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诸子百家” 教学目标 1.了解、识记“诸子百家”的相关知识 2.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辨析重要学派的言论、思想精髓的影响价值,培养学生 的探究、创新精神及运用能力。 3.“诸子百家”的言论及思想震古烁今。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传承、宏扬、发展、 运用祖国优秀文化及其思想精髓的能力。 整体构思 “诸子百家”的言论及其传递的思想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 产生了重大影响。初三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关于“诸子百家”的知识,但比较零 散和单一,因此教师设计本活动力图通过指导学生分组搜集、整理、交流、研 讨资料,明确“诸子百家”言论及其思想对后世产生过的重大影响,从而培养 学生的合作、质疑、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方法指导 诸子百家”学说众多,因此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应给学生必要的方法指 导。活动前,先让学生明确各小组学习的方式、学习的目的、活动的内容、搜 集资料的方法(上网查阅、查阅图书、找家长或老师等);课堂上应指导学生 开展活动、比较异同;课后再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及拓展延伸阅读。 【方案设计】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初识“诸子百家”。 【明确】诸子:指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 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 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晏子、吕不韦、管子等等; 百家:指先秦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但一般指阴阳、儒、墨 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 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2.让学生明确要求:
初识“诸子百家” 教学目标 1.了解、识记“诸子百家”的相关知识。 2.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辨析重要学派的言论、思想精髓的影响价值,培养学生 的探究、创新精神及运用能力。 3.“诸子百家”的言论及思想震古烁今。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传承、宏扬、发展、 运用祖国优秀文化及其思想精髓的能力。 整体构思 “诸子百家”的言论及其传递的思想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 产生了重大影响。初三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关于“诸子百家”的知识,但比较零 散和单一,因此教师设计本活动力图通过指导学生分组搜集、整理、交流、研 讨资料,明确“诸子百家” 言论及其思想对后世产生过的重大影响,从而培养 学生的合作、质疑、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方法指导 “诸子百家”学说众多,因此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应给学生必要的方法指 导。活动前,先让学生明确各小组学习的方式、学习的目的、活动的内容、搜 集资料的方法(上网查阅、查阅图书、找家长或老师等);课堂上应指导学生 开展活动、比较异同;课后再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及拓展延伸阅读。 【方案设计】 (一) 课前准备 1. 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初识“诸子百家”。 【明确】诸子:指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 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 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晏子、吕不韦、管子等等; 百家:指先秦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但一般指阴阳、儒、墨、 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 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2.让学生明确要求:
(1)“诸子百家”派别林立,学说众多,著述丰富。本次活动力图将“诸 子百家”留给世人深广的文化及思想进行分类探究。因此将探究内容分成“代 表人物作品”类、“成语”类、“故事或寓言”类、“名言”类、“精辟见解” 类、“思想价值探究”类等六组。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全班同学 分成五组,分别就前五类探究内容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内可另行分工;第二阶 段,全体同学就“思想价值探究”类根据设定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 (2)自己动手,利用图书馆、网络、采访等渠道获取有关信息,并对信息 进行归类整理。 (3)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写出相应的文章。 (4)小组商量策划将成果创造性地展示出来 知识性问题: (1)整理初中阶段所学过的孔子、孟子、庄子的文章及你所知道的其他学派 代表人物的文章; (2)搜集你所知道的“诸子百家”作品中的成语; (3)搜集各家代表人物的生平故事或一两则寓言,准备在课堂上交流; (4)搜集“诸子百家”中代表人物的名言,准备向同学介绍; (5)搜集专家学者对“诸子百家”中某一学派代表人物的精彩论述(或不同 的见解),准备向同学介绍。 4.