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广播电视新闻—类别与变化 一.填空题 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新闻报道”是由 提出的。易 2.新闻报道的TNT模式是指 NNN模式是指 。中 3.民生新闻的本质特征是 。中 4.我国第一座电视台 于年月开播。中 5.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兴盛与发展时期是从 栏目到 栏目, 时间为 。中 6.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逐渐走向成熟,开始进入广播电视新闻杂志型的发 展兴盛时期是从 台的 栏目到 台的 栏目,时 间为。中 7.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向高层次,高品位,全方位,大型化的方向进一步发 展发展是从 栏目到 栏目,时间为 。中 8.我国地方台的第一个国际新闻知识栏目是 电视台的 栏目。易 9.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第一个评论性电视新闻栏目是 。易 10.广播电视新闻具有 等基本功能。中 11.按新闻采编方式,可分为 。中 12.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有」 (列举三个 即可)易 13.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 ,并把 栏目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形象标识。易 14.按新闻体裁,可分为消息 等。难 15.按新闻发生地划分,可分为 中 二.名词解释: 1.广播电视新闻易 2.《焦点访谈》易
第八章 广播电视新闻——类别与变化 一.填空题 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新闻报道”是由_提出的。易 2.新闻报道的 TNT 模式是指_,NNN 模式是指_。中 3.民生新闻的本质特征是_,_,_。中 4.我国第一座电视台_于_年_月开播。中 5.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兴盛与发展时期是从_栏目到_栏目, 时间为_。中 6.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逐渐走向成熟,开始进入广播电视新闻杂志型的发 展兴盛时期是从_台的_栏目到_台的_栏目,时 间为_。中 7. 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向高层次,高品位,全方位,大型化的方向进一步发 展发展是从_栏目到_栏目,时间为_。中 8. 我国地方台的第一个国际新闻知识栏目是_电视台的_栏目。 易 9. 1980 年 7 月,中央电视台创办第一个评论性电视新闻栏目是_。易 10. 广播电视新闻具有_, _,_等基本功能。中 11. 按新闻采编方式,可分为_,_,_。中 12.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有_,_,_.(列举三个 即可)易 13.1978 年 5 月 1 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_,并把_ 栏目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形象标识。易 14. 按新闻体裁,可分为消息_,_,_,_,_, _等。难 15.按新闻发生地划分,可分为_,_,_。 中 二.名词解释: 1.广播电视新闻 易 2.《焦点访谈》 易
3.民生新闻易 4.录播易 5.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中 6.广播电视中 三.判断题 1.大众媒介产业越来越呈现出与信息业和娱乐业高度融合的趋势。易 2.国内第一个采取直播形式的大型国际新闻评论报道节目,是中央电视台的《国 际观察》栏目。易 3.广播电视新闻按体裁分,可分为深度报道、新闻专题、人物专访、现场报道 4.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广播电视新闻业的变化,对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产生了重大 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现场直播的发展。易 5.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经过了从录播到直播的发展过程。易 6将新闻定义为“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是由陆定一提出的。易 7上海台的《观察与思考》是地方台的第一个国际新闻知识栏目。易 8.多频道时代为广播电视新闻造就了一个新的受众观,这种受众观深深地影响到 新闻报道的取向。中 9.《第一时间》是南京的一档民生新闻栏目。易 10.栏目化的新闻传播内容的选择必须要求具有连续性,可持续性发展的特点。 多 11.《面对面》属于新闻评论栏目。易 12新闻的播出方式可分为直播新闻和录播新闻。易 13.广播电视新闻具有认知,教育,审美等基本功能,新闻栏目更具新闻传播的 性质,任务,传播对象的不同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中 14.2008年底,“全国电视SNG协作体”成立,13家电视台共同签署了《全国电 视SNG协作体章程》。易 15.中国的大众传播媒介由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者为中心,过去那种上级指导下 级语气语态也随之调整。中
3.民生新闻 易 4. 录播 易 5.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 中 6.广播电视 中 三.判断题 1.大众媒介产业越来越呈现出与信息业和娱乐业高度融合的趋势。易 2.国内第一个采取直播形式的大型国际新闻评论报道节目,是中央电视台的《国 际观察》栏目。易 3. 广播电视新闻按体裁分,可分为深度报道、新闻专题、人物专访、现场报道 易 4.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广播电视新闻业的变化,对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产生了重大 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现场直播的发展。 易 5.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经过了从录播到直播的发展过程。易 6.将新闻定义为“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是由陆定一提出的。易 7.上海台的《观察与思考》是地方台的第一个国际新闻知识栏目。易 8.多频道时代为广播电视新闻造就了一个新的受众观,这种受众观深深地影响到 新闻报道的取向。中 9.《第一时间》是南京的一档民生新闻栏目。易 10.栏目化的新闻传播内容的选择必须要求具有连续性,可持续性发展的特点。 易 11.《面对面》属于新闻评论栏目。易 12.新闻的播出方式可分为直播新闻和录播新闻。易 13.广播电视新闻具有认知,教育,审美等基本功能,新闻栏目更具新闻传播的 性质,任务,传播对象的不同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中 14.2008 年底,“全国电视 SNG 协作体”成立,13 家电视台共同签署了《全国电 视 SNG 协作体章程》。易 15.中国的大众传播媒介由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者为中心,过去那种上级指导下 级语气语态也随之调整。中
