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课文背诵 第十课《论语》十二章(P52)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之者不如乐之者。”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 且贵,于我如浮云。”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第十一课《春》一一朱自清(P63)一一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 近了 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 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 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 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 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 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 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 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也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晩时候, 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 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 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 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 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第十四课秋天(何其芳)(P78)
1 七年级上册课文背诵 第十课 《论语》十二章 (P52)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 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第十一课 《春》 ——朱自清 (P6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 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 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 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 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 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 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 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 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也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 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 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 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 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 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第十四课 秋天 (何其芳) (P78)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第十五课古代诗歌四首(P81)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 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 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 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二十课《虽有嘉肴》(P107)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第二十五课《河中石兽》(P139)——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an),山门圮(pi)于 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zhao)数小舟,曳(ye)铁钯(pa),寻十余里,无迹。 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fei),岂能为暴涨携之 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a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 为确论。 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e)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 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 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i) 断欤(yu)?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P187)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 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
2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第十五课 古代诗歌四首 (P81)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 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 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 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二十课 《虽有嘉肴》 (P107)——“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第二十五课 《河中石兽》 (P139)——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 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 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 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 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 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 断欤(yú)?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P187)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 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 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髙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 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观书有感》(其一)(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浣溪沙(晏殊) 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 鹭 七年级下册课文背诵 第四课诗两首(P34)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第十课木兰诗(P67)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 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 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 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 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 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观书有感》(其一)(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 鹭。 七年级下册课文背诵 第四课 诗两首 (P34)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第十课 木兰诗 (P67)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 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 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 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 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第二十五课短文两篇(P191) 夸父逐日《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 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 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P234) 山中杂诗(吴均)一一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一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一一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 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一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 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岑参)—一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 报平安 滁州西涧(韦应物)一一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 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 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一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约客(赵师秀)一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 灯花。 论诗(赵翼)一一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 年。 八年级上册课文背诵 21.桃花源记(陶渊明)(P164)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4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 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第二十五课 短文两篇 (P191) 夸父逐日《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 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 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P234) 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 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 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 报平安。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 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 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 灯花。 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 年。 八年级上册课文背诵 21.桃花源记(陶渊明)(P164)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髙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2.短文两篇(P169)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3.核舟记(魏学洢)2--4段(P173)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min)、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y1)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ou)奇(j),高可二黍(sh)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箬ruo) 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an)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guan)而多髯(rd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 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zhe)中。佛印绝类弥(mi) 勒,袒胸露(lωu)乳(r),矫〔ji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zh)。卧右膝,诎(q) 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一一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j1)。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zhui)髻(ji)仰面,左手倚 衡木,右手攀(pσn)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fω)炉,炉上有壶,其 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yi),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ren)戌(xu)秋日,虞(yu)山 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 zhua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 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ruo)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 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 zhuan)文,为字共三十有(you)四;而计其长曾(zeng)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24.大道之行也《礼记》(P178)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
5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2.短文两篇(P169)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3.核舟记(魏学洢)2--4 段(P173)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mǐn)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yí)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箬 ruò) 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guān)而多髯(rán) 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 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绝类弥(mí) 勒,袒胸露(lòu)乳(rǔ),矫(jiǎ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卧右膝,诎(qū) 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j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zhuī)髻(jì)仰面,左手倚一 衡木,右手攀(pān)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fǔ)炉,炉上有壶,其 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yí),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rén)戌(xū) 秋日,虞(yú)山 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zhuà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 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ruò)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 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zhuàn)文,为字共三十有(yòu)四;而计其长曾(zēng)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24.大道之行也《礼记》(P178)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