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 张永存编制2009年9月21日 、《左传》其书 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 的记事为纲,以时间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 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 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 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 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 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 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 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三、知识梳理 )、给加粗的字注音: 1、秦军汜()南2、佚()之狐3、夜缒( 而出4 许君焦、瑕()5、若不阙()秦6、使杞( 子、逢( 孙、杨孙戍之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夜,缒而出 缒 2、焉用亡郑以陪邻陪 3、是寡人之过也 是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设版 6、又欲肆其西封 7、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阙 惟 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 9、因人之力而敝之因 10、失其所与 (三)、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无能为也已 同 2、共其乏困 同 3、失其所与,不知 4、夫晋,何厌之有? 5、秦伯说,与郑人盟 (四)、解释古今异义词的句中义 1、贰于楚也(句中义 今义:数词二的大写) 2、以为东道主(句中义 今义:泛指主人)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 张永存编制 2009 年 9 月 21 日 一、《左传》其书 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 的记事为纲,以时间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 年),下迄鲁哀 公二十七年(公元前 467 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 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 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 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 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 二、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 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三、知识梳理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 1、秦军汜( )南 2、佚( )之狐 3、夜缒( )而出 4、 许君焦、瑕( )5、若不阙( )秦 6、使杞( )子、逢( ) 孙、杨孙戍之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夜,缒而出 缒 2、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 3、是寡人之过也 是 过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 5、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 设版 6、又欲肆其西封 肆 封 7、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阙 惟 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 9、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 10、失其所与 与 (三)、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无能为也已 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 2、共其乏困 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 3、失其所与,不知 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 4、夫晋,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 5、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释古今异义词的句中义 1、贰于楚也 (句中义: 今义:数词二的大写) 2、以为东道主 (句中义: 今义:泛指主人)
3、行李之往来(句中义: 今义: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4、今有急而求子(句中义: 今义:儿子) 5、越国以鄙远(句中义 今义:粗鄙、低下) 6、以烦执事(句中义: 今义:掌管某事的人) 7、亦去之(句中义: 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 8、微夫人之力(句中义 今义:妻子的尊称) (五)、指出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该词 1、烛之武退秦师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因人之力而敝之 4、且贰于楚也 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6、夜缒而出 7、与郑人盟 8、共其乏困 9、越国以鄙远 10、唯君图 11、阙秦以利 12、朝济而夕设版 焉 13、若亡郑而有益于 君 14、邻之厚,君之薄 也 六)、根据所提示的特殊句式类型,翻译下列句子 (1)是寡人之过 1.判断句(2)君之所知 也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 仁 (1)(烛之武)许之(主语)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3、行李之往来 (句中义: 今义: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4、今有急而求子(句中义: 今义:儿子) 5、越国以鄙远 (句中义: 今义:粗鄙、低下) 6、以烦执事 (句中义: 今义:掌管某事的人) 7、亦去之 (句中义: 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 8、微夫人之力 (句中义: 今义:妻子的尊称) (五)、指出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该词 1、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____ ___ 3、因人之力而敝之 __________ 4、且贰于楚也 _________________ 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6、夜缒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 7、与郑人盟 __________________ 8、共其乏困 _______ 9、越国以鄙远 __________________ 10、唯君图 之 11、阙秦以利 晋 12、朝济而夕设版 焉 13、若亡郑而有益于 君 14、邻之厚,君之薄 也 (六)、根据所提示的特殊句式类型,翻译下列句子 (1)是寡人之过 也 1.判断句 (2)君之所知 也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 仁 (1)(烛之武)许之(主语)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3)(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2、省略句(4)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5)晋军(于)函陵(介词) (6)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 (1)以其无礼于晋 3、介词结构后置句(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状语后置句) (3)且贰于楚也 (4)佚之狐言于郑伯 4、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 (七)、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 (1)以其无礼于晋 (2)敢以烦执事 1、以 (3)越国以鄙远 (4)焉用亡郑以陪邻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今急而求子 2、而 (2)夜缒而出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朝济而夕设版焉 (1)子亦有不利焉 (2)焉用亡郑以陪邻?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焉 (4)朝济而夕设版焉 (5)且焉置土石 (6)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夫晋,何厌之有 4、之 (3)是寡人之过也 (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将焉取之 (1)以其无礼于晋/君知其难也/又欲肆其西封/失其所与 5、其 (2)吾其还也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6、且