四。简答题 1广播电视国际新闻的来源有哪些?易 2.广播电视新闻的区分标准及其种类有哪些?中 3.简述对《焦点访谈》的认识。易 4.请简述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原因。中 5简要阐述中因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发展历程。中 6.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特点。易 7.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传播优势。中 8世界广播电视新闻的变化趋势。中 9.简述民生新闻的本质特征的内涵。易 10.广播电视民生新闻崛起的原因有哪些?中 11简述新闻的三个定义。易 12.简述广播电视现场直播的分类。易 五.论述题 1.评价下1987年7月上海台推出的《新闻透视栏目》中 2.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传播优势。中 3.试论述民生新闻的本质特征。易 4为什么说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广播电视新闻跨境传播与社区传播的两极发展。难 5简述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脉络。中 六.材料分析题 一,材科2:《第一时问》是安徽电视台2003年开播的新闻栏目,其节目宗旨为 “服务市民、以人为本”,强调在节目的广度、深度、关联度上下功夫,充分体 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和本土化的特色,成为城市市民的 “信息超市”。2007年,《第一时间》扩版,由原来的60分钟延长至80分钟, 以现场报道和深度调查为主,并通过大活动、大策划来强化与观众的交流互动。 《第一时间》栏目的受众定位为以城市观众为主要目标受众,贴近市民的衣食住
四.简答题 1.广播电视国际新闻的来源有哪些? 易 2.广播电视新闻的区分标准及其种类有哪些?中 3.简述对《焦点访谈》的认识。易 4.请简述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原因。中 5.简要阐述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发展历程。中 6.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特点。易 7.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传播优势。中 8.世界广播电视新闻的变化趋势。中 9.简述民生新闻的本质特征的内涵。易 10.广播电视民生新闻崛起的原因有哪些?中 11.简述新闻的三个定义。易 12.简述广播电视现场直播的分类。易 五.论述题 1.评价下 1987 年 7 月上海台推出的《新闻透视栏目》中 2.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传播优势。中 3.试论述民生新闻的本质特征。易 4.为什么说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广播电视新闻跨境传播与社区传播的两极发展。难 5.简述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脉络。中 六.材料分析题 一.材料 2:《第一时间》是安徽电视台 2003 年开播的新闻栏目,其节目宗旨为 “服务市民、以人为本”,强调在节目的广度、深度、关联度上下功夫,充分体 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和本土化的特色,成为城市市民的 “信息超市”。2007 年,《第一时间》扩版,由原来的 60 分钟延长至 80 分钟, 以现场报道和深度调查为主,并通过大活动、大策划来强化与观众的交流互动。 《第一时间》栏目的受众定位为以城市观众为主要目标受众,贴近市民的衣食住
行。因此除了及时提供生活资讯外,在《第一时间》报道的新闻类型中,消费者 权益维护、城建、住房、环保、医疗、就业等6类报道也都是与普通市民生活息 息相关的公众话题。跟随《第一时间》的镜头,观众可以把百姓的无助和相关主 管部门的失职都看得清清楚楚,也正是因为有了《第一时间》的介入,许多问题 得以及时解决。 请根据材料1,结合材料试分析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内涵。中 二.材料2:2000年以来,中国地方广播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突破是“民生新闻” 的迅速发展,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收视业绩,也越来越引起业内的高度关注,如江 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福建电视台的“现场”、湖南经济电视台都 市频道的《都市一时间》和安嫩卫视的《第一时间》。以《第一时间》为例,自 2003年7月28日开播以来,其收视率在合肥地区最高达到28.92%,在安徽地区 达到9%,成为安徽收视率最高的栏目。广告时段爆满,2004年第一季度的广告、 栏目冠名等已经达到了1800万元。 请根据材料2,试分析广播电视民生新闻受到大众欢迎的原因。中 三。材料3:近些年,广播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被普遍采用,越来越多的电视新 闻会在屏装右上角出现“LIVE”的字样,这是全世界通行的新闻直播标识。2005 年对印度洋海嘴灾难的快速反应,到随后的“两会”,“连宋大陆行”,神六飞天 等重大新闲的直播,广播电视新闻针对大事件的现场直播已日趋常态。然而,2004 年6月9日中央电视台C心TV5对雅典奥运火炬圣火传递的直播,被学者认为是“只 传递火炬,不传递信息”。 请根据材料3,试分析中国现场直播新闻的优势和劣势。难 参考答案
