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变色龙 契诃夫(俄)
7 .变色龙 契诃夫(俄)
在大自然中,有种名叫变色龙的蜥蜴,它能随 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颜色,从而躲避天 敌的攻击
在大自然中,有种名叫变色龙的蜥蜴,它能随 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颜色,从而躲避天 敌的攻击
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之一。他尤其擅长从日常生活中发现 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高超的 讽刺和幽默手法,创造出具有高度概 括力的艺术形象。《变色龙》就是其 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篇
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之一。他尤其擅长从日常生活中发现 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高超的 讽刺和幽默手法,创造出具有高度概 括力的艺术形象。《变色龙》就是其 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篇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小市 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 并开始文学创作。 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 (1883)、《苦恼》(1886)、《万卡》(1886),主要再现“小人物”的不幸 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 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揭露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 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 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 (1892),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带阁楼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 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 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 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 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成为 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 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契诃夫创作后期转向戏剧,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1887)、《海鸥》 (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 (1903),这些作品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其剧 作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小市 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 并开始文学创作。 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 (1883)、《苦恼》(1886)、《万卡》(1886),主要再现“小人物”的不幸 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 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揭露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 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 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 (1892),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带阁楼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 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 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 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 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成为 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 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契诃夫创作后期转向戏剧,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1887)、《海鸥》 (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 (1903),这些作品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其剧 作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
人物形象分析 奥楚蔑洛夫是沙皇俄国的一个小警官,其 生存的状态和方式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 时沙皇俄国,相对于欧洲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落后,思想保守,统治专制。奥楚蔑洛夫 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必然呈现 官性与奴性的混合特点。他一出场,穿着新的 军大衣,后来在众人面前表现出“严厉”的神 情,作威作福、拿腔作调的小官吏形象毕现 没收小商贩的“醋栗”,既反映了专制国家官 吏欺压民众的残暴,也反映了官吏靠掠夺为生 的经济落后的现实
人物形象分析 奥楚蔑洛夫是沙皇俄国的一个小警官,其 生存的状态和方式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 时沙皇俄国,相对于欧洲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落后,思想保守,统治专制。奥楚蔑洛夫 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必然呈现 官性与奴性的混合特点。他一出场,穿着新的 军大衣,后来在众人面前表现出“严厉”的神 情,作威作福、拿腔作调的小官吏形象毕现; 没收小商贩的“醋栗”,既反映了专制国家官 吏欺压民众的残暴,也反映了官吏靠掠夺为生 的经济落后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