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从1953年到1990年共进行过4次。今后,我国的普查将规范化、制度化,每逢末尾为“0”的年份进行人口普查,末尾为“3”的年份进行第三产业普查,末尾为“5”的年份进行工业普查,未尾为“7”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未尾为“1”或“6”的年份进行统计基本单位普查。(2)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我国前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定为普查年份的7月1日0时,第五次人口普查为2000年11月1日0时。农业普查的标准时间定为普查年份的1月1日0时。标准时间一般定为调查对象比较集中、相对稳定的时期,(3)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高,因此可作为抽样调查和其他调查的依据。(4)普查的使用范围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或特定的现象。2.抽样调查。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是按照一定的概率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构成样本,并根据样本信息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这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调查组织方式。抽样调查的内容将在后面设专章讨论。3.统计报表。统计报表(Statisticalreportforms)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规定,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逐级填报的一种调查组织方式。这种调查组织方式在我国政府统计工作中,经过几十年的改进和完善,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统计报告制度,它要求以原始数据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指标、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填报,已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获取统计数据的主要统计调查组织方式。统计报表类型多样。统计报表按调查范围可分为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按报送时间可分为日报、月报、季报和年报等;按报送受体可分为国家、部门、地方统计报表。4.重点调查。重点调查(Key-pointinvestigation)是这样一种调查组织方式,它只从全部总体单位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调查,这些重点单位尽管在全部总体单位中出现的频数极少,但其某一数量标志却在所要研究的数量标志值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要了解全国的钢铁生产总量,只要对产量很大的少数几个钢铁企业,如鞍钢、宝钢、首钢等进行调查,就可对全国的钢铁生产总量有个大致的认识。这几个产量很大的企业,构成了这次全国钢产量调查的重点
普查从1953年到1990年共进行过4次。今后,我国的普查将规范化、制度化,每 逢末尾为“0”的年份进行人口普查,末尾为“3”的年份进行第三产业普查,末 尾为“5”的年份进行工业普查,末尾为“7”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末尾为“1” 或“6”的年份进行统计基本单位普查。 (2)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 漏,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我国前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定为普查年份的7 月1日0时,第五次人口普查为2000年11月1日0时。农业普查的标准时间定为普查 年份的1月1日0时。标准时间一般定为调查对象比较集中、相对稳定的时期。 (3)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高,因此可作为抽样调查和 其他调查的依据。 (4)普查的使用范围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或特定的现象。 2.抽样调查。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是按照一定的概率从总体中抽 取一部分单位构成样本,并根据样本信息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这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调查组织方式。抽样调查的内容将在后面设专章讨论。 3.统计报表。统计报表(Statistical report forms)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 规定,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逐级填报的一种调查组织方式。这种调查组 织方式在我国政府统计工作中,经过几十年的改进和完善,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 备的统计报告制度,它要求以原始数据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指标、报送时 间和报送程序填报,已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获取统计数据的主要统计调查组 织方式。 统计报表类型多样。统计报表按调查范围可分为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按 报送时间可分为日报、月报、季报和年报等;按报送受体可分为国家、部门、地 方统计报表。 4.重点调查。重点调查(Key-point investigation)是这样一种调查组织 方式,它只从全部总体单位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调查,这些重点单位尽管在 全部总体单位中出现的频数极少,但其某一数量标志却在所要研究的数量标志值 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要了解全国的钢铁生产总量,只要对产量很大的 少数几个钢铁企业,如鞍钢、宝钢、首钢等进行调查,就可对全国的钢铁生产总 量有个大致的认识。这几个产量很大的企业,构成了这次全国钢产量调查的重点
单位,因为它们的钢铁产量在全国的钢铁生产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5.典型调查。典型调查(Modelsurvey)是从全部总体单位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一种调查组织方式。典型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典型单位具体生动、形象的资料来描述或揭示事物的本质或规律,因此所选择的典型单位应能反映所研究问题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例如,要研究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可以在同行业中选择一个或几个经济效益突出的单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从中找出经济效益好的原因和经验。典型调查主要用于定性研究,调查结果一般不能推断总体。第二节数据整理一、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一)统计整理的意义1.定义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工作过程。统计整理即包括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也包括对加工过的综合资料,即次级资料进行再整理。2.意义统计整理在整个统计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统计整理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能否完成整个统计研究的任务。如果采用不科学不完整的整理方法,即使搜集到准确、全面的统计资料,也往往使这些资料失去应用价值,掩盖客观现象的本质,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统计整理工作。(二)统计资料整理的步骤第一步,设计和制定统计整理方案。第二步,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第三步,对经过审核的资料进行分组、并结合汇总,计算出总体总量指标。第四步,将汇总计算的结果,以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五步,对统计资料妥善保存,系统积累。二、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分为若干个
单位,因为它们的钢铁产量在全国的钢铁生产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 5.典型调查。典型调查(Model survey)是从全部总体单位中选择一个或几 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一种调查组织方式。典型调查的目的是通 过典型单位具体生动、形象的资料来描述或揭示事物的本质或规律,因此所选择 的典型单位应能反映所研究问题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例如,要研究工业企业的经 济效益问题,可以在同行业中选择一个或几个经济效益突出的单位做深入细致的 调查,从中找出经济效益好的原因和经验。典型调查主要用于定性研究,调查结 果一般不能推断总体。 第二节 数据整理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1.定义 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 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工作过程。统计整理即包括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 进行整理,也包括对加工过的综合资料,即次级资料进行再整理。 2.意义 统计整理在整个统计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统计整理的正确与否,将直接 影响和决定着能否完成整个统计研究的任务。如果采用不科学不完整的整理方 法,即使搜集到准确、全面的统计资料,也往往使这些资料失去应用价值,掩盖 客观现象的本质,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统计整理工作。 (二)统计资料整理的步骤 第一步,设计和制定统计整理方案。 第二步,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第三步,对经过审核的资料进行分组、并结合汇总,计算出总体总量指标。 第四步,将汇总计算的结果,以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五步,对统计资料妥善保存,系统积累。 二、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分为若干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