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正是这8000米的距离,为中国后来的卫星上天开辟了通路,使中国在走出地球、 奔向太空的漫漫远征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B.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 从载人飞船起飞。 C.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D.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作气 载人飞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国际经济的区域性动荡,人民币有信心平稳发展;我们要齐心协力,一鼓作气 来渡过眼前的这场危机。 B.信中,庞女士对她来南通采访时受到的无微不至的热情服务表示感谢,并由衷地称 赞了南通美丽的城市风景与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 C.“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飞船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是 中国2016年举世瞩目的大事。 D.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的痛苦都变成快乐。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 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风生的人。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运载 规划 四战四捷 活灵活现 B.沉闷 竖立 直刺九霄 转瞬即失 震动 跨进 大漠深处 谈笑风生 D.落伍 响彻 发源地 不可逾越 4.下面五句话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 ②“神舟”十号飞船是我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我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 ③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在轨飞行15天,并 首次开展了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④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这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
飞向太空的航程 贾永 曹智 白瑞雪 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但正是这 8000 米的距离,为中国后来的卫星上天开辟了通路,使中国在走出地球、 奔向太空的漫漫远征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B. 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 从载人飞船起飞。 C.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D. 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作气 载人飞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国际经济的区域性动荡,人民币有信心平稳发展;我们要齐心协力,一鼓作气 ...., 来渡过眼前的这场危机。 B. 信中,庞女士对她来南通采访时受到的无微不至 ....的热情服务表示感谢,并由衷地称 赞了南通美丽的城市风景与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 C. “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飞船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是 中国 2016 年举世瞩目 ....的大事。 D. 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的痛苦都变成快乐。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 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风生 ....的人。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运载 规划 四战四捷 活灵活现 B. 沉闷 竖立 直刺九霄 转瞬即失 C. 震动 跨进 大漠深处 谈笑风生 D. 落伍 响彻 发源地 不可逾越 4.下面五句话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 ②“神舟”十号飞船是我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我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 船。 ③飞船于 2013 年 6 月 11 日 17 时 38 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在轨飞行 15 天,并 首次开展了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④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这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
遗补缺 ⑤它升空后将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⑤③④ C.②①⑤④③D.①⑤③②④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 (2)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 ,一天内登上500米高的山岭,又降 到1000米深的峡谷。 (3)杨利伟一一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 的时刻 A.制订考察贯注B.制定考察关注 C.制定考查贯注D.制订考查关注 6.指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辉映橘红响彻 全球联名 B.苛刻期盼骇人听闻轨道 C.酝酿开辟实力雄厚 耸立 D.尘封暇想四战四捷决测 7.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①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只能在一张张构思草图 中 ②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 的物质基础一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 征程。 ③在万户的飞天 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一一杨利伟,向太空飞 A.密封强大尝试B.尘封雄厚尝试 C.尘封雄厚试验D.密封强大试验 8.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辉映朝晖挥舞浑蛋诨号 B.翌年翠绿淬火憔悴精粹 C.漫步 漫骂藤蔓烂漫帐幔 D.响彻清澈坼裂撤走掣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遗补缺”。 ⑤它升空后将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⑤③④ C. ②①⑤④③ D. ①⑤③②④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________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 想。 (2)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________,一天内登上 500 米高的山岭,又降 到 1 000 米深的峡谷。 (3)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________的时刻。 A. 制订 考察 贯注 B. 制定 考察 关注 C. 制定 考查 贯注 D. 制订 考查 关注 6.指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A. 辉映 橘红 响彻 全球联名 B. 苛刻 期盼 骇人听闻 轨道 C. 酝酿 开辟实力 雄厚 耸立 D. 尘封 暇想 四战四捷 决测 7.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只能________在一张张构思草图 中。 ②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________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 征程。 ③在万户的飞天________过了 600 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 去…… A. 密封 强大 尝试 B. 尘封 雄厚 尝试 C. 尘封 雄厚 试验 D. 密封 强大 试验 8.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 辉映 朝晖 挥舞 浑蛋 诨号 B. 翌年 翠绿 淬火 憔悴 精粹 C. 漫步 漫骂 藤蔓 烂漫 帐幔 D. 响彻 清澈 坼裂 撤走 掣肘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发射定在凌晨。 。火箭 如同一条喷吐着烈焰的蛟龙,映红了整个山 谷 将塔架导流槽内的蓄水化作一团浓雾,天女散花般四处散开。短短几秒 钟,火箭精灵般地钻入了云层。我的眼睛追随着箭尾,突然热泪盈盈。 ①沉睡的群山,深邃的夜空,被一声轰鸣突然惊醒 ②一声轰鸣,突然惊醒沉睡的群山和深邃的夜空 ③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 ④以雷霆万钧之势,拔地而起 ⑤喷射的火焰 ⑥火焰喷射 A.②④⑥B.②③⑥C.①③⑤ ①④⑤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 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B.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足为奇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 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C.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 作气载人飞天。 D.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 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 期不远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飞向太空的航程(节选) 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晖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 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一一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 关注的时刻。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 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 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 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 近半个世纪
发射定在凌晨。________。火箭________,如同一条喷吐着烈焰的蛟龙,映红了整个山 谷。________,将塔架导流槽内的蓄水化作一团浓雾,天女散花般四处散开。短短几秒 钟,火箭精灵般地钻入了云层。我的眼睛追随着箭尾,突然热泪盈盈。 ①沉睡的群山,深邃的夜空,被一声轰鸣突然惊醒 ②一声轰鸣,突然惊醒沉睡的群山和深邃的夜空 ③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 ④以雷霆万钧之势,拔地而起 ⑤喷射的火焰 ⑥火焰喷射 A. ②④⑥ B. ②③⑥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上午 9 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 ....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 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B.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足为奇 ....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 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C. 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 作气..载人飞天。 D. 1999 年 11 月 20 日 6 时 30 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 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 期不..远.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飞向太空的航程(节选) 2003 年 10 月 15 日清晨,朝阳晖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 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 关注的时刻。