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海洋的动力状况 (1)在离岸风的作用下,海洋表层水随风离岸,深 层海水上涌,海面降温,大气层结稳定,少雨 (2)在向岸风的作用下,海洋表层水向岸辐合,表 面海水下沉,大气层结不稳定,沿岸地区多雨 3、海洋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1)海洋是大气运动的直接能源:海洋吸收了进入 地表的太阳辐射的80%,且其中的85%贮存在海洋 表层,这部分能量以长波有效辐射、潜热、和显热 交换形式输送给大气。 2)既是大气巨大的热量贮存库。又是大气温度的 调节器 (3)是地球上CO2的贮存库:以缓解人类活动排放 CO2产生的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 4)洋流在高低纬度间的热量传输上起重要作用
• 2、海洋的动力状况 (1)在离岸风的作用下,海洋表层水随风离岸,深 层海水上涌,海面降温,大气层结稳定,少雨。 (2)在向岸风的作用下,海洋表层水向岸辐合,表 面海水下沉,大气层结不稳定,沿岸地区多雨。 3、海洋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1)海洋是大气运动的直接能源:海洋吸收了进入 地表的太阳辐射的80%,且其中的85%贮存在海洋 表层,这部分能量以长波有效辐射、潜热、和显热 交换形式输送给大气。 (2)既是大气巨大的热量贮存库。又是大气温度的 调节器; (3)是地球上CO2的贮存库:以缓解人类活动排放 CO2产生的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 (4)洋流在高低纬度间的热量传输上起重要作用
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 气候大陆度:K=1.7Asin-204(A:气温年较 差中:纬度)K=0弱,K=100强K=50中 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的比较
• 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 气候大陆度:K=1.7A/sinΦ-20.4(A: 气温年较 差.Φ:纬度).K=0弱,K=100强,K=50中. 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的比较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比较 海洋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 1.年较差、日较差都比较小。冬暖夏 凉,冬季比同纬度大陆上暖:夏季比同1.年较差、日较差都比较大。冬冷夏热。 气纬度大陆上凉。 2.最热月、最冷月出现的时间提前,在温 2.最热月、最冷月出现的时间落后,带地区,最热、最冷月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 温在温带地区,最热月出现在8月,最冷 3.春温高于秋温。 月出现在2月。 3.秋温高于春温。 1.降水量大。 1.降水量小。 水2.全年分配均匀。 2.主要集中在夏季。 3.年际变率小。 3.年际变率大。 4.对流雨多发生在夏季午后。 其他1.湿度大,云量多。 1.湿度小、云量少。 2.雾日多,多平流雾 2.雾日少、多辐射雾。 现象3.日照百分率小。 3.日照百分率大。 4.凤速大,日变化不明显。 4.风速小,日变化显著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比较
地形和地面特性 地形与气温 青藏高原机械阻挡:南-暖湿(弱,北冷干(强); 西风气流分支冬强夏弱(各部位热力和动力 各异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夏-热源,冬-冷源. 坡向,凹凸地形的气温及变化不同,山地冬夏 气温递减率不同
地形和地面特性 • 地形与气温 青藏高原机械阻挡:南-暖湿(弱),北-冷干(强); 西风气流分支冬强夏弱(各部位热力和动力 各异).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夏-热源,冬-冷源. 坡向,凹凸地形的气温及变化不同,山地冬夏 气温递减率不同
地形与地方性风 地形与降水 迎风坡促进降水形成(188)形成雨坡和雨影 青藏高原存在-西部干旱减缓,东部为湿润气 候 小气候 概念,特点,类型
地形与地方性风 地形与降水: 迎风坡促进降水形成(188),形成雨坡和雨影. 青藏高原存在-西部干旱减缓,东部为湿润气 候. 小气候: 概念,特点,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