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 2011.4 本试卷共10页,包括六个部分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査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 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 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 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毎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笞案标号 凃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 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 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 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 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甄选/箴言聒噪/恬淡干劲/强劲 缄默/信笺谄媚/胡诌屏障/屏除 C.掠影/虐待舐犊/胼胝稽查/稽首 D.羁绊/亟待校正/比较装载/记载
2011 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 文 2011.4 本试卷共 10 页,包括六个部分 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 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 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 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 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 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 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 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A.甄.选/箴.言 聒.噪/恬.淡 干劲./强劲. B.缄.默/信笺. 谄.媚/胡诌. 屏.障/屏.除 C.掠.影/虐.待 舐.犊/胼胝. 稽.查/稽.首 D.羁.绊/亟.待 校.正/比较. 装载./记载.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既称为小品文,它必须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相对地说,篇幅 不宜太长。乐毅的《报燕惠王书》和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诸葛亮的《出师表》 和李密的《陈情表》,不能不说是肺腑之言和性灵之作,但由于它们的篇幅长,就不能 算作小品文。有的文章虽短,而且具有一孔之见,如柳宗元的《读论语》和王安石的《读 孟尝君传》,可是作者在篇中毕竟过多地诉诸理性而不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当然也不能 居于小品之列 A.短小精悍 B.言简意赅 C.肺腑之言 D.一孔之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 Facebook上评价、浏 览、分享,全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000亿 分钟。 B.据估计,日本地震和海啸可能造成大约1万余人死亡,40万人无家可归, 1669家企业遭受重创,日本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C.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973号决议决定,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安全,除以 人道主义救援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 亚领空飞行着陆 D.“两会”前夕“约会”网友,已经成为温家宝总理的惯例。2011年2月 27日上午,他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第三次与网民在线交流。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社会上流传着一片 暴露个人隐私的光碟时,我感觉到被观看者内心的孤独感,在那样的时刻,她会跟谁对 话?她有可能跟谁对话?她现在在哪里?她心里的孤独是什么?这些问题在我心里旋绕 了好久 ①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翻开报纸,在所有事件的背后,隐约感 觉到有一个孤独的声音。 ②于是我听到了各种年龄、各种角色、各个阶层处于孤独的状态下发出的声 音 ③孤独,是我一直想谈论的主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既称为小品文,它必须短小精悍 ....,言简意赅 ....。相对地说,篇幅 不宜太长。乐毅的《报燕惠王书》和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诸葛亮的《出师表》 和李密的《陈情表》,不能不说是肺腑之言 ....和性灵之作,但由于它们的篇幅长,就不能 算作小品文。