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行病学 患病率 中国 。时点患病率: 4.75%(农村3.42%0,城市6.06%0) ●总患病率:5.69%0(1982),6.55%。 (1999 ● 美国(1988):终生患病率为13% 发病率 ●国内部分地区大致为0.11%。~0.35%之间 ●美国六个地区为0.43%~0.69%0
(二):流行病学 患病率 中国 时点患病率: 4.75‰(农村3.42‰,城市6.06 ‰ ) 总患病率:5.69‰(1982),6.55 ‰ (1999) 美国(1988):终生患病率为13‰ 发病率 国内部分地区大致为0.11‰~0.35‰之间 美国六个地区为0.43‰~0.69‰
发病年龄 约半数在2030岁 80%以上病人的初发年龄在16~35岁 性别 -国外资料显示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 -国内流调资料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约为 1.6:1,城市高于农村,与经济水平负相关
发病年龄 -约半数在20~30岁 -80%以上病人的初发年龄在16~35岁 性别 -国外资料显示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 -国内流调资料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约为 1.6:1,城市高于农村,与经济水平负相关
(三) 结局评定 精神分裂症的结局评定(多维性) 临床结局:阴、阳性症状,行为表现 社会功能:职业、婚姻、人际关系、自我料理 生活质量:对物质、心理、生理的满足程度 生活状况:收入、住房、业余活动等 家庭状况: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其它: 患者对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
(三)结局评定 临床结局:阴、阳性症状,行为表现 社会功能:职业、婚姻、人际关系、自我料理 生活质量:对物质、心理、生理的满足程度 生活状况:收入、住房、业余活动等 家庭状况: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其它: 患者对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 精神分裂症的结局评定(多维性)
第二部分病因和发病机理 100余年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是由生物、 心理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共同致病。 、 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2. 神经发育异常3.神经生化4.脑结 构或脑影像学的异常。 二、个性特征 三、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第二部分 病因和发病机理 100余年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是由生物、 心理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共同致病。 一、 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2.神经发育异常 3.神经生化 4.脑结 构或脑影像学的异常。 二、个性特征 三、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生物学因素 一)遗传因素: 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的风险 度越高;患者病情越重,其亲属中患病的人数越 多,则患病的风险度越大。 在人类基因组中有100多个遗传区域与精神分 裂症有关。其遗传度为70%~85%
(一)遗传因素: 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的风险 度越高;患者病情越重,其亲属中患病的人数越 多,则患病的风险度越大。 在人类基因组中有100多个遗传区域与精神分 裂症有关。其遗传度为70%~85%。 一、生物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