探究性问题: (1)对儒家学派或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言论或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 (2)查阅有关资料,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是如何被宏扬的,你有何感 想 (3)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当今是否不合适宜? (学生可另拟切合实际的有意义的问题) (以上推荐题力图从某个侧面阐释“诸子百家”中最重要学派儒家和道家 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体现。) 5.推荐网址及著作 Ohttp://wenxue.lycoscomcn/gd/100/ http://grzy.ayinfo.ha.cn/hxj/zzbj.htm ③于丹《<论语>心得》、《人间庄子》 (课前准备是活动的关键,准备充分,学生查阅资料才会有目的性,自主探究 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因此,笔者做了如上详细安排。)
⑴ “诸子百家”派别林立,学说众多,著述丰富。本次活动力图将“诸 子百家”留给世人深广的文化及思想进行分类探究。因此将探究内容分成“代 表人物作品”类、“成语”类、“故事或寓言”类、“名言”类、“精辟见解” 类、“思想价值探究”类等六组。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全班同学 分成五组,分别就前五类探究内容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内可另行分工;第二阶 段,全体同学就“思想价值探究”类根据设定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 ⑵自己动手,利用图书馆、网络、采访等渠道获取有关信息,并对信息 进行归类整理。 ⑶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写出相应的文章。 ⑷小组商量策划将成果创造性地展示出来。 3.知识性问题: ⑴整理初中阶段所学过的孔子、孟子、庄子的文章及你所知道的其他学派 代表人物的文章; ⑵搜集你所知道的“诸子百家”作品中的成语; ⑶搜集各家代表人物的生平故事或一两则寓言,准备在课堂上交流; ⑷搜集“诸子百家”中代表人物的名言,准备向同学介绍; ⑸搜集专家学者对“诸子百家”中某一学派代表人物的精彩论述(或不同 的见解),准备向同学介绍。 4.探究性问题: ⑴对儒家学派或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言论或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 ⑵查阅有关资料,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是如何被宏扬的,你有何感 想。 ⑶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当今是否不合适宜? (学生可另拟切合实际的有意义的问题) (以上推荐题力图从某个侧面阐释“诸子百家”中最重要学派儒家和道家 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体现。) 5.推荐网址及著作: ①http://wenxue.lycos.com.cn/gd/100/ ②http://grzy.ayinfo.ha.cn/hxj/zzbj.htm ③于丹《<论语>心得》、《人间庄子》 (课前准备是活动的关键,准备充分,学生查阅资料才会有目的性,自主探究 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因此,笔者做了如上详细安排。)
(二)课堂活动 课堂是学生合作探究的主要阵地,课堂活动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 空间,教学中尽可能的采用多种方法灵活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 活动中学会合作探究。根据课前准备的知识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初识“诸子 百家”综合性实践活动拟采用如下活动形式: 第一阶段:汇报成果 按照“代表人物作品”类、“成语”类、“故事或寓言”类、“名言”类、 “精辟见解”类等先后顺序,学生登台汇报。活动前,鼓励学生想出各种吸引 同学、激发大家兴趣,推出本组“成果”的方法,如可将成语以接龙的方式组 合,或编成谜语让同学们竞猜;可将故事或寓言以小品形式表演,或各个轮番 上台,有声有色讲解… (本阶段对“诸子百家”相关文化常识作了较详尽的归纳,使学生对“诸子 百家”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思想有了较系统的了解。) 第二阶段:百家争鸣 前言:“诸子百家”的言论及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是其 后乃至今天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思想价值探究”意在告诉我们学习古人及 其文章时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怎样的眼光去继承和发扬。针对准备阶段所设计 的问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看法的一致性自由组成小组,然后再搜集整理资料, 形成文字,提出看法。 (1)对儒家学派或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言论或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 (2)查阅有关资料,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是如何被宏扬的,你有何感 想 (3)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当今是否不合适宜? (本阶段是探索的升华阶段。单纯了解“诸子百家”的文化和思想还很不够, 还应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辨析、质疑。因此,在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时既要兼 顾知识的了解,又要注重能力的发展,尤其应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 化和思想的无穷魅力。) 第三阶段:小结拓展 诸子百家”的言论及其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远不是我们一两节课可以阐 释清楚的,今后也许你会认识到“诸子百家”的给我们的东西太多了,渗透到 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试看下面两个问题
