ~ÀÁ+X"´ÆÂUÖ:$" +ÃÄÅ ~ÆÇ"ÆÈ ~DB(ɱ¨+OÈ#OPÅ3+A "",Ê (q(#$#+ ~+Ë$ FuÌ£O&!"'($)*#2Í2)",+ &!"#$'gh"Ç HO&("#$gG\"#ZO+Îu"E¯ÏÐ12#$Ñ7+8Ò Ç±;m+"GÓÔ$ ÏÐR0QRµfFu+ÒV"1C.+ÕÖ{×$ ! " !"#$##$
目录<< 日录 CONTENTS 第一单元国运民生 大同/《礼记》…2 谏逐客书/李斯…… 登楼/杜甫 10 隋宫/李商隐 13 浪淘沙/李煜 17 灯下漫笔/鲁迅 20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龙应台 30 第二单元 世态人情 东山/《诗经》 …36 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40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曹雪芹 47 乡愁/余光中 64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67 月光斩/莫言……73 ·1…
! " !! !!! % & !"#$%#$& !"#$ %&'( ! Ò( !!""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ÙÚÛu(# $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Ü Ý(% &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Þ ß(#'(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àáâ(# )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ãäåæ(* +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8ç&èéè,ê(,-. ØØØØØØØØ &" !)#$ *+,- ë ì( !/0"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íîïð¯ñ( !12" ØØØØØØØØØØØ (" !ò|óôaEõ(345 ØØØØØØØØØØ ($ ö ÷(678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øùúS+û(9:; ØØØØØØØØØØ '$ üýþ(< =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大学语文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86 珠宝/莫泊桑 ……88 第三单元风骨神韵 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 100 项羽之死/司马迁 105 《世说新语》五则…… 110 将进酒/李白…… 115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 118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127 第四单元修身养性 《论语》十则………………… 138 橘颂/屈原………… 144 秋水(节选)/《庄子》 148 墨子·兼爱(中)(节选)/墨翟 153 饮酒(其八)/陶渊明 158 论快乐/钱钟书…………………… 161 谈时间/梁实秋 167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周国平……… 171 第五单元爱情婚姻 竹枝词(二首)/刘禹锡………………… 176 霍小玉传/蒋防……………… 179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193 一剪梅/李清照………… 196 偶然/徐志摩……………199 ·2…
!! !"#$ !"! ÿ!!""#æ$-(> ? ØØØØØØØØØ )' % Õ(<@A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 /012 &'Û()*( !BCD" ØØØØØØØØØØ #"" +,-(EFG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Ý.#*./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5Z0(# H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1Áw2(I J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3456,(KLM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3#$ 4567 )7#*8/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9 :(N O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 !%&"( !P?" ØØØØØØØØØØØ #() <É!=× +(,!%&"(Q R ØØØØØØ #%& >0 !'("#STU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7}?(VWX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V(YZ[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8+2Ö0¯A(\C] ØØØØØØØØØØ #$# !8#$ 9-:; BCD !)*"(^_` ØØØØØØØØØØØ #$' EFÁ(a b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GHÉ!IJôüÜ8KLMN(c d ØØØØ #*& ;OP(#ef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 Q m(ghi 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