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些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 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35分钟100分)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B.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C.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D.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解析】选B。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故诱变获得的个体多数对自身的生存 不利,A错误;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生物可以提高基 因的突变率,B正确;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杂交育种 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C错误;二倍体生物与四倍体生物杂交可 以获得三倍体生物,受精时发生染色体变异也有可能形成含三个染色体组的受精 卵进而发育成三倍体生物,因此三倍体生物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错误。 2.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可获得单倍体植株 B.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C.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D.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 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 十五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35 分钟 100 分)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 1.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B.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C.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D.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解析】选 B。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故诱变获得的个体多数对自身的生存 不利,A 错误;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生物可以提高基 因的突变率,B 正确;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杂交育种 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C 错误;二倍体生物与四倍体生物杂交可 以获得三倍体生物,受精时发生染色体变异也有可能形成含三个染色体组的受精 卵进而发育成三倍体生物,因此三倍体生物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 错误。 2.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可获得单倍体植株 B.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C.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D.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解析】选C。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可获得单倍体植株,A正确;杂交育种能 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起,B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细胞中存在 同源染色体,C错误;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 变异类型,D正确 两个水稻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bb和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现要选育双显性的水稻品种,让两个亲本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在F2的双 显性水稻种子中符合育种要求的占() A.1/16 B.1/9 C.1/3 D.9/16 【解析】选B。让基因型为Abb和aB的两个品种杂交,得F为AaBb,自交得 F2基因型及比例为AB_:Abb:aB_:ab-=9:3:3:1其中双显性水稻(AB) 占9/16,AB占1/4×1/4=1/16,所以F2的双显性水稻种子中符合育种要求的占 1/9 4.(2017·太原高一检测)现有基因型为abb与AABB的水稻品种,通过不同的育 种方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类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Abb的个体,其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单倍体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 异 C.将基因型为aab的个体人工诱变可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则等位基因的 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 D.经多倍体育种获得的基因型为 AAaaBBbb的个体比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可表达 出更多的蛋白质 【解析】选A。杂交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Abb的个体,其变异来自F1自交产生 配子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发生在減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等位基因分离、非
【解析】选 C。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可获得单倍体植株,A 正确;杂交育种能 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B 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细胞中存在 同源染色体,C 错误;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 变异类型,D 正确。 3.两个水稻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 和 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现要选育双显性的水稻品种,让两个亲本杂交产生 F1,F1自交产生 F2。在 F2的双 显性水稻种子中符合育种要求的占( ) A.1/16 B.1/9 C.1/3 D.9/16 【解析】选 B。让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的两个品种杂交,得 F1为 AaBb,自交得 F2,基因型及比例为 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双显性水稻(A_B_) 占 9/16,AABB 占 1/4×1/4=1/16,所以 F2的双显性水稻种子中符合育种要求的占 1/9。 4.(2017·太原高一检测)现有基因型为 aabb 与 AABB 的水稻品种,通过不同的育 种方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类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其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单倍体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 异 C.将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人工诱变可获得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则等位基因的 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 D.经多倍体育种获得的基因型为 AAaaBBbb 的个体比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可表达 出更多的蛋白质 【解析】选 A。杂交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其变异来自 F1自交产生 配子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等位基因分离、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项错误。单倍体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Abb的个体,其方法 是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个 体,减数分裂得到配子№b,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Ab,再经秋水仙素处理 得到纯合子AAbb,该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项正确。将基因型 为ab的个体人工诱变可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 基因突变,C项正确。多倍体植株的特点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 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D项正确。 【互动探究】 (1)选择哪一亲本进行诱变育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所需的AAbb类型? 提示:选择AABB亲本进行诱变,使之发生隐性突变。 (2)D项中能否产生更多种类的蛋白质?试说明原因。 提示:不能。多倍体的染色体数目增加,导致基因数目增加,但基因种类没有增 加 5.关于育种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过程中常用自交方法分离性状 B.单倍体育种最终得到性状优良的单倍体 C.基因突变只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中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解析】选A。杂合子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A项正确;单倍体育种是指在 过程中出现单倍体,但通过染色体数目加倍,最终得到的是性状优良的纯合二倍 体或多倍体,B项错误;基因突变既可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中,也可发生在无 性生殖的生物中,C项错误;基因重组也可以是减漖数第-次分裂前期的同源染色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 项错误。