(二) 课堂活动 课堂是学生合作探究的主要阵地,课堂活动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 空间,教学中尽可能的采用多种方法灵活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 活动中学会合作探究。根据课前准备的知识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初识“诸子 百家”综合性实践活动拟采用如下活动形式: 第一阶段:汇报成果 按照“代表人物作品”类、“成语”类、“故事或寓言”类、“名言”类、 “精辟见解”类等先后顺序,学生登台汇报。活动前,鼓励学生想出各种吸引 同学、激发大家兴趣,推出本组“成果”的方法,如可将成语以接龙的方式组 合,或编成谜语让同学们竞猜;可将故事或寓言以小品形式表演,或各个轮番 上台,有声有色讲解…… (本阶段对“诸子百家”相关文化常识作了较详尽的归纳,使学生对“诸子 百家”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思想有了较系统的了解。) 第二阶段:百家争鸣 前言:“诸子百家”的言论及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是其 后乃至今天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思想价值探究”意在告诉我们学习古人及 其文章时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怎样的眼光去继承和发扬。针对准备阶段所设计 的问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看法的一致性自由组成小组,然后再搜集整理资料, 形成文字,提出看法。 ⑴对儒家学派或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言论或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 ⑵查阅有关资料,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是如何被宏扬的,你有何感 想。 ⑶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当今是否不合适宜? (本阶段是探索的升华阶段。单纯了解“诸子百家”的文化和思想还很不够, 还应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辨析、质疑。因此,在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时既要兼 顾知识的了解,又要注重能力的发展,尤其应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 化和思想的无穷魅力。) 第三阶段:小结拓展 “诸子百家”的言论及其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远不是我们一两节课可以阐 释清楚的,今后也许你会认识到“诸子百家”的给我们的东西太多了,渗透到 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试看下面两个问题:
1.联系社会现实,谈谈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现实意义; 2.现代商业竞争中“孙子兵法”有什么价值? 上面两个问题分别从战争和商业竞争的角度揭示了墨家和兵家的思想言论 给我们今人的启示。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诸子百家”中不仅儒家、道 家影响深远,其它各学派的文化及思想内涵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在 历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彩。 (三)课后延伸 1.思考:在当今社会,你是赞同儒家经典中所倡导的“苟日新,又日新, 日日新”的积极进取精神还是道家的“无为”、“顺应自然”的做法?(设计 意图在于辨析这两种影响最深广的思想的异同,更深入的体会儒家思想和道家 思想的历史价值) 2.各组将所搜集的资料整理,并有创意的展现出来。如“成语”类,可将 诸子”各家富有生命力的成语汇集起来,并配上简要说明;或猜谜或接龙等。 再如,“思想价值探究”类,可写出自己的感悟类文章……综合各类知识,出 期关于“诸子百家”的手抄报 【链接材料】 (一)教学实录 初识“诸子百家 教学目标 1.了解、识记“诸子百家”的相关知识 2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辨析重要学派的言论、思想精髓的影响价值,培养学 生的探究、创新、运用能力 3.“诸子百家”的言论及思想震古烁今。通过培养学生具有传承、宏扬、发 展、运用祖国优秀文化及其思想精髓的能力。 活动重点 1.搜集、整理资料;2.口语表达;3根据活动写心得体会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导入 中国文化史学家借用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 的“轴心时代”,其功当归“诸子百家”。同学们,你们在查阅资料时有一种怎
1.联系社会现实,谈谈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现实意义; 2.现代商业竞争中“孙子兵法”有什么价值? 上面两个问题分别从战争和商业竞争的角度揭示了墨家和兵家的思想言论 给我们今人的启示。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诸子百家”中不仅儒家、道 家影响深远,其它各学派的文化及思想内涵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在 历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彩。 (三) 课后延伸 1.思考:在当今社会,你是赞同儒家经典中所倡导的“苟日新,又日新, 日日新”的积极进取精神还是道家的“无为”、“顺应自然”的做法?(设计 意图在于辨析这两种影响最深广的思想的异同,更深入的体会儒家思想和道家 思想的历史价值) 2.各组将所搜集的资料整理,并有创意的展现出来。如“成语”类,可将 “诸子”各家富有生命力的成语汇集起来,并配上简要说明;或猜谜或接龙等。 再如,“思想价值探究”类,可写出自己的感悟类文章……综合各类知识,出 一期关于“诸子百家”的手抄报。 【链接材料】 (一) 教学实录 初识“诸子百家” 教学目标 1.了解、识记“诸子百家”的相关知识。 2.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辨析重要学派的言论、思想精髓的影响价值,培养学 生的探究、创新、运用能力。 3.“诸子百家”的言论及思想震古烁今。通过培养学生具有传承、宏扬、发 展、运用祖国优秀文化及其思想精髓的能力。 活动重点 1.搜集、整理资料;2.口语表达;3.根据活动写心得体会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一、 导入: 中国文化史学家借用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 的“轴心时代”,其功当归“诸子百家”。同学们,你们在查阅资料时有一种怎
