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TGB01一2014) 3.7抗震 3.7.1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小于或等于0.05地区的公路工程,除有特殊要求外,可 采用简易设防。 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大于0.05、小于0.40地区的公路工程,应进行抗震 设计。 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大于或等于0.40地区的公路工程,应进行专门的抗震研 究和设计。 4做过地震小区划地区 公路 应按主管部门使批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进行抗震设计。 o -10
路线 4路线 4.0.1 一般规定 1确定路线走廊带应考虑走廊带内各种运输体系及不同层次路网间的分工与配合 据以统筹规划、近远期结合、合理南局,充分发挥和機高公路总体综合效益。 2公路选线必须由面到 由带到线,在对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气象、自 然保护区等调查与勘察的基 正、确定路线方案 3路线线位应考虑 与水利 城市规划的 可能避让不可移动文 物、水源与自然保护区 4各级公路应做 下设计 处理公路写相关路网 节点的关系,合理 设置各类出入口、交 和的造物。各类构造物的选型与布置应 实用、经济。 5路线设计应 路功能、技术等级和地形等条件,恰 取设计速度,合理 确定公路断面布置形 正确运用各类状 术指标,注意平纵线开 保持线形连续均 衡,在确保行驶安全 订提下,两 足舒适、环保与经济等要可 4.0.2车道宽度应 4.0.2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月 表4.02车 120 30 20 车道宽度 (m) 3.75 3.25 3.00 1八车道及以上公路在内侧车内侧第2车道)仅限小客车通行时,其车 道宽度可采用3.5m。 2以通行中、小型客运车辆为主且设计速度为80km/h及以上的公路,经论证车 道宽度可采用3.5m。 3四级公路采用单车道时,车道宽度应采用3.5m。 4设置慢车道的二级公路,慢车道宽度应采用3.5m。 5需要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公路,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的宽度,宜视实 际情况确定。 4.0.3各级公路车道数应符合表4.0.3的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各路段车道数 应根据设计交通量、设计通行能力确定,当车道数为双车道以上时应按双数增加。 1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TG01-2014 表4.0.3各级公路车道数 公路等级 高速、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车道数 4 2(1) 注:四级公路应采用双车道,交通量小或闲堆路段可采用单车道。 4.0.4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必须设置中间带。中间带由中央分隔带和两 条左侧路缘带组成」 1高速公路和作为干线的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宽度应根据公路项目中央分隔带 功能确定 2作为集散的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宽度应根据中间隔离设施的宽度确定。 3左侧路缘带宽度不应小于表4.0.4的规定。设计速度为120km/h、100km/h, 受地形、地物限制的路段或多车道公路内侧车道仅限小型车辆通行的路段,左侧路缘带 可论证采用0.50m。 表4.0.4左侧路缘带宽度 设计速度(kmVh) 120 100 80 60 左侧路缘带宽度(m) 0.75 0.75 0.50 0.50 4.0.5路肩宽度应符合表4.0.5-1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4.0.51路肩宽度 公路等级(功能)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干线功能) 设计速度(km) 120 100 80 100 80 3.00 3.00 3.00 300 3.00 右侧硬路肩 一般值 (2.50) (2.50) (2.50) (2.50) (2.50) 宽度(m) 最小值 1.50 1.50 1.50 1.50 1.50 0.75 土路肩宽度 一般值 0.75 0.75 0.75 0.75 (m) 最小值 0.75 0.75 0.750.75 0.75 公路等级(功能 级公路(集散功能)和 级公路 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km/) 60 40 30 20 右侧硬路肩 一般值 1.50 0.75 宽度(m) 最小值 0.75 0.25 土路肩完度 一般值 0.75 075 025双车道 0.75 0.50 (m) 最小值■ 0.50 0.50 0.50(单车道 :.正常情况 在设爬坡车道、变速车道及超车道路段,受地形、地物等条件限制路段 可论证 2高速公路和作为干线 级公路以通行小名 为主时,右侧硬路肩宽度可采用括号内数值。 -12
路线 1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在右侧便路肩宽度内设右侧路缘带,其宽度为0.50m。 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分离式断面时,应设置左侧硬路肩,其宽度不应小于 表4.0.5-2的规定值。左侧硬路肩宽度包含左侧路缘带宽度。 表4.0.52分离式断面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左侧路肩宽度 设计速度(km/) 120 100 80 60 左侧硬路肩宽度(m)】 1.25 1.00 0.75 0.75 左侧土路肩宽度(m)】 05 0.75 0.75 0.50 3八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宜设置左侧硬路肩,其宽度应不小于2.5m。左侧硬路肩 宽度包含左侧路缘带宽度。 4.0.6高速公路和作为干线的一级公路右侧硬路肩宽度小于2.50m时,应设置紧急 停车带。紧急停车带宽度应为3.50m,有效长度不应小于40m,间距不宜大于500m。 4.0.7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管理设施等的出入口 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设置加(减)速车道,二级公路应设置过渡段。 40.8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二级公路的连续上坡路段,当通行能力、运行安全 受到影响时,应设置爬坡车道。爬坡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0m。六车道以上的高速公 路,可不设置爬坡车道。 4.0.9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应结合交通安全评价论证设置避险车道 4.0.10二级公路货车比例较高时,可根据需要局部增设超车道。超车道宽度应按相 应路段的车道宽度确定。 4.0.11二级公路慢行车辆较多时,可根据需要采用加宽硬路肩的方式设置慢车道, 并应增加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加强交通组织管理。 4.0.12四级公路采用单车道时,应设置错车道。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基宽度不应小 于双车道的路基宽度。 4.0.13非机动车、行人密集公路和城市出人口的公路,可根据需要设置侧分隔带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4.0.14公路路基宽度为车道宽度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中间带、加(减)速车 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超车道、错车道、慢车道、侧分隔带、非机动车道、人行 -1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01一2014) 道等时,应计入这些部分的宽度。 4.0.15视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停车视距应不小于表4.0.151的规定 表4.0.15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停车视距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停车视距(m) 210 60 110 75 2 二、三、四级公路的停车视距、会车视距与超车视距应不小于表4.0.15-2的 规定。 表4.0.15-2 三、四级公路停车、会 与超车视距 设计速度(kmh) 80 60 30 20 停车视距(m) 20 会车视距(m) 40 超车视距(m) 100 3互通式立交 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等各 入口应满足识别视 距要求。 4双车道公路 ]设置满足超车视距的路段 5高速公路 人路以及大型车比例较高的二、三级公路,应采用货车停车视 距对相关路段进行格 专车的停车视距、识别视距应符合附 B的规定。 6积雪冰冻地区 车视距宜适当增长 4.0.16直线的最大 长度应有所限制。 4.0.17圆曲线最小半径) 符合表4.0.17的规定 40.17圆曲线最小半径 设计速度(km/h) 60 40 30 20 10% 570 360 20 115 8% 650 250 125 60 最大超高 400 30 15 6% 10 440 270 135 15 4% 810 500 300 150 40 20 设超高 路≤20% 5500 4000 2500 1500 最小半径(m)路拱>2.0%75005250 3350 1900 800 450 200 注:“一”为不考虑采用最大超高的情况。 4.0.18公路圆曲线半径小于表4.0.17“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应设置圆曲线超 高。最大超高应符合下列规定: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