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因子 天文气候带:156-157 ·低纬-热量盈余,高纬-热量亏损 ·到达地表年均总辐射max-热带沙漠 地球能量平衡模式:162图6.10
辐射因子 • 天文气候带:156-157 • 低纬-热量盈余,高纬-热量亏损 • 到达地表年均总辐射max-热带沙漠 • 地球能量平衡模式:162图6.10
环流因子 海洋和大气间物质和能量交换 风生洋流分布(164图6.12)和对气候影响(暖流-增 温湿,寒流-降温湿) ·环流重新分配热量 调节作用 破坏纬向地带性 环流-高低纬,海陆间水分循环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170-172) 南北半球西风带的区别?
环流因子 • 海洋和大气间物质和能量交换 • 风生洋流分布(164图6.12)和对气候影响(暖流-增 温湿,寒流-降温湿) • 环流重新分配热量 调节作用 破坏纬向地带性 • 环流-高低纬,海陆间水分循环 •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170-172) • 南北半球西风带的区别?
拉尼娜现象 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现象 (瓦克环流) 中 暖 E风加强 东 暖 表水面 E风 E风减弱迹 升 水温表水面 暖池东移 东风异常加强下, 29°C~30°C 水 表层暖水向东流,东 表层暖水向西输送 23℃C-25太平洋海平面升高, 冷水上涌减弱,海水 西太平洋海面抬升,在平均风速下,沿 温度出现正距平,原 东太平洋表层海水赤道太平洋洋面呈 来干早气候变成多雨, 辐散,冷水强烈上西高东低形势 出现洪水泛滥。西太 涌 平洋出现干旱
正常年份 (瓦克环流) E风 暖池 水温 29℃~30℃ 表水面 水温 23℃~25℃ 在平均风速下,沿 赤道太平洋洋面呈 西高东低形势。 厄尔尼诺现象 东风异常加强下, 表层暖水向西输送 西太平洋海面抬升, 东太平洋表层海水 辐散,冷水强烈上 涌。 E风加强 暖池 表水面 拉尼娜现象 E风减弱 暖池东移 表层暖水向东流,东 太平洋海平面升高, 冷水上涌减弱,海水 温度出现正距平,原 来干旱气候变成多雨, 出现洪水泛滥。西太 平洋出现干旱。 中 、 东 气 流 上 升
海陆分布 ·海陆热力性质:冬-海热源,陆冷源;夏-海冷源, 陆热源海陆气温差异-冬高纬大,夏副热带大 海洋-水汽源,大陆-水汽汇:对蒸发,湿度,雾及 降水有大的影响 海陆风与季风 东亚和南亚季风区别
海陆分布 • 海陆热力性质:冬-海热源,陆冷源; 夏-海冷源, 陆热源.海陆气温差异-冬高纬大,夏副热带大 • 海洋-水汽源,大陆-水汽汇:对蒸发,湿度,雾及 降水有大的影响 海陆风与季风 东亚和南亚季风区别
海洋的气候学特性 1、海洋的热力状况 (1)海洋温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2)低纬西部海温高于东部,中、高纬东部海 温高于西部(受寒、暖流的影响); (3)北半球各纬度平均海温高于南半球相应纬 度 (4)全球平均海温(174℃C)高于气温(143°C), 海洋是大气的热源; (5)海水温度变化小于同纬度的大气和大陆
海洋的气候学特性 • 1、海洋的热力状况 (1)海洋温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2)低纬西部海温高于东部,中、高纬东部海 温高于西部(受寒、暖流的影响); (3)北半球各纬度平均海温高于南半球相应纬 度; (4)全球平均海温(17.4℃)高于气温(14.3℃), 海洋是大气的热源; (5)海水温度变化小于同纬度的大气和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