样的感觉呢?今天,我们一起交流成果,分享“诸子百家”带给我们的精神上的 愉悦。 课堂活动 第一阶段:汇报“成果 师: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你们一段时间的努力,老师相信 你们都有不少收获。今天是你们汇报“成果”的时候了。接下来根据“代表人物 作品”类、“成语”类、“故事或寓言”类、“名言”类、“精辟见解”类的先 后顺序,各小组同学登台汇报。首先,掌声有请“代表人物作品”类同学! 1.“代表人物作品”类 生1:我知道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有:孔丘的《论语》、孟轲的《孟子》、韩 非的《韩非子》、老聃的《考孑》(也叫《道德经》)、墨翟的《墨孑》、孙武 的《孙子兵法》 生2:我做些补充,还有法家的《商君书》,公孙龙的《公孙龙子》,吕不 韦的《吕氏春秋》,张仪、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言论主要传于《战国策》。 生3:我们初中阶段学过的课文有(1)孔子《<论语>六则》、《<论语>十则》 (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3)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4列子《愚公移山》《杞人忧天》、《杨布打狗》;(S)庄子《秋水》。汇报完毕。 师:不说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不知不觉中我们竟然学习了这么多“诸子百 家”的文章;“诸子百家”竟然有这么丰富的代表作!“学海无涯”,果真如此! 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下面有请“成语”类同学发言。 2.“成语”类 生1:我查到的《论语》中的成语有:不耻下问、不亦乐乎、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从心所欲、当仁不让、恶衣恶食、犯上作乱、割鸡焉用牛刀、工欲 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行小惠、后生可畏、诲人不倦、家喻户晓、见义勇 为、举一反三、理屈词穷、年富力强、匹夫不可夺志、轻裘肥马、杀身成仁、善 贾而沽、手足无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温故知新、文质彬彬、血气方刚 循序渐进、循循善诱。 生2:我查到的《孟子》中的成语有:④拔苗助长意思是:比喻违反事物 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②杯水车薪意思是:用一杯水去救一 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③彼一时,此一时意思是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④必由之
样的感觉呢?今天,我们一起交流成果,分享“诸子百家”带给我们的精神上的 愉悦。 二、 课堂活动 第一阶段:汇报“成果” 师: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你们一段时间的努力,老师相信 你们都有不少收获。今天是你们汇报“成果”的时候了。接下来根据“代表人物 作品”类、“成语”类、“故事或寓言”类、“名言”类、“精辟见解”类的先 后顺序,各小组同学登台汇报。首先,掌声有请“代表人物作品”类同学! 1.“代表人物作品”类 生 1:我知道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有:孔丘的《论语》、孟轲的《孟子》、韩 非的《韩非子》、老聃的《老子》(也叫《道德经》)、墨翟的《墨子》、孙武 的《孙子兵法》。 生 2:我做些补充,还有法家的《商君书》,公孙龙的《公孙龙子》,吕不 韦的《吕氏春秋》,张仪、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言论主要传于《战国策》。 生 3:我们初中阶段学过的课文有⑴孔子《<论语>六则》、《<论语>十则》; ⑵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⑶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⑷列子《愚公移山》《杞人忧天》、《杨布打狗》;⑸庄子《秋水》。汇报完毕。 师:不说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不知不觉中我们竟然学习了这么多“诸子百 家”的文章;“诸子百家”竟然有这么丰富的代表作!“学海无涯”,果真如此! 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下面有请 “成语”类同学发言。 2.“成语”类 生 1:我查到的《论语》中的成语有: 不耻下问、不亦乐乎、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从心所欲、当仁不让、恶衣恶食、犯上作乱、 割鸡焉用牛刀、工欲 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好行小惠、 后生可畏、诲人不倦、 家喻户晓、见义勇 为、举一反三、理屈词穷、年富力强、匹夫不可夺志、轻裘肥马、杀身成仁、善 贾而沽、 手足无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温故知新、 文质彬彬、 血气方刚、 循序渐进、 循循善诱。 生 2:我查到的《孟子》中的成语有:①拔苗助长 意思是: 比喻违反事物 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②杯水车薪 意思是: 用一杯水去救一 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③彼一时,此一时 意思是: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④必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