有的文章虽短,而且具有一孔之见 ....,如柳宗元的《读论语》和王安石的《读 孟尝君传》,可是作者在篇中毕竟过多地诉诸理性而不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当然也不能 居于小品之列。 A.短小精悍 B.言简意赅 C.肺腑之言 D.一孔之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A.每天,全球有 5.5 亿用户操着 75 种不同的语言在 Facebook 上评价、浏 览、分享,全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 7000 亿 分钟。 B.据估计,日本地震和海啸可能造成大约 1 万余人死亡,40 万人无家可归, 1669 家企业遭受重创,日本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C.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 1973 号决议决定,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安全,除以 人道主义救援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 亚领空飞行着陆。 D.“两会”前夕“约会”网友,已经成为温家宝总理的惯例。2011 年 2 月 27 日上午,他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第三次与网民在线交流。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 ...的一项是 。 。 。 。当社会上流传着一片 暴露个人隐私的光碟时,我感觉到被观看者内心的孤独感,在那样的时刻,她会跟谁对 话?她有可能跟谁对话?她现在在哪里?她心里的孤独是什么?这些问题在我心里旋绕 了好久。 ①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翻开报纸,在所有事件的背后,隐约感 觉到有一个孤独的声音。 ②于是我听到了各种年龄、各种角色、各个阶层处于孤独的状态下发出的声 音。 ③孤独,是我一直想谈论的主题
④我开始尝试以另一种角度解读新闻,即先不论谁对谁错,谁是谁非,而是 去找寻那一个隐约的声音。 A.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郭子仪,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十四载,安禄山反,子仪收静边军,斩贼 将周万顷,击高秀岩河曲,败之。贼陷常山,河北郡县皆没。会李光弼攻贼常山 拔之。子仪引军下井陉,与光弼合,破贼史思明众数万。禄山益出精兵佐思明。 子仪曰:“彼恃加兵,必易我;易我,心不固,战则克矣。〃土殊死斗,遂破之。 于是昼扬兵,夜捣垒,贼不得息,气益老。思明跳奔博陵。河北诸郡往往斩贼 守,迎王师。会哥舒翰败,天子入蜀,太子即位灵武,诏班师。子仪与光弼率步 骑五万赴行在。时朝廷草昧,众单寡,军容缺然,及是,国威大振。拜子仪兵 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总节度。肃宗大阅六军,鼓而南,至彭原。贼 安守忠壁永丰仓,子仪遣子旰与战,多杀至万级,旰死于阵。进收仓。俄从元帅 广平王率蕃、汉兵十五万收长安。老幼夹道呼日:“不图今日复见官军!″王休 士三日遂东。贼以二百骑掩军,未战走,子仪悉军追,横贯其营。贼张两翼包 之,官军却。嗣业率回纥从后击,尘且坌②,飞矢射贼,贼惊日:“回纥至矣! 遂大败,僵尸相属于道。入朝,帝劳之日:“国家再造,卿力也。” 有诏还东都,经略北讨。子仪围卫州。庆绪分其众为三军。将战,子仪选善 射三干士伏壁内,诫日:“须吾却,贼必乘垒,若等噪而射。”既战,伪遁。贼 薄营,伏发,注射如雨。贼震骇。鱼朝恩素疾其功,谮之,故帝召子仪还,以赵 王代子仪领朔方兵。子仪虽失军,无少望◎。时帝不豫,群臣莫有见者,子仪请 曰:“老牙受命,将死于外,不见陛下,目不瞑。”帝引至卧内,谓日:“河东 事一以委卿。 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唐史臣裴垍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 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 (节选自《新唐书》,有改动) 【注】①行在:指帝王所到之地。②坌:ben,尘土飞扬。③望:埋怨。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彼恃加兵,必易我 易:轻视 B.贼安守忠壁永丰仓 壁:修饰墙壁
④我开始尝试以另一种角度解读新闻,即先不论谁对谁错,谁是谁非,而是 去找寻那一个隐约的声音。 A.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郭子仪,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十四载,安禄山反,子仪收静边军,斩贼 将周万顷,击高秀岩河曲,败之。贼陷常山,河北郡县皆没。会李光弼攻贼常山, 拔之。子仪引军下井陉,与.光弼合,破贼史思明众数万。禄山益出精兵佐思明。 子仪曰:“彼恃加兵,必易.我;易我,心不固,战则.克矣。”士殊死斗,遂破之。 于是昼扬兵,夜捣垒,贼不得息,气益老。思明跳奔博陵。河北诸郡往往斩贼 守,迎王师。会哥舒翰败,天子入蜀,太子即位灵武,诏班师。子仪与光弼率步 骑五万赴行在①。时朝廷草昧,众单寡,军容缺然,及是,国威大振。拜子仪兵 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总节度。肃宗大阅六军,鼓而.南,至彭原。贼 安守忠壁.永丰仓,子仪遣子旰与战,多杀至万级,旰死于阵。进收仓。俄从元帅 广平王率蕃、汉兵十五万收长安。老幼夹道呼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王休 士三日,遂东。贼以二百骑掩军,未战走,子仪悉军追,横贯其营。贼张两翼包 之,官军却。嗣业率回纥从后击,尘且.坌②,飞矢射贼,贼惊曰:“回纥至矣!” 遂大败,僵尸相属.于道。入朝,帝劳之曰:“国家再造,卿力也。” 有诏还东都,经略北讨。子仪围卫州。庆绪分其众为三军。将战,子仪选善 射三千士伏壁内,诫曰:“须吾却,贼必乘垒,若等噪而射。”