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研究: 史料(2012江苏高考,改编)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 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 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 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 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如何理解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 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史料研究: 史料 (2012·江苏高考,改编)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 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 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 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 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如何理解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 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知识延伸: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 义一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前提:生产力高度发达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1、有人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看做是列宁按马克思设想进行的实验一追随理 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如何实践这一构想的?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 问题?错误的实质又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与理想化社会主义一致性: 余粮收集制和工业国有化—一公有制;不劳动者不得食一一按劳分配;取消 商品贸易一计划经济。 出现问题原因:严重脱离了当时俄国的国情: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占大多数。 错误的实质:先进的生产关系脱离落后的生产力水平。 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知识延伸: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 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前提:生产力高度发达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1、有人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看做是列宁按马克思设想进行的实验——追随理 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如何实践这一构想的?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 问题?错误的实质又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先进的生产关系脱离落后的生产力水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与理想化社会主义一致性: 余粮收集制和工业国有化——公有制;不劳动者不得食——按劳分配;取消 商品贸易——计划经济。 出现问题原因:严重脱离了当时俄国的国情: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占大多数。 错误的实质: 说明:
史料:“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 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 了。 …“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 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 一《列宁全集》42卷 2、新经济政策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相比,娜里退了?哪里没退?实质是什么? 马克思设想 退的表现:恢复私有制;利用市场调节和 生产资料:公有制 恢复商品交换和流通。 管理体制:计划经济 没有退的表现:公有制主导;计划管理 流通体制:取消商品交换和货币 (固定粮食税);按劳分配。 分配:按劳分配 实质:生产关系的调整以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 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苏俄 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是 A.实施的条件 B.所有制结构 A C.经济管理模式 D.产品分配方案
2、新经济政策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相比,哪里退了?哪里没退?实质是什么? 史料: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 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 了。”……“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 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列宁全集》42卷 马克思设想 生产资料:公有制 管理体制:计划经济 流通体制:取消商品交换和货币 分配:按劳分配 退的表现:恢复私有制;利用市场调节和 恢复商品交换和流通。 没有退的表现:公有制主导;计划管理 (固定粮食税);按劳分配。 实质:生产关系的调整以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 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苏俄 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是 A.实施的条件 B.所有制结构 C.经济管理模式 D.产品分配方案 A
3、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 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 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 1)上述不同时期俄、美、中的“改革调整”各指什么?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三国的“改革调整”的实质各是什么? 苏俄:国家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经 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美国: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3全国)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 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B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3、《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 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 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 1)上述不同时期俄、美、中的“改革调整”各指什么? 2)三国的“改革调整”的实质各是什么?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苏俄:国家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经 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美国: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3 全国)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 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 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试题调研: 1.(2013·海南高考)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 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 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 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C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2(2013·广东高考)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 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 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征集制
◆试题调研: 1.(2013·海南高考)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 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 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 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2.(2013·广东高考)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 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 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