(3)(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2、省略句 (4)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5)晋军(于)函陵(介词) (6)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 “之”) (1)以其无礼于晋 3、介词结构后置句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状语后置句) (3)且贰于楚也 (4)佚之狐言于郑伯 4、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 (七)、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 (1)以其无礼于晋 (2)敢以烦执事 1、以 (3)越国以鄙远 (4)焉用亡郑以陪邻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今急而求子 2、而 (2)夜缒而出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朝济而夕设版焉 (1)子亦有不利焉 (2)焉用亡郑以陪邻?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焉 (4)朝济而夕设版焉 (5)且焉置土石 (6)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夫晋,何厌之有 4、之 (3)是寡人之过也 (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将焉取之 (1)以其无礼于晋/君知其难也/又欲肆其西封/失其所与 5、其 (2) 吾其还也 (1)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6、且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八)、解释句中的文言实词 (1)贰则疑惑 1、贰(②2)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3)不迁怒,不贰过。 (4)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蜀之鄙有二僧 2、鄙(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4)越国以鄙远 (1)许之 许(②2)许君焦、瑕。 (3)潭中鱼可百许头。 (1)恨晨光之熹微 4、微(2)人微言轻 (3)味苦而微辛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使史更敝衣草屦 敝(2)敝人 (3)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4)因人之力而敝之 (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6、说(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秦伯说,与郑人盟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7、辞(2)停数日,辞去。 (3)辞甚畅达。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 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面句子朗读时语气停顿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下面语句的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八)、解释句中的文言实词 (1)贰则疑惑 1、 贰 (2)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3)不迁怒,不贰过。 (4)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蜀之鄙有二僧 2、 鄙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4)越国以鄙远 (1)许之。 3、 许 (2)许君焦、瑕。 (3)潭中鱼可百许头。 (1)恨晨光之熹微 4、 微 (2)人微言轻 (3)味苦而微辛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使史更敝衣草屦 5、 敝 (2)敝人 (3)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4)因人之力而敝之 (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6、 说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秦伯说,与郑人盟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7、 辞 (2)停数日,辞去。 (3)辞甚畅达。 拓展练习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5 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 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面句子朗读时语气停顿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知/其难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 君/知其难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 君知其/难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 君/知其难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下面语句的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 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晋文公说:“不行。如果没有夫人的一臂之力,我是不会达到(回国做国君的) 这样的境地的 B晋文公说:“不行。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达到(回国做国君的) 这样的境地的。” C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夫人的参与介入,我不会落到这个地步的 D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胁制,我不会落到这个地步的 3.下面语句的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因人之力而敝之 A凭借人家的力量(建立基业)却反过来伤害他B借别人的力量打败他 C因人家的力量强而受到破坏 D因人家的力量弱而受到破坏 4.翻译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曾子之①妻之②市,其子随之③而经,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 来,曾子欲扑彘而杀之④。妻止之⑤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 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⑥教。今子欺之⑦,是教子 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选出加点词的词性分类最恰当的一项() A①⑥/②/③④⑤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⑥⑦/⑤D①②⑤⑥/③④⑦ 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句中两个“子”的正确解释是() A夫子/你B妻子/儿子C曾子/妻子D你/孩子 3.选出对“妻适市来”中“适”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A买(东西)B刚才C合适D往,去 4.“特与婴儿戏耳。”的正确译句是() A特地跟婴儿一起玩耍罢了。B特地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 C只是和小孩子做游戏罢了。D只不过跟小孩子开玩笑罢了。 5.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 A说明曾子对孩子非常疼爱。B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非常严肃,要讲究上下尊卑。 C说明曾子教子注重身教。D曾字希望妻子要严格教育子女 四.本文对话十分简约,为突出烛之武的言辞,省去了秦伯之语。请你根据当时 情景,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烛之武每说一层意思之后,秦伯的表情和言辞。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答案) 张永存编制2009年9月21日 、《左传》其书 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 的记事为纲,以时间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 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 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 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 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A 晋文公说:“不行。如果没有夫人的一臂之力,我是不会达到(回国做国君的) 这样的境地的。” B 晋文公说:“不行。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达到(回国做国君的) 这样的境地的。” C 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夫人的参与介入,我不会落到这个地步的。“ D 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胁制,我不会落到这个地步的。 3.下面语句的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 因人之力而敝之 A 凭借人家的力量(建立基业)却反过来伤害他 B 借别人的力量打败他 C 因人家的力量强而受到破坏 D 因人家的力量弱而受到破坏 4.翻译: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5 题。 曾子之①妻之②市,其子随之③而经,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 来,曾子欲扑彘而杀之④。妻止之⑤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 戏也。婴儿非有智也 ,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⑥教。今子欺之⑦,是教子 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选出加点词的词性分类最恰当的一项( ) A ① ⑥ / ② / ③ ④ ⑤ ⑦ B ① / ② / ③ ④ ⑤ ⑥ ⑦ C ① ② / ③ ④ ⑥ ⑦ / ⑤ D ① ② ⑤ ⑥ / ③ ④ ⑦ 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句中两个“子”的正确解释是( ) A 夫子 / 你 B 妻子 / 儿子 C 曾子 / 妻子 D 你 / 孩子 3.选出对“妻适市来”中“适”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买(东西) B 刚才 C 合适 D 往,去 4.“特与婴儿戏耳。” 的正确译句是( ) A 特地跟婴儿一起玩耍罢了。 B 特地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 C 只是和小孩子做游戏罢了。 D 只不过跟小孩子开玩笑罢了。 5.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 ) A 说明曾子对孩子非常疼爱。B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非常严肃,要讲究上下尊卑。 C 说明曾子教子注重身教。 D 曾字希望妻子要严格教育子女。 四.本文对话十分简约,为突出烛之武的言辞,省去了秦伯之语。请你根据当时 情景,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烛之武每说一层意思之后,秦伯的表情和言辞。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答案) 张永存编制 2009 年 9 月 21 日 一、《左传》其书 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 的记事为纲,以时间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 年),下迄鲁哀 公二十七年(公元前 467 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 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 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 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