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血液学分析仪 血液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 物质。肌体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必将会引 起血液组分的改变和血液物理性状的改变。 及时发现这些变化,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 治疗、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的重要依据 血液学分析仪就是了解这些变化的最常用 的分析仪器,主要包括血细胞分析仪、凝 血分析仪、血液流变学分析仪等。这里主 要介绍血细胞分析仪
4.2 血液学分析仪 血液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 物质。肌体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必将会引 起血液组分的改变和血液物理性状的改变。 及时发现这些变化,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 治疗、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的重要依据。 血液学分析仪就是了解这些变化的最常用 的分析仪器,主要包括血细胞分析仪、凝 血分析仪、血液流变学分析仪等。这里主 要介绍血细胞分析仪
4.2.1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分析仪实质上是指对一定体积 内血细胞数量及异质性进行分析的仪器 包括血细胞计数与分类、血红蛋白测定及 网织红细胞计数等众多分析项目,是临床 检验工作中最常用的仪器
4.2.1 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分析仪实质上是指对一定体积 内血细胞数量及异质性进行分析的仪器, 包括血细胞计数与分类、血红蛋白测定及 网织红细胞计数等众多分析项目,是临床 检验工作中最常用的仪器
40年代末,美国的库尔特W.H.Coulter)发明了 电阻抗法粒子计数技术的设计专利。50年代初,第 台血细胞分析仪(Coulter A:型)应用于临床检验 当时这种仪器为一个通道,仅能进行红细胞、白细 胞计数,故称为血细胞计数仪或血球计数仪。0年 在原基础上增加一个比色系统,可测定血红蛋 7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血细胞分析仪可将红细胞阻抗(或散射)所显示的脉 冲累加起来,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红细胞比积又 称压积),再计算出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直 含量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7个参数。同时血小板 计数仪问世,它可将全血低速离心,分离出富含血 小板的血浆进行计数
40年代末,美国的库尔特(W.H.Coulter)发明了 电阻抗法粒子计数技术的设计专利。50年代初,第 一台血细胞分析仪(Coulter A型)应用于临床检验。 当时这种仪器为一个通道,仅能进行红细胞、白细 胞计数,故称为血细胞计数仪或血球计数仪。60年 代,在原基础上增加一个比色系统,可测定血红蛋 白。7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血细胞分析仪可将红细胞阻抗(或散射)所显示的脉 冲累加起来,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红细胞比积(又 称压积),再计算出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 含量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7个参数。同时血小板 计数仪问世,它可将全血低速离心,分离出富含血 小板的血浆进行计数
80年代初,双通道仪器延生。红细胞和血小 板在同一通道计数,白细胞计数为单独通道,使 血常规检验扩展为同时进行包括以上8个项目的 血液分析项目,国外称之为全血计数(complete blood count,,CBC,但不包括血细胞分类。80年 代中期,根据白细胞大小不同而产生的阻抗值或 散射量的不同,己能对细胞进行粗筛分类(两分群 或三分群),且一次可报告13~14个分析参数及红 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三个直方图 0年代研制出的多功能、多参数、多分类全自动 血细胞分析仪,把临床血液学检验提高到了一个 全新的水平
80年代初,双通道仪器诞生。红细胞和血小 板在同一通道计数,白细胞计数为单独通道,使 血常规检验扩展为同时进行包括以上8个项目的 血液分析项目,国外称之为全血计数(complete blood count, CBC),但不包括血细胞分类。80年 代中期,根据白细胞大小不同而产生的阻抗值或 散射量的不同,已能对细胞进行粗筛分类(两分群 或三分群),且一次可报告13~14个分析参数及红 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三个直方图。 90年代研制出的多功能、多参数、多分类全自动 血细胞分析仪,把临床血液学检验提高到了一个 全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