行。因此除了及时提供生活资讯外,在《第一时间》报道的新闻类型中,消费者 权益维护、城建、住房、环保、医疗、就业等 6 类报道也都是与普通市民生活息 息相关的公众话题。跟随《第一时间》的镜头,观众可以把百姓的无助和相关主 管部门的失职都看得清清楚楚,也正是因为有了《第一时间》的介入,许多问题 得以及时解决。 请根据材料 1,结合材料试分析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内涵。中 二.材料 2:2000 年以来,中国地方广播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突破是“民生新闻” 的迅速发展,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收视业绩,也越来越引起业内的高度关注,如江 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福建电视台的“现场”、湖南经济电视台都 市频道的《都市一时间》和安徽卫视的《第一时间》。以《第一时间》为例,自 2003 年 7 月 28 日开播以来,其收视率在合肥地区最高达到 28.92%,在安徽地区 达到 9%,成为安徽收视率最高的栏目。广告时段爆满,2004 年第一季度的广告、 栏目冠名等已经达到了 1800 万元。 请根据材料 2,试分析广播电视民生新闻受到大众欢迎的原因。中 三.材料 3:近些年,广播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被普遍采用,越来越多的电视新 闻会在屏幕右上角出现“LIVE”的字样,这是全世界通行的新闻直播标识。2005 年对印度洋海啸灾难的快速反应,到随后的“两会”,“连宋大陆行”,神六飞天 等重大新闻的直播,广播电视新闻针对大事件的现场直播已日趋常态。然而,2004 年 6 月 9 日中央电视台 CCTV5 对雅典奥运火炬圣火传递的直播,被学者认为是“只 传递火炬,不传递信息”。 请根据材料 3,试分析中国现场直播新闻的优势和劣势。难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陆定一 2.Today news today,now news now. 3.民主的价值取向平民视角民生内容 4.北京电视台1958.5 5.《新闻联播》《观察与思考》1978-1987 6.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福建电视台《新闻半小时》1987-1992 7.《东方时空》《焦点访谈》 1993至今 8.上海《国际纵横》 9.《观察与思考》 10.认知,教育,审美 11.口播新闻图像新闻现场报道 12.《第一时间》《南京零距离》 《都市一时间》 13.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14,深度报道新闻专题新闻评论人物专访特写通讯 15.本地新闻全国新闻国际新闭 二。名词解释 1.作为通过某些特定的电子技术(如无线电,光缆,卫星)公开传播的正在或 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则是广播电视的特性导入新闻定义的结果。 2.《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1994年4月1日在黄金时间推出的电视新闻评论 节目,将镜头投向受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实时追踪报道,新闻北京分析, 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是对节目定位的精准概括。《焦点访谈》是电视 新闻向评论拓展和深化的起点,也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 尝试标志。 3.民生新闻作为一种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类型,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关于新闻体 裁样式的专业性概念,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针对广播电视新闻蝶介和新闻记者的 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它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 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
一.填空题 1.陆定一 2. Today news today,now news now. 3.民主的价值取向 平民视角 民生内容 4. 北京电视台 1958.5 5. 《新闻联播》 《观察与思考》 1978-1987 6. 上海电视台 《新闻透视》 福建电视台 《新闻半小时》 1987-1992 7. 《东方时空》 《焦点访谈》 1993 至今 8. 上海 《国际纵横》 9. 《观察与思考》 10. 认知,教育,审美 11.口播新闻 图像新闻 现场报道 12.《第一时间》 《南京零距离》 《都市一时间》 13.中央电视台 《新闻联播》 14.深度报道 新闻专题 新闻评论 人物专访 特写 通讯 15.本地新闻 全国新闻 国际新闻 二.名词解释 1. 作为通过某些特定的电子技术(如无线电,光缆,卫星)公开传播的正在或 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则是广播电视的特性导入新闻定义的结果。 2.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 1994 年 4 月 1 日在黄金时间推出的电视新闻评论 节目,将镜头投向受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实时追踪报道,新闻北京分析, 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是对节目定位的精准概括。《焦点访谈》是电视 新闻向评论拓展和深化的起点,也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 尝试标志。 3.民生新闻作为一种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类型,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关于新闻体 裁样式的专业性概念,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针对广播电视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的 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它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 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