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国家海洋局二OO六年一月) 2005年,我国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省级海洋经济发展规 划编制工作,努力促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区域布局,保障了海洋经济持续发展。根据2005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国家 海洋局编制了《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现子以发布。 国家海洋局局长:
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国家海洋局 二○○六年一月) 2005年,我国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省级海洋经济发展规 划编制工作,努力促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区域布局,保障了海洋经济持续发展。根据2005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国家 海洋局编制了《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现予以发布。 国家海洋局局长:
二00六年一月北京 目录 1述… 2005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部署,沿海各级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进一 步强化海洋综合管理,不断促进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海洋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趋突出。 一、综述 全国海洋经济继续保持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实现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据初步核算,2005年主要海 洋产业总产值16987亿元,增加值72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相当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4.0%。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为 17:31:52。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20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3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764亿元。 图12004年和2005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 ·2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 2005年各主要海洋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作为海洋支柱产业,占主要海洋产业的比重近四分之 三,其中滨海旅游业位居各主要海洋产业之首。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迅速,海洋电力业、海水综合利用业等新兴海洋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地位逐步 提高
二00六年一月 北京 目录 ·1 综 述 2005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部署,沿海各级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进一 步强化海洋综合管理,不断促进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海洋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趋突出。 一、综 述 全国海洋经济继续保持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实现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据初步核算, 2005年主要海 洋产业总产值16 987亿元,增加值7 2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 相当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4.0%。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为 17∶31∶52。 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 20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 23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 764亿元。 图1 2004年和2005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 ·2 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 2005年各主要海洋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作为海洋支柱产业,占主要海洋产业的比重近四分之 三,其中滨海旅游业位居各主要海洋产业之首。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迅速,海洋电力业、海水综合利用业等新兴海洋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地位逐步 提高
图22005年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构成图 一滨海旅游业2005年我国滨海旅游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沿海地区积极开发突出海洋生态和海洋文化特色的国内旅游市场,提升滨 海旅游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全年滨海旅游收入5052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29.7%:增加值2031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全年滨海国 内旅游收入3887亿元,比上年增加1391亿元。 -一海洋渔业2005年沿海地区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大力加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促进了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稳定发展,全年实现总产值4402 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25.9%:增加值20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山东省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产值占全国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 产值的26.5%,继续位居全国首位。 一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沿海港口吞吐能力不断增强。2005年营运收入达2940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 产业总产值的12.6%,增加值114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完成港口吞吐量49亿吨。全年港口新扩建泊位129个,新增吞吐能力2亿吨。截至2005 年底,上海港吞吐量达到4亿吨,跃居世界第一大港。 -海洋电力业2005年我国海洋电力业生产逐步形成规模,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90亿元,占全国 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6.4%,增加值606亿元,比上年增长6.7%。海洋电力生产以广东省和浙江省规模最大,两省合计超过全国海洋电力业产值的 90%。 -海洋船舶工业海洋船舶工业造船完工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三位,2005年海洋造船完工量首次突破1000万综合吨,海洋船舶工业总产值817 亿元,增加值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上海市海洋船舶工业产值占全国海洋船舶工业产值的26.9%,继续位居全国首位。 -海洋油气业海洋油气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2005年,海洋原油产量突破3000万吨,比上年增长11.5%:海洋天然气产量达627721万立方 米,比上年增长2.3%。海洋油气业总产值739亿元,增加值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广东省海洋油气业产值占全国海洋油气业产值的48.7%, 继续高居全国第一
图2 2005年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构成图 --滨海旅游业 2005年我国滨海旅游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沿海地区积极开发突出海洋生态和海洋文化特色的国内旅游市场, 提升滨 海旅游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全年滨海旅游收入5 052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29.7%;增加值2 031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全年滨海国 内旅游收入3 887亿元,比上年增加1 391亿元。 --海洋渔业 2005年沿海地区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大力加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促进了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稳定发展,全年实现总产值4 402 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25.9%;增加值2 0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山东省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产值占全国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 产值的26.5%,继续位居全国首位。 --海洋交通运输业 海洋交通运输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沿海港口吞吐能力不断增强。2005年营运收入达2 940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 产业总产值的12.6 %,增加值1 14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完成港口吞吐量49亿吨。全年港口新扩建泊位129个,新增吞吐能力2亿吨。截至2005 年底,上海港吞吐量达到4亿吨,跃居世界第一大港。 --海洋电力业 2005年我国海洋电力业生产逐步形成规模,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总产值首次突破1 000亿元,达到1 090亿元,占全国 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6.4%,增加值606亿元,比上年增长6.7%。海洋电力生产以广东省和浙江省规模最大,两省合计超过全国海洋电力业产值的 90%。 --海洋船舶工业 海洋船舶工业造船完工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三位,2005年海洋造船完工量首次突破1 000万综合吨,海洋船舶工业总产值817 亿元,增加值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上海市海洋船舶工业产值占全国海洋船舶工业产值的26.9%,继续位居全国首位。 --海洋油气业 海洋油气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2005年,海洋原油产量突破3 000万吨,比上年增长11.5%;海洋天然气产量达627 721万立方 米,比上年增长2.3%。海洋油气业总产值739亿元,增加值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广东省海洋油气业产值占全国海洋油气业产值的48.7%, 继续高居全国第一
