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 令繁殖世代所需时间短。每个世代以分钟或小时计, 如大肠杄菌每20分钟即可繁殖一代 ☆易于管理和进行化学分析。用一支试管就可贮存数 以百万计的细菌或病毒,在短期内累积大量产物, 为化学分析提供条件 ☆遗传物质较简单。只有一个位于细胞质内裸露的DNA 或RNA分子
10.1.3 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 ❖ 繁殖世代所需时间短。每个世代以分钟或小时计, 如大肠杆菌每20分钟即可繁殖一代。 ❖ 易于管理和进行化学分析。用一支试管就可贮存数 以百万计的细菌或病毒,在短期内累积大量产物, 为化学分析提供条件。 ❖ 遗传物质较简单。只有一个位于细胞质内裸露的DNA 或RNA分子
10.1.3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 ◇便于研究基因的突变。细菌和病毒属于一倍体,所有 突变都能立即表现出来 ◆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细菌可以生活在基本培养基上, 易于获得营养缺陷型,也易于测知各种营养缺陷型所 需要的物质,是研究基因作用的好材料 ◆可作为研究高等生物的简单模型。可以从微生物的研 究中得到模型,并从中获得启发,为开展对高等生物 的的遗传研究开拓思路
10.1.3 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 ❖ 便于研究基因的突变。细菌和病毒属于一倍体,所有 突变都能立即表现出来。 ❖ 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细菌可以生活在基本培养基上, 易于获得营养缺陷型,也易于测知各种营养缺陷型所 需要的物质,是研究基因作用的好材料。 ❖ 可作为研究高等生物的简单模型。可以从微生物的研 究中得到模型,并从中获得启发,为开展对高等生物 的的遗传研究开拓思路
10.1.4细菌和病毒的拟有性过程 ◇真核生物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及连锁交换均通过有性过 程(减数分裂—受精)实现。细菌和病毒均属于原核生 物,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有性过程 细菌细胞內除了染色体外还有一些寄生性复制因子(如 噬菌体和质粒),或叫核外或染色体外因子,它们可以 在细胞间传递,并且形成细菌染色体间以及细菌染色体 与核外遗传因子间的重组体。这种重组体结构类似于真 核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重组体结构。 ◇拟有性过程—引起细菌、病毒间遗传物质转移与重组 的过程。拟有性过程的存在是细菌、病毒在遗传学研究, 特别是作为真核生物的模型研究遗传重组和基因结构的 重要前提
10.1.4 细菌和病毒的拟有性过程 ❖ 真核生物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及连锁交换均通过有性过 程(减数分裂——受精)实现。细菌和病毒均属于原核生 物,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有性过程。 ❖ 细菌细胞内除了染色体外还有一些寄生性复制因子(如 噬菌体和质粒) ,或叫核外或染色体外因子,它们可以 在细胞间传递,并且形成细菌染色体间以及细菌染色体 与核外遗传因子间的重组体。这种重组体结构类似于真 核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重组体结构。 ❖ 拟有性过程——引起细菌、病毒间遗传物质转移与重组 的过程。拟有性过程的存在是细菌、病毒在遗传学研究, 特别是作为真核生物的模型研究遗传重组和基因结构的 重要前提
10.2细菌的细胞和染色体结构 10.2.1形态特征 10.2.2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 10.23细菌DNA与质粒 10.2.4细菌遗传的实验研究方法
10.2 细菌的细胞和染色体结构 10.2.1 形态特征 10.2.2 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 10.2.3 细菌DNA与质粒 10.2.4 细菌遗传的实验研究方法
10.2.1形态特征 核糖体核质体 间体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结 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和核区,部分细菌还有 某些特殊结构,如鞭毛、伞 毛、荚膜、芽胞、气泡等; 细胞壁质膜 鞭毛 令生活周期短,易培养; 图7-1大肠杆菌结构的模式图 易获得其生化突变型; 令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常见细菌的形状有杆状、球状和螺 旋状,其中以杆状最常见
10.2.1 形态特征 ❖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结 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和核区,部分细菌还有 某些特殊结构,如鞭毛、伞 毛、荚膜、芽胞、气泡等; ❖生活周期短,易培养; ❖易获得其生化突变型;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常见细菌的形状有杆状、球状和螺 旋状,其中以杆状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