上午 9 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 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 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 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 近半个世纪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 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 翌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 要搞人造卫星!”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各个科硏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行动 起来。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然而 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 1986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 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 到了催化剂作用。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 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 难需要克服。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 要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里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 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 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 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 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2001年1月9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 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 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 进入新的一年,整个中国都在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来临 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 敢的中国人—一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11.下列对“863计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促成的国家高 新技术发展战略。 B.这是在邓小平批准的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 基础上制定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战略 C.这是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的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
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 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 翌年 5 月 17 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 要搞人造卫星!”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各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行动 起来。1970 年 4 月 24 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然而, 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 1986 年 3 月,由 4 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 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 计划”。“863 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 到了催化剂作用。1992 年 9 月 2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 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 难需要克服。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 要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里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 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 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 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 年 11 月 20 日 6 时 30 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 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2001 年1月9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 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 2002 年 3 月 25 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9 个月后的 12 月 30 日,“神舟”四号 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 进入新的一年,整个中国都在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来临。 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 600 多年后,又一个勇 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11.下列对“863 计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是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促成的国家高 新技术发展战略。 B.这是在邓小平批准的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 基础上制定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战略。 C.这是 1992 年 9 月 2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的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
程的战略决策。 D.1986年3月启动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 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1957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坚定地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 星!”于是,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各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行动起来。 B.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有人类“真正的航天始 祖”万户国度的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C.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 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 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 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 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到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 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 13.根据原文内容和结构,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 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 B.本文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 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首尾圆合型结构 C.“飞向太空的航程”既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也喻指中国的航天梦经过 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这一探索过程 D.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到1999年“神州”一号发射并成功返回仅仅经历了7年,但从 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 却经历了33年,就是因为前一段时间经济实力有限而尘封了中国的飞天梦想 三、语言表达 14.某校高一(6)班要召开“我的梦”“中国梦”主题班会,请你以班会主持人的身 份,写一段开场白。要求:①主题鲜明,将“我的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② 符合班会主持人的身份:③70个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
程的战略决策。 D.1986 年3月启动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 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1957 年 5 月 17 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坚定地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 星!”于是,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各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行动起来。 B.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有人类“真正的航天始 祖”万户国度的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C.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 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 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 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D.1999 年 11 月 20 日 6 时 30 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 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到 2002 年 12 月 30 日,“神舟”四号飞 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 13.根据原文内容和结构,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 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 B.本文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 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首尾圆合型结构。 C.“飞向太空的航程”既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也喻指中国的航天梦经过 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这一探索过程。 D.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到 1999 年“神州”一号发射并成功返回仅仅经历了 7 年,但从 1970 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 2003 年“神舟”五号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 却经历了 33 年,就是因为前一段时间经济实力有限而尘封了中国的飞天梦想。 三、语言表达 14.某校高一(6)班要召开“我的梦”“中国梦”主题班会,请你以班会主持人的身 份,写一段开场白。要求:①主题鲜明,将“我的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② 符合班会主持人的身份;③70 个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