-一海洋工程建筑业2005年海洋工程建筑业总产值367亿元,比上年增加68亿元:增加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浙江省海洋工程建筑业 产值占全国海洋工程建筑业产值的41.6%,居全国首位。 -海洋化工业2005年海洋化工产业总产值293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1.7%:增加值79亿元,比上年降低19.8%。天津市海洋化 工业产值占全国海洋化工业产值的38.9%,居全国首位。 -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水综合利用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005年海水综合利用业总产值204亿元,比上年增加约28亿元,增加值113亿元。 广东省海水综合利用业产值占全国海水综合利用业产值的61.2%,居全国首位。 一海洋盐业随着纯碱和烧碱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国内盐业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海盐产量稳步增长,我国海盐产量己连续多年居世界第 一。2005年海洋盐业总产值124亿元,增加值5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山东省海洋盐业产值占全国海洋盐业产值的66.9%,居全国首位。 一海洋生物医药业随着海洋生物制药技术的日益提高,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进程逐渐加快。2005年海洋生物医药业总产值48亿元,增加值 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江苏省海洋生物医药业产值占全国海洋生物医药业产值的37.4%,居全国首位。 -一海滨砂矿业国家近年来对海砂的开采实行严格管理和控制,海滨砂矿业总产值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降低。2005年我国 海滨砂矿业总产值22亿元,增加值8亿元,比上年减少6.1%。浙江省海滨砂矿业产值占全国海滨砂矿业产值的67.0%,居全国首位。 图32004年和2005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 ·3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环渤海经济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5510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2.4%。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三 大海洋支柱产业之和占本地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69.8%。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5860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5%。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三
--海洋工程建筑业 2005年海洋工程建筑业总产值367亿元,比上年增加68亿元;增加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浙江省海洋工程建筑业 产值占全国海洋工程建筑业产值的41.6%,居全国首位。 --海洋化工业 2005年海洋化工产业总产值293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1.7%;增加值79亿元,比上年降低19.8%。天津市海洋化 工业产值占全国海洋化工业产值的38.9%,居全国首位。 --海水综合利用业 海水综合利用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005年海水综合利用业总产值204亿元,比上年增加约28亿元,增加值113亿元。 广东省海水综合利用业产值占全国海水综合利用业产值的61.2%,居全国首位。 --海洋盐业 随着纯碱和烧碱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国内盐业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海盐产量稳步增长,我国海盐产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 一。2005年海洋盐业总产值124亿元,增加值5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山东省海洋盐业产值占全国海洋盐业产值的66.9%,居全国首位。 --海洋生物医药业 随着海洋生物制药技术的日益提高,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进程逐渐加快。2005年海洋生物医药业总产值48亿元,增加值 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江苏省海洋生物医药业产值占全国海洋生物医药业产值的37.4%,居全国首位。 --海滨砂矿业 国家近年来对海砂的开采实行严格管理和控制,海滨砂矿业总产值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降低。2005年我国 海滨砂矿业总产值22亿元,增加值8亿元,比上年减少6.1%。浙江省海滨砂矿业产值占全国海滨砂矿业产值的67.0%,居全国首位。 图3 2004年和2005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 ·3 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环渤海经济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5 510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2.4%。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三 大海洋支柱产业之和占本地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69.8%。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5 860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5%。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三
大海洋支柱产业之和占本地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74.3%。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3000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7.7%。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 油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五大海洋产业之和占本地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93.9%。 ·4海洋综合管理 2005年,沿海地区省级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其中河北、山东、浙江、海南、福建、辽宁6省已通过国家评估。海域法配套制 度体系不断完善,海洋开发利用秩序全面改善,全年各级政府共发放海域使用权证书6887本,确权海域面积27.3万公顷:海上执法监察力度不断 加大,全年检查各类项目12226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869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得到高度重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全海域 共发现赤潮82次,.严格执行海洋倾废制度,.全年共签发海洋倾倒许可证507份,为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5.“十五”期间海洋经济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始终坚持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海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十五”期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累计 达57499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九五”期间翻了一番。2003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 “十五”期末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为7202亿元,比“十五”期初增长一倍,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达到4.0%,比“十五”期 初高出0.6个百分点。 2006年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发展,海洋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预计2006年主要海洋 产业总产值将突破20000亿元,在海洋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年末涉海就业人员总量预计将接近3000万人。 注:1.本公报为初步核算数据。 2.各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大海洋支柱产业之和占本地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74.3%。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3 000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7.7%。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 油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五大海洋产业之和占本地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93.9%。 ·4 海洋综合管理 2005年,沿海地区省级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其中河北、山东、浙江、海南、福建、辽宁6省已通过国家评估。海域法配套制 度体系不断完善,海洋开发利用秩序全面改善,全年各级政府共发放海域使用权证书6887本,确权海域面积27.3万公顷;海上执法监察力度不断 加大,全年检查各类项目12226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869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得到高度重视, 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全海域 共发现赤潮82次, 严格执行海洋倾废制度,全年共签发海洋倾倒许可证507份, 为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5 “十五”期间海洋经济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始终坚持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海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十五”期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累计 达57 499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九五”期间翻了一番。2003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 “十五”期末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为 7 202亿元 ,比“十五”期初增长一倍,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达到4.0%,比“十五”期 初高出0.6个百分点。 ·6 展 望 2006年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发展,海洋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 的发展态势,预计2006年主要海洋 产业总产值将突破20 000亿元,在海洋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年末涉海就业人员总量预计将接近3 000万人。 注:1.本公报为初步核算数据。 2.各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