单倍体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其方法 是将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杂交得到基因型为 AaBb 的个 体,减数分裂得到配子 Ab,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 Ab,再经秋水仙素处理 得到纯合子 AAbb,该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 项正确。将基因型 为 aabb 的个体人工诱变可获得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 基因突变,C 项正确。多倍体植株的特点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 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D 项正确。 【互动探究】 (1)选择哪一亲本进行诱变育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所需的 AAbb 类型? 提示:选择 AABB 亲本进行诱变,使之发生隐性突变。 (2)D 项中能否产生更多种类的蛋白质?试说明原因。 提示:不能。多倍体的染色体数目增加,导致基因数目增加,但基因种类没有增 加。 5.关于育种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过程中常用自交方法分离性状 B.单倍体育种最终得到性状优良的单倍体 C.基因突变只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中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解析】选 A。杂合子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A 项正确;单倍体育种是指在 过程中出现单倍体,但通过染色体数目加倍,最终得到的是性状优良的纯合二倍 体或多倍体,B 项错误;基因突变既可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中,也可发生在无 性生殖的生物中,C 项错误;基因重组也可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同源染色
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D项错误。 【误区警示】单倍体育种最终获取的不是单倍体植株 单倍体育种利用了染色体变异,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取到单倍体植株后,还 要经过秋水仙素的加倍处理,最终获取的是具有可育能力的正常植株,而不是单 倍体植株 6.(2017·菏泽高一检测)下列生物育种技术操作合理的是() A.用Ⅹ射线照射青霉菌能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 B.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定是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 C.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 【解析】选D。用X射线照射青霉菌能使青霉菌发生基因突变,但不能使繁殖能 力增强,A错误;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是F的杂合子,B错误;单倍体育种 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一般不产生种子,C错误; 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岀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让其进行营 养繁殖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D正确。 7.利用Ⅹ射线人工诱导细胞进行基因突变和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时,X 射线和秋水仙素分别作用于细胞周期中的( A.均为前期 B.均为间期 C.前者为前期,后者为间期 D.前者为间期,后者为前期 【解析】选D。基因突变发生在间期DMA复袆时,故X射线作用于间期,秋水仙 素作用于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已经分离的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酉到两个子
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D 项错误。 【误区警示】单倍体育种最终获取的不是单倍体植株 单倍体育种利用了染色体变异,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取到单倍体植株后,还 要经过秋水仙素的加倍处理,最终获取的是具有可育能力的正常植株,而不是单 倍体植株。 6.(2017·菏泽高一检测)下列生物育种技术操作合理的是( ) A.用 X 射线照射青霉菌能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 B.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定是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 C.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 【解析】选 D。用 X 射线照射青霉菌能使青霉菌发生基因突变,但不能使繁殖能 力增强,A 错误;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是 F1的杂合子,B 错误;单倍体育种 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一般不产生种子,C 错误; 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让其进行营 养繁殖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D 正确。 7.利用 X 射线人工诱导细胞进行基因突变和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时,X 射线和秋水仙素分别作用于细胞周期中的( ) A.均为前期 B.均为间期 C.前者为前期,后者为间期 D.前者为间期,后者为前期 【解析】选 D。基因突变发生在间期 DNA 复制时,故 X 射线作用于间期,秋水仙 素作用于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已经分离的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配到两个子
细胞中,所以D正确。 8.(②2017·福州高一检测)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和矮秆不抗 锈病(dd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F1再自交得到F;另一种方法 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94294186() A.前一种方法所得到的F2中重组类型占5/8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解析】选C。前一种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组合, DDTTx ddt-→F1dTt),F自交得F2为DT:Dtt:ddT:dtt-9:3:3 1,其中重组类型(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类型是高秆不抗锈病(①_tt)和矮秆抗锈 病(ddT),在F2中占3/8(6/16),故A项错误、C项正确;后种是单倍体育种 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引起的,用F1⑩dIt的花药进行 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所得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Tˆ:DDt ddTT:ddtt=1:1:1:1,可用于生产的类型(dT比例为1/4,故B、D项错误。 9.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等,下面对这四 种育种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涉及的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B.都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解析】选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 染色体变异,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故A正确。它们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细胞中,所以 D 正确。 8.(2017·福州高一检测)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 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 F1,F1再自交得到 F2;另一种方法 是用 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94294186( ) A.前一种方法所得到的 F2中重组类型占 5/8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 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解析】选 C。前一种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组合,DDTT×ddtt→F1(DdTt),F1自交得 F2为 D_T_∶D_tt∶ddT_∶ddtt=9∶3∶3∶ 1,其中重组类型(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类型)是高秆不抗锈病(D_tt)和矮秆抗锈 病(ddT_),在 F2中占 3/8(6/16),故 A 项错误、C 项正确;后一种是单倍体育种, 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引起的,用 F1(DdTt)的花药进行 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所得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DDTT∶DDtt∶ ddTT∶ddtt=1∶1∶1∶1,可用于生产的类型(ddTT)比例为 1/4,故 B、D 项错误。 9.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等,下面对这四 种育种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涉及的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B.都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解析】选 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 染色体变异,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故 A 正确。它们都属于可遗传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