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昆山学》验指导 1.3.1捕虫网捕虫法 操作要点如下: ①观察虫情 不论是定点专项采集或是随机采集,初到采集现场,不可操之过急,先要冷静观察 虫情。尤其是在虫量不多的情况下,更应仔细观察动静,摸清昆虫飞动的规律,包括飞 动的高度、速度、方向等,结合当时的风向、风带等因素,再立意作好准备,开始挥网 捕捉。 ②顺势兜捕 摸清虫情后,待其再次飞临,可用目测方法判断其飞临方向、高度和速度以及风向、 风速等瞬间具体条件,手握网柄、瞄准方位,待其进入有效距离后,顺势举网一挥虫即 入网。所谓顺势兜捕,就是在静观不动情况下,根据昆虫飞临方向,或迎面或旁侧及时 调整最佳方位,出其不意,一举入网。如一网失误,不必尾追,而是以逸待劳,一网不 入,再等二网。 ③翻封网口 一旦虫入网,要立即翻转网袋,把网底甩向网口,封住网口后,入网的昆虫才不致 逃逸。挥网捕虫和翻封网口是连续、快速的两个动作,是用捕网捕虫的一项基本操作。 ④取虫入袋 入网的昆虫需立即取出。取虫时先慢慢收缩网袋,减少它在网内挣扎活动的范围, 然后待其稍停趁势隔着网袋轻捏虫胸,使它静止,再用小镊子仲进网内,夹其翅基取出, 放入毒瓶致死后再转移到三角纸袋内。 1.3.2.微小型昆虫刷取法 有些在寄主植物上不太活动的微小型昆虫,如蚜虫等,用昆虫网很难扫入,用振落 法亦不奏效,此时即用普通软笔直接制入瓶、管内,制取时要选择虫体密集的小群落, 一笔即可制取很多。要注意用笔尖轻轻掸制,不可大笔刮制否则伤及虫体。 1.3.3.搜索采集法 有些虫体较小或栖息地点较为隐蔽的昆虫,需要根据它们存在的某些迹象进行仔细 观察搜索才能采到。如食痕、蛀孔、虫粪、鸣声等都是可供追查的线索。此外,石块下 面常有肉食性甲虫:雨后积水的树洞和盆缸里常有蚊子的子孓:天牛、吉丁虫、玉米螟 等幼虫往往在其寄主植株上留有蛀孔和粪迹。搜索采集要注意安全,谨防藏匿在树洞里、 石块下,草丛中的蛇、蝎之类伤害。 1.3.4诱集采集法 第6负共18负
《森林昆山学》验指导 利用昆虫对灯光和食物的趋性来采集昆虫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①灯光诱集:夏日的晚上,常有许多昆虫在灯火附近飞舞,在灯近处的建筑物上 可以采集到许多昆虫。在田间架一只大瓦数点灯和一块白布,会诱来许多昆虫,其中不 少停在白布上,可供采集。 黑光灯是广泛应用的工具。这种灯管发出3600A左右波长的短波光,诱虫效果更好。 在生产上,常用黑光灯来测报虫情。 ②糖蜜及其它诱集方法:蛾类喜欢带甜酸味的物质,用一定比例的糖、醋、酒精 用微火熬成糖浆,涂在树杆上可诱来许多昆虫。用烂水果等其它发酵物质也可进行诱集。 用腐肉等放入诱蝇纱笼可以诱集某些蝇类:放入陷阱内可诱集腐食性甲虫。 2.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 为使昆虫标本长期保存,便于使用,采集的昆虫标本都须进行整理,制作成各种形 式的标本。制作的标本要求完整、干净、美观、尽量保持其自然状态。因此要有相当的 技术,适当的工具和方法。 对于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现分八种情沉进行介绍。其中,最常见的是 针插标本制作法,大部分的标本一般采用此方法。 掌握好标本的制作方法,可以有效的保存标本的完整性,对研究昆虫学打好物质的基础。 干制后的成虫标本除垫棉装盒保存外,一般都是插针存放。 2.1昆虫干制标本制作法 绝大多数昆虫,用毒瓶杀死后,整理姿势,充分干燥,不需任何药品处理而能长期 保存。这是最普通的一种标本制作法。其主要工具和用法如下: 2.1.1昆虫针 主要是对虫体和标签起支持和固定作用。目前市售的昆虫针是用优质不锈钢丝制 成。针的顶端以铜丝制成的小针帽,便于手摇移动标本。按针的长短、粗细,昆虫针有 数种型号,可根据虫体大小分别选用。 通用的昆虫针有七种,即00、0、1、2、3、4、5号。0至5号针的长度为39毫米, 0号针最细,直径0.3毫米,每增加一号其直径增粗0.1毫米。另外还有一种没有针帽很 细的短针为00号针,是把0号针自尖端向上1/3处剪断即成00号短针,可用来制作微 小型昆虫标本,把它插在小木块或小纸卡片上,故又名二重针。 2.1.2三级台 又名平台。是分为三级的小木块,每级中央有一小孔。制作昆虫标本时,将昆虫针 插入孔内,使虫体和标本整齐、美观。 第7负共18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