既战,伪遁。贼 薄.营,伏发,注射如雨。贼震骇。鱼朝恩素疾其功,谮之,故帝召子仪还,以赵 王代子仪领朔方兵。子仪虽失军,无少望③。时帝不豫,群臣莫有见者,子仪请 曰:“老牙受命,将死于外,不见陛下,目不瞑。”帝引至卧内,谓曰:“河东 事一以委卿。” 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唐史臣裴垍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 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 (节选自《新唐书》,有改动) 【注】①行在:指帝王所到之地。②坌:bèn,尘土飞扬。③望:埋怨。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彼恃加兵,必易.我 易:轻视 B.贼安守忠壁.永丰仓 壁:修饰墙壁
遂大败,僵尸相属于道 属:附属 D.贼薄营,伏发 薄:淡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子仪引军下井陉,与光弼合竖子不足与谋 B.心不固,战则克矣 入则无法家拂士 C.鼓血南,至彭原 某所,血母立于兹 D.尘且坌,飞矢射贼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郭子仪“忠”或“勇”的一组是(3分) ①彼恃加兵,必易我 ②破贼史思明众数万 ③子仪与光弼率步骑五万赴行在 ④子仪悉军追,横贯其营 ⑤有诏还东都,经略北讨 ⑥不见陛下,目不瞑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子仪,武举出身。安禄山谋反,郭子仪与李光弼军一起击退周万顷、 史思明的数万敌军。他还善于分析贼军的骄傲心理,同时诱使叛军采取 疲劳战术。 B.唐军作战失利,玄宗幸蜀,肃宗即位,局势险恶。主将郭子仪也不是一 帆风顺,时而受重用,时而遭冷落,甚至一度失去军权,但他没有一点 怨恨。 C.郭子仪智勇双全,转战疆场,屡建奇功。他儿子郭旰也不畏强敌,最后 喋血沙场,为国捐躯
C.遂大败,僵尸相属.于道 属:附属 D.贼薄.营,伏发 薄:淡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3 分) A.子仪引军下井陉,与.光弼合 竖子不足与.谋 B.心不固,战则.克矣 入则.无法家拂士 C.鼓而.南,至彭原 某所,而.母立于兹 D.尘且.坌,飞矢射贼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郭子仪“忠”或“勇”的一组是 (3 分) ①彼恃加兵,必易我 ②破贼史思明众数万 ③子仪与光弼率步骑五万赴行在 ④子仪悉军追,横贯其营 ⑤有诏还东都,经略北讨 ⑥不见陛下,目不瞑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郭子仪,武举出身。安禄山谋反,郭子仪与李光弼军一起击退周万顷、 史思明的数万敌军。他还善于分析贼军的骄傲心理,同时诱使叛军采取 疲劳战术。 B.唐军作战失利,玄宗幸蜀,肃宗即位,局势险恶。主将郭子仪也不是一 帆风顺,时而受重用,时而遭冷落,甚至一度失去军权,但他没有一点 怨恨。 C.郭子仪智勇双全,转战疆场,屡建奇功。他儿子郭旰也不畏强敌,最后 喋血沙场,为国捐躯
D.本文重点记叙唐军平定“安史之乱”的英勇事迹,涉及的唐军及同盟军 的代表人物有郭子仪、广平王、哥舒翰、嗣业等,叛军首领有安禄山 史思明、安守忠等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唐史臣裴垍称权倾天下而朝不 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王休士三日,遂东。(3分) ②贼张两翼包之,官军却。(3分) 10.阅读下面的一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①柬:给……信札。②何事句: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 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③“骊山语”“夜雨霖铃″“比 翼连枝”,均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典故。 (1)这首诗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比喻共同 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3分)
D.本文重点记叙唐军平定“安史之乱”的英勇事迹,涉及的唐军及同盟军 的代表人物有郭子仪、广平王、哥舒翰、嗣业等,叛军首领有安禄山、 史思明、安守忠等。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 分) 子 仪 事 上 诚 御 下 恕 赏 罚 必 信 唐 史 臣 裴 垍 称权倾天下而朝不 忌 功 盖 一 世 而 上 不 疑 侈 穷 人 欲 而 议 者 不 之 贬 。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王休士三日,遂东。(3 分) ②贼张两翼包之,官军却。(3 分) 10.阅读下面的一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木兰花 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①柬:给……信札。②何事句: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 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③“骊山语”“夜雨霖铃”“比 翼连枝”,均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典故。 (1)这首诗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比喻共同 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