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闻道梅花坼①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注意】①坼(che):裂开。这里是绽开的意思。 8.“雪堆遍满四山中”一句所写的梅花玉唐代诗人齐已笔下的“一枝”、宋代诗人林逋所吟的 疏影”有所不同,请对这一诗句进行赏析。(5分) 9.本诗的三、四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三)名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默而识之,, 何有于我哉!”(《论语》 (2)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答在答题卡上 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陆游 闻道梅花坼①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注意】①坼(chè):裂开。这里是绽开的意思。 8.“雪堆遍满四山中”一句所写的梅花玉唐代诗人齐已笔下的“一枝”、宋代诗人林逋所吟的 “疏影” 有所不同,请对这一诗句进行赏析。(5 分) 9.本诗的三、四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 分) (三)名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子曰:“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论语》) (2)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答在答题卡上 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我的灵魂我的书 梁文道 气质,就是品质散发出来的味道 有一年,一个美国小伙子考上了哈佛大学,学工程。哈佛大学第一年有个核心课程,所 谓核心课程,就是新生进校不是上专业课,而是上全体学生都必须上的公共课。这些课程的 内容千奇百怪,什么都有,学校认为这些是任何一个哈佛学生都应涉猎的知识领域。于是, 这个学生就选了一门课,但选完后他非常后悔,因为他选的是“中古英文文学”。想想看 个想学工程的学生,跑去念“中古英文文学”,肯定非常痛苦 更要命的是,代课教授年纪大,说话慢,讲课风格老派,听着很闷,所以他经常逃课。 好不容易熬完了一学期的课,放暑假了,他很高兴。他要打工挣钱,于是就在学校附近的 家旧书店里找了份工作。 干什么呢?这种书店常常接到电话,被叫到别人家里收一些旧书回来,然后出售—他 就干这个。 有一天,老板派他去哈佛大学旁边的一户人家里收书。他去了,一个老太太开的门,老 太太看上去一脸忧伤。自我介绍后,他发现老太太竟是那位教他“中古英文文学”课教授的夫 人。原来那位教授上完这学期的课后没多久就死了,死后留下了一屋子的书。老太太觉得这 些书让她睹物思人,所以决定把它们卖掉,于是就给这家旧书店打了电话,恰好是这个小伙 子被派来收书。这时,小伙子意识到,原来他刚上完的那门课是那位教授一生中最后的一门 课,他是那位教授一生中最后一批学生之一。虽然他不喜欢那位教授,但他的心情也很沉重 当他去看这些书该怎么搬时,他发现教授书房的一整面墙的书柜里全是廉价的侦探小说。这 个学生笑了,他想,这个老家伙平时上课很严肃,原来最爱看的是侦探小说。他竞有这种兴 趣!小伙子越想越觉得好笑。书房后面是一扇大玻璃门,出去后是一个小花园,非常漂亮 老太太说:“我丈夫生前最大的嗜好就是种花剪草。” 玻璃门旁边还有两个书柜,里面放的全是园艺书。看了半天,这个学生做出决定:不 搬这些书了! 于是他回去对老板说:“老板,我想把那位教授的书都买下来。”老板惊讶地问:“你全要? 价钱你付得起吗?”学生说:“那薪水我就不要了。”老板说:“那也不够。”学生说:“那这样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我的灵魂我的书 梁文道 气质,就是品质散发出来的味道。 有一年,一个美国小伙子考上了哈佛大学,学工程。哈佛大学第一年有个核心课程,所 谓核心课程,就是新生进校不是上专业课,而是上全体学生都必须上的公共课。这些课程的 内容千奇百怪,什么都有,学校认为这些是任何一个哈佛学生都应涉猎的知识领域。于是, 这个学生就选了一门课,但选完后他非常后悔,因为他选的是“中古英文文学”。想想看,一 个想学工程的学生,跑去念“中古英文文学”,肯定非常痛苦。 更要命的是,代课教授年纪大,说话慢,讲课风格老派,听着很闷,所以他经常逃课。 好不容易熬完了一学期的课,放暑假了,他很高兴。他要打工挣钱,于是就在学校附近的一 家旧书店里找了份工作。 干什么呢?这种书店常常接到电话,被叫到别人家里收一些旧书回来,然后出售——他 就干这个。 有一天,老板派他去哈佛大学旁边的一户人家里收书。他去了,一个老太太开的门,老 太太看上去一脸忧伤。自我介绍后,他发现老太太竟是那位教他“中古英文文学”课教授的夫 人。原来那位教授上完这学期的课后没多久就死了,死后留下了一屋子的书。老太太觉得这 些书让她睹物思人,所以决定把它们卖掉,于是就给这家旧书店打了电话,恰好是这个小伙 子被派来收书。这时,小伙子意识到,原来他刚上完的那门课是那位教授一生中最后的一门 课,他是那位教授一生中最后一批学生之一。虽然他不喜欢那位教授,但他的心情也很沉重。 当他去看这些书该怎么搬时,他发现教授书房的一整面墙的书柜里全是廉价的侦探小说。这 个学生笑了,他想,这个老家伙平时上课很严肃,原来最爱看的是侦探小说。他竟有这种兴 趣!小伙子越想越觉得好笑。书房后面是一扇大玻璃门,出去后是一个小花园,非常漂亮。 老太太说:“我丈夫生前最大的嗜好就是种花剪草。” 玻璃门旁边还有两个书柜,里面放的全是园艺书。看了半天,这个学生做出决定:不 搬这些书了! 于是他回去对老板说:“老板,我想把那位教授的书都买下来。”老板惊讶地问:“你全要? 价钱你付得起吗?”学生说:“那薪水我就不要了。”老板说:“那也不